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完全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仅占半数,远处转移在复发病例中占大多数,总体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而Ⅲ期NSCLC为局部晚期肺癌,其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如何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热门课题。本研究对Ⅰ~Ⅲ期术前行诱导化疗即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的NSCLC患者与术后辅助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随访并比较,以探讨新辅助化疗对NSCL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Ⅱ期和Ⅲa期299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术后放疗、术后放疗+化疗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非小细胞肺癌Ⅱ期和Ⅲa期术后放疗组与术后放疗+化疗组局部控制率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但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方法及病理类型并不影响Ⅱ期和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率,放疗可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2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200例。化疗方案为CTX+ADM+DDP方案30例,MMC+DDP方案行支气管动脉灌注20例,NVB+DDP方案150例;122例化疗2个周期后手术7,8例化疗1个周期后手术。结果手术切除198例,其中姑息切除3例,切除率99.0%,手术探查2例。37例术后发生心肺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无手术死亡。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50.5%和28.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可行,有利于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总结及评价手术后确诊的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44例联合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44例SCLC患者中,Ⅰ期15例(34.1%),Ⅱ期13例(29.6%),Ⅲ期12例(27.3%),Ⅳ期4例(9.1%),除肺段切除1例外均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后均用"依托泊苷+顺铂或卡铂"或"紫杉醇+顺铂或卡铂"方案化疗4~8个疗程,分别随访1,3,5年生存率。结果44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1,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84.3%、48.2%和18.1%。Ⅰ期、Ⅱ期患者采用术后联合放、化疗,可以获得较好疗效,Ⅲ期、Ⅳ期患者首选手术对生存率无益。结论手术后联合放、化疗对Ⅰ~II期的SCLC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外科综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0例小细胞肺癌进行外科综合治疗的初步探讨。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7~66岁。咳嗽、血痰、低热、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腺癌。单叶切除20例,上(下)叶及中(舌)叶切除9例(含叶支气管袖状切除3例),全肺切除7例,经心包全肺扩大切除术2例,无法切除行肺动脉置入化疗泵管2例。术后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期18例,Ⅲa期20例。手术+化疗12例,化疗+手术+化疗28例。化疗方案用阿霉素(或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手术+化疗组及化疗+手术+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30.5%和54%、30%、22%。上述生存率比较显示,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术前化疗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具有显著作用,本组经术前化疗后的手术切除率为9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化疗和手术的相互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367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方法的疗效,评价化疗的毒性反应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根治性手术术前开始化疗组和术后开始化疗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7.5%、57.8%、49.6%和86.8%、47.4%、34.2%,二组间1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3、5年的存活率差异显著(P<0.05);姑息性手术组1、3存活率低,无5年存活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0.5%),术后并发症69例(18.6%);术前化疗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化疗死亡2例。结论根治性手术结合术前、术后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化疗不增加手术危险性,术后1月开始化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Zhou Q  Liu L  Li L  Che G  Yang J  Zhao Y  Chen J  Wang Y  Qin J  Hou M  Gong Y  Lu W  Li Z 《中国肺癌杂志》2001,4(4):251-256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 从1990年1月-2001年1月,对62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14例被随机分入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试验组),行术前化疗2个周期,其中21例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68例接受MVP方案,36例CAP方案,67例EP方案,20例VIP方案,30例G DDP方案,32例NVD+DDP方案,30例Taxol VNB方案,10例Taxol DD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施行手术治疗。310例被随机分入对照组的患者,则先行手术先行治疗,对两组P-N1-2的患者术后均给预50-55Gy的胸部放疗。结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73.57%(231/314),病期下调率为43.63%(137/314),病理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15.92%(50/314),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7.69%,对照组为91.94%,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35%,67.46%,34.39%和29.34%,对照组分别为87.53%,51.54%,24.19%和21.64%,试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加外科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毒性反应,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以及在病期下调率、提高切除率和患者生存率中的作用。