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评估腹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对抢救病人生命的临床意义,总结分析138例腹部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特别是肝挫裂伤并大血管损伤,胰十二指肠损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术后ICU的监护和治疗。治愈127例(96.4%),死亡11例(8.0%),发生并发症22例(15.9%)提示腹部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恰当处理,术后ICU进行多参数临护及呼吸支持可提高抢救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源性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当前对创(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源性发病机制的研究,其发生发展可分为3个环节:(1)严重创伤后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发生MODS。(2)损伤肠道产生的肠源性毒性因子、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及肠道淋巴途径,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3)失控性炎性反应导致不可逆器官功能障碍,此环节是MODS发病机制中的最终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功能障碍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7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46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缎(29例),比较两组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发病率和患者死亡率。结果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相比,胃肠功能障碍组MODS发病率(43.5%)和死亡率(32.6%)显著增加。结论胃肠功能障碍可能是患者病情恶化、预后变差的信号,应早期重视多发伤患者的胃肠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4.
急性上尿路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提高对急性上尿路梗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关系的认识,探讨MODS的防治策略。方法:分析76例急性上尿路梗阻患者SIRS的临床资料及MODS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出现SIRS者21例,发生率27.6%,其中8例发生MODS(38.1%),MODS中3例死亡。结论:MODS中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随着符合SIRS标准项目的增加,病死率比例也增加(P<0.05)。早期诊断SIRS,积极治疗机体炎症反应,及时解除上尿路梗阻,是改善上尿路梗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防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Sheng Z  Yang H  Chai J  Guo Z  Shen C  Zhang C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35-438
目的 将临床与实验研究所得结果应用于临床治疗 ,分析其对降低严重烧伤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病率的作用。 方法 总结自 1970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共收治的严重烧伤 (烧伤面积均大于 30 %TBSA)患者 6 5 7例 ,以 1990年 1月 1日为界分为 2组。 2组的伤情有可比性。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之间的患者广泛地应用了新的治疗措施 ,主要为及时、快速、充分的液体复苏 ,应用山莨菪碱恢复肠道血供 ,氧自由基清除剂阻止氧自由基的损害 ,休克期广泛切痂、植皮 ,早期经口营养 ,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等。 结果  1990年 1月前 36 9例 ,MODS的发病率为 17 3% ,病死率为 87 5 % ;1990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之间 2 88例的MODS发病率为 6 9% ,病死率为 40 0 % ,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在治疗中减轻或消除MODS的病因或诱因的措施 ,可以显著地降低MOD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严重多发伤后体质指数(BMI)与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并发症和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在我院急救中心就诊的208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计算BMI,并根据BMI将患者分为4组(体重不足、体重正常、超重、肥胖)。对患者评估,计算Glasgow昏迷评分、AIS评分、ISS评分(预期死亡率)、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SIRS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ARDS发生率、多器官发生率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对是否发生MODS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测量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患者CRP水平与MOD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除ISS和APACHE II评分是MODS发生的预测因素外,肥胖也是其预测因素。在7天内,肥胖患者CRP水平最高,从第3天起,所有患者CRP水平与MODS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肥胖是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在肥胖外伤患者中最高,并与MODS发生成显著正相关性。因此,营养状况可能在创伤后临床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应在患有严重创伤的患者的治疗策略中考虑该因素。  相似文献   

7.
严重烧伤患者人白细胞抗原DR定量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ong N  Yao YM  Cao YJ  He LX  Chai JK  Xu S  Sheng ZY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66-769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定量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77例烧伤大于体表总面积30%的患者的血样,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患者烧伤后不同时段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结合量进行动态的定量分析。结果严重烧伤患者伤后第1天开始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结合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表达均值与烧伤面积呈显著负相关(r=-0.7232,P〈0.05)。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其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HLA—DR表达量持续下降,其中伤后第3、14、21、28天显著低于非MODS组(P〈0.05)。随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的下降,MODS发生频率增加,患者预后不良。结论大面积烧伤可导致机体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严重受损和免疫功能障碍,动态观察其表达水平有助于烧伤后MODS的病程监测及患者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为重型颅脑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们对近10年来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中,男18例,女9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48.5±5.5)岁。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8分,其中GCS3~5分16例,6~8分11例。受伤原因:坠落跌倒伤16例,交通伤8例,其他3例。颅脑损伤情况: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12例,脑挫裂伤、颅内血肿8例,脑内多发血肿伴脑肿胀3例,原发…  相似文献   

9.
