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调查的13 382名居民数据,其中血糖信息获得3 209份。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使用相加模型评估二者交互作用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交互作用的性别差异。  结果  本研究糖尿病患病率17.3%,标化患病率12.9%,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占8.8%,血脂异常者占7.6%。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共同存在时,男、女性人群患病风险分别是二者均不存在者的15.24倍(95% CI:4.57~50.82)和9.84倍(95% CI:4.58~21.12)。男性相对超危险度比(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为6.59,归因交互作用(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 AP)为43.2%,交互作用指数(the synergy index, S)为1.86,纯因子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AP%×(AB)为46.3%;女性RERI为4.22,AP%为42.9%,S为1.91,AP×(AB)%为47.7%。  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且男性人群的交互作用可能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sycteinemia, HHcy)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湖南省抽取长沙、株洲、岳阳、衡阳、永州、湘西6个样本地区,再将每个样本地区随机抽取城市和农村各2个社区,共24个社区中所有30岁及以上且常住5年及以上共5 258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超重/肥胖和HHcy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并分析相加模型和相乘模型交互作用。  结果  具有完整数据的4 012名对象中,患高血压者1 538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8.3%;有39.3%的居民超重/肥胖,有35.1%的居民患HHcy。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吸烟、饮酒、饮食和体力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为非超重/肥胖者的2.801倍(OR=2.801, 95% CI: 2.407~3.261),HHcy患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Hcy正常者的3.488倍(OR=3.488, 95% CI: 3.000~4.055),超重/肥胖且HHcy患者高血压患病风险为非超重/肥胖且Hcy正常者的10.205倍(OR=10.205, 95% CI: 8.120~12.826)。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及HHcy的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和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5.218(95% CI: 3.213~7.222)、0.527(95% CI: 0.420~0.634)和2.415(95% CI: 1.848~3.156),即超重/肥胖和HHcy对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加交互作用。本研究未发现超重/肥胖和HHcy之间对高血压患病的相乘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1.246, 95% CI: 0.920~1.688)。  结论  超重/肥胖和HHcy均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两者的相加交互作用增加了患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打鼾与BMI对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以制定合适的预防策略。  方法  基于2015年9月-2018年6月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China patientcentered evaluative assessment of cardiac events-million persons project, China PEACE-MPP)中82 751名≥35岁居民初筛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打鼾与BMI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82 751名调查对象中,打鼾者45 013人,占比54.40%,BMI≥24 kg/m2者52 641人,占比63.61%,高血压患者47 295人占比,57.15%。打鼾(OR=1.686, 95% CI: 1.635~1.738)和BMI≥24 kg/m2(OR=2.242, 95% CI: 2.172~2.313)人群罹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打鼾与BMI≥24 kg/m2对高血压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1.160, AP=0.311, S=1.738),两者同时存在时患高血压风险是两者均不存在时的3.732倍(95% CI:3.582~3.888)。  结论  打鼾与BMI≥24 kg/m2都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且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应针对打鼾与BMI≥24 kg/m2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血压监测,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超重/肥胖及二者相加交互作用对糖尿病的影响,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11月对8 9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及采集静脉血。基于复杂抽样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相加模型分析高血压及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是40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加模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超重/肥胖对糖尿病存在协同作用,OR值为4.45(95% CI: 2.75~7.20)。交互作用对FPG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大于单独高血压或超重/肥胖人群。  结论  高血压、超重/肥胖是广东省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伴有超重/肥胖对糖尿病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HIV/AIDS患者中的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RHR)过快和血脂异常与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的关联及其交互作用。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基于浙江省台州市2017―2019年“HIV与衰老相关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线数据,纳入分析30岁以上的HIV/AIDS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患者患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用相乘模型探索RHR过快和血脂异常的交互作用。RHR过快定义为RHR>90次/min;血脂异常定义为TC、TG、LDL-C升高或HDL-C降低。  结果  共1 645例HIV/AIDS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42.8%和28.1%。15.8%(260/1 645)的研究对象的RHR过快,59.2%(974/1 645)存在血脂异常。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BMI、腰臀比和TC之后,TG升高和RHR过快是正常高值血压(aOR=1.56, 95% CI:1.14~2.13, P=0.005;aOR=1.60, 95% CI:1.06~2.43, P=0.026)和高血压(aOR=1.94, 95% CI:1.37~2.75, P < 0.001;aOR=1.95, 95% CI:1.20~3.18, P=0.007)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TG升高和RHR过快对正常高值血压(P=0.017)和高血压(P=0.032)均存在负向相乘交互作用。TC、LDL-C及HDL-C异常与RHR过快对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均未观察到交互作用。  