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董玉红 《西部医学》2010,22(12):2221-2222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ACS(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三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非ST段抬高ACS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这些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入院后早期即行两联或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对心功能的影响。随机选出50例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观察入院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较入院时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结论非ST段抬高ACS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早期采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改善更好,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血流、心脏标志物、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AMI行PCI治疗的临床资料。一部分病例采取常规PCI治疗(对照组),其他行常规PCI+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术中给予替罗非班并维持至少24h,观察AMI溶栓试验(TIMI)2~3级血流获得率、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3级获得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6个月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TMPG2~3级血流获得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24h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肌钙蛋白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改善PCI术后心肌血流,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标记物的升高,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董玉红 《西部医学》2010,22(3):488-489
目的评价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三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氟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ACS合并糖尿病(DM)出血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确诊为非ST段抬高ACS合并DM患者174例,其中88例接受标准的阿司匹林+氧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两联组),86例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三联组),观察两组用药后出血并发症,并对所有出血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三联组与两联组出血并发症比较:严重出血,少量出血,血小板减少(〈30×10^9/L)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所有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进行亚组分析,患者年龄、体重、肾功能为出血的相关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未显示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阿司匹林+氟吡格雷+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出血事件,而老年、肾功能不全、低体重是出血并发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且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评价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给予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择期左主干PCI术且CYP2C19基因型检测为中间代谢型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47例,根据服用药物分为氯吡格雷组152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替格瑞洛组95例(阿司匹林+替格瑞洛)。2组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口服;替格瑞洛组术后给予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口服,2次/d;氯吡格雷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 mg口服,1次/d;2组术后阿司匹林维持剂量100 mg口服,1次/d。观察术后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2个月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 vs 15.1%,P=0.001);2组非血运重建性靶血管再狭窄、再发非心肌梗死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复杂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且CYP2C19基因为中间代谢的稳定性心绞 痛患者,PCI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明显,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进一步降低MACE发生率,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刘圣桂 《右江医学》2009,37(2):138-140
目的观察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PCI术后15 min IRA校正的TI MI帧数计数(CTFC),并比较PCI术前术后6 h、12 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的CTFC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术后6 h及12 h观察组的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AMI行急诊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梗死相关动脉血液灌流,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降低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更合理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CABG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129例)和氯吡格雷组(131例),分别给予替格瑞洛(90 mg·d-1)+阿司匹林(100 mg·d-1)、氯吡格雷(75 mg·d-1)+阿司匹林(100 mg·d-1)行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随访收集有效性相关不良事件,即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血管死亡、非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因再发不稳定心绞痛入院及因再发心力衰竭入院)和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共241例,其中替格瑞洛组122例,氯吡格雷组119例。替格瑞洛组共发生MACE 10例(8.2%),氯吡格雷组共发生MACE 19例(16.0%),2组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发生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1例(0.8%),氯吡格雷组发生6例(5.0%),2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27例(22.1%),氯吡格雷组共发生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17例(14.3%),2组间安全性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BG术后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氯吡格雷比较无明显差别,二者均可作为CABG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次/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5μg/kg)在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住院期间出血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2~3级者75例(93.75%),ST段回落幅度为(69.96±1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例(82.86%)和(64.18±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6例(7.5%),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情况未见明显增多(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MACE发生率则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荷量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18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急诊PCI术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急诊PCI术前即刻嚼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术后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比较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心肌灌注水平、左室EF值、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组级(TMPG)3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 h、24 h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随访期间的MACE、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负荷量替格瑞洛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灌注,减少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肖艳春  郭勇  苟华良  孙向阳  颜崇平 《四川医学》2010,31(10):1504-150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择期冠状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均于起病8~12d行PCI。治疗组在PCI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0μ/kg,3min内推注完。后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36h。术前、术后均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钠6000U,1次/12h×8d。对照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治疗均相同。观察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术后4周内出血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AMI择期PCI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术后出现的事件或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结果:两组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在经桡动脉PCI围术期与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王玲  康丽娜  吴道舒  邱明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20-1421,142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加用替罗非班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观察组)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PCI术后30 d,观察组出现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8.0%(P0.05);PCI术后48 h及30 d,2组轻度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及术后48 h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能进一步减少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因冠心病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分析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PCI围手术期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方法:人选2013年3月~6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行PCI术的患者103例,根据病情分为UA组及SA组。其中UA58例,SA45例。2组患者在糖尿病、PCI支架置人个数方面无显著差异。PCI术前24h口服300mg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PCI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术后24h测定血栓弹力图,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UA组的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66.41±17.24)%,阿司匹林(79.36±14.61)%;SA组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74.65±16.24)%,阿司匹林(84.71±11.44)%。UA组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均低于SA组(P〈0.05)。结论:PCI术围手术期,UA患者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低于SA患者。  相似文献   

13.
