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瘦素及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东宝肝泰组、降脂颗粒低剂量组、降脂颗粒中剂量组、降脂颗粒高剂量纽和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脂(TG、TC)的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增加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结论降脂颗粒可以改善瘦素抵抗并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肝脏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行肝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 葛根素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脂(TG、TC)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结论 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瘦素的变化,探讨中药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保肝消脂高、中、低剂量组。治疗8周后处死,记录肝指数,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酶联免疫方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瘦素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肝指数、肝组织中的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保肝消脂颗粒治疗后,肝指数、肝匀浆组织中瘦素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保肝消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结论:保肝消脂颗粒可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瘦素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观察疏肝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疏肝降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对除空白组外的其余5组大鼠均予高脂乳剂腹腔注射喂养8周,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予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5组均继续以高脂乳剂灌胃喂养,并对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后处死大鼠.实验过程中观察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前禁食12h,称取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抽取空腹血分离血清后测定肝酶系、血脂,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及疏肝降脂颗粒各剂量组均能较好的改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P〈0.01,P〈0.05),且疏肝降脂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的改善率比较呈现出量效正相关;疏肝降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相比,肝脏病变明显减轻(P〈0.05),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在肝组织病理学方面,疏肝降脂颗粒各剂量组能减轻肝细胞损害程度,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降脂颗粒可以改善脂肪肝大鼠肝功能和血脂紊乱,减轻脂肪肝病变程度,从而达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清脂复肝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和酒精性肝损伤混合型脂肪肝模型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作为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加上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制作大鼠慢性(混合型)脂肪肝动物模型,采用清脂复肝颗粒做治疗性给药试验,对脂质、肝脏疾病常用血清酶等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清脂复肝颗粒可降低血脂水平,促进肝内脂质代谢,改善酒精毒性所致肝损伤,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的程度。结论:清脂复肝颗粒对大鼠高脂血症和酒精性肝损伤混合脂肪肝模型具有改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脂清肝颗粒干预脂肪肝家兔脂质代谢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降脂清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家兔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饲喂家兔高脂高糖饲料诱发脂肪肝模型,用降脂清肝颗粒(8、4、2g/kg)治疗,以东宝甘泰作对照,治疗5周后取肝脏做病理检测,检测肝组织脂肪含量,血脂含量。[结果]降脂清肝颗粒可以减轻肝脏病理变化程度,降低肝指数,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TG、TC、游离脂肪酸(NEFA)。[结论]降脂清肝颗粒对家兔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强肝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药物干预4周后行肝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 强肝胶囊能明显降低NAFLD大鼠模型肝脂(TG、TC)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 强肝胶囊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强肝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药物干预4周后行肝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强肝胶囊能明显降低NAFLD大鼠模型肝脂(TG、TC)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且效果优于辛伐他汀(P<0.05)。结论强肝胶囊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太旨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降脂保肝作用,为其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6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康太旨颗粒高、中、低剂量组,除模型对照组12只,其他各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天1次,连续6周。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组织匀浆,检测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太旨颗粒各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ALT、AST、CHOL、TG、LDL-C、MDA含量,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的含量。其中康太旨颗粒低、高剂量组可升高血清中APO-B含量,康太旨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血清中APO-A1含量。肝脏病理切片可见康太旨颗粒各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程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其中以高、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康太旨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肝功能异常及脂质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炎症,减少脂质在肝脏中堆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方法 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C57BL6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喂养小鼠,其他三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罗格列酮灌胃.治疗4周后测定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以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脏湿重和病理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情况.结果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动物治疗前后的体重、肝脏湿重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甘油三酯水平较模型组也显著降低(P<0.05),脂肪肝明显较模型组减轻.复方首乌降脂颗粒组的脂联素受体2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有升高.结论 复方首乌降脂颗粒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酯质沉积具有较好的抑止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脂联素受体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滋阴补肾代表方六味地黄颗粒协同辅舒酮吸入对大鼠哮喘模型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卵蛋白(OVA)辅以氢氧化铝为佐剂注射致敏,2周后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建立哮喘模型。