一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既符合临床特征、又简便易行的标准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方法用人为方法使大鼠失血0.5~0.7ml、两后肢粉碎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挫裂形成严重复合伤,以诱发MODS;参照临床标准提出大鼠的实验诊断标准;观察并检测84只大鼠和16只对照大鼠在创伤8、24和48 h后生化和病理变化.结果大鼠创伤24 h后,肌酐、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谷丙转氨酶浓度分别达到(140.3±34.4)mol/L、(14 318.0±2 128.9)U/L、(2 373.7±274.9)U/L、(1 179.5±284.9)U/L和(298.2±40.6)U/L的最高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48 h后病理变化最明显.创伤后24 h的大鼠MODS处于若干脏器功能衰竭早期伴若干脏器功能受损期.结论本研究的复制方法是成功的,复制的MODS模型适于创伤及其药物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0.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的概念由Stone首先(1983)提出,具体分为早期简化手术,复苏和二期确定手术3个阶段。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交通伤等各种复杂致伤因素的作用,临床上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病例愈来愈多。而多发伤通常由于致伤因素复杂、生理内环境紊乱严重、免疫功能明显抑制以及早期各种手术干预,病人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创伤早期综合治疗过程中既要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又要积极预防继发性损伤是外科医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DCS理念用于多发伤的综合治疗,是近年来提高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的有效尝试。本文侧重以腹部脏器损伤为例,阐述DCS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1例MODS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住院期间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比较两组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总死亡例数为55例(54.5%).AKIⅢ期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KI Ⅰ期和AKIⅡ期(x2=5.541,3.856,P<0.05).与AKI Ⅰ期相比,AKIⅡ期、AKIⅢ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AKIⅡ期相比,AKIⅢ期患者的以上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M明显升高(P<0.05).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ODS合并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MODS合并AKI患者的预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原严重多发伤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别收住我院ICU的严重多发伤患者93例和98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y score,APACHE Ⅱ)、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低氧血症、休克、脓毒症、凝血障碍、腹腔室隔综合证(abdomer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糖等因素进行logstic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严重创伤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A组和B组中分别有45(45/93)例和48例(48/98)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并发MODS,这些患者在休克、低氧血症、脓毒血症、ACS、凝血障碍、APACHEⅡ评分、ISS评分方面明显高于无MOD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由于治疗策略转变,除治疗原发病外.还采用了早期液体足量复苏、纠正休克、纠正凝血紊乱、早期机械通气、目标血糖控制、充分镇静镇痛、抑制炎症反应、伴腹腔高压者早期行腹腔引流等措施,其病死率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危险冈素分析,休克、低氧血症、脓毒血症是MODS发生的主要因素(P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2( I L2) 与可溶性白介素2 受体(s I L2 R) 在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 O D S)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方法 应用 E L I S A 法动态监测59 例严重创伤患者血清 I L2 与s I L2 R 水平变化,比较 M O D S与非 M O D S组间 I L2 、s I L2 R 变化之差异。 结果 59 例患者血清s I L2 R 水平显著升高而 I L2 明显下降,且升高之峰值与降低之谷值在 M O D S组更为明显,与非 M O D S组间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I L2 与s I L2 R 血清浓度的变化可能参与了创伤后 M O D S的发病过程;严重创伤诱发血清s I L2 R 过度表达进而抑制 I L2 依赖性免疫反应,这可能是创伤后 M O D S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伤后24 h外周血清对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4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4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清.将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凶的NF-κB重组质粒转染至巨噬细胞(RAW 264.7),24 h后用不同的血清刺激该细胞6 h.榆测荧光素酶活性以反映血清对NF-κB的激活作用强度,同时以EIJ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IL-1Ra)、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I)水平.结果 创伤血清组对巨噬细胞NF-κB的激活作用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且创伤后MODS组、死亡组值分别显著高于尤MODS组及存活组.该变化与APACHE Ⅱ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但与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相关性.NF-κB活性在判定MODS及死亡结局的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显著大于APACHE Ⅱ评分的ROC下面积.结论 早期测定严重多发伤患者外周血清对巨噬细胞NF-κB的激活作用对MODS及死亡结局的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方法 制定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方法 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国内11个省市、37家三级医院ICU收治的1087例MODS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反映器官功能并与预后相关的指标,据此制定MODS诊断标准草案.结果 本诊断标准纳入7个器官系统,在有引起MODS的原发病因的前提下,如果2个或者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达到下述标准,则可诊断为MODS.器官功能障碍与否的判定标准:(1)循环系统:SBP(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MAP(平均动脉压)<70 mm Hg,发生休克、窒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2)呼吸系统:氧合指数<300 mm Hg;(3)神经系统:意识出现淡漠或躁动、嗜睡、浅昏迷、深昏迷;Glasgow昏迷评分≤14;(4)血液系统:血PLT(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CT(凝血时间)、血APTT(活化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缩短;3P试验阳性;(5)肝脏:血TBIL(总胆红素)>20.5 μmol/L;血ALB(白蛋白)<28 g/L;(6)肾脏:血Cr(肌酐)>123.8μmol/L,尿量<500 ml/24 h;(7)胃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胃引流液、便潜血阳性或出现黑便、呕血,腹内压(膀胱内压)≥11 cm H2O(1 cm H2O=0.098 kPa).