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抑郁与病灶部位、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及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70例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状态,并根据临床体检结果判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统计抑郁发生率。结果: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发病率为31%(22/70);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47%(7/15)]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27%(15/55)];ADL能力差的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37%(18/49)]明显高于ADL独立的患者[19%(4/21)](x^2=3.9338,P&;lt;0.05)。结论:脑卒中后早期即存在较普遍的抑郁情绪,抑郁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初发脑卒中早期ADL与身体心理变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与其身体心理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评定 48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早期的ADL、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水平和抑郁水平 ,分析ADL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患者恢复期ADL与其急性期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水平有非常高度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同时 ,也与患者的病灶数目、偏瘫严重程度和受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认知水平对患者早期ADL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患者的病灶数目、偏瘫程度和受教育程度对恢复早期的ADL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早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抑郁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氟西汀胶囊治疗。用HAMD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表,认知功能量表(MMSE)、ADL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种功能均有恢复,第8周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治愈率为84%(26/3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基本痊愈率为55%(17/31),BI≥75分为77%(24/31),MMES≥24分增加39%(12/31),对照组分别是53%(17/32),31%(10/32),47%(15/32),16%(5/32)。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DL、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SD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明显的负性影响,及时治疗PSD,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ADL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活动障碍对神经功能恢复是否有影响?目的观察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盐酸氟西汀(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01/2002-03连续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例),男79例,女53例,年龄48~87岁,平均(62.5±12.1)岁,受教育时间(5.2±4.5)年.方法在病程2周、1,3,6,12个月时对每一位人组患者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缺损,ADL,HAMD,SDS,SAS评分.结果①脑卒中患者中约44.7%出现抑郁症状.②脑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③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④盐酸氟西汀能明显改善病程3,6个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个月时抑郁症状(4.63±2.37),日常生活能力(23.25±10.12),神经功能缺损(12.95±11.54)方面改善尤为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016~12.174,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调查评分,通过脑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并根据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急性期进行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8.8%,脑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以轻、中度者居多,占86.9%,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有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差、病变部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及ADL受限者发生率更高。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有较高的发生率,脑卒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差、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ADL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和BI、MMSE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障碍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判标准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对确诊为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于氟西汀20mg.d-1.Qd.Po,观察4w。于治疗前及治疗4w末应用汉密顿抑郁分级量表评定疗效。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35.2%。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正常者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7,4.02,P<0.05),不同性别、不同卒中部位抑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抑郁治疗有效率62.2%。结论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运动治疗组及综合康复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及早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20 mg/d)治疗,其中运动治疗组还给予运动疗法,综合康复组则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ESSS)、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对患者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抑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功能及ADL能力方面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运动治疗组及对照组(均P<0.01)。 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助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对发病后3个月时的运动功能及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0-01/2004-08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18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疗程1个月。而治疗组在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d,连续服用3个月。结束后两组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6.4±6.2,治疗前为18.5±6.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为10.4±8.5;对照组为22.6±8.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对照组为3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预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减少3年内再发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1日收治的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9年3月1日~8月1日收治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及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研究组总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CS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36例脑卒中后老年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抑郁55例,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和服用?罗西汀的治疗效果。结果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为40%,以轻中度抑郁为主;脑卒中后抑郁与患者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罗西汀治疗24周后,有效率达89%。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慢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望京社区78例首次发病、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状况调查,同时评测运动功能(Fulg-Meyer)、生存质量(SF-36)、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人口学特征和脑卒中并发症等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病程1年以上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为57.7%。其中,轻度抑郁35.9%,中度抑郁11.5%,重度抑郁10.3%。单因素分析显示人均月收入、年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水平、SF-36精神健康和SF-36躯体健康6个因素与患者抑郁评测总积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慢性阶段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脑卒中后抑郁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病程的延长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改变。卒中后抑郁降低了脑卒中慢性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与性别、病变部位、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抗抑郁治疗情况。方法对112例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分析符合PSD诊断的42例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为37.5%,其中以轻-中度PSD为主,占90.5%(P<0.01);女性PS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基底节病变的PSD发生率明显高于大脑皮质或小脑、脑干病变(P<0.01),但不同大脑侧别病变的PSD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多发病灶的PSD发生率高于单发病灶(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PSD发生率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P<0.05)和轻度神经功能缺损(P<0.01);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高,以轻、中度PSD为主;女性较男性易患PSD;基底节病变PSD发生率较高,PSD的发生与病变的大脑侧别无关;病灶损害愈多,神经功能缺损愈严重,PSD发病率愈高;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和抗抑郁治疗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2 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结果 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 ,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药物治疗相比 ,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提高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的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米氮平联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7例、米氮平组(B组)33例、心理治疗+米氮平组(C组)36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维生素B1、米氮平、心理干预+米氮平治疗。全部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SDS)进行抑郁程度评定,同时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B、C组与A组相比,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而且C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急性期应用心理治疗和米氮平均可改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而联合应用疗效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背量脑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整个综合治疗过程中将会妨碍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成为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点.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ADL能力改善之间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对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40例在发病3 d内进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进行评定,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例(异常组),男11例,女9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例(正常组),男13例,女7例.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初次功能评定后根据制定的综合治疗计划,贯穿实际,进行姿势摆放,每日定时被动逐步到主动运动等康复训练,配合针灸、高压氧、低频循环仪等综合治疗,定期评估并及时修改治疗计划.在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对ADL能力的改变进行比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能力恢复情况.②疗效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ADL能力恢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正常组总有效率80%,异常组总有效率1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全面恢复,早期对脑卒中所引起的认知障碍进行评定,从而作出判断,并给予及时的认知康复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应用美国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的抑郁量表(CES-D)对脑梗塞1个月后的119例患者进行了抑郁发生率的调查,并分别于脑卒中后1、3和6个月时评定抑郁组和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探讨抑郁症对偏瘫康复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脑梗塞后1个月时抑郁症的发生率为44%。②脑梗塞后3和6个月时,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偏瘫肢体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偏瘫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徐瑞玲 《中国康复》2006,21(3):174-17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