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探究脑功能成像的脑网络模块化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DLB),帕金森病性痴呆(PDD)脑网络模块参数特点和异同点,寻找疾病相关特异性脑葡萄糖代谢网络模块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AD、DLB、PD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静息状态18F-FDG PET显像,采用网络模块化分析分别获得4组受试者的脑葡萄糖代谢网络模块化参数,并应用种子点相关分析得到葡萄糖代谢网络连接改变的脑区,比较4组受试者脑代谢网络连接的异同点。结果在稀疏阈值15%时,正常对照组和AD组的网络由4个模块组成,PDD组由6个模块组成,DLB组由10个模块组成。以右侧丘脑为种子点,AD组的颞叶和皮质下脑区连接增强,枕叶和左侧额叶连接减弱。PDD组的额叶、皮质下脑区连接增强,枕叶、颞叶、左侧顶叶的连接减弱。DLB组的左侧额叶和皮质下脑区连接增强,右侧枕叶和顶叶连接减弱。结论 3种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脑葡萄糖代谢网络具有不同的模块化特性,提示发病机制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其神经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静息态fMRI并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局部自发脑活动和默 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连接变化模式。 方法 纳入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PSD患者(PSD组),以 及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等均匹配的单纯缺血性卒中未抑郁患者19例(对照组)。分别采用MMS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测试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 然后采集静息态fMRI数据,图像预处理后计算ReHo值并提取两组DMN成分。比较组间ReHo值和DMN功 能连接差异,并提取差异脑区的ReHo值和功能连接值与PSD组患者HAMD-17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SD组右侧海马旁回和左侧小脑脚2区ReHo值升高(P <0.001,体素值>20 mm3, 未校正),并且在DMN中左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 =0.011,校正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右侧楔叶功能连接减弱(P =0.006,校正FDR)。右侧海马旁回的ReHo值与HAMD-17评分呈正 相关(r =0.556,P =0.011);右侧楔叶功能连接值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 =-0.574,P =0.008)。 结论 PSD患者存在局部自发脑活动以及DMN功能连接异常并与患者的抑郁情绪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伴抑郁患者(Parkinson diseas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DPD)脑区神经元活动同步性特征,寻找DPD特征影像学标志。方法纳入DPD患者22例,PD非抑郁患者(Parkinson disease patients without depression, NDPD)23例,25例年龄、性别及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完成神经功能评估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扫描,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方法分析三组各脑区神经元活动同步性,并将DPD各脑区ReHo值与抑郁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PD前额叶左侧额中回、运动皮层中右侧中央前回、左侧辅助运动区和右侧中央旁小叶ReHo值显著增加,右侧前额叶三角部额下回ReHo值显著降低,边缘系统(右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左侧前扣带回和左侧岛叶)、顶叶双侧楔前叶及枕叶与NDPD对比存在ReHo异常。以上大部分脑区ReHo值与抑郁评分显著相关。结论前额叶、边缘系统、运动皮层、顶枕叶脑区功能紊乱与DPD发生、发展相关,以上脑区静息态功能障碍可能可作为DPD诊断及监测疾病进展的影像学标识。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加强对PSD的识别,提高对PSD机制和诊断手段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对PSD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就PSD磁共振影像学,包括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前额叶—纹状体通路gamma频段效能连接的差异性。方法利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m,MEG)检测23例单相抑郁(unipolar disorder,UD)、11例双相抑郁(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和21名健康对照者静息闭眼状态下脑活动。选取眶额回(orbitalfrontal cortex,OFC)、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VS)、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作为感兴趣脑区,以gamma(30~48 Hz)波为感兴趣频段,利用格兰杰因果模型(Granger causal model,GCM)计算各感兴趣脑区之间的效能连接值。结果 3组gamma频段效能连接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是:右侧VS-ACC效能连接(F=3. 300,P=0. 045),其中双相抑郁组高于单相抑郁组(P 0. 05),二者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ACC-VS效能连接(F=3.453,P=0.039),其中双相抑郁组高于单相抑郁组及对照组(P0.05),单相抑郁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ACC-OFC效能连接(F=5.042,P=0.010),其中双相抑郁组高于单相抑郁组(P0.05),单相抑郁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前额叶—纹状体环路活动异常,单相抑郁障碍患者高级皮层的调控能力下降,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皮层下脑区功能活动异常增强,gamma波异常效能连接可能是区分单双相抑郁障碍的潜在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磁图频谱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群的相关性。方法:对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22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静息态脑磁图扫描,采用个体化频谱分析计算方法,比较两组间各脑区δ、θ、α1、α2、α3和β各频段在感兴趣皮质区相对能量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各脑区各频段能量值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左枕叶θ频段,右颞叶α1、左枕叶、双侧颞区α2以及双侧枕颞区α3频段能量减弱(P均<0.05);β频段在双侧中央区、顶叶,左侧额叶、枕叶能量显著增强(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左颞叶、右枕叶α3频谱能量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阻滞因子分呈负相关(左颞区:r=-0.554,P=0.017;右枕区:r=-0.488,P=0.040)。