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氧化应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制备雄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n=20)和假手术对照(n=12),于手术后6周观察心脏及心脏重量指数(HMI)、左室重量指数(LVMI)、右室重量指数(RVMl)、心功能指标、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Ⅰ型及Ⅲ型胶原比值以及心肌组织的氧化代谢指标.结果 心肌梗死后HMI、LVMI、RVMI增加,心功能下降(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均增加,心肌组织Ⅰ型、Ⅲ型胶原比值升高(P<0.05,P<0.01);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二者的比值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与心功能指标、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胶原含量、胶原Ⅰ/Ⅲ比值均存在相关.结论 氧化应激参与心室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氧化应激可作为防治心室重构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和非梗死区间质胶原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心梗)大鼠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IZ)间质胶原重构。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左心室大面积心梗。应用氯氨T法测定胶原含量,用SDS-PAGE分析胶原Ⅰ/Ⅲ型比值,动态观察大鼠心梗后1,3,7,14和42 d时IZ和NIZ胶原含量及胶原Ⅰ/Ⅲ比值的变化。结果: 3 d以后时间点IZ和NIZ胶原含量均明显大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的测值(P<0.05)。IZ胶原Ⅰ/Ⅲ比值3 d时降低,7 d以后明显升高(P<0.01)。NIZ在14 d时Ⅰ/Ⅲ比值明显升高。结论:在心梗后梗死区和非梗死区均发生间质胶原重构,这种重构在心梗后的左心室重构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翠  杨波  万为国  黄从新  李海涛  王瑾 《疑难病杂志》2009,(9):513-516,F0003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干预组)。A组仅开胸于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而不结扎。B、C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大鼠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AT_1、AT_2受体及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的AT_1、AT_2受体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并且梗死区的表达高于非梗死区(P<0.05)。而iNOS抑制剂AG可以使梗死组大鼠心肌AT_1受体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AT_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继续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干预后,大鼠心肌内AT_1受体、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减少,AT_2受体mRNA的表达升高,这可能与AG抑制心肌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MI)后细胞因子在心室重塑的表达及其与重塑的关系.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在术后3d、1、4和24周检测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形态学及胶原分子在心肌的分布表达变化、胚胎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Ⅰ、Ⅲ型胶原和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心肌梗死后第3天胚胎基因β-MHC、胶原、TGF-β1、TNF-α都上升,一直持续到第4周.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在第4周仍然比非梗死区为高,即使在第24周非梗死区的胶原水平仍然高于假手术组.TGF-β 1、TNF-α在第1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到第24周时非梗死区与假手术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梗死区TGF-β 1、TNF-α与Ⅰ,Ⅲ型胶原、β-MHC相关;非梗死区TGF-β 1、TNF-α与Ⅰ,Ⅲ型胶原存在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参与心室重塑病理生理过程并且可能是心室重塑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及胶原改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在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观察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左室功能及胶原改建的影响 .方法 :心梗后腹腔注射卡维地洛注射液 4wk或 8wk,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浆醛固酮 (ALD) ,动脉插管测定大鼠心功能 ,氯胺T法测定非梗塞区左室心肌羟脯氨酸含量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 :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 ,卡维地洛可降低 8wk时的血浆、非梗死区心肌AngⅡ及血浆ALD水平 (P <0 0 5 ) ;治疗 4wk和 8wk后可明显升高 +dp/dtmax及 dp/dtmax水平 (P <0 0 5 ) ,减少非梗死区左室心肌羟脯氨酸的含量 ;降低非梗死区心肌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比值 (P <0 .0 5 ) .结论 :卡维地洛对心梗后左室功能及胶原改建可产生有益的影响 .ACEI类药物对逆转左室重塑也有有益的作用 ,二者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螺内酯、氯沙坦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和心肌胶原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72h将大鼠随机分为①安慰剂组;②小剂量螺内酯组;③大剂量螺内酯组;④氯沙坦组;⑤二者合用组,另设假手术组.于第6周观察以下指标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结果第6周安慰剂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也明显增加(P均<0.05).螺内酯组、氯沙坦组以及二者合用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有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螺内酯、氯沙坦均可改善MI后左室舒张功能,抑制非梗死区胶原增生及改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BM-MNCs)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制备的培养基和BM-MNCs悬液经心外膜下种植对照组和实验组梗死心肌周围.结果 移植术后4周,实验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Ⅰ型胶原和Ang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AngⅡ、Ⅰ型胶原与OPN mRNA三者之间两两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Ⅰ型胶原合成,下调心肌AngⅡ和OPN基因表达,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激活素A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阐明替米沙坦改善心肌胶原沉积的可能机制。方法:27只Wiste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7只)、模型组(10只)和替米沙坦组(10只)。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仅穿线不结扎。建模后饲养5周,每组存活6只大鼠。