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微创组采用“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非微创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了研究对于不同类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我们同时进行了不同Neer分型患者的比较。术后复查肩关节X线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水平。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17例,微创组45例,非微创组72例,平均年龄(61.5±16.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6例,三部分骨折63例,四部分骨折8例。微创组患者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2±17.1))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18例,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非微创组患者男27例,女45例,平均年龄(60.1±17.7)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28例,Neer三部分骨折40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两组数据在性别(P = 0.975)、年龄(P=0.545)及骨折类型(P=0.75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患者与非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8±1.1) d和(4.3±1.3) d (P=0.023),手术时间分别为(67.8±14.9) min和(102.3±34.1) min (P<0.001),失血量分别为(21.3±6.5) mL和(181.5±55.6) mL(P<0.001), 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1±0.9及6.5±0.8 (P=0.032),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6.1±4.3及63.4±4.9(P=0.006),在这些方面微创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Neer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微创组的术后1周VAS评分(5.9±0.8)及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66.6±3.7)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2.2%)、外展受限1例(2.2%);非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4.2%)、外展受限2例(2.8%), 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肱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 应用微创技术结合“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正常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直径3.0 mm空心钉、钛缆与新型垫片组成的新型张力带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岁(21~79岁),患者的受伤机制均为滑倒跪地伤。结果:手术时间57~197 min(平均89 min),术后不需外固定,术后2周加强膝关节功能练习。术后随访时间为7~31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5周)。 Bostman评分20~30分(平均27分),其中优10例,良11例。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钛缆加空心钉结合新型垫片的新型张力带系统是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练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及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nail,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分析,了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诊治的408例采用Gamma3、PFNA及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术前和术后的血常规变化,计算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比较Gamma3组、PFNA组及DHS组的失血量区别。结果:Gamma3治疗组患者共96例,平均手术时间为(74.7±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3.5±83.0)mL,平均总失血量为(831.9±474.8)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28.3±455.5)mL。PFNA治疗组患者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69.0±27.1)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91.5±111.4)mL,平均总失血量为(825.7±478.0)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734.2±455.7)mL。DHS治疗组患者共4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5.0)min,平均显性失血量为(283.6±142.1)mL,平均总失血量为(695.7±502.4)mL,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12.1±457.6)mL。结论:通过3种内固定方式的比较发现,DHS治疗粗隆间骨折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Gamma3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虽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较多,临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采取单纯后方入路治疗合并强直性脊柱炎下颈椎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患者26例,分析受伤机制、损伤严蕈程度、救治过程、手术记录、术后随访记录和康复过程,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有6例患者采取单纯后方人路手术治疗,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A级2例,B级1例,C级2例,D级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后路复位侧块固定融合手术,2例A级患者分别于术后2,3个月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例随访37个月(12~5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3.8个月(3~5个月),神经功能显著改善.1例患者因发生硬脊膜外血肿症状加重至B级,术后达到D级,C级及D级患者均恢复到损伤前水平,2例A级损伤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本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 合并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在骨折端无骨缺损时,复位后对位对线良好者可通过单纯后方入路完成固定融合手术,并可实现骨折稳定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利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26例复杂肱骨干骨折(骨折类型采用AO分型标准:B型骨折15例,C型骨折11例),采用闭合牵引复位,肱骨前侧微创切口,钢板经皮下潜行插入,跨越骨折端,钢板置于肱骨干前表面,经皮进行锁钉螺钉固定。UCLA标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26例骨折术后3-5个月,平均4个月愈合。2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分别于术后2周、3.5月内神经功能恢复;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症状消失。26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92.3%(24/26)。结论微创肱骨前方置人锁定钛板技术是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3例,探讨其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掌侧切口置板,同时进行植骨,对下尺桡关节损伤同时进行处理。结果术后1年25例获得随访。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以早期锻炼,效果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经腓骨入路显露后踝治疗三踝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共治三踝骨折5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全身麻醉下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脱位中的作用. 方法本组135例, 男10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4.4岁.单纯脱位81例,脱位伴骨折54例.单侧小关节脱位56例,双侧79例.53例采用全身麻醉下冠状颅骨牵引复位,38例采用床旁牵引复位,44例未行术前牵引复位. 结果 52例全身醉麻下复位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98.1%;18例床旁牵引复位成功,20例失败,成功率47.4%.复位成功的70例均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未复位65例中,33例采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17例采取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关节突钢板固定术,15例行颈前路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所有患者均无术后神经损伤加重. 结论全身麻醉下颅骨牵引复位可以显著提高复位成功率,且脊髓损伤概率小,对手术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minimallyi 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43A1型7例,43A3型5例,43B1型2例,43C3型2例。采用3种方法复位胫骨骨折后插入LCP,用锁定螺钉固定。结果16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1,5月。16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断钉、断板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4~12周(平均7.6周)骨痂形成并开始部分负重,8~20周骨性愈合(平均16周),此时开始完全负重。3例出现胫骨远端内植物局部不适。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87.5%),良2例(12,5%)。结论MIPPO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的可行性、手术技术及指征,并总结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6年5月,应用LISS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部骨折12例。骨折采用AO分类法,其中转子间骨折5例:31-A2.2型2例,31-A2.3型2例,31-A3.3型1例;转子下骨折7例:32-A3.1型1例,32-B1.1型3例,32-B2.1型1例,32-B3.1型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观察有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肺疾患、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术后1、2、3、6、12个月时常规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 min;出血量50~400 mL,平均142 mL,术后住院时间6~15 d,平均9.3 d。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心肺疾患、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12例均获得3~14个月(平均7.2个月)随访。10例在术后3个月复查骨折时达到临床愈合,1例假体周围骨折术后4个月、1例病理性骨折术后6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无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切出、内固定失败及股骨头坏死。结论微创反向使用股骨LISS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都能满足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要求,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合并内科疾病、骨质疏松较重的转子间骨折及复杂的股骨近端骨折。熟练掌握间接复位技术,正确放置A孔导针,避免过早负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