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头后部的快波能量增强,慢波活动减弱;快α频段能量异常或可作为患者阻滞症状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图像数据,运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研究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态脑区活动情况.方法 对18例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和18例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人群进行静息态fMRI研究,运用ReHo方法对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分析.结果 组内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静息态下脑区BOLD信号的ReHo值升高大多位于大脑“默认网络区域”(额叶、颞叶、扣带回等);就激活脑区面积大小来说,病例组明显减少,即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态脑区活动整体而言是减弱的.组间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静息状态右侧额叶BOLD信号ReHo值明显降低(P<0.001,纠正后cluster水平).结论 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颞叶功能活动增强且存在额叶活动异常,提示颞叶功能活动增强和额叶功能活动减弱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产生幻听的神经影像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早发精神分裂症默认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精神分裂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功能连接特点。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26例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正常对照进行静息状态下全脑的磁共振脑功能扫描。采用功能连接分析方法,提取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分别计算默认网络各脑区两两间的功能连接。结果:早发精神分裂症组在默认网络存在5条异常连接。其中3条连接表现为连接增强:腹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右侧颞下回(P=0.0078),腹侧前额叶内侧皮质-左侧外侧顶叶(P=0.0091)、腹侧前额叶内侧皮质-背侧前额叶内侧皮质(P=0.0163)。2条连接表现为连接减弱:右侧外侧顶叶-小脑扁桃体(P=0.0223),左侧额上回-右侧下半月小叶(P=0.0294)。结论: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功能的异常。这些异常改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障碍(MDD)患者静息态脑磁图(rMEG)频谱特点。方法:对15例首发青少年MDD患者(MDD组)及1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rMEG扫描,比较两组频谱分布特点,分析MDD组频谱分布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关系。结果:①MDD组alph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左颞叶低于右侧;theta频段能量左额、枕叶高于右侧;对照组alph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beta频段能量左枕叶高于右侧,theta频段能量左额、颞及枕叶高于右侧,delta频段能量左颞叶高于右侧,左额叶低于右侧。②与对照组相比,MDD组alpha频段能量右中央区、颞及枕叶明显增高;beta频段能量双侧枕叶明显增高;theta频段能量右颞、枕叶明显增高;delta频段能量右颞、双顶叶明显增高;③MDD组HAMD总分与双侧颞、左顶及双侧枕叶delta频段能量呈正相关;HAMD焦虑因子与右枕叶theta频段能量及左顶、枕叶delta频段能量正相关,与左右顶叶alpha频段能量差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首发青少年MDD患者rMEG的alpha频段能量右侧过度激活,枕叶beta频段能量左侧优势减弱,右枕叶delta频段能量增强且与抑郁程度及焦虑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fMRI对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默认网络进行观察分析,结合神经心理学测验量表,探讨低灌注状态下脑默认网络连接与认知功能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共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DSA证实的16例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基于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建立脑网络模型,比较颈动脉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受试者功能连接的差异性。结果颈动脉狭窄组患者MoCA评分低于正常对照组[(21.19±4.00)分对(27.94±2.00)分;t=2.609,P=0.048],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损害。颈动脉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组内显著功能连接均呈现额叶至枕叶、大脑半球内与双侧大脑半球间广泛分布,但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功能连接明显减弱。其中,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减弱以右侧额叶与左侧顶叶、左侧颞叶之间,右侧顶下缘角回与左侧杏仁核之间,双侧楔叶间等脑区为主;大脑半球内则表现为双侧内额叶和前额叶间功能连接减弱。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尚可见局部脑区功能连接特异性增强。结论颈动脉狭窄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可发生改变,在fMRI上呈现大脑半球内及双侧大脑半球间功能连接增强或减弱,可能与长期低灌注引起的局部脑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例CT确诊脑梗死的患者,进行颅脑CT扫描确定脑部异常病变,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分为有无抑郁症状两组:卒中后抑郁组(PSD组,n=42)和对照组(n=56)。结果抑郁的发生率为42.8%。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受教育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颅脑CT比较,结果显示PSD组损害更易发生于左侧半球、皮质、额叶和小脑。PSD组内抑郁量表分值与左侧半球、双侧皮质损害容积成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CT表现和临床特征有一定特点,额叶、皮质的损害可能是PSD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教学对提升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成效。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目前在读的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开展卒中后抑郁教育及关注卒中患者情感障碍活动,评价比较教育前后研究生人文素养。结果通过卒中后抑郁教学,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对卒中患者情感障碍关注增加,沟通能力提高、临床人际关系改善。结论对血管神经病学研究生进行卒中后抑郁教学,可以很好地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焦虑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同期非缺血性 卒中入院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 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NIHSS评测。