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纤软肝颗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250mL/L四氯化碳给大鼠皮下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并同时给与秋水仙碱及抗纤软肝颗粒小、大剂量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Ⅰ、ⅢⅡ型胶原,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MMP-lmRNA、TIMP-1mRNA.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P<0.05),抑制TIMP-1的表达(P<0.01),促进Ⅰ、Ⅲ型胶原的降解(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促进MMP-1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产生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190细胞(HSC—L190)I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5、2.0、4.0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药物血清,作用于HSC—L190细胞48h,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I型、Ⅳ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的表达,并用酶图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结果:(1)抗纤复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能抑制HSC—L190细胞I型、Ⅳ型前胶原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基因表达(P<0.05或P<0.01);(2)能增加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P<0.01);(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及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1)抗纤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2)抗纤复方抑制HSC-LI90细胞TIMP-1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胶原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抗纤软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HSC)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I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间质胶原酶(MMN)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I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或P<0.01);明显促进细胞MMN的mRNA表达(P<0.05或P<0.01),显著抑制细胞TIMP-1的mRNA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能促进MMN基因表达,抑制TIMP-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纤复方药物血清对肝星形细胞(HSC)LI90细胞(HSC-LI90)Ⅰ型、Ⅳ型前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0.5、2.0、4.0g/kg等不同剂量抗纤复方灌胃大鼠,制备药物血清,作用于HSC-LI90细胞48h,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Ⅰ型、Ⅳ型前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基因的表达,并用酶图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活性.结果:(1)抗纤复方不同浓度药物血清能抑制HSC-LI90细胞Ⅰ型、Ⅳ型前胶原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的基因表达(P<0.05或P<0.01);(2)能增加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P<0.01);(3)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及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1)抗纤复方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2)抗纤复方抑制HSC-LI90细胞TIMP-1基因表达水平,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中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抗纤软肝中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法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MMP1)的mRNA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P<0.01),且能促进MMP1的mRNA表达(P<0.01).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的胶原基因表达和促进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从而可达到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 ,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 ,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 ;半定量法RT -PCR法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 (MMP1)的mRNA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 (P <0 .0 1) ;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 (P <0 .0 1) ,且能促进MMP1的mRNA表达 (P <0 .0 1)。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的胶原基因表达和促进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 ,从而可达到抑制胶原合成 ,促进胶原降解 ,这可能是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正  陈婕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7-118
目的:从细胞分子学水平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温育传一代HSC,以生理盐水和秋水仙碱为对照。ELISA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以校正胶原含量;半定量法RT-PCR法和检测Ⅰ型胶原,间质胶原酶(MMPI)的mRNA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组细胞上清中的Ⅰ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能明显抑制细胞的Ⅰ型胶原mRNA表达(P<0.01),且能促进MMP1的mRNA表达(P<0.01)。结论:抗纤软肝冲剂能明显抑制HSC的胶原基因表达和促进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从而可达到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L-1)的化浊解毒方,按0.01 mL·g-1体重SD大鼠灌胃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ELISA,RT-PCR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均能下调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之所以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可能与化浊解毒方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01-1103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MM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紫草素及对照药物口服给药CIA小鼠,连用30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测定CIA小鼠血清中的MMP-1、TIMP-1;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IA小鼠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MMP-1、TIMP-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775.9 102.12)相比,紫草素组(255.9 103.7)降低了CIA小鼠血清中MMP-1水平(P<0.001),紫草素组(135.3 9.1)与模型组(106.3 7.07)相比,升高了TIMP-1水平(P<0.05),髌骨及邻近滑膜组织的MMP-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TIMP-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紫草素可能通过抑制MMP-1,提高TIMP-1发挥对CIA小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瑶药猛老虎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Ⅰ、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猛老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物药物血清,分离培养大鼠肝HSC,温育HSC,EIJSA法检测上清液中Ⅰ、Ⅲ型胶原含量;MTT检测HSC的生长情况;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MMP-1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的表达。结果:猛老虎乙酸乙酯部位各分离物和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的HSC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离物E中和高剂量组的药物血清均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HSC细胞MMP-1基因表达水平、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和TGF-β1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效果与秋水仙碱相当。