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对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30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A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手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mg。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1、2、4、8、12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输尿管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  相似文献   

2.
氯诺昔康与曲马多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在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对照实验,将骨折术后疼痛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7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给予氯诺昔康16mg肌注,对照组给予曲马多100mg肌注,采用感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给药8h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给药8h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0%,12.82%(P〈0.05)。结论氯诺昔康治疗骨折术后疼痛与曲马多相比较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可作为术后镇痛的一种新型高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术毕一次性肌注氯诺昔康对减轻鼻内镜手术患者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术毕随机分为L、C两组,L组为氯诺昔康组(30例),术毕肌注0.2mg/kg氯诺昔康,C组为对照组(30例),术毕不给氯诺昔康。记录术后不同时点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24h患者对疼痛的总体印象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前8h疼痛程度L组明显低于C组,对疼痛的总体印象L组明显轻于C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单次肌注氯诺昔康0.2mg/kg用于鼻内镜手术术后镇痛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与芬太尼、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烧伤择期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3组 ,各组 2 0例 :A组芬太尼 1mg ;B组曲马多10 0 0mg ;C组氯诺昔康 2 4mg ;3组均加生理盐水至总量 10 0ml,所有患者均不用首次剂量 ,在术后持续静脉输注 (2ml/h)。行 4、8、12、2 4小时及换药时疼痛评分 ;4 8小时总体评分 ;镇静评分 ;恶心、呕吐、尿潴留评分 ;并观察呼吸循环抑制情况。结果 镇痛效果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 >10 0 0mg曲马多 ;4 8小时总体评分 :10 0 0mg曲马多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 ;镇静评分 :1mg芬太尼 >10 0 0mg曲马多 >2 4mg氯诺昔康 ;恶心呕吐评分 :10 0 0mg曲马多 >1mg芬太尼 >2 4mg氯诺昔康。结论 氯诺昔康可替代芬太尼、曲马多 ,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5.
葛华有 《四川医学》2010,31(1):55-57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4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择期手术患者,按照术后静脉镇痛的方案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8例。A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50μg,B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75μg,C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患者清醒拔管后,接电子镇痛泵,基础流量2ml/h,PCA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记录患者术后4、8、12、24、48h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8、12hC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氯诺昔康组)、B组(舒芬太尼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24h进行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结果术后1—4h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各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1)。镇静评分术后各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杨春艳  宋宇龙  白宁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03-130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A组n=30)和曲马多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手术切皮前25min,A组给予氯诺昔康8mg静注,B组给予曲马多2.5mg/kg静注,C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注。术后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组与B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相比较,A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与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而氯诺昔康消化道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
井宝泉  汪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00-100,111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预防气管拔管不良反应。方法 60例静吸复合麻醉下的手术患者,关腹膜后停用麻醉维持药,A组静脉给予氯诺昔康16mg,B组静脉注入曲马多100mg,C组静注生理盐水2mL。监测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并记录停止全麻维持药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及拔管时是否躁动和恶心、呕吐等。结果 16mg氯诺昔康和100mg曲马多均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的不良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不影响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氯诺昔康在颈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均采取颈丛阻滞麻醉.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6mg氯诺昔康,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6mg氯诺昔康.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颈部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在颈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A组)和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各30例,均采取颈丛阻滞麻醉。A组在术前30min静注16mg氯诺昔康,手术后静注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3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手术后静注16mg氯诺昔康。两组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氯诺昔康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4h内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4h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颈部手术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见,但尚不能完全解决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行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行POEM手术AC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状态和原因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组焦虑、抑郁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组(P〈O.05),POEM手术后SAS和SDS得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心理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分值更低(P〈O.05)。结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POEM手术能明显缓解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背景 经皮椎间孔镜术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阶梯治疗的常用术式之一,但目前鲜有研究分析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目的 调查LDH患者微创手术术前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存在情况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住院治疗的14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估,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术后采取电话预约门诊随诊的方式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月。比较各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SAS、SD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以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恢复效果。结果 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焦虑组51例(38.6%):轻度焦虑21例(15.9%),中度焦虑23例(17.4%),重度焦虑7例(5.3%);抑郁组31例(23.5%):轻度抑郁16例(12.1%),中度抑郁12例(9.1%),重度抑郁3例(2.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VAS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术前JOA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01)。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AS评分低于术前(P<0.001)。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DS评分低于术前(P<0.001)。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焦虑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焦虑组(P<0.0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末次随访时VAS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非抑郁组VAS和JOA评分改善程度高于抑郁组(P<0.05)。末次随访时,焦虑组优良率为86.3%(44/51);非焦虑组优良率为90.1%(73/81)。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抑郁组患者优良率为74.2%(23/31),低于非抑郁组的93.1%(91/101)(P=0.004)。结论 部分LDH患者术前存在焦虑及抑郁,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可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会对患者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合并抑郁状态。建议术前常规进行不良心理状态调查并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9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8周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8周综合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7.35±8.7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膀胱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例行回肠代膀胱术的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ll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并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存在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惠者焦急和抑郁情绪,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者300例,随机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300例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2.72±10.13)分、(46.78±10.2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干预前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周琪琳 《中外医疗》2013,(25):160-160,162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5.1±9.6)分、(45.3±8.7)分均少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6±8.7)分、(53.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效果佳,对缩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氧化应激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LC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均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同时检测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对MDA、MPO、SAS及S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7、0.487,P〈0.05);MPO含量与SDS及SA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51、0.486,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云南省某医院132例艾滋病住院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分析住院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强调多维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偶遇抽样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心理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AIDS病人SAS评分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和农村SAS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抑郁总评分为(44.5±5.2),抑郁严重度指数分为0.56.结论患者有不同严重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可针对目标人群进行多维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李坚芬  袁容 《海南医学》2013,24(21):3255-3257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为以后工作中能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消除不良心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300例妇科门诊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问卷在术前患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结果 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经过整理分析剔除24份不合格问卷,问卷合格率为92.00%;患者问卷调查结果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分别为(1.58±0.60)分、(1.47±0.47)分,阳性项目数总分、阳性项目均分分别为(27.94±19.50)分、(2.78±0.67)分,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7个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SDS评分为(53.27±4.17)分,SAS评分为(52.18±7.18)分,高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门诊手术患者主要存在焦虑及抑郁心理,妇科医生在术前应针对引起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痛新1号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焦虑和抑郁程度。治疗组予头痛新1号,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2组治疗前后头痛程度、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服药12周后治疗组S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01)。结论头痛新1号治疗慢性偏头痛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头痛患者伴随的情绪障碍。因此,慢性偏头痛应从风、从湿、从瘀、从虚、从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