结论  RHR过快和TG升高是HIV/AIDS患者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RHR过快和TG升高之间存在负向的相乘交互作用,提示RHR过快可能降低TG引起致高血压发生的阈值,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去阐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脑卒中早发家族史对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影响。  方法  基于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中国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China PEACE-MPP)江苏省22 552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研究早发家族史对脑卒中患病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早发家族史与高血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  与无早发家族史人群相比,有脑卒中早发家族史的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较高,OR值为2.04(95% CI:1.70~2.44);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来说,男性亲属型、女性亲属型和双性亲属型皆比无早发家族史人群患病风险高,OR值分别为2.18(95% CI:1.68~2.84)、1.76(95% CI:1.3~2.37)和3.12(95% CI:1.80~5.42);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来说,只有女性亲属型人群与脑卒中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未发现早发家族史与高血压、糖尿病存在交互作用。  结论  有脑卒中早发家族史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应当及早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和疾病的治疗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系以及二者对脑卒中患病的交互作用模式与交互作用强度。方法基于2009-08/2009-12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中6236名40~80岁中老年人群样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与脑卒中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其中一个模型通过交互作用因素不同暴露组合下的OR值和Delta法计算相加交互作用系数--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例(API)和交互作用指数(SI);另一个模型通过纳入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乘积项计算其相乘交互作用系数(IOR)。结果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超重、身体活动、蔬菜水果摄入和糖尿病史后,相对于无血脂异常和无高血压的人群,同时存在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对脑卒中患病的风险增加了(OR 5.16,95%CI:3.35-7.79),RERI、API、SI和IOR及其95%置信区间依次为1.62(0.01~3.24)、0.31(0.05~0.58)、1.64(1.12~2.16)和1.34(0.68~2.64)。结论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同时暴露增加了脑卒中的患病风险,结果提示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可能存在相加模式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血压家族史与受教育程度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对昆山市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样本数据通过复杂加权后估计高血压患病率。采用非线性混合模型估计交互作用指数(Synergy Index,S)、交互作用相对超额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RERI)及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来评价相加交互作用。结果有效调查8 529人,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为16.28%(95%CI:15.18%~17.37%),其中男性为19.47%(95%CI:17.72%~21.22%),女性为13.59%(95%CI:12.21%~14.97%)。不仅有高血压家族史(OR=1.12,95%CI:1.11~1.14)和低教育程度(OR=1.09,95%CI:1.07~1.12)与高血压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且两者相乘交互效应的参数估计值有统计学意义(P=0.0002)。未发现低教育程度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相加交互作用与高血压患病有统计学关联(RERI=-0.636,95%CI:-1.236~-0.037;AP=-0.333,95%CI:-0.712~0.046;S=0.589,95%CI:0.331~1.048)。结论昆山市常住居民中高血压较为流行,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低教育程度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关联,未发现两者相加交互作用与高血压患病有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及年龄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以及两者对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超重肥胖及年龄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采用相加交互作用模型,通过相加交互超额相对危险度(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 RERI)、归因比(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 AP)和交互作用指数(the synergy index, SI),探讨两者对于高血压患病的交互作用及其强度。结果 本研究纳入1 215名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33.17%,其中≥60岁人群为67.85%。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后,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60岁的8.56倍(95%CI:6.39~11.47),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非超重肥胖者的2.13倍(95%CI:1.64~2.76)。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60岁超重肥胖、≥60岁非超重肥胖、≥60岁超重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60岁非超重肥胖人群的3.14倍(9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安徽省马鞍山市吸烟与中老年(4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防制提供针对性的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8-11月选取了马鞍山市三个地区,共12 132名居民参与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吸烟与高血压之间是否存在关联,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 457名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患者6 067名,占52.95%。以不吸烟人群作为参照,曾经吸烟人群患高血压风险的OR值在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中分别为1.37(95% CI: 1.20~1.56)、1.25(95% CI: 1.07~1.46)、1.18(95% CI: 1.00~1.39)。吸烟与高血压的RCS曲线呈现近似“J”型,当吸烟指数>25包/年之后,随着吸烟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呈单调递增的趋势,亚组分析得到一样的结果。均有P非线性>0.05,P整体<0.001,表明吸烟与高血压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广义线性模型的结果显示,吸烟指数每增加1包/年,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1.004倍。  