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筛选三七抗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增殖作用的有效成分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将三七药材按照极性依次提取;以MTS法筛选其中具有较好抗HSF增殖作用的提取物,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采用HPLC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谱效分析,将其中高活性成分进行UPLC-Q/TOF-MS鉴定及验证,通过反向对接技术预测有效成分的抗增殖作用机制。结果 三七醋酸乙酯提取部位有较高的抗HSF细胞增殖活性(P<0.01),能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的比例(P<0.01),降低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P<0.01),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以人参皂苷Rh1和人参皂苷Rg1为例的验证结果显示,这2种成分均能抑制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反向对接预测结果显示,皂苷类化合物可能通过MAP2K1、MAPK14、HRAS等靶点作用于抗HSF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结论 三七醋酸乙酯提取物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为其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APK、黏着斑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丹参-郁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获取丹参、郁金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检索PCOS疾病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利用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再将共同靶点基因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后根据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相关节点参数进行排序,使用AutoDock Tools将核心活性成分和筛选出的靶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丹参、郁金共筛选出潜在活性成分80个,其中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β谷甾醇等19种为主要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共157个。PCOS疾病相关靶点1 847个,交集靶点为93个,PPI网络及拓扑学分析显示AKT1、TP53、IL6、VEGFA、MAPK3、MAPK1是丹参、郁金治疗PCOS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丹参-郁金主要参与RNA信号转导、酶的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了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FoxO、HIF-1等20条相关性最高的通路。将核心靶点编码的蛋白作为靶点分别与对应的药物核心活性成分对接,结果良好。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验证,显示丹参-郁金可通过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对PCOS的疾病发生及进展起到一定的治疗、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二至丸抗肝纤维化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ADME计算方法,并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预测二至丸的活性成分及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通过与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Cards)中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二至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二至丸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二至丸中筛选得到18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14个靶点,主要涉及8个信号通路,参与10个生物过程。结论:二至丸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PI3K/Akt),核转录因子-κB(NF-κ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等信号通路以及蛋白磷酸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二至丸抗肝纤维化药效基础研究和阐释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方法,对葛根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预测靶点,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疾病作用靶点。将疾病及药物预测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出共同的潜在治疗靶点。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的PPI网络。运用R软件将药物-疾病共同靶点进行关键靶基因GO与KEGG功能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葛根素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402及Huh7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进行核心靶点和通路的初步验证,采用CCK-8法、EDU酶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PDK1,Akt和GSK3β的表达。该研究筛选出葛根10个活性成分(其中9个活性成分涉及肝癌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涉及149个肝癌靶点及156个相关信号通路。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葛根可能通过作用于Akt,IL6,MAPK3,EGFR等关键靶点及PI3K-Akt等关键通路发挥抗肝癌作用。分子对接提示葛根活性成分葛根素、染料木素与大豆苷元与AKT1,MAPK3,MAPK1,CASP3等关键靶点结合性较好,葛根素与AKT1,MAPK3的Vina得分最低且相近。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葛根素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葛根素可以通过PTEN/Akt/GSK3β信号通路使人肝癌细胞出现PTEN磷酸化表达增加,其下游Akt磷酸化水平下降。该系列研究初步揭示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并指导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证实葛根素可通过阻断PTEN/Akt/GSK3β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治疗肝癌,为后续验证葛根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芩射干汤中异黄酮成分对MAPK信号通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utodock软件,建立MAPK信号通路ERK 1等受体的活性位点,并对黄芩射干汤中的黄芩素等16个成分进行分子模拟研究。结果分子对接研究预测发现理论上黄芩射干汤中的16个异黄酮类成分均能与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 1等受体结合,且与ERK 2亲和力最强。结论 16个异黄酮类成分均能与MAPK信号通路酶进行分子对接,根据对接位点信息可预测黄芩射干汤与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王博龙  刘志强 《中草药》2018,49(14):3357-3368
目的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冠心宁注射液主要成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以冠心宁注射液中主要药效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丹参酮Ⅱ_A、紫草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川芎嗪、丁苯酞、藁本内酯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靶点预测和筛选,通过蛋白互作网络、GO生物过程富集、KEGG信号通路富集,研究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机制。结果冠心宁注射液11个药效成分作用于INS、Akt1、TNF、MAPK1、ESR1、F2、SERPINE1等142个潜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靶点,参与甾类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过程、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正调控、凝血等生物过程,调控凝血、炎症和免疫、内分泌等20条相关通路。结论冠心宁注射液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凝、促纤溶、调节激素以及维持心血管功能稳态等药理作用治疗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7.
