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I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8月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0例,外固定支架在术后6~8周拆除,术后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4~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2个月均达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外固定支架固定加有限克氏针内固定对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可靠,可有效防止骨折的再移位和丢失,但不能过早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拆除外固定支架,便于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1月-2000年5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4-63岁(平均37岁)。开放性骨折6例。骨折按AO分类:C1型2型,C2型13例,C3型4例。结果:经6-17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周。功能评定根据Dienst等标准,优11例,良7例,可1例,结论:外固定器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定固定,能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而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弹性外固定和负重治疗胫骨骨不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可心  孟和 《中国骨伤》1994,7(6):26-27
采用穿针外固定,配合患肢负重功能锻炼治疗胫骨骨不连22例。其中,10例增殖型,12例萎缩型。究其原因,11例为内固定不良,4例为石膏、2例为自制夹板固定而达不到固定效果,5例为骨端感染所致。治疗经过87~189天,平均103天,19例在6个月内愈合,3例效果欠佳。疗效分析认为:骨不连主要由于不良治疗过分干扰骨折自然愈合过程,骨生长能力受到限制所致,弹性外固定可改善骨折端稳定性,提供弹性和间断生理压应力,不限制功能锻炼中肌泵的供血作用,有利于骨端生长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重视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胫骨近端骨折,特别是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治疗上有很多困难:软组织必须承受损伤与手术剥离的双重压力,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近端骨块的复位、固定与维持。治疗上根据这些特点应做到:及时发现处理合并损伤,对骨折损伤正确判断,根据每个骨折的特点及软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特剐强调手术中对软组织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复杂性的关节内骨折。自2000年至2003年,我们采用手法复位,改良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外固定器治疗关节内骨折方面获得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AO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优点,对103例用单侧单管AO外固定器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该组病例经1/2~8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5例有轻度髋内翻,占4.85%。年轻患者均已恢复原工作,老年患者95%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或较满意。认为该外固定器结构简单轻巧牢固,适应证宽,手术创伤小,易于掌握,可满足早期活动的需要,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供选择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1例X线片进行Cobb角,钉杆角,螺钉角及CT片椎管矢径的测量。结果显示:钉杆角是复位的“关键角”.α校+β校≤174°对后凸Cobb角的矫正明显差(P〈0.01)。对椎体前柱的复位单靠器械杠杆的力量是不足的,且易引起弯钉,主要应依靠俯卧胸腰段过度背伸的力量,Dick固定可使椎管显著增大(P〈0.01)。但对有明显骨块突入椎管者行椎管前壁成形加Dick固定器固定有较好的效果。受伤10天后手术的患者,椎体的复位明显差(P〈0.01)。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不稳定骨盆骨折,尤其在多发伤患者中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早期进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可有效地控制失血、稳定骨折,利于重症患者的转运和抢救。同时,对于特定类型的骨盆骨折,外固定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1年3月-2005年6月,应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8~64岁,平均35·4岁。按Tile分类[1]:B1型12例,B2型9例,C1型2例,C2型3例,其中开放骨折1例。骨折均为高能量创伤,车祸伤14例,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6例。并发休克13例,合并直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9月-2006年5月采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28例,Tile B1型12例、B2型9例、C1型2例、C2型3例、C3型2例。结果 27例经6—26个月随访,根据骨折复位情况、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按Matta评定标准,本组总优良率96%。结论 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手术后1~3年,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患侧腕关节的背伸和尺偏活动范围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掌曲、桡偏、旋前和旋后活动范围与正常腕关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1),桡骨高度和尺偏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6%。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11.