结论  中老年人群中,吸烟与高血压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德清农村居民糖尿病和高血压共患病情况并探究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浙江省德清县随机整群抽取8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共调查29 306名成人居民。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社会经济学特征、行为和生活方式、慢性病家族史,进行血压、血糖的测量。  结果  在研究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3.34%,高血压患病率为28.72%,其中2.01%人群共患糖尿病和高血压,共患率在70~79岁均达到较高水平。无序多元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R=4.94,95%CI:3.24~7.54,P < 0.001)、拥有伴侣(OR=2.17,95%CI:1.18~4.00,P=0.013)是仅糖尿病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24 kg/m2(OR=0.48,95%CI:0.39~0.59,P < 0.001)是糖尿病的可能保护因素;BMI < 24 kg/m2(OR=0.60,95%CI:0.56~0.64,P < 0.001)、完成义务教育(OR=0.54,95%CI:0.49~0.59,P < 0.001)、运动(OR=0.77,95%CI:0.69~0.86,P < 0.001)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饮酒(OR=1.18,95%CI:1.08~1.29,P < 0.001)是仅高血压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BMI < 24 kg/m2(OR=0.26,95%CI:0.21~0.31,P < 0.001)、完成义务教育(OR=0.50,95%CI:0.35~0.72,P < 0.001)、饮茶(OR=0.80,95%CI:0.64~0.99,P=0.045)是两病共患的保护因素,农民(OR=1.35,95%CI:1.04~1.76,P=0.024)、糖尿病家族史(OR=4.21,95%CI:2.71~6.57,P < 0.001)、高血压家族史(OR=1.86,95%CI:1.31~2.64,P=0.001)是两病共患的危险因素。  结论  德清地区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患病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也有一定的共患病水平。女性、年龄>60岁、农民、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人群是可能的高危因素,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对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依据。  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小学3 361名学生,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与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关系。应用相乘交互项和Delta法探讨交互作用。  结果  广州市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1.33%,腹型肥胖率为12.08%。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与顺产的学生相比,经剖宫产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增加了44%(OR=1.44,95%CI=1.16~1.80);高出生体重的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较正常体重者增加62%(OR=1.62,95%CI=1.09~2.42)。调整多因素后,未观察到出生体重和出生方式与学生腹型肥胖之间的关联性(P值均>0.05)。经剖宫产出生与父母肥胖对学生的超重肥胖(RERI=0.33,95%CI=0.02~0.65)和腹型肥胖(RERI=0.39,95%CI=0.12~0.65)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结论  剖宫产及高出生体重与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增高有关联。剖宫产出生方式与父母肥胖可能协同促进儿童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河南农村居民的维生素D(vitamin D,VD)缺乏以及高血压流行现状,探讨VD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方法  整群抽样方法选取18~80岁河南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VD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OR值和95%CI,并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拟合VD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 013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平均水平为(24.50±16.18)ng/ml,其中VD缺乏者占53.95%,不足者占27.02%,只有19.03%能达到正常水平;高血压患病率为40.34%(年龄标化率30.64%)。高血压患者VD水平低于非高血压人群,且VD缺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45.21%)高于VD充足人群(31.07%);相比VD充足人群,VD缺乏人群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OR=1.59,95%CI:1.21~2.10),血清VD水平每升高10 ng/ml,高血压患病风险下降14%,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VD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存在"L"型剂量-反应关系。  结论  VD缺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有关,VD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存在"L"型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与血脂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15年3月至5月对江苏省某地区>50周岁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既往献血史等信息,并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比较不同HCV感染状况血脂水平,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1 537例研究对象,其中未感染者1 234例(80.3%),自限清除者117例(7.6%),持续感染者186例(12.1%)。倾向得分匹配后3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且持续感染组血清TG和TC水平均低于其余两组。该地区血脂异常率为18.6%(286/1 5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性别(OR=1.41,95% CI:1.06~1.87,P=0.018)、较高的空腹血糖(OR=2.54,95% CI:1.75~3.68,P<0.001)以及HCV持续感染者(OR=0.22,95% CI:0.12~0.41,P<0.001)是血脂异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江苏省既往有偿献血地区,持续感染者血清TG和TC水平均低于未感染者或自限清除者;HCV感染、性别及空腹血糖水平是该地区血脂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探索超重、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  方法  2009-201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玉环县所有农村社区中抽取124 693名≥35岁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4.53%和10.18%。其中男性超重率(35.56%)高于女性(33.66%),女性肥胖率(11.26%)高于男性(8.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务农、教育程度、规律体育锻炼、吸烟、饮酒和高盐饮食等均为超重/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均有P<0.05)。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体重正常人群的2.02(95%CI:1.93~2.11)和3.83(95%CI:3.57~4.10)倍;女性分别为1.94(95%CI:1.86~2.02)和3.56(95%CI:3.35~3.77)倍。  结论  玉环县农村社区≥35岁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且超重和肥胖可能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