方法从1990年1月~2001年1月,对624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其中314例被随机分入术前新辅助化疗组(试验组),行术前化疗2个周期,其中21例行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68例接受MVP方案,36例CAP方案,67例EP方案,20例VIP方案,30例Gem+DDP方案,32例NVB+DDP方案,30例Taxol+NVB方案,10例Taxol+DD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施行手术治疗。310例被随机分入对照组的患者,则先行手术治疗。对两组P-N1-2的患者术后均给予50~55?Gy的胸部放疗。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73.57%(231/314),病期下调率为43.63%(137/314),病理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为15.92%(50/314)。手术切除率试验组为97.69%,对照组为91.94%。两组手术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35%、67.46%、34.39%和29.34%,对照组分别为87.53%、51.54%、24.19%和21.64%。试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曾媛  刘琳  胡楠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2021,(17):3125-3128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之首,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5%-80%。I期NSCLC,手术是治疗的标准方式,尽管接受了根治性手术,Ⅰb期术后5年生存率约60%,主要的失败原因为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虽诸多研究证明Ⅱ、Ⅲ期NSCLC术后辅助化疗可使患者生存获益,但Ⅰb期NSCLC患者术后是否化疗尚存在争议,本文对Ⅰb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现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告40例Ⅲ期小细胞肺癌手术结合术前、术后化疗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术前二周DOCV方案大剂量化疗一次,术后二年内化疗5—6岁。结果 手术切除率95%,一年、三年、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2.5%、27.5%、12.5%。结论 手术结合术前、术后化疗是Ⅲ期小细胞肺癌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SCLC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和治疗方式等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10.0%,其中局限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1%、15.3%,广泛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0.3%、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其中局限期为18个月,广泛期为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个月和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治疗方式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是否行肺部放疗是影响SCLC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SCLC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局限期患者强调早期放疗、手术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广泛期患者行姑息性放疗及包含二线方案的多周期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富脂质癌(Lipid-rich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富脂质癌的病理、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并讨论。结果:乳腺富脂质癌病理特征是肿瘤细胞聚集呈实体性,团索状,部分导管扩张内充满泡沫样瘤细胞,癌细胞较大,胞浆透明或泡沫状,充满中等到大量中性脂质,脂肪染色呈强阳性。免疫组化标记:油红O染色(+)、ER(-)、PR(-)、C-erb-2(+),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治疗上予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2年4个月,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死亡。结论:乳腺富脂质癌是一种罕见特殊类型乳腺癌,该病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熟悉其病理特点,准确做出病理诊断,避免误诊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应在明确诊断后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邸明一  张力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0):418-423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13%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早期转移倾向及对一线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敏感的特点。目前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胸部及脑部放疗和化疗。以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为标准一线化疗,治疗后复发率较高。拓扑替康单药为标准二线化疗,新型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等疗效均欠佳。因此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亟待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与老年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预后上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08年期间95例肺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青年肺癌45例,老年肺癌50例,分析比较两组在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与预后上的差异性。结果:年龄小于40岁的青年所患肺癌更倾向于腺癌(29/45,64.4%)、低分化(19/45,42.2%)以及Ⅲ+Ⅳ期(25/45,55.6%)肺癌。而老年患者则更倾向于鳞癌和腺癌(45/50,90.0%)、中高分化(41/50,82.0%)以及Ⅰ+Ⅱ期(34/50,68.0%)肺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与吸烟史上所表现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青年肺癌更易于接受手术加术后放化疗治疗的综合治疗(38/45,84.4%),手术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预后生存分析中青年肺癌在1、3、5年的生存率(64.34%、30.45%、14.35%)稍高于老年肺癌患者(62.76%、27.26%、11.7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肺癌患者应强调其综合治疗的满意度,而对于青年肺癌患者,更应着重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密集周化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老年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疗效、耐受性及生存预后因素。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5年12月入组的49例老年(≥60岁)SCLC患者采取CODE(顺铂、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依托泊苷)密集周化疗,总疗程9周。