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采取肾复康胶囊联合注射阿魏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单纯给予阿魏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肾复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量、尿β2-微球蛋白、红细胞等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等肾功能检查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量、尿β2-微球蛋白、红细胞等尿液检查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肾复康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康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丸(每次6g,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白蛋白定量、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肌酐(Cr)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FIB、Cr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减轻24h尿蛋白定量、降低FIB和Cr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肾康丸能显著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液高黏滞状态,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有助于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朱莺 《河南中医》2014,(11):2186-2187
目的:观察慢肾康颗粒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以百令胶囊治疗,治疗组以慢肾康颗粒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尿蛋白定性、尿隐血等数据以及中医临床症状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8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尿蛋白定性、定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尿隐血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肾康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蛋白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组均治疗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肌酐(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血浆白蛋白(Alb)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Cr、BUN、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及Alb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珣 《中药材》2003,26(8):611-61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经肾活检证实肾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微血栓形成等病理变化的患者,按临床表现、年龄、肾组织病变程度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用激素、环磷酰胺、科素亚、潘生丁及常规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5例,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00ml 盐酸川芎嗪80mg,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三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四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量、尿蛋白、血清白蛋白、尿红细胞、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尿的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对增殖性肾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而且引起出血等副作用小,无需特别监护,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九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另加用小蓟饮子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0.00%,有效率88.57%,观察组治愈率45.71%,有效率9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肉眼血尿、蛋白尿、血压、水肿、1h尿红细胞排泄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改善更加显著,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清化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蛋白尿、血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予健脾益肾清化汤联合肾炎康胶囊口服,对照1组40例给予健脾益肾清化汤内服,对照2组40例给予肾炎康胶囊口服。3组均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3组中医证候疗效及疾病疗效;分别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及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正常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及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P0.05);对照1组均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后Cr、尿红细胞计数均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前后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治疗前后BUN、Cr、尿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P0.01);BUN、Cr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治疗后尿红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1组治疗后24 h Up、尿微量白蛋白均低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后IL-2均升高,IL-6、TNF-α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IL-2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P0.01),IL-6、TNF-α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P0.01);对照1组治疗后IL-2高于对照2组,IL-6、TNF-α均低于对照2组(P0.05)。3组治疗后IL-2均低于正常组,IL-6、TNF-α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结论健脾益肾清化汤+肾炎康胶囊治疗气虚湿热瘀阻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能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减少尿红细胞计数计数,并能升高血清IL-2,降低TNF-α及IL-6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用艾灸配合黄葵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缬沙坦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炎性因子水平,对CG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肾炎康颗粒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肾科门诊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对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协定处方新肾炎康颗粒,两组观察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新肾炎康颗粒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咸伟  王传花 《陕西中医》2019,(3):297-299
目的:探讨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对于肝肾阴虚型隐匿性肾炎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70例肝肾阴虚型隐匿性肾炎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案(黄葵胶囊、血尿安胶囊、百令胶囊);观察组在I组治疗基础上加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方案,评估两组患者:①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②西医临床治疗效果;③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较对照组恢复情况更为理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观察组患者西医临床疗效(82.86%)显著优于对照组(65.7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91.42%)显著优于I组(7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归丸联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汉方医学的盛衰消长及其对中医理论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红斌 《中医教育》2005,24(2):64-68
日本汉方医学的形成、隆盛、衰落及至复兴从多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①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得以发展;②应重视理论实践,密切联系临床;③摒弃门户之争,协调发展才能创新;④尊古而不泥古,才能与时代同步发展;⑤坚持自身优势,中医才能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2.
中药药性与中药药性物组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刘培勋  龙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69-177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对中药药性理论加以现代诠释,让全人类共享中华文明的成果,是当务之急。作者首次提出中药药性物组学的新概念,认为中药药性物组学是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并对中药药性物组学的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药药性的科学研究,最终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代医药学研究进展和我国中药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概述现代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方向的基本思路,并结合自身研究工作的实际体会,提出了现代中药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昌孝 《中草药》2016,47(18):3149-3154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是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生产的药材。其质量又与地域性、多样性、可变性和人文性的"四性"特点密不可分,它决定了中药资源发展中所占有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中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是中药质量的核心问题,然而现行的中药质量问题、质量评价和控制方法尚存在难以客观反映中药内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标准中测定及鉴别的成分尚不能和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联。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植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关联性,为反映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单方或复方制剂中的与功效有关物质与质量的关系,重申定义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基本条件。着眼于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的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建立质量标志物中药产业链全过程控制体系,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8-9日,本刊第四届编委会扩大会议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大化所)隆重召开。会议秉承“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宗旨,共同研讨了杂志使命、发展目标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前沿交叉、中药中医研究、国际化等重大问题,与会代表参观了中科院大化所组分中药组、生物分子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和药物化学组等实验室,重点了解了该所主持承担的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所获得的重要进展,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彼此都感到很有收获。本文系中科院高技术局秦伟副局长的会议演讲。演讲阐述了作者自2003年布署中科院中药现代化科研工作以来的思考。全文简明扼要,人们从中可以认识和了解中科院全面、系统地开展传统中医药研究所持有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并得到有益的启示。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此刊载,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台湾中医基本护理训练课程审查认定制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医护理教育体系包括:①研究所、大学、专科等正规教育开设中医护理课程;②推广教育中心开设中医护理学分班;③护理学会及学校、医院办理中医护理研习会及讲习。台湾中医护理学会为增进中医护理人员专业知能,建立中医基本护理训练7学科9学分课程审查认定基准及认定作业制度,統一全国各学校、学会及医院办理中医基本护理训练课程之标准。  相似文献   

18.
陈彬  赵爱光 《世界中医药》2014,9(3):396-399
通过分析中药汤剂(传统煎煮与机器煎煮)、中药配方颗粒剂以及中药微粉的优缺点,表明中药新煎法的使用及新剂型的开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本文通过探讨东西方哲学之同异,提出中医的发展必须从我们思维的源头做起.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中成药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57  
罗国安  王义明  饶毅 《中成药》2000,22(1):71-79
从中药基础研究、中药生产、中药标准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介绍了我国中药中成药现代化的研究进展,特别从中药化学成分、中药药理、中药材资源及中药质量标准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中药基础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