结论:瑶药猛老虎抗肝纤维化作用不是直接抑制HSC的增殖,而是与其促进HSC细胞MMP-1基因表达水平、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蚣抗纤方(QKD)及拆方抗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及配伍意义.方法:采用改良型血清药理学对比方法,观察各组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组HSC-T6增殖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血清各组能抑制HSC-T6增殖(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SC-T6细胞上清液中TGF-β1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1).药物血清各组TGF-β1 mRNA含量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芪蚣抗纤方及拆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之一是抑制HSC-T6增殖,使TGF-β1mRNA受体蛋白表达下调,芪蚣抗纤方全方较活血方和软坚方更具配伍意义,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膈下逐瘀汤组、猪血清组、猪血清+膈下逐瘀汤组。猪血清2.0 mL.kg-1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2周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同时膈下逐瘀汤每天按7.37 g.kg-1灌胃给药12周。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肝组织MMP-13和TIMP-1含量,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MMP-13和TIMP-1 mRNA表达。结果:猪血清组肝组织胶原面积为(10.38±2.01)%;MMP-13蛋白(14.05±2.64)ng.g-1;MMP-13 mRNA(1.91±0.73)倍;TIMP-1蛋白(14.91±1.07)ng.g-1;TIMP1 mRNA(18.40±2.84)倍。与猪血清组比较,膈下逐瘀汤给药可显著降低肝组织胶原面积(6.66±1.04)%(P<0.05),增加肝组织MMP-13蛋白(20.03±2.14)ng.g-1和MMP-13mRNA(4.12±0.59)倍(P<0.05),降低肝组织TIMP-1蛋白(13.47±1.22)ng.g-1和TIMP-1mRNA(4.89±0.74)倍(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逆转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纤维含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MMP-13和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大鼠心肌梗塞边缘区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方防治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作用机理.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塞模型,术后24h存活大鼠分为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卡托普利组(简称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分别以相应药物灌胃6周.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梗塞边缘区心肌MMP-2、TIMP-2蛋白的表达及血清IL-1β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6周末大鼠MMP-2、TIMP-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药物干预组,尤以大剂量组为优,可显著降低心肌梗塞后心肌MMP-2蛋白表达,增加心肌TIMP-2蛋白表达,降低MMP-2/ TIMP-2比值,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血清IL-1β的含量.结论 益气活血方可抑制心肌MMP-2蛋白表达,增加心肌TIMP-2蛋白表达,降低MMP-2/TIMP-2,这可能是益气活血方抑制左室重构,防治心梗后心衰的作用机制之一,且存在量效关系.其抑制心肌MMP-2、增加心肌TIMP-2蛋白表达的作用可能跟降低血清IL-1β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MMP -2、TIMP -1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划痕损伤实验、Boyden - chamber细胞侵袭实验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RT - PCR检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均能明显下调MMP-2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TIMP-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迁移和侵袭的作用,MMP -2表达降低、TIMP -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 ,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 ,制备药物血清 ,温育培养细胞 72h ,提取细胞总RNA ,RT 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 β1mRNA的表达。结果 :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β1mRNA的表达。结论 :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 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扶正化淤方通过影响基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淤方药物干预组.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淤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印迹法分析肝组织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水平;明胶酶图法检测肝组织MMP-2/9活性.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异常、肝组织炎症明显、肝组织IV型胶原表达与沉积增加,α-SMA、Ⅳ型胶原、MMP-2、MMP-9、TIMP-2和MT-MMP1蛋白表达升高,而MMP-2/9活性水平明显上升.扶正化瘀方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血清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胶原沉积;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和沉积;降低MMP-2、TIMP-2和MT1-MMP蛋白表达;抑制MMP-2/9活性.结论 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MMP-2的激活与活性水平,并减少Ⅳ型胶原沉积,而起到减轻肝组织的破坏与重构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抗纤软肝冲剂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72h,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分析Ⅰ型前胶原、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冲剂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1mRNA的表达。结论:抗纤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机理之一是调控肝星状细胞的Ⅰ型前胶原及TGF-β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4,(8)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对光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ESF-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1抑制剂(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光老化ESF-1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桃叶珊瑚苷处理用20 J/cm2的UVA照射建立的光老化ESF-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检测细胞中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中ERK1、ERK2、MMP-1及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1和TIMP-1的水平。结果 UVA照射ESF-1细胞后,其细胞活力、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ERK1、ERK2、MMP-1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TIMP-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MMP-1水平升高、TIMP-1水平降低(P<0.01);1×10-5mol/L和1×10-6mol/L桃叶珊瑚苷能够显著改善ESF-1细胞的光损伤(P<0.05或P<0.01)。结论桃叶珊瑚苷能调节光老化ESF-1细胞MMP-1和TIMP-1的表达,减轻UVA对ESF-1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姜辉  夏伦祝  李颖  李翔  吴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206-121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PNS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和秋水仙碱(Col,0.1m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CCl4皮下注射的方法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每周2次,连续18周.于造模第9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疗程10周.实验结束后,计算肝脏、脾脏指数;比色法测定血清中ALT,AST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肝组织中MMP-13,TIMP-1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MMP-13,TIMP-1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100,200 mg·kg-1)不仅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降低肝脏、脾脏指数及血清ALT,AST的含量,还可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大鼠肝脏MMP-13的表达,降低TIMP-1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MP-13,抑制TIMP-1的表达,促进胶原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