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翠  周小平  叶文琴 《护理学报》2009,16(11):13-15
目的 确定神经外科康复护理床位的人住病种,并制定各病种入住、转出评估标准.方法 采用质性访谈方法对6名神经外科专家、1名康复学专家和2名护理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Delphi法对15名神经外科家就神经外科康复护理床位的入住病种及入住、转出标准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经过质性访谈,初步选定神经外科复护理床位的入住病种,并制定各病种的入住、转出标准;经过专家函询,最终确定病种及评估标准.结论 神经外科康护理床位的入住病种及入住转出标准的制定为神经外科患者顺利转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定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外科患者入住、转出评估标准.方法 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对7名临床外科专家、1名康复学专家和2名护理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Delphi法对上海市15家综合医院105名外科专家就初拟的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外科患者入住、转出评估标准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 经过质性访谈,初步拟定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入住、转出评估标准.结论 经过函询,对初拟标准进行修订,最终确定该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外科患都入住、转出评估标准。方法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对7名临床外科专家、1名康复学专家和2名护理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Delphi法对上海市15家综合医院105名外科专家就初拟的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外科患者入住、转出评估标准进行2轮专家函询。结果经过质性访谈,初步拟定上海市康复护理床位入住、转出评估标准。结论经过函询,对初拟标准进行修订,最终确定该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骨科专家、护理学专家、康复学专家对骨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及各病种入住、转出标准的看法.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6名骨科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康复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骨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各病种的入住、转出标准,骨科康复护理床位顺利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结果 各学科专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结论 为制定可顺利实施的骨科康复护理床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专家、护理学专家和康复学专家对神经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及各病种入住、转出标准的看法。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名神经外科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康复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各病种的入住和转出标准,神经外科康复护理床位顺利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结果专家认为,神经外科设置康复护理床位对患者和医院都十分有益,入住和转出标准应围绕病情、治疗方案和生理功能的恢复状况制定。结论设置康复护理床位非常必要,而入住及转出标准的制定,是保证其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外科临床医疗专家、护理专家、康复学专家对外科病人入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评估标准的观点和意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名外科临床医疗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康复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分布、入住及转出的标准、如何顺利执行该标准。访谈内容可为制订外科病人入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评估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外科临床医疗专家、护理专家、康复学专家对外科病人入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评估标准的观点和意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7名外科临床医疗专家、2名护理学专家和1名康复学专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外科需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分布、入住及转出的标准、如何顺利执行该标准.访谈内容可为制订外科病人入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评估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内科患者人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的总原则。方法:在上海市三级和二级医院中选取内科病区临床专家120人,采用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专家积极性系数较高(100%),熟悉程度较高,咨询表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0,专家对研究的总体评价较好,人住、转出原则同意率较高。结论:专家对该研究持肯定态度,形成了内科患者入住、转出康复护理床位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了解内科疾病患者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标准及适宜病种。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对8位专家进行访谈,并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目前治疗性床位使用率很高,多数慢性病患者可在急性期后入住康复护理床位,但尚无具体、统一的入住标准。结论进行床位分类管理,明确内科疾病患者入住康复护理床位标准有利于引导患者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适宜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内科病种。方法2007年10—11月成立研究小组,在上海15所综合医院选取120名临床内科专家,发放专家咨询表,采用Delphi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轮咨询专家积极性系数较高(100%),专业熟悉程度较高,咨询表Cronbaeh’sAlpha系数均大于0.70,Kendall协同系数P值均小于0.05,在内科8个专科中筛选出适宜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48个内科病种,主要为慢性病。结论通过筛选出适宜入住康复护理床位的病种,有利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引导患者合理分流,最大限度地保障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市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与态度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我市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与态度的现状,为加强骨科康复护理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我市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医院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82名骨科护士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骨科护士对康复护理的态度较好,但对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欠缺,不同学历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在康复护理知识和态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骨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欠缺的现状,加强康复护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注重骨科护理人才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骨科康复护理评价指标,旨在为临床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6月—8月,课题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制订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全国10个省市的23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结果 共开展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60%、92.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9和0.91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2和0.318。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65~5.00,变异系数为0~0.22,最终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9个二级指标(人力资源配置、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护理评估、护理实践、健康教育、随访管理、护士结局、患者结局)和56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科学、合理、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对评价骨科康复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进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入院评估内容,提高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的临床表现,护士在其康复入院24h内进行专科康复护理评估,并根据评估内容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康复专科护理入院评估的制定与应用为预测疾病转归、保证医疗安全、制订合适的康复治疗措施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中心对收治的76例颅脑损伤急性处置后患者入院后进行专科护理评估和计划的制定,在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积极与康复医生、治疗师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 康复专科护理入院评估的制定与应用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患者康复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德州市骨科康复护理训练的现状和相关性因素,提高和规范骨科医护人员对康复护理的认识.方法 设计"骨科康复护理训练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德州市公立医院2014年8~12月的500名护理人员进行群体性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德州市骨科康复的护理现状.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383份,其中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93.73%.康复护理活动现状调查中,护理态度良好,平均(43.65±15.32)分;医护合作情况较差,平均(18.21±4.35)分;康复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低于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平均(57.34±15.32)分.结论 骨科康复训练的护理工作还存在很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应该从加强护理人员的康复相关专业知识普及、医护合作、康复训练护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改进,为骨科患者的康复提供护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The decision to discharg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stay (LOS) in a rehabilitation center and should be scrutiniz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e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individual items of the admission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for the LOS indicating their relevance in the decision to discharge and to expose the assumptions driving this decision. The data of all consecutive in-patients of 5 years in a rehabilitation center were analysed (n=1047).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IM item values on admission and FIM item gain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LO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showed a number of criteria operational in the decision to discharge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agnoses. The criteria were identified as 'aiming for certain standards' (for example, bed/chair/WC transfer), 'aiming for optimal improvement', 'dealing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improvement' and 'giving benefit of learning potential'. It is proposed that these criteria should be discussed and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6.
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模式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模式的理论框架。方法应用系统分析法对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模式进行概念界定、要素分析和结构分析。结果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模式是对康复护理活动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的方式,其要素包括组织结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结论构建的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模式的理论框架,将为全面开展骨科康复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