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日本桤木(Alnus japonica)叶的提取物有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次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结构鉴定,并与已知的抗氧化物质进行比较,探讨了其衍生物的活性。 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以亚硝酸法与细胞色素C法测定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及DPPH、AAPH自由基清除活性。活性成分的分离:从甲醇提取物中分离,进行柱层析和HPLC。 结果:对40余种木本类植物的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发现日本桤木叶提取物的活性最强。通过溶剂提取、硅胶  相似文献   

2.
龚金炎  陈丽春  张蕾 《中成药》2014,(5):1072-1074
目的研究乙醇沉淀法对头花蓼水提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70%乙醇醇沉后,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酚和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的量,采用DPPH和ABTS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醇沉后,头花蓼活性成分富集明显,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醇沉有助于头花蓼活性成分富集和抗氧化活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麝香草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方法采用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方法,检测麝香草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果麝香草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在清除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试验中,麝香草酚的体系终浓度IC_(50)分别为120,40.9,24,60,29.17μmol/L和37.49μmol/L。作为阳性对照药物的山柰酚的体系终浓度IC_(50)分别为80,9.09,12,12,8.33μmol/L和3.33μmol/L。麝香草酚具有1个酚羟基,山柰酚具有3个酚羟基,分子结构的不同,导致麝香草酚、山柰酚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结论研究表明麝香草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抗氧化防衰老类候选药物、化妆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观察艾灸对EL4实体瘤小鼠NK、LAK细胞活性 (3 H -TdR释放法 )、巨噬细胞 (M)杀伤活性 (MTT法 )、LPS介导的IL - 6活性 (ELISA法 ) ,探讨艾灸抗肿瘤的免疫学机理。进行了肿瘤生长抑制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LAK细胞活性测定及M杀伤活性测定、IL - 6的诱发及检测。结果显示 :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 ,表现为NK、LAK、M 杀伤活性降低。艾灸抑制了EL4淋巴瘤的生长 ,并显著增强上述细胞活性。结论 :艾灸对小鼠NK、LAK、M杀伤活性、IL - 6活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Zhang WJ  Wang P  Yang MJ  Wang YG  Ju Y  Du RH 《中药材》2011,34(10):1569-1574
目的:探讨2种中药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活性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并进行含量测定,比浊法测定抑菌活性,采用三个体外抗氧化指标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2种多糖在抗菌、抗氧化以及促进细胞生长方面都表现一定活性,且存在明显的活性差异。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上赤芍多糖强于川芎多糖;促细胞生长活性上川芎多糖强于赤芍多糖。结论:两者存在活性上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效应。这种活性差异,可以在复方中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活性保护剂对微球中蛋白活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活性保护剂对微球中蛋白活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模型药,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SOD-PLGA微球,采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测定SOD蛋白浓度,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测定SOD活性,考察多糖、多元醇、表面活性剂等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保护剂之间是否有联合作用及保护剂含量对SOD活性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活性保护剂对SOD活性均有保护作用。BSA和β环糊精有协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保护剂用量的增加,活性保护作用增强。结论BSA和β环糊精较好的保护了PLGA微球中S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内生菌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金阳  陆儒涵  王玲  张丽  陈海敏 《中草药》2016,47(20):3720-3727
内生菌是存在于植物组织内部但不会对植物有明显负面影响的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经过长期进化,通过产生各种特定的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维系相对稳定的共生关系。药用植物内生菌成为筛选新的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的重要途径,其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一类最受关注的活性成分。药用植物中抗氧化活性内生菌多样性丰富,特别是内生真菌和内生放线菌。从抗氧化活性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关系及生态学意义、抗氧化活性内生菌物种多样性和活性成分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植物内生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艾灸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艾灸对EL4实体瘤小鼠NK、LAK细胞活性(^3H-TdR释放法)、巨噬细胞(Mφ)杀伤活性(MTT法)、LPS介导的IL-6活性(ELISA法),探讨艾灸抗 免疫学机理,进行了肿瘤生长抑制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LAK细胞活性测定及Mφ杀务活性测定、IL-6的诱发及检测。结果显示:荷瘤小鼠细胞免疫细胞功能明显低下,表现为NK、LAK、Mφ杀伤活性降低。艾灸抑制了EL4淋巴瘤的生长,并显著增强上述细胞活性,结论:艾灸对小鼠NK、LAK、Mφ杀伤活性,IL-6活性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分离提取技术的发展、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抗衰老作用研究、天然药物成分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其他药理作用,综述天然药物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马文芳  常艳旭 《中草药》2014,45(11):1637-1642
中药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把化学分析与药理活性评价进行了有效地结合,适合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可阐释中医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近年来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简要综述了常见的几种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中药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其进一步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中药抗肿瘤研究的重视和深入,寻找中药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明确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现代研究表明,中药的各类成分均有抗肿瘤的作用。主要包括蛋白质类活性成分,蟾蜍甾二烯类活性成分,多糖类活性成分,萜类活性成分,黄酮类活性成分,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苷类活性成分。其中生物碱类和萜类抗肿瘤活性成分最多[1]。目前已从分子水平明确了部分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现总结如下[2]。1抑制DNA、RNA合成拓扑酶在DNA复制、转录、重组,以及在形成正确的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分离、浓缩中发挥重要作用,真核细胞DNA拓扑…  相似文献   

12.