外固定器加冲洗治疗伴大面积创面感染的骨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们从1983年4月~1993年4月治疗74例合并大面积创面感染的开放性骨折,男48例,女26例,年龄4~56岁,平均年龄38.5岁。合并感染创面最小面积26cm×11cm,最大面积49cm×16cm,平均面积23cm×23.28cm。创面合并绿脓杆菌感染24例,气性坏疽感染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2例,合并大肠杆菌感染10例。其中1组20例采用湿敷换药加石膏外固定;2组28例采用牵引加冲洗疗法;3组26例采用单侧沟槽式外固定器加冲洗疗法。其中第3组全部治愈,可早期活动关节及行走锻炼,住院时间短,除针眼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疗效优于1组和2组。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设计的弹力克氏针外固定架由3根长30cm,直径2.5mm克氏针及大腿外固定圈组成。临床应用该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20~76岁),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住院时间短(25.9d,术后平均12.3d)、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随访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5%。并以新鲜成人尸体股骨标本造成EvansⅠ型骨折,外固定架固定后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证实该支架能承受25kg力,如用直径3.0mm斯氏针,外固定架能承受大于45kg力,结论是弹力针外固定架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髁上髁间复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21例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先采用膝前内侧切口。行股骨髁间骨折复位,解剖复位关节面,于股骨外髁部定位直视下用特制外固定螺纹针加压固定两髁部骨折。透视下闭合牵引复位髁上骨折,并撬拨整复游离骨折片,于骨折近端定位置人外固定针。安装紧固外固定器行骨折固定。结果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2个月。骨折在4~7个月内全部愈合,并去除外固定器。2例患外固定针道感染,经去除固定针局部换药后愈合。根据Rasumssen评分(总分30分,膝关节活动功能0~6分)评价患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16例(76.2%),一般4例(19%),差1例(4.8%)。结论单边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髁上髁间复杂性骨折,具有创伤小。血运破坏少。骨折复位满意,可以早期功能练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应用内固定难以处理的长节段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外固定器可多向、多部位调节,对骨折起到牵引、复位和固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骨折分型确定外固定针的安放部位,A型骨折在骨折两端置外固定针;远端骨折块过小不能容纳外固定针者以及B和C型骨折在骨折近端和跟骨及距骨安放外固定针。撑开复位,复位困难者部分切开复位,植骨螺钉或克氏针固定,合并腓骨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22例外固定架固定3.5-8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均愈合,无严重深部感染、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0-32个月,平均20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康复6个月以上,按Tornetta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标准,优11例,良7例,可3例,差1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拉力螺钉及钢丝对骨折区域内骨折块进行有限内固定,恢复骨折块正常解剖关系,经有限内固定后胫腓骨骨折区域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外固定范围不超出膝,踝关节,术后第2天行主动膝,踝关节活动锻炼,术后2-3周行走负重。结果 随访12-18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20-24周(平均22周),无骨感染,骨外感,内固定物外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结论 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术式是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了Tenon内固定器治疗不稳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结果:治疗32例结果满意,平均随访19月。结论:Tenon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骨折的结果显示手术操作较简便,手术时间较短,作者认为是一种相当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Unstableandcomminutedfractureofthedistalpartoftheradiusremainsachallengingproblem.Thisfracturethatcausedbyhighenergyinjuryisveryunstable,andthereductionandfixationareverydifficult.Inrecentyears,manydifferentexternal fixationdeviceshavebeendevelopedandused.1 4They cankeepthepositionafterreductionwithgood functionalresults.Butforseverecollapsedcases,the bonedefectmayleadtoreductionandfixationfailure orprolongthefracturehealingtime.Thesefinally resultinwristswelling,progressivejointstiffnessand …  相似文献   

18.
一种平战用外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自行研制平战时两用外固定器并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不锈钢和铝合金材料制的平战用外固定器,临床应用治疗四肢骨折共72例。其中闭合性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35例。结果:72例病人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36个月,所有骨折均在6~30周愈合,肢体功能满意。无骨不连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平战用外固定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对开放性骨折及火器伤骨折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可调式股骨颈骨折外固定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65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较详细地介绍了可调式股骨颈骨折处外固定器的特点;可调节的范围大,灵活性高,满足了临床上多角度调节的需要。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Management of open, comminuted fractures presents a challenge for the foot and ankle surgeon. Reconstructive surgery for such injuries has a high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factors such as the ext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neurovascular status to the foot, and fracture stability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efore determining a surgical plan.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ase of a patient who presented with an open, comminuted first metatarsal fracture as a result of a chainsaw injury.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a uniplanar mini-external fixator,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primary wound closure, and external bone growth stimulation. At 1-year follow-up, the interview and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patient to be pain free with a functional first ray. ACFAS Level of Clinical Evidence: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