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手痉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脑卒中并手部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单纯采用以Bobath手法为主,配合OT训练及上肢功能训练;针刺加康复组采用针灸针垂直刺入内关穴。得气后,提插捻转,捻针频率为60/min,提插幅度为10 mm,每次操作30 min,每天2次,与康复训练配合。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修订的Ash-worth分级和FMA手功能评价。结果 Ashworth分级,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经Ridit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8,P<0.05)。FMA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针刺加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针刺内关穴与康复训练结合可有效缓解手部痉挛性程度,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42岁,司机,高血压病史6年,体形偏胖,生气后突然头晕、视物旋转、干呕、胸闷、心慌、半小时后意识不清,当时查体:浅昏迷,左侧瞳孔7mm,右侧smm,光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高,烦躁,诊断为脑出血合并脑疲,给甘露醇液250mL静点后,送至我院。人院查体,BP26/16kPa,浅昏迷,颈部抵抗,双眼向左凝视,并有垂直性眼震,左眼脸下垂,双侧Bablnsklslgn(+),chadocksign(+),甘油三脂2.0mmol/L,纤维蛋白原4.ig/L。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27kPa。细胞总数130/mm',蛋白0.Zg/L,氯化物107mmol/L,…  相似文献   
3.
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9月收治的以膝下动脉闭塞为主的糖尿病足患者33例,共44条肢体,均采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膝下血管病变。结果44条肢体中技术成功40条(90.91%),临床成功42条(95.45%)。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2~12个月),所有患者的肢体症状均未见加重或复发。结论膝下血管微球囊扩张成形术可以有效改善肢体远端血供,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病发展,促进肢端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微球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所用栓塞剂为直径500μm-700μm海藻酸钠微球。对栓塞前后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卵巢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B超随访,术后3个月进行卵巢激素测定。以后每隔1年B超随访。结果3例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年龄40岁、41岁、43岁(平均41.5岁)。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月卵巢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栓塞后1个月时症状明显好转,肌瘤缩小平均40%,其中4个小肌瘤消失。术后三个月肌瘤缩小50~60%,有5个小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平均每例随访42个月,未出现新的肌瘤,残留肌瘤体积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小。栓塞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恶心、呕吐及发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用于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方便、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芪参还五胶囊对缺血大鼠脑组织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假手术组、安慰剂对照组和芪参还五胶囊治疗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突触数目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神经元突触数目减少,突触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突触小泡数量减少、破裂甚至融合,差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结构相对完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缺血后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突触结构遭破坏,芪参还五胶囊对缺血后大鼠脑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AMVT16例。采用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介入溶栓8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肠系膜静脉内行机械性血栓清除术6例,采用经颈静脉穿刺门静脉途径(TIPSS)在肠系膜静脉内行机械性血栓清除术2例。结果16例治疗均成功,无明显并发症。介入治疗后大部分血栓被清除,肠系膜静脉内血流通畅,患者症状消失。随访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的优点,对于无坏死型急性MVT患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6岁.剖宫产后40d,因持续肉眼血尿伴左腰部阵发剧痛10 d入院。患者40 d前剖宫产一正常男婴。10 d前发现尿色鲜红,在外院经住院保守治疗后无好转。来我院时患者尿色鲜红,为持续性血尿。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低于7.0,给予输血治疗。CT、MR及超声检查发现左肾下极异常血管团.左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考虑为左肾血管畸形导致出血,血块阻塞输尿管引发肾盂、输尿管扩张。给予止血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中的疗效、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方法应用Seldinger’s技术,明胶海绵条、颗粒作为栓塞剂,通过超选择性脾动脉插管治疗脾动脉分支部分栓塞患者20例,栓塞范围在50%~70%。结果患者术后1周内血小板升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仅1例出现严重栓塞后综合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可获得满意疗效,对免疫功能无影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AMV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溶栓治疗8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5例,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2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介入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流通畅。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对于早期AMVT病例,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李某 ,女 ,5 0岁。主因颈部外伤后疼痛、四肢瘫痪 5h ,于2 0 0 2年 7月 2 5日入我院骨科 ,入院查体 :意识清楚 ,颅神经( -) ,心、肺 ( -) ,颈后部压痛 ,以C6~ 7棘突为重 ,C6以下浅痛觉消失 ,双上肢肌力Ⅲ级 ,双下肢肌力 0级 ,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 ( +) ,腹壁反射 ( -) ,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 -) ,双侧巴氏征( -)。入院后行颈椎MR检查示 :C6脊椎前滑脱 ,C6~ 7脊髓受压 ,脊髓损伤。化验血常规 :白细胞 10 .0× 10 9/L ,中性粒细胞0 .93 3 ,淋巴细胞 0 .117,血红蛋白 98g/L ,全血生化、尿便常规、凝血功能均正常。诊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