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比较空心钉张力带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Mayo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4-12诊治的71例Mayo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32例,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39例。结果 71例获得平均13.6(10~18)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疗效参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空心钉张力带组优21例,良5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1.25%;解剖锁定钢板组优32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2.31%。解剖锁定钢板组Broberg-Morrey评分优良率高于空心钉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36)。结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MayoⅡb型尺骨鹰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内固定的原则,较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能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有利于术后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髌骨针张力带固定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olton Ⅲ、Ⅳ型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82例Colton Ⅲ、Ⅳ型尺骨鹰嘴骨折,41例采用切开复位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针组),41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结果 8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6~24)个月。髌骨针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肘关节功能Broberg-Morrey评分方面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髌骨针组与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髌骨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Colton Ⅲ、Ⅳ型尺骨鹰嘴骨折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疼痛缓解更快,肘关节功能恢复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空心拉力螺钉(A组)和克氏针张力带(B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采用上述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尺骨鹰嘴骨折且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B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8、40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A、B组优良率分别为90.63%、90.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000,P=0.199).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都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截骨Hobert螺钉固定治疗肱骨远端B3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6例肱骨远端B3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的方法显露,Hobert螺钉固定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复位后张力带固定.对手术入路、内固定的使用、术后并发症及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3周.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5°(伸)~143°(屈).参照Cassebaum标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结论 尺骨鹰嘴截骨Hobert螺钉、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远端B3型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可靠,适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骏  陈定爽  刘东旭  李峰 《中国骨伤》2020,33(7):602-608
目的 :比较普通克氏针、解剖型锁定钢板及预断式带孔克氏针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采用不同内固定治疗的79例成人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普通克氏针固定(A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23~51(37.2±9.6)岁;Mayo分型Ⅰ型11例,Ⅱ型15例。尺骨鹰嘴解剖型钢板固定(B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5~52(36.6±8.9)岁;Mayo分型Ⅰ型10例,Ⅱ型18例。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固定(C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6~51(38.2±9.2)岁;Mayo分型Ⅰ型9例,Ⅱ型16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周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末次随访时采用肘关节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23(18.3±4.5)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2.9±19.7) min,(113.5±32.3) ml,(4.2±0.6)个月;B组分别为(101.2±24.5) min,(150.2±39.5) ml,(4.6±0.8)个月;C组分别为(83.3±18.7) min,(119.3±34.3) ml,(4.1±0.5)个月;A、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B组(P0.05)。A组5例发生内固定失效,其他两组未发生;A组9例出现皮肤激惹,B组3例,C组未发生;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组VAS评分和末次随访时3组肘关节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克氏针术后并发症较多;解剖型钢板手术创伤较大,骨折愈合时间长;而预断式带孔克氏针不仅手术创伤小,有助于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对于尺骨鹰嘴患者可考虑此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尺骨鹰嘴接骨板治疗尺骨鹰嘴Colton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09年9月,采用记忆合金尺骨鹰嘴接骨板治疗尺骨鹰嘴Colton型骨折21例,Colton A型2例,B型7例,C型9例,D型3例。结果 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9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按照Brobery和Morrey肘部评分标准,优15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达95.2%。结论记忆合金尺骨鹰嘴接骨板治疗尺骨鹰嘴Colton型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是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的选择策略.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09年11月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6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张力带固定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平均42.7岁;骨折按照Schatzkeer分型:A型13例,B型8例,C型10型,D型3例,E型1例,F型1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28例)及Cable-Pin(8例)固定;钢板固定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43.9岁;骨折按照Schatzkeer分型:A型8例,B型6例,C型7型,D型2例,E型1例,F型2例;采用普通解剖钢板或锁定接骨板固定.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评定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获得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张力带组:优14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钢板组:优11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84,P=0.361).张力带组有5例患者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其中B型3例,C、D型各1例;钢板组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无骨折移位,但D、F型各有1例患者出现骨化性肌炎.结论 张力带技术对于简单移位骨折固定可靠,但粉碎性、斜行及脱位型骨折则适用钢板固定.  相似文献   

