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8,(3):310-313
目的研究苦楝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75%乙醇浸提,对得到的浸膏依次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4个为柠檬苦素类化合物:12-O-methyl-1-O-deacetylnimbolinin B(1)、12-O-methyl-1-O-tigloyl-1-O-deacetyl-nimbolinin B(2)、12-O-ethyl-1-deactylnimbolinin B(3)、6α,11β-diacetoxygedunin(4);1个为黄酮类化合物:3'-O-methyl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17):2369-2373
目的:研究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对油茶根进行提取得到醇提物,依次用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溶液萃取醇提物后得到正丁醇萃取部位,然后利用D101大孔树脂柱以及硅胶柱色谱、常压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以及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等波谱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3)、甜叶悬钩子苷(化合物4)、杜尔可苷B(化合物5)、4-羟基-3-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6)、3,4,5-三甲氧基苯基-6-O-紫丁香酰基-β-D-葡萄糖苷(化合物7)和gordonoside P(化合物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且为该部位抗肿瘤药效物质的阐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金沙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根的化学成分。方法海金沙的干燥根及根茎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回流提取,经过萃取后正丁醇层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结合理化性质,波谱学分析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正丁醇层分离并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芹菜素(apigenin,2)、3,4-dihydroxybenzoic acid4-O-(4′-O-methyl)-β-D-glucopyranoside(3)、罗汉松甾酮C(makisterone C,4)、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5]。结论化合物1、2、5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9,(3):347-351
目的研究竹根七的化学成分。方法经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竹根七70%乙醇提取液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竹根七中分离得到2个多羟基呋甾皂苷、2个多羟基螺甾烷类化合物和2个烯丙基苯糖苷,分别鉴定为1β,2β,3β,4β,5β,26-hexahydroxyfurost-20(22),25(27)-dien-5,26-O-β-D-glucopyranoside(1)、tupisteroide B(2)、(25S)-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3)、(25R)-5β-spirostan-1β,2β,3β,4β,5,6β-hexol(4)、chavicolβ-D-glucopyranoside(5)和demethyleugenolβ-D-glucopyranoside(6)。结论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开口箭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则是首次在百合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从兴安升麻根茎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cimicifugamideA(1)和4个已知化合物trans-feruloyl tyramine4-O-β-D-glucopyranoside(2)、(+)-isolariciresinol 3-O-β-D-glucopyranoside(3)、cimidahurine(4)和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pyranoside(5)。化合物3为木脂素,首次从升麻属中分离得到。通过IR、UV、HR-MS及NMR等波谱方法对化合物1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4):409-412
目的研究中华疣海星的化学成分。方法样品用7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经石油醚和正丁醇依次萃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RP-C_(18)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波谱特征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asterubine(1)、cholest-3β,6α,8β,15β,24α-pentol(2)、3β,4β,6α,8β,15β,24α-hexahydroxy-cholestan-22-en(3)、pentacerasteroside A(4)和asteronyl pentaglycoside sulfate(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费菜(Sedum aizoon L.)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费菜茎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苷(arbutin,1)、picein(2)、丁香酸葡萄糖苷(glucosyringic acid,3)、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4)、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5)、pyroside(6)、p-hydroxybenzoyl arbutin(7)和koaburaside(8)。结论化合物2、5、6和8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杠板归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对杠板归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萘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蓄苷(avicularin,3)、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 6-″methyl ester,4)、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正丁酯(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 6″-butyl ester,5)、山萘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6)、芦丁(rutin,7)。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根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竹叶榕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叶榕素[methyl 3-(6-hydroxy-4-methoxybenzo-furan-5-yl) propanoate,1]、山柰酚(kaemferol,2)、山柰酚3-O-β-D-葡糖苷(kampferol 3-O-β-D-glucoside,3)、槲皮素(quercetin,4)和小麦黄酮(tricin,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白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白蔹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又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甲基-α-D-呋喃果糖苷(1)、甲基-β-D-吡喃果糖苷(2)、β-D-呋喃果糖甲苷(3)、β-D-呋喃果糖(4)、尿苷(5)、腺苷(6)、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2、3、4、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