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2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月~2年,9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7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即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8例治疗有效,1例ETV后脑积水无明显改善,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23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V-P分流(10例)或内镜下引导V-P分流加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2例行ETV,1例行透明隔造瘘),脑积水均获得改善。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引导V-P分流或内镜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结核性脑积水患者经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12例患者中11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均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后2个月死亡。结论: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文  高晋健  吴建兵  杜春富  赵鹤翔 《四川医学》2012,33(12):2103-2104
目的评价神经内窥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神经内窥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50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8例行透明隔造瘘术加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ar-peritoneal shunts,V-P);22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脉络丛绒毛凝固术及内窥镜下引导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随访3~50个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所改善。全部患者无死亡。4例出现短暂高热,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积水无改善,改行V-P分流术。4例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结论经神经内窥镜治疗脑积水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曹东彪  杨延飞  方军超 《中原医刊》2011,(13):126-126,F000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及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脑积水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2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60例梗阻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42例中有效率为83%,18例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有效率为94%;脑室-腹腔分流4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8%,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1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安全、实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6例梗阻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裂隙脑室综合征患者,先夹闭分流管,待脑室扩大后,采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6例患者均显效,随访12~48个月(平均28个月),无一例死亡。6例术后有不同程度发热,给予地塞米松治疗3 d后好转;2例脑室内有少量积气。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疗效可靠,且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外科治疗单侧侧脑室性脑积水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自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14例单侧侧脑室性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造瘘术治疗。其中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采用神经内镜透明隔造瘘术10例。所有病例均在术后2 D头痛、呕吐症状消失,记忆力下降者术后3 D好转,视力下降者术后1个月有所恢复。分流术组中出现分流管阻塞、术后发热各1例;内镜组中仅1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随访0.5~14年,均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颅内高压症状,无癫痫再发作。  相似文献   

7.
第三脑室底造瘘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式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40例。结果造瘘组症状缓解20例(95.2%),术后并发症5例(23.7%),均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症状缓解40例(100%),术后并发症18例(45%)。两组均无死亡。结论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脑积水疗效相当,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信超  苏一家  杨军 《广西医学》2009,31(4):596-597
目前治疗脑积水常用手术方法为脑室-腹腔分流术和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德国蛇牌硬质神经内镜对30例患者行33次治疗,并经3~36个月随访,以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的20例患者中18例成功造瘘,2例三脑室底造瘘失败而改行内镜引导下V—P分流术,18例三脑室底造瘘患者15例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术后颅内高压疽状完全缓解,复查头部CT或MRI,扩大的脑室系统全部恢复正常,3例无效,改作内镜引导下的V—P分流术,疗效满意,对于丘脑肿瘤合并双侧室间孔堵塞性脑积水5例,在内镜下行透明中隔造瘘术,并同时行肿瘤部分切除活检+V-P分流术,术后双侧脑室缩小,症状明显缓解。内镜下分流管取出调整术5例病人,术后患者脑室缩小,症状缓解。术后4例出现发热1~4天,无颅内感染发生。结论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安全、经济、实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的41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要点及经验。结果37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4例6~8个月龄患儿于内镜术后1个月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发热、积液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痊愈,无造瘘口堵塞、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注重护理要点,可提高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脑积水病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以V-P分流术治疗各类脑积水122例,其中20例发生分流管阻塞,结合脑积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对分流管阻塞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20例术后分流管阻塞中脑室端阻塞10例,腹腔端阻塞9例,不明原因阻塞1例,均通过手术探查修管重置.结论 对V-P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应足够重视,包括充分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术中操作、术后抗感染及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常见并发症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9例。结果:19例中,17例恢复良好,2例症状无改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发热6例,头皮下积液2例,颅内积气1例,脑室内出血1例。结论: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创伤小,效果显著,同时也有一些并发症存在,术者娴熟的内镜技术、技巧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应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ong XY  Zhang Y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1):2905-2907
目的探讨应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在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中手术方法、效果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后并发症的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神经内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中54例造瘘成功,1例因三脑室底布满血管网不能造瘘,50例效果良好,4例患者无效,于造瘘后3个月内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8例,1例患者4个月后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又行钻孔外引流术。头皮下积液8例,手术后发热15例。癫痫1例,硬膜外出血1例。结论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是安全有效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4种神经内镜手术方式在脑积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适应证,采用第3脑室造瘘术、透明隔造瘘术、脑室囊肿造瘘术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这4种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对58例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并对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58例脑积水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后50例明显好转,手术有效率达86.21%,2例出现并发症,4种手术方式均能较好地治疗脑积水患者。结论神经内镜对临床上脑积水的治疗效果理想,并且手术具有创伤轻微、并发症较少的特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27例梗阻性脑积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劲  王剑波  余政  张入丹  叶群林 《重庆医学》2008,37(11):1223-1224
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行三脑室底造瘘手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7例。结果造瘘成功26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CT或MRI复查结果评定手术效果,全部有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已逐渐成为首选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其并发症较多,常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而至手术失败[1]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近几年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已发展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2011年4月采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造瘘术治疗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积水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华  吴全理 《医学综述》2008,14(13):2021-2022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脑积水运用最为广泛的术式,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术式,而交通性脑积水仍应选脑室-腹腔分流术。现对近年来有关脑积水手术治疗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术后痊愈63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1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6例,术后感染5例,分流不足2例,癫痫1例,颅内出血1例,硬膜下血肿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致分流失败,术前选好手术时机、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积极预防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腔镜技术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对不同性质脑积水的治疗及其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对93例脑积水进行治疗。腹腔镜治疗组(应用腹腔镜行V-P肝膈间隙分流术)52例,神经内窥镜治疗组41例(包括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5例),采用透明隔造瘘术23人次,脉络丛电灼术18人次,第三脑室底造瘘术18人次,脑室内囊肿造瘘术11人次,分流管脑室端调整术8人次,鞍区囊性肿瘤并发脑积水的神经内窥镜手术7例,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5例,松果体区病变并发脑积水的神经内窥镜手术3例。结果:随访3个月至4年,应用腹腔镜行V-P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优于常规V-P手术;神经内窥镜治疗41例,其中35例有效, 6例无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神经内窥镜及神经内窥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技术可使大部分脑积水得到控制,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王政  李十全  李春 《中外医疗》2011,30(1):43-43
目的观察和研究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30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对比疗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术后1例发生炎症,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术后出现3例颅内感染和1例颅下水肿。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脑脊液压力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比较常规治疗,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低、术后症状少、降压效果明显等优点,推荐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