8.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1~75岁,平均40.4岁.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Ⅱ型7例,Ⅲ型5例;因合并肘关节脱位,按Johnston-Mason分型均为Ⅳ型.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6例.尺骨鹰嘴骨折按Mayo分型Ⅱa型2例,Ⅱb型2例,Ⅲa型2例,Ⅲb型6例.9例肘关节后脱位,3例为前脱位.12例均行手术治疗,冠突、鹰嘴骨折行内固定;桡骨头骨折行内固定、桡骨头切除、金属桡骨头置换,修复内、外侧副韧带.术后石膏托维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固定3周.结果 8例(66.7%)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6.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4.2周.Broberg-Morrey评分为55~95分,平均88分,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肘关节屈伸范围为70°~150°,平均127.5°;前臂旋转范围为65°~155°,平均122.5°.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关节严重不稳定,必须重建骨关节及软组织的解剖结构,恢复肘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Cable-Pin系统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应用Cable-Pin系统作为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14例,均为横断型的尺骨鹰嘴骨折。结果 14例获得6~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退钉、钢缆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采用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1例,良3例。结论Cable-Pin系统对尺骨鹰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横断型尺骨鹰嘴骨折较理想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手术治疗1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11例,尺骨冠突根据Regan-Morrey骨折分型: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2例.桡骨小头根据Hotchkiss改良的Mason骨折分型:均为Ⅳ型.尺骨鹰嘴骨折分类Colton(1973)Ⅰ型2例,Ⅱ型9例.外固定架于肘关节屈曲至90°固定,术后6~9 d开始行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的主动锻炼.结果 本组获随访8~24个月,未出现骨折不愈合;肘关节屈曲-伸直活动范围平均在107.8°;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平均为137.6°;肘关节按照Mayo标准评分:优3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72.7%.结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合并尺骨鹰嘴骨折要求手术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及时行功能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郁  刘寿坤  许庆山 《中国骨伤》2008,21(2):126-127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杂距骨颈骨折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0~56岁,平均38岁。其中HawkinsⅡ型8例,Ⅲ型4例。应用AO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均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6年8个月,平均4年5个月,全部骨折均临床愈合。依据Hawkins评分结果:优5例,良5例,可1例,差1例。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是治疗复杂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椎椎弓根螺钉治疗上胸椎严重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8年6月回顾性分析18例上胸椎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20~76岁,平均34.3岁。按Denis分型:爆裂骨折15例,骨折伴脱位3例。损伤节段:T1-T22例,T32例,T3-T42例,T4-T58例,T5-T62例。Wolter外伤性椎管狭窄分型:Ⅰ型9例,Ⅱ型7例,Ⅲ型2例。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4例,C级2例,D级4例,E级3例。均采用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手术前后通过影像观察Cobb角及椎管狭窄度,通过Frankel分级的变化评估神经症状,通过CT复查术后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的位置。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年,平均2.3年。Cobb角由术前的(26.50±5.62)°改善为术后的(21.20±3.54)°(P〈0.05);椎管内占位改善率61%。术后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2例,C级3例,D级3例,E级6例,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有明显改善(P〈0.05)。CT复查示椎弓根螺钉88.5%(69/78)位于椎弓根内。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法是坚强、安全、有效的胸椎严重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蓝海 《中国骨伤》2008,21(7):532-53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分型内固定治疗选择。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按Evans分型:Ⅰ型16例,Ⅱ型13例,Ⅲ型17例,Ⅳ型10例,V型6例。其中Ⅰ、Ⅱ型29例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Ⅲ、Ⅳ、Ⅴ型33例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DHS)治疗。结果:经1-4年随访,平均2.5年.根据疗效评定的标准,EvansⅠ、Ⅱ型(即稳定型骨折)29例,优13例,良11例,差5例;EvansⅢ、Ⅳ、Ⅴ型(即不稳定型骨折)33例,优18例,良12例,差3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的分型,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治疗,对EvansⅠ、Ⅱ型的稳定性骨折,多采用了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而对EvansⅢ、Ⅳ、Ⅴ的不稳定性骨折,则以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克氏针加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克氏针加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及人工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1~65岁,平均39岁;左足8例,右足12例。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2例。结果:2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Btihler角由术前的(17.75±4.22)°增大到术后的(26.85±7.37)°(t=4.308,辟0.000)°Gissane角由术前的(137.05±24.91)°减小到术后的(113.75±13.17)°(t=7.083,P=0.000)°术后3个月AOFAS功能评分85.50±7.99,优5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结论:微创克氏针加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易于取出,费用低,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良好选择,但要把握适当应证。  相似文献   

15.