假手术组大鼠给予0.5%CMC(10 mL·kg-1),模型组大鼠给予0.5%CMC(10 mL·kg-1),替米沙坦组大鼠给予替米沙坦(3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全心肥厚指数及左心室肥厚指数,RT-PCR 法测定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激活素 Ⅱ型A受体(ActR ⅡA)、Ⅱ型B受体(ActR ⅡB)、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mRNA 表达水平以及ColⅠ/ColⅢ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心肥厚指数和左心室肥厚指数明显升高(P<0.01),激活素A、ActRⅡA、ActRⅡB、ColⅠ和ColⅢ mRNA 表达水平以及ColⅠ/ColⅢ比值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假手术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呈低水平表达,模型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呈高水平表达。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下调激活素A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改善心衰过程中心肌胶原沉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肿瘤坏死因子(TNF)- a表达及Ⅰ型胶原合成的影 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辛伐他汀治疗组(AMI S组)、梗死对照组(AMI- C组)和假手术组(SH组)。前2 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成AMI模型,AMI S组给辛伐他汀40mg/kg灌胃治疗,余2组给予生理盐 水灌胃。4周后,RT- PCR法检测左心室非梗死心肌TNF α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 TNF -α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I型胶原合成量。结果:AMI C和AMI S组大鼠4周后心脏 质量、左心室心肌I型胶原合成量、TNF -α蛋白及mRNA表达较SH组都明显升高(P<0.05),AMI S组心脏质量、I 型胶原合成量、TNF -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AMI C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SH组(P<0.05)。结论:辛 伐他汀减少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I型胶原合成量,可能与其抑制心肌TNF -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脐带血干细胞(HUCBSC)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ypague法分离培养HUCBSC;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脐带血和HUCBSC经心外膜下植入对照组和实验组梗死心肌周围。结果移植术后4周,实验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骨桥蛋白基因(OPN mRNA)、Ⅰ型胶原和Ang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肌AngⅡ、Ⅰ型胶原与OPN mRNA三者之间两两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抑制大鼠心肌Ⅰ型胶原合成,下调心肌AngⅡ和OPN基因表达,减轻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1.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测定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CK、CK-MB、LDH以及HCY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CK、LDH以及HCY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7.5%、82.5%、75%和57.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冠心病人和6例可疑冠心病者进行冠脉造影(CAG)、经静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MCE)和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心肌显像三项检查,共入选冠脉60支和心肌区段180个.MCE和SPECT以左心室9段分法进行心肌灌注记分,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MCE和SPECT的对比分析.[结果] 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MCE和SPECT敏感性均为92.8%,特异性分别为83.3%和6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8%和8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和80.0%,P均>0.05.两种方法对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右冠状动脉高.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60支冠脉分为4组,各组之间MCE分值差异显著,狭窄程度越大,分值越小,P<0.05~0.001,同一组中,MCE与SPECT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MCE分值与SPECT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 经静脉MCE与双核素SPECT均能有效地检出病变心肌范围和病变冠状动脉,两者对评价心肌灌注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王焱 《中外医疗》2010,29(19):14-15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查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90例窒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选择同期出生在本院产科无窒息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儿的心肌酶谱。结果经过测定,窒息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轻度窒息组患儿的LDH、HBDH、CK、CK-MB显著高于重度窒息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明显改变,且与窒息程度相关,心肌酶谱测定能够反映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CK-MB可作为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MI)模型,MI后24b随机分为2组:MI组(n=18)和氟伐他汀组(n=18),另设假手术组(n=18)。大鼠MI后24h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非梗死区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口(TNF-α)的含量、凋亡基因PDCD5 mRNA及其产物蛋白的表达。结果4周后心肌梗死组、氟伐他汀组和假手术组存活大鼠分别为16只、17只和17只。心肌梗死组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含量和PDCD5 mRNA及PDCD5蛋白表达与氟伐他汀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氟伐他汀组上述指标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大鼠MI后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的含量而降低非梗死区心肌中PDCD5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三磷酸腺苷依赖性钾通道(KATP)的开放在兔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将32只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优降糖组,预适应组,优降糖+预适应组。结果发现:预适应能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7.40±1.48)%、(39.50±6.26)%],而优降糖能取消这一作用[(37.20±6.86)%、(39.50±6.26)%]。优降糖为KATP的特异拮抗剂,说明KATP的开放是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一个重要偶联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