李付强  呼东波  刘桂兰  李拥军 《西部医学》2012,24(11):2134-213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围PCI手术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围PCI手术期采取常规治疗加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出血情况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AMI患者围PCI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配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药物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184例心梗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基线资料相似的184例接受氯比格雷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疗效跟踪评价,考察两组治疗期间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梗死区心肌灌注(TMP)、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等指标以及血小板水平的改变。结果:研究组治疗1、3、6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优于对照组,3、6个月时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半径(LVEDD)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内的急性血栓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1周、1、3、6个月时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功能方面与氯比格雷相似,且在改善血小板水平和降低急性血栓形成方面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fQRS与冠脉狭窄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试验共纳入因急性心肌梗死(A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治疗的患者261例(其中心电图存在fQRS患者147例,无fQRS患者114例)。分析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Gensini评分,随访(14.2±0.8)月内MACE的情况。 结果:(1)与nfQRS组相比,心电图存在fQRS的患者肌钙蛋白、肌酐、尿酸水平及Gensini评分较高,射血分数较低(P <0.05)。(2)Kapla-Meier生存分析提示fQRS组免于MACE的概率低于nfQRS组,log-rank检验P <0.001。两组免于心源性死亡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log-rank检验P =0.115。(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左室射血分数、心梗48 h内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是预测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心梗48 h内出现fQRS是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Han YL  Su QF  Li Y  Wang SL  Jing QM  Ma YY  Wang ZL  Wang DM  Luan 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093-109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05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病例,共1103例患者于PCI后应用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为同期PCI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者2032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亚急性血栓(SAT)和出血发生率.结果三联组接受支架治疗为91.3 % (1007/1103),多支病变占 68.3 % (753/1103),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占 7.1 % (78/1103).对照组接受支架治疗为89.1 % (1910/2032),多支病变占 63.3 % (1286/2303,P〈0.01),无保护左主干病变4.6 % (94/2032),三联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1),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接受PCI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0.8% (119/1103) 比13.4 % (272/2032),P〈0.05].两组术中均无死亡;三联组30 d病死率0.4 % (4/1103), MACE发生率1.3 % (14/1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 % (32/1032),2.6%(53/2032,P〈0.05).两组SAT [0.7 % (8/1103) 比1.0 % (21/2032)]和30 d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0.3 % (3/1103) 比0.2 % (4/20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后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西洛他唑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安全的,与常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近期死亡和MACE发生率,但还需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血栓抽吸联合经抽吸导管梗死相关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46例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血栓抽吸和经抽吸导管注药后行PCI)和对照组(23例,血栓抽吸后行PCI)。观察TIMI血流、肌钙蛋白I峰值、术后ST段下降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结果实验组TIMI血流、肌钙蛋白I峰值、术后ST段下降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联合经抽吸导管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96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PCI+盐酸替罗非班)于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共24h;对照组(PCI+低分子肝素)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TIM13级血流灌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K—MB、cTNI达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手术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PCI时加入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