首次化疗方案完成后,根据患者的KPS评分和心肺功能确定是否接受胸部放射治疗(radiotherapy,RT)和(或)维持治疗(maintenancechemotherapy,MCT)以及最佳支持治疗(bestsupportivecare,BSC)。符合手术条件的病例于CODE前或后行胸部手术。按WHO实体瘤通用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预后因素。并与同期同方案治疗的SCLC轻年组(〈60岁)69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患者占同期人组病例41.5%(49/118例),可进行CODE疗效评定的患者为45例。评价结果为CR13例(28.9%),PR30例(66.7%),PD2例(4.4%)。随后完成的综合治疗有CODE+RT+MCT(34例)、OP+CODE+RT+MCT(5例)、CODE+RT或CODE+MCT(8例)、CODE+BSC(2例)。综合疗效分别为CR38.8%、PR53.1%和PD8.2%。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survivaltime,MST)23个月(95%CI:16~30),其中局限期(LD)为37个月(95%CI:16~58),广泛期(ED)为18个月(95%CI:12~24),P=0.027。1年、5年生存率LD为92.3%和30.8%,ED为80.6%和11.1%(P值分别为0.308、0.116)。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疾病分期、治疗模式、CODE疗效和综合治疗疗效可影响老年患者生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和综合治疗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老年组与轻年组MST及1年、5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DE密集周化疗及选择性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老年SCLC患者的疗效,有更好的安全性,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Survivin—mRNA的表达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分为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同时活检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46例肺癌组Survivin—mRNA表达明显高于17例肺部良性疾病组(P〈0.05);肺癌纤支镜活检组织Survivin—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及组织类型无关(P〉0.05);低分化NSCLCSurvivin—mRNA表达高于高、中分化NSCLC(P〈0.05);m+Ⅳ期NSCLCSurvivin—mRNA表达高于I+Ⅱ期NSCLC(P〈0.05);SCLC广泛期和局限朗Survivin-mRNA表达礁著陛.差异(P〉0.05)。结论: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Survivin—mRNA的表达对肺癌的诊断,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Surgery in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Where is the rationa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the keys of current management of SCLC. For many years, the diagnosi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s been considered a contraindication to surgery because radiotherapy was at least equivalent in terms of local control and the rate of resectability of SCLC patients was poor. The role of surgery has been defined by evidence accumulated in the last 30 years but conclusions are limited by the fact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studies are dated and conducted when the main staging tool was exploratory thoracotomy. The rationale for surgery in the context of SCLC is based on 3 factors: 1) Several historical series on patients operated for limited SCLC reported some long term survivors, showing that permanent cure can be achieved. For this reason, it is now accepted that for the rare patients with very limited stage disease (T1-T2 tumors) surgical resection followed by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could be offered. 2) After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the rate of local relapse is 20-30%. The assumption that surgery might be superior to radiotherapy in local control of limited SCLC has been suggested but not still proved. 3) Surgery can precisely assess pathological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dentify carcinoids erroneously diagnosed as SCLC, treat the NSCLC component of tumors with a mixed histology. In the case of planned surgery, preoperative investigations should be completed by MRI of the brain, mediastinoscopy (to rule out subclinical N2/N3 patients) and probably PET scan. Even if some controversies exist, it is accepted that surgery can be proposed as the first treatment in patents with T1-T2 lesions without sign of lymph nodes involvement, followed by adjuvant chemotherapy. Surgery in stage II and III must be planned on a multidisciplinary basis, in the context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中82例有吸烟史,18例无吸烟史;COPD分级:15例为Ⅰ级、64例为Ⅱ级、17例为Ⅲ级、4例为Ⅳ级;病理学结果:鳞癌46例、腺癌38例、小细胞癌11例、5例为其他;TNM分期:ⅠA+ⅠB期24例、ⅡA+ⅡB期27例,ⅢA+ⅢB期36例、Ⅳ期13例。其中56例行手术治疗、31例给予放疗及全身化疗、4例行中医治疗、7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2例自动放弃治疗。结论COPD合并肺癌患者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可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时给予积极的合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9.
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其他癌症相同,小细胞肺癌(SCLC)也秉承分期治疗的原则,手术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能实施手术的患者仅占全部患者的5%,因此化疗、放疗仍是SCLC治疗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胸部放疗提高局限期SCLC患者的3年生存率约5%,减少胸部复发风险约25%,而预防性脑照射(PCI)也进一步改善了SCLC的临床预后,新的治疗药物、靶点及策略不断涌现为SCL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