应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和免疫学方法,以小鼠体内免疫佐剂活性评价为导向,分离桔梗皂苷佐剂活性化合物并确定化学结构。通过评价活性化合物对模式抗原卵清蛋白(OVA)的佐剂活性,探讨桔梗皂苷免疫佐剂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4种桔梗皂苷化合物的佐剂活性均随苷元母核C3位糖链的糖基数增加而降低,同时,糖基的连接位置对佐剂活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鹰不泊和沙苑子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测定法,对两种中药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鹰不泊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丙酮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物,沙苑子提取物的活性顺序与之相反。结论两种中药都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参内生细菌ge15菌株对人参病原菌的作用机理,明确ge15菌株胞外分泌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活性组分及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浓盐酸沉淀及饱及正丁醇萃取等方法获得菌株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牛津杯法测定提取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从ge15菌株发酵液得到的提取液均有抑菌活性;对发酵上清液经高温和蛋白酶K处理,抑菌活性未见明显变化。结论:ge15菌株能产生多种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成分对高温和蛋白酶K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发热大鼠下丘脑和其他脑组织 15 PGDH活性的时相变化及桂枝汤的影响。方法 :利用Radio TLC法测定发热大鼠及桂枝汤治疗组脑组织不同时间的 15 PGDH活性。结果 :皮下注射酵母后 ,伴随体温的升高 ,大鼠下丘脑PGDH活性先降低后逐渐恢复 ,桂枝汤可阻止该酶早期的活性降低并升高至正常值以上 ;其他脑组织PGDH活性也有类似变化 ,但桂枝汤可抑制后期的PGDH活性向正常恢复。结论 :下丘脑PGDH活性降低 ,参与了酵母性发热的早期机制 ,升高该部位PGDH活性可能是桂枝汤解热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验证所制备的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的药理活性。方法对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的提高免疫力活性、抗疲劳活性、耐缺氧活性进行了体内活性实验。结果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活性及耐缺氧活性的功效。毒理学实验表明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无毒性反应,口服给药安全。结论虫草灵芝多糖复合物片剂具有开发为优良提高免疫力、抗疲劳、耐缺氧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成分导向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方法:应用鸡红细胞免疫所致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进行活性导向成分分离研究。结果:溶血素抗体生成抑制活性主要集中于THT-1部位,该部位占昆明山海棠总活性部位的5.22%。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结论:昆明山海棠免疫抑制活性主要部位为THT-1,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也具有一定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8.
房泽海  冯怡  徐德生 《福建中医药》2007,38(6):49-50,53
为了探讨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的指纹图谱,以此为基础对平喘活性蛋白进行定性鉴别;采用BCA蛋白含量测定法制订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的含量标准。结果,完成了对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电泳指纹图谱的初步构建,以此对活性蛋白进行定性鉴别;对BCA蛋白定量法进行了考察,该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对平喘活性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说明该方法简单,稳定,灵敏度高,可以作为鲜地龙平喘活性蛋白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水提物4个组分群不同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s),并首次对生物碱中盐酸黄柏碱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结果黄连解毒汤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不同组分群的抑菌活性明显不同;总生物碱对受试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革兰阳性菌的MICs为(8.37±5.05)mg/ml,且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显著强于对革兰阴性菌[MICs为(98.96±32.18)mg/ml]的抑菌活性,但盐酸黄柏碱在最大试验浓度800μg/ml,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活性;水提物的抑菌活性次之,对革兰阳性、阴性菌的MICs分别为(43.53±27.53)、(88.54±39.60)mg/ml;总黄酮、总环烯醚萜对受试细菌的抑菌活性较差,尤以总环烯醚萜的抑菌活性最差。结论黄连解毒汤体外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生物碱可能是其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而盐酸黄柏碱与其抑菌活性可能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药蜈蚣毒溶血活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邓芬  方红 《中药材》1997,20(1):36-37
通过溶血试验对活体少棘蜈蚣,药材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的粗毒进行溶血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均有溶血活性,且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活体蜈蚣大大降低,陈药材蜈蚣毒活性较新鲜药材降低一倍,多棘蜈蚣毒活性明显高于少棘蜈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