从实验第8天开始,给药组辅舒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颗粒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正常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进行注射和吸入。结果:六味地黄颗粒加不同剂量辅舒酮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均比哮喘模型对照组低,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肺支气管病理切片表明六味地黄颗粒协同不同剂量辅舒酮雾化吸入均可减轻特异性的致敏原所诱发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结论:六味地黄颗粒协同辅舒酮吸入具有减轻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痰方与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氧应激损伤的影响,探讨两方在NAFL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制备NAFLD大鼠模型,同时用化痰方和活血方对模型进行干预,并与西药组(二甲双胍+罗格列酮)进行对照,设置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化痰方组、活血方组及合方组共6组,检测肝组织CYP450及CYP2E1活性,测定SOD、MDA。结果:模型组的CYP450和CYP2E1活性增强(P<0.05),SOD活性下降(P<0.05),MDA含量升高(P<0.01);所有中药组均能降低CYP2E1活性(P<0.05),而西药组能降低CYP450活性(P<0.05);化痰方与活血方能够提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结论:NAFLD大鼠存在明显的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化痰方与活血方均能不同程度地调节NAFLD大鼠的氧应激水平,改善脂质过氧化,对NAFLD具有确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诃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金诃降脂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喂养高脂乳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金诃降脂胶囊灌胃 (ig)给药 40 d后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 ,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 ,但对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提示金诃降脂胶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能改善血液浓、黏、聚状态 ,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 ,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而发挥其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浊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血脂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化浊颗粒高、低剂量组各10只,空白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其余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片0.36mg/kg灌胃,化浊颗粒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化浊颗粒2.025、0.675g/kg灌胃,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肝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变化.结果 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大鼠治疗后体重较治疗前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浊颗粒高剂量组及罗格列酮组肝指数、TG、TC、TNF-α均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化浊颗粒可降低NAFLD大鼠TG、TC、TNF-α,从而改善NAFLD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消瘀化痰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NAFLD模型,以东宝甘泰作为阳性对照药,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度以上脂肪变性,并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Bcl-2蛋白表达FI值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FI值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肝脂变程度显著改善,肝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FI值增高(P<0.01),Bax基因表达FI值降低(P<0.05或P<0.01)。结论消瘀化痰饮能使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降,抑制细胞凋亡趋势,起到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逍遥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逍遥丸对该病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逍遥丸组(3.24 g·kg~(-1)·d-1),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饥饱失常、慢性束缚应激刺激、夹尾法,共10周复制NAFLD模型,逍遥丸组给予逍遥丸治疗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组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脑组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模型大鼠尿液进行核磁数据采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逍遥丸的治疗作用机制。结果:逍遥丸组能使NAFLD肝郁脾虚证大鼠尿液中乙酸,肌酐,甘氨酸,异亮氨酸,α-酮戊二酸,乳酸,亮氨酸,琥珀酸,牛磺酸,二甲胺,α-D-葡萄糖,甘油共12个标志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途径的调节。结论:逍遥丸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紊乱等来发挥治疗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晓玲  谢胜  侯秋科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02-903,90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胆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4周组、穴位埋线8周组,每组各10只。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穴位埋线治疗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穴位埋线干预治疗。治疗10周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肝组织TG、TC,并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显示脂肪变性、炎症或炎症坏死并伴有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明显升高。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穴位埋线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穴位埋线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氧化过程,推测与抑制SREBP-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茵陈蒿汤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茵陈蒿汤对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防治组,模型组和中药防治组给予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喂养共12周以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中药防治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灌胃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标本,检测血清ALT、AST活性、TC含量,肝组织TG含量,对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茵陈蒿汤能有效地减轻大鼠体重和肝重,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血清炎症损伤的病理状态,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的病理状态。结论:茵陈蒿汤能够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苘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丹苘软胶囊各组分别予相当于丹参石油醚浸膏0.456,0.228,0.114 g·kg-1 ig,易善复组每天予易善复0.159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