张国玉  燕树勋 《中成药》2023,(4):1358-136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桥本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文献挖掘获得雷公藤多苷活性成分,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桥本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工具筛选两者的交集基因,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工具SYBYL X2.0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筛选出雷公藤多苷活性成分30种,成分靶点82个,疾病靶点1 373个,交集靶点38个,GO分析8个条目,KEGG分析46条通路,成分-靶点网络的重要靶点与成分-桥本病靶点-通路网络的重要靶点的交集是CASP3、EGFR、MAPK1、MAPK8,雷公藤弗定B1是唯一与4个靶点均有关联的化合物。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雷公藤弗定B1与交集靶点结合良好。结论 雷公藤多苷中多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NF-κB、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作用于介导细胞凋亡的CASP3、EGFR等多个靶点来治疗桥本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AF)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检索参松养心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治疗性靶点数据库(T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ramGKB)、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库(DISGeNET)、综合性药物数据库(DrugBank)检索得到AF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韦恩图得到参松养心胶囊治疗AF的潜在靶点;利用R语言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筛选得到关键靶点及药物活性成分,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运用PyMOL软件对分子对接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得到参松养心胶囊的活性成分190个、其对应靶点262个,同时检索得到3 577个与AF疾病相关靶点,二者交集靶点171个,共涉及GO功能2 549个,KEGG信号通路183条;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最终筛选出关键靶蛋白MAPK1、MAPK8、MAPK14、JUN、STAT、FOS、TNF,将其与反向筛选的10个药物活性成分一一进行分子对接,其中有39对成分-靶点对接活性较高。其中隐丹参酮、木犀草素、山柰酚与MAPK1对接结果最佳。本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AF起到治疗作用,同时笔者发现参松养心胶囊主要通过MAPK1影响心房电结构重构、调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凋亡等途径治疗AF。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清热利胆汤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清热利胆汤和胆汁瘀积性肝损伤相关的核心靶点,构建基于活性成分与疾病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genesand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方法验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作用。采用胆管结扎方法建立胆汁瘀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给予思美泰及清热利胆汤进行干预,考察各组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以及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考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考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蛋白激酶Cα(protein kinase Cα,PRKCA)、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1,RAF1)、双特异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dual specificity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2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m RNA表达情况。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清热利胆汤可能通过作用于PRKCA、RAF1、MAP2K1和MAPK1靶点,参与MAPK信号通路,从而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原花青素B2与MAP2K1、槲皮素与MAPK1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与模型组比较,清热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ALT活性和TBA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肝脏组织中PRKCA、MAP2K1和MAPK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RA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清热利胆汤能够通过调控PRKCA、RAF1、MAP2K1和MAPK1,从而治疗胆汁瘀积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半夏抗炎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究半夏可能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和TCMSP数据库查找半夏化学成分,采用类药性(DrugLikeness,DL)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ctivity,OB)评估筛选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Pharmmappe数据库筛选半夏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和MalaCards数据库得到炎症相关基因靶点;将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基因与炎症相关基因进行比对,得到半夏抗炎的潜在靶点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进行GO富集,KOBAS 3.0数据库对相关通路进行KEGG通路注释;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半夏抗炎作用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筛选得到的部分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从半夏中共筛选出11个活性成分,涉及包括MAPK14、TEK、IGF1、AKT1等53个基因靶点,影响了与炎症相关的TNF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及Ras signaling pathway等3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试验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两个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与阳性药物接近。结论构建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揭示了半夏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形式发挥抗炎作用,分子对接试验间接证实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进一步阐释半夏抗炎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痰热清干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依前期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痰热清为研究药物,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SwissADME数据库及文献检索筛选获取痰热清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挖掘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靶点,参考用药指南选取PA临床用药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药物-疾病共有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平台分析共有靶点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痰热清干预耐药PA感染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筛选主要作用靶点和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合作用。结果 筛选得到痰热清中所含5味中药潜在活性成分共107个,预测作用靶点共746个,PA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及临床用药靶点共959个,韦恩图分析获取成分和疾病共有靶点213个;最终预测核心靶点主要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受体激酶(SRC)、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亚基(PIK3CA)、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MAPK、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表明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痰热清组方配伍合理,具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主要通过抑制PI3K-Akt和EGFR-MAPK信号通路,抑制耐药PA在呼吸道过度黏附、产生黏液并分泌炎性因子和内毒素,从而缓解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2.