只要符合某器官中任意一个指标,即可判定该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通过本研究制定了MODS的诊断标准草案.本诊断标准草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还需通过临床应用积累经验而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creasing severity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traumatic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as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in 1278 injured patient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group A: ISS L 9 K16 points (n = 626); group B: ISS > 16 < 40 points (n = 589); group C: ISS L 40 points (n = 63)). SIRS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the American Consensus Conference. The number of fulfilled criteria determined its severity: moderate SIRS: 2 criteria fulfilled, intermediate SIRS: 3 criteria fulfilled, severe SIRS: 4 criteria fulfilled. Additionall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Murray-Score and th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according to the Goris-Score. The incidence of SIRS was 42 % in group A, 70 % in group B and 100 % in group C (p < 0.05). The severity of SIRS increased with severity of trauma. Moreover, 178 of all injured patients (14 %) developed septic complications. In parallel to SIRS, the incidence of these septic complications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rauma. 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ARDS and MODS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severity of SIRS and septic complications. Among patients without SIRS 15 % developed ARDS and 21 % MODS. In contrast, patients with severe SIRS and septic complications demonstrated ARDS in 99 % and MODS in 97 %. In these patients,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ISS and the incidence of ARDS or MODS. There were also stepwise increases in mortality rates in the hierarchy from SIRS to septic shock. While 13 of patients with modest SIRS (5 %) and 32 of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 SIRS (13 %) died,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SIRS was 19 % (p < 0.05). In addition,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septic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as found. Injured patients with sepsis died in 13 %, those with severe sepsis in 23 %, and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33 % (p < 0.05). Thus, the increasing severity of SIR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posttraumatic ARDS, MODS, and mortality. Using the number of fulfilled SIRS criteria for classifying systemic inflammation, its severity may be predictive for posttraumatic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of injur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两种不同液体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且达到液体治疗目标的97例SAP患者,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液体治疗方法(简称传统治疗组,n=34),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的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策略(简称早期目标治疗组,n=63),比较2组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器官功能不全评分(Marshall)、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液体治疗后第3天时的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较传统治疗组明显降低(APACHEⅡ评分:7.38±4.01比11.35±4.27,P=0.011;Marshall评分:4.13±2.06比6.82±3.15,P=0.016)。另外,早期目标治疗组患者入院后7 d内MODS发生率、胰腺感染率和住院病死率也较传统治疗组有所降低(MODS:46.0%比61.8%,P=0.139;胰腺感染率:31.7%比44.1%,P=0.226;住院病死率:15.8%比23.5%,P=0.355),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有限的病例结果提示,早期目标指导的液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SAP病情,但能否改善SAP患者预后有待临床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创伤患者血清新喋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创伤后血清新喋呤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创伤患者41例,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轻伤组10例,重伤组16例,严重伤组15例.于入院后第1、3、7、14、21天取血测定血清新喋呤含量,并分析新喋呤水平与患者伤情、严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严重伤组新喋呤水平高于轻伤组(P<0.05或P<0.01),其均值与损伤严重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8,P<0.05).自伤后第3天起创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新喋呤水平持续升高,其中第3、7、14天与未出现MODS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同时,严重创伤后死亡组患者新喋呤升高幅度亦明显大于存活组,患者死亡前其血清含量多超过50.0nmol/L(8/12,66.7%).结论创伤应激后体内新喋呤合成、释放增多,动态观察循环新喋呤改变可能有助于评价患者损伤程度、监测MODS病理过程和辅助判断预后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微量元素(TE)变化与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建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2分的严重创伤家兔模型,观察伤后12 h、36 h、60h、6 d、9 d、14 d、21 d、28 d家兔的内脏形态学改变,同步检测血Zn、Se、Cu、Fe含量及其相关酶和产物GPX、SOD、MPO、MDA含量变化,以及血AST、ALT、Cr、BUN等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结果:重伤后血Zn、Fe、Se含量明显下降,持续2~3周.GPx活性明显下降,持续1周;SOD活性伤后1 d下降,之后快速升高;MPO活性1周内升高,之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MDA含量第3天开始升高,第6天达高峰.严重创伤组家兔伤后3~6 d死亡率为26%,血生化指标符合MODS,病理学检查符合MOF改变.结论:严重创伤可引发血Se、Fe、Zn等急性TE缺乏及其相关酶活性和代谢产物变化,提示TE可能参与MODS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