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彭宅权  纪宏改  王佳 《海南医学》2013,24(20):3004-3006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就诊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99例131眼,随机分为提上睑肌缩短术组(51例61眼)和额肌瓣悬吊术组(48例70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额肌瓣悬吊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中提上睑肌缩短术组术后并发症为14例,明显高于额肌瓣悬吊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上睑遮盖上角膜平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的该症患者较前者疗效更为显著,患者满意率高达92.5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不影响美观,对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有显著疗效。而额肌瓣悬吊术则更适用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尤其是肌力极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罗浩  周武英 《中外医疗》2010,29(28):64-64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18例21眼,使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40例43眼。结果 58例64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后评价,优58眼占90.63%,良6眼占9.37%,差0眼,优良率100%。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都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都可以达到既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的作用。对症选择手术术式才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8月~2011年8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这两种术式进行矫治的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98例126眼进行术后观察及手术拆线后4周进行随访。结果: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而中度及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额肌瓣悬吊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轻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既能保持上睑功能又能达到美容的目的,适用于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而额肌瓣悬吊术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提起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上睑可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38例(68眼) 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后随防3个月-1年.结果 矫正良好61眼,基本矫正6眼,轻微过矫1例1眼,无欠矫者.结论 改良式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是矫正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肌力低于5 mm的上睑下垂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后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内外联合入路方法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本组患者24例,40眼,该组病例中提上睑肌肌力为1~4 mm者20例,32眼(80%),术后1个月睑裂均闭合。提上睑肌肌力为0 mm者4例,8眼(20%),其中有1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术中充分游离提上睑肌后发现肌力仍为0 mm,改行额肌瓣直接下移术;余3例中1例于术后3个月睑裂始闭合,2例睑裂于术后1个月闭合。结论:提上睑肌肌力于1~4 mm上睑下垂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提上睑肌肌力为0 mm的上睑下垂患者仍应当慎重选择该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的矫正效果。方法对68例(82只眼)3~12岁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和阔筋膜悬吊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平均6个月。结果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效果满意;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还较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的矫正效果.方法 对68例(82只眼)3~12岁重度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改良额肌瓣悬吊术和阔筋膜悬吊术,术后均随访3个月~3年,平均6个月.结果 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者,术后外观自然美观,效果满意;采用阔筋膜悬吊术者,上睑迟滞和眼睑闭合不全较明显,还较易发生矫正不足.结论 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及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  相似文献   

8.
网织带额肌悬吊术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爽  洪流 《吉林医学》2006,27(3):326-326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眼科常见的先天畸形。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是指除去额肌力量,上睑遮盖瞳孔1/2以上,提上睑肌肌力在4mm以下,不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痹和睑部、其他部位先天异常。上睑下垂矫治术中,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缩短或增强提上睑肌的手术,但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儿童的提上睑肌肌力特别差或消失,不宜采用。我们选用网织带作为悬吊材料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34例45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14眼)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结果:随访0.3—3年,9例(14眼)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术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恢复上睑功能和视功能,同时达到美容的目的。方法对36例(47只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的手术治疗。结果 36例(47眼)中,满意38眼,占80.85%,良好8眼,占17.02%,失败1眼,占2.13%。半年后对失败的上睑下垂患者予以2次手术,上睑下垂得到矫正。术后获随访6个月,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无并发症。结论改良三瓣法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力度分散,并发症少,效果良好,重睑自然,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在未出血前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并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PT、APIT、FIB三项参数,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型肝炎组FIB下降水平最突出;PTA显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在未出血之前,PLT、PCT二指标已有明显下降(P<0.001),在肝硬化出血组,PLT、PCT与PTA同步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7).结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都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有严重出血者出血前就存在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凹例(41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凹例(41眼)随访2~18个月,除2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效果.上睑缘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仅部分病例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54例69眼确诊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行提上睑肌缩短术。结果手术治疗69眼中,满意62眼,矫正不足7眼,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我们改良传统的手术方式,采用提上睑肌位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26例36眼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取得了良好效果。制作提上睑肌腹膜瓣、额肌分离、隧道制作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三个重要步骤,而制作提上睑肌腱膜瓣则是这三个步骤中的关键步骤。本文对这三个手术步骤作了讨论。为充分暴露额肌,便于制作额肌组织瓣,利于提上睑肌腱膜瓣与额肌吻合,本组病例加作了眉毛下中部辅助切口。本组病例对以往“额肌筋膜瓣”作了改进,额肌分离只制成片状组织瓣,其两侧不与剪开,上下分离达眉上缘区即可,以减少损伤,既克服了额肌筋膜瓣方法时两侧剪开,剥离范围大出血多的缺点,又加强了额肌悬吊的力量。本文对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手术矫治谈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矫治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18眼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经一个10 mm长之眼睑皱折皮肤切口施行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术。手术前后测量上睑缘与角膜中心反光之间之距离,并于术后观察上睑形态。【结果】术前上睑缘与角膜中心反光之间之距离平均为(0.8±0.3)mm。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术后上睑缘与角膜中心反光之间之距离平均为(3.8±0.4)mm。1眼轻度欠矫,1眼轻度成角畸形。16眼上睑高度和弧度令人满意。【结论】本术式方法简单,可于门诊进行;创伤较轻,恢复较快。用于经仔细选择的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6.
王瑞虎  王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3):532-532,534
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2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直接悬吊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个月,所有患者均睁闭眼自如,重睑明显,额部皱纹及仰头消失,双眼眉睫间距基本一致,效果满意。结论:额肌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方法简便安全,临床适应面广,是治疗提上睑肌肌力残缺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晓敏  邓军  侯立杰 《浙江医学》2014,(13):1156-1158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患者眼球散光的变化规律以及上睑下垂严重程度对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患者29例(30眼)术前及术后3~6个月眼球散光的变化。根据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肌力≥3mm组和肌力<3mm组)。结果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患眼术前眼球总散光量为(1.78±1.02)D,术后为(1.49±0.84)D,术后散光量平均下降0.29D,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3.0%(22/30)的患眼散光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眼眼球总散光量术前为(0.56±0.54)D,术后为(0.49±0.48)D,散光量平均下降0.07D,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8.0%(17/25)健眼轴向发生变化,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提上睑肌肌力≥3mm组患眼的散光量改变为(0.56±0.57) D,提上睑肌肌力<3mm组的散光量改变为(0.11±0.45)D,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眼球散光量较术前显著下降,但散光性质无明显改变。术后散光量的变化与术前提上睑肌肌力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