徐颖鹏  谢利民  徐超  张跃  李玉彬  乔欣 《中国骨伤》2014,27(10):823-828
目的:探讨纸板加压垫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建立纸板加压垫疗法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的诊疗规范.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纸板加压垫或短腿石膏外固定治疗新鲜第5跖骨基底骨折患者59例.随机纳入到纸板组或石膏组,纸板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79±11.40)岁,平均病程(11.59±6.58)h.石膏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13±17.34)岁,平均病程(11.03±7.06)h.根据骨折线分型:纸板组A型骨折14例,B型骨折15例;石膏组A型骨折16例,B型骨折14例.根据骨折移位分级:纸板组Ⅰ度移位16例,Ⅱ度移位13例;石膏组Ⅰ度移位20例,Ⅱ度移位10例.根据骨折分型采取相应的手法进行整复,纸板组给予纸板加压垫治疗,石膏组给予短腿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均为4~6周.于固定后第2、4、6、8周,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足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患足功能,其中第2、4、6、8周时拍摄患足正斜位X线片,对X线骨折线和骨折边缘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随访,治疗后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没有压疮、骨折不愈合、骨折端移位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后4~8周,纸板组X线评分高于石膏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间及各时间点两组间具有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时间点,纸板组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石膏组,其中在治疗后2、4、6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6个月,纸板组优良率93.10%,优于石膏组的8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结论:纸板加压垫的方法治疗第5跖骨基底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取材方便、费用经济、疗效满意等优点,是一种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复位固定治疗管状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国产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固定四肢管状骨骨折的方法以及疗效。方法:40例四肢管状骨骨折患者,男29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38.27岁。闭合性骨折34例,按AO/ASIF分型:A型7例,B型10例,C型17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Gustilo分类:Ⅰ型2例,Ⅱ型4例。采用小切口锁定钢板插入,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后,利用锁定钢板结合直径3.5mm克氏针来维持手法复位后的位置,同时通过C形臂X线调整骨折位置,最后通过桥接固定的方式固定。结果:4|D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6个月(4~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6个月。按Ovadia标准,优16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国产锁定钢板经皮桥接固定具有固定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能达到进口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以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1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建平  戴国达 《中国骨伤》2011,24(10):876-878
目的:观察随访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15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男6例,女9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左侧7例,右侧8例。受伤到入院时间3~10h。患者入院时肘部肿胀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可闻骨擦音,X线片示桡骨小头骨折。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Mayo肘部评分系统。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Ⅰ/甲,术后未见肘关节骨化性肌炎,随访6~15个月,依据Mayo肘部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Mayo评分(86.67±1.26)分,其中疼痛(53.33±9.76)分,关节活动度(27.33±4.58)分,关节稳定性(6.00±2.07)分;肘关节活动度70°~130°,平均(105±10)°,前臂旋转度100°~130°,平均(120±16)°。结论:用Herbert螺钉对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空心钉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0-01—2012-10诊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60例(64足),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A组)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B组)治疗各30例(32足)。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Kofoed评分、Maryland评分。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2组Maryland评分、Kofoed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闭合复位空心钉和解剖型钛板内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相较后者更有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22例,Ⅳ型16例。术前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内科系统伴随症的51例(73.9%),观察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7例出院后通过门诊及电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41个月。围手术期发生全身系统并发症17例,死亡4例;手术局部相关并发症12人18例次。其中包括滑动髋螺钉松动后退4例、拉力螺钉穿破股骨头3例、钢板断裂1例;髋内翻5例;深部组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不应作为治疗首选。应根据骨折分型,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充分重视高龄患者系统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护,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结合支撑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空心螺钉结合支撑钢板治疗17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男10例,女7例;年龄20-59岁,平均36.5岁。按照Bryan—Morrey和McKee分型:Ⅰ型8例,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5例。AO/ASIF分型:1383.1型10例,1383.3型7例。Dubberley分型:1A型5例,1B型2例,2A型2例,2B型2例,3A型4例,3B型2例。新鲜损伤11例,陈旧损伤6倒。均为闭合性损伤。观察术后并发症、肘关节活动度情况,并采用Broberg-Morrey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3个月。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5周。无骨折畸形或延迟愈合。术后2例外侧副韧带附着处出现骨化现象,2例肱骨小头前方关节囊出现异位骨化。肘关节活动度:伸(16±7)°,屈(115±9)°,前臂旋前(65±5)°,旋后(60±5)°。Broberg—Morrey评分92.4±4.64,结果:优7例,良8例,一般2例。结论:对于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术前应根据肘部创伤X线片及CT检查进行骨折分型,采用空心螺钉和支撑钢板牢固固定骨折块并结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使肘关节功能得到满意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