曾慧婷  宿树兰  朱悦  谷巍  钱大玮  段金廒 《中草药》2016,47(18):3324-3331
丹参酚酸类成分为丹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显著而确切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随着临床及市场对丹参酚酸类物质需求量的剧增,提高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量及提升利用效率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丹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丹参酚酸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与调控机制,以及丹参酚酸类成分生物转化利用现状等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丹参酚酸类物质资源的高效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钩藤-全蝎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数据库搜集钩藤、全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成分-靶点网。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搜集支气管哮喘的疾病靶点,整合钩藤-全蝎药对与支气管哮喘的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对共有靶点互作PPI网络,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最后通过Autodock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经过筛选发现钩藤-全蝎药对37个活性化合物和234个药物靶点,与哮喘6010个靶点取交集得到35个共有靶点。钩藤-全蝎包含槲皮素、山奈酚、育亨宾碱、β-谷甾醇等重要活性成分;根据PPI网络分析,核心网络连接度高的潜在治疗靶点有IL6、CASP3、ECFR、ESR1、MAPK8等;根据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钩藤-全蝎药对主要通过PI3 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 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来治疗哮喘;钩藤-全蝎药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均显示出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钩藤-全蝎药对治疗哮喘呈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核心成分槲皮素、山奈酚、育亨宾碱、β-谷甾醇等可能通过CASP3、MAPK8、ESR1、IL6、ECFR等靶点调节多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应激、改善气道重塑等作用,从而对哮喘达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枸杞汤改善糖尿病(DM)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查阅文献获得枸杞汤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TCMSP、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应用Metascape 3.5平台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STRING 11.5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通过分子对接对预测得到的核心化合物及靶点进行虚拟验证。结果 枸杞汤中94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关键靶点,参与蛋白质磷酸化、分泌调节、对细胞因子的反应、老化等1996个生物过程,影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环磷酸腺苷(cAMP)等203条信号通路发挥改善DM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化合物鳞叶甘草素A和甘草查耳酮B与对应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活性,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论 枸杞汤中多种成分具有影响DM相关靶点的潜在作用,能够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糖异生、葡萄糖转运、炎症及免疫反应治疗DM,为枸杞汤中不同活性成分调节DM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nents of Toona sinensis Roemor have pote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s. These component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boils in vivo.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rude extract from the leaves of Toona sinensis Roemor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A549 lung cancer cells. We found that the extract effectively blocke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and E in A549 cells. Additionally, incubation of the extract led to activation of caspase-3-like proteases and apoptotic cell death. Conversely, the extract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cytotoxic effect on primarily cultured 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s or MRC-5 human lung fibroblasts. Therefore, antiproliferative action of the extract is specific for tumor cel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ponents of Toona sinensis Roemor have potent anticancer effects in vitro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useful components in the extract may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class of anticancer drugs.  相似文献   

16.
Fucoidan, a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ha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cancer, antiangiogen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fucoidan on anticancer activity have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fucoidan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 on A549 human lung carcinoma cells were examined. Treatment of A549 cells with fucoidan resulted in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lso, some typical apopto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hromatin condensation and an increase in the population of sub-G1 hypodiploid cells, were observed. With respect to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duction of apoptosis, fucoidan reduced Bcl-2 expression, but the expression of Bax was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Furthermore, fucoidan induced caspase-9 activation, but decreased the level of procaspase-3. Cleavage of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 a vital substrate of effector caspase, was found. The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the MAPK and PI3K/Akt pathways with respect to the apoptotic effect of fucoidan, and showed that fucoidan activates ERK1/2 in A549 cells. Unlike ERK1/2, however, treatment with fucoidan resulted in the down-regulation of phospho-p38 expression. In addition, fucoidan resulted in the down-regulation of phospho-PI3K/Akt. Togethe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ucoidan induces apoptosis of A549 human lung cancer cell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p38, PI3K/Akt, and the activation of the ERK1/2 MAPK pathwa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防己根、根茎、茎、叶4个部位UPLC指纹图谱差异,初步获取不同部位之间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防己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建立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利用SPSS 23.0,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对不同样本及不同成分根和根茎间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根和根茎化学成分相似度为0.928,两者含化学成分类似,并均含有防己药材指标性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茎和叶化学成分相似度为0.947,茎、叶与根及根茎相似度均较低,且不含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成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根茎化学成分综合含量高于根中含量,且其差异主要来源于其他非指标性成分,其指标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防己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根茎中化学成分类型与根相似,且部分成分含量高于根中含量,可作为优质防己药材与根同用;茎和叶中不含防己药材指标性成分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不能作为防己药材代替根使用,但其含有许多其他化学成分,可作为新资源用于开发其他药用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K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三七剪口提取液中分离得三七总皂苷,再用反相柱色谱法分离得到三七皂苷K,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同时运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查及测定质量分数。结果三七皂苷K单体经TLC检查无杂质斑点,二维及三维HPLC测定三七皂苷K的质量分数大于99%,峰质量分数因数为998.40。结果表明上述制得的纯品为单一化合物。结论制备的三七皂苷K达到中药质量标准用化学对照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