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0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内α-细辛醚的HPLC-荧光测定法,研究α-细辛醚热熔压敏胶贴剂在家兔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给予α-细辛醚混悬液或α-细辛醚贴剂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后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分离,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65 nm,检测波长为365 nm,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α-细辛醚在浓度0.01~1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05μg·mL-1,方法学回收率为96.2%~102.0%,日内与日间RSD均<4.5%。家兔口服α-细辛醚混悬液后的AUC0→t为(0.53±0.23)μg.h·mL-1,贴剂给药的AUC0→t为(7.86±2.15)μg.h·mL-1,贴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94%。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家兔血浆内α-细辛醚浓度的测定;α-细辛醚热熔压敏胶贴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高。  相似文献   
2.
3.
两年多来,我室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在高等药学院系的药剂学课程中,进行了“三段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选择了注射剂、片剂内容。改革的实践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削减课堂教学课时,大力推广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2)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采用导师制,由一位教师与9~10名学生组成教  相似文献   
4.
三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有机溶剂,广泛用作金属的脱脂剂和脂肪、矿物油、石蜡等的萃取剂,也用于农药的制备和有机合成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以三氯乙烯为清洗剂的电子、制革和五金等轻工业企业数量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一个修正的药物经皮吸收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药物经皮吸收的数学模型。方法:用量子化学参数表示分子形成氢健的能力,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药物经皮渗透系数(lgP)与正辛醉-水分配系数(lgKoct)、分子体积(V)和分子形成氢健能力(Hb)之间的相关方程式。结果:36个有机化合物和12个甾体激素类药物透过人皮肤的渗透系数均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分子体积和分子形成氢健能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2和0.94610结论:该模型IgP=IgKoct-βV-rHb+δ的物理意义明确,可以较好地反映药物渗透系数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美国透皮吸收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一、前言 经皮给药的电穿孔技术是于1992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给药技术,这种技术比口服和注射更具有许多潜在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这项技术主要集中在皮肤电穿孔机理和离体药物经皮渗透速率两方面上的研究,研究用的电穿孔仪基本上是用DNA导人仪。DNA导人仪一般都是甚高压,可达3300V以上,例如,目前人们常用的美国伯乐公司(Bio-Rad)生产的Gene pulser,使用时操作不当会产生电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