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 障碍和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对卒中组的ADL、MoCA、NIHSS评分与HAMA、HAMD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对ADL、MoCA、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卒中组中62例(63.3%)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焦虑者53例(54.1%),抑郁者42例 (42.9%),对照组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14例(28%),存在焦虑者17例(34.0%),抑郁者9例(18.0%)。 卒中组MoCA和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卒中组HAMA评分与ADL、MoCA和NIHSS 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r =-0.526(P<0.001)、r =-0.592(P<0.001)和r =0.412(P<0.001);HAMD评分 与ADL、MoCA和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490(P<0.001)、r =-0.571(P<0.001)和r =0.606 (P<0.001);ADL与MoCA、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 =0.933(P<0.001)和r =-0.842(P<0.001); MoCA与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 =-0.911(P<0.001)。 结论 ①缺血性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②缺血性卒中后焦虑、 抑郁越重,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越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与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影像学改变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中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期望早期发现PSD患者并为及时干预提供帮助。方法:对329例急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患者采用系统的神经心理评估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常规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根据头颅MRJ结果分析病变部位。结果:PSD的发病率以左侧半球脑卒中患者明显高于双侧和右侧半球脑卒中患者,且左侧额叶和基底节尤为突出。不同病灶数目组间比较,PSD的发生率以多灶患者明显高于单灶患者(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后PSD与病变部位在左侧半球尤其是左侧额叶、颞叶和基底节区具有显著相关性。完全前循环梗死也是易患PS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准确的评估有利于临床诊疗。目前,对卒中后抑郁的评估多依赖 量表。对于不影响语言表达的卒中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卒中后抑郁分级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 量表应用最为广泛,且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对于失语患者的卒中后抑郁评价量表虽然开发的比较 多,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局限,其中卒中失语抑郁问卷和失语抑郁评估量表应用相对较多。目前针对卒 中后抑郁评估量表的应用人群、评估指标有所差异,在应用这些量表时,相比原发疾病,评估者更重 视抑郁情绪的问题,这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不配合和排斥,从而影响量表评价的准确性,这些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 o m o cyste i n e,H cy)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 l ate l et-to - lymphocyte ratio,PLR)对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预测价值。 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 卒中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第2天晨起检测血清Hcy、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以住院或 门诊方式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诊断为抑郁,分为PSD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 PSD相关的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Hcy联合PLR对PSD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408例患者,平均年龄65.86±8.61岁,发生PSD共162例(39.70%)。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1.422,95%CI 1.291~1.565,P =0.023)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 (OR 1.120,95%CI 1.014~1.236,P =0.046),以及Hcy≥12.36 μmol /L(OR 3.841,95%CI 2.270~6.500, P<0.001)、PLR≥127.92(OR 5.197,95%CI 3.040~8.886,P<0.001)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 分析显示,Hcy联合PLR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 0.796~0.874,P<0.001),敏感 度64.5%,特异度88.27%。 结论 血清Hcy水平和PLR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 联合预测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368例脑卒中进行脑卒中亚型分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汉密尔顿抑郡量表(HAMD)评分:将其中并发脑卒中后抑郁(PSD)的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4周,治疗后进行SSS、HAMD评分并比较。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卒中亚型无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帕罗西汀治疗组抑郁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合并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PSCI)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首发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D合并PSCI组13例(A组),PSD组(B组)11例,PSCI组(C组)12例,单纯脑卒中组16例(D组)。进行磁共振平扫及DTI扫描,比较各组不同部位FA值的差异。结果 A组与D组比较,双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左侧丘脑、右侧壳核FA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D合并PSCI患者可能具有相对独立的发病机制,与双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左侧颞叶、左侧丘脑及右侧壳核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