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舌像颜色特征的计算机分析与识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研究舌像颜色的客观识别。通过对彩色模式应用、舌像颜色特征分析、舌色苔色的分类识别等的分析.建立了舌色、苔色的计算机分析识别方法。实现了以计算机图像分析为主要方法的舌色和苔色的自动分析与识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T“短信”技术在无偿献血(骨髓)业务中的创建和应用。方法 选用经过国家卫生部评审的血站管理系统软件,实行二次开发,增加自动生成短信功能模块,与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商务通”对接,通过互联网或自购无线通讯设备、信息调度机、数据库服务器等实现同类信息集中发送。结果 短信群发代替手工实物(如验血结果、生日贺卡等)邮寄,实现快捷价廉的实时交流。结论 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创建短信息自动生成与发送系统,完成短信息的自动检索、条件群发,可显著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了血站人性化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辅助诊断肝门部胆管癌(HC)的人工智能(AI)算法模型,评价其识别肿瘤细胞及周围神经侵犯(PNI)的能力.方法 采用AI算法对825张HC和175张非癌变组织图像(600张为训练集,300张为测试集,100张为比较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将不同参数的GoogLeNet和DenseNet相结合的神经网络用于HC细胞和PNI的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比较该AI算法模型与3名病理科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各1名)在判断肿瘤有无及肿瘤细胞百分比的差异.结果 基于深度学习的AI算法可以准确识别HC组织标本图像中的肿瘤细胞及PNI.AI算法诊断肿瘤的能力可与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媲美,且在评估肿瘤细胞百分比方面更胜一筹.结论 AI算法模型在识别HC肿瘤细胞及PNI方面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析我国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远程影像学的现状,发现我国建立 PACS的基本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如存在设备的质量良莠不齐,尚无国家质量标准,以普通显示器代替高分辨率诊断专用显示器,计算机软硬件和图像存储介质更新换代过快使医院的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率降低,国内厂家规模较小和技术力量有限难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医院建立 PACS最好分阶段实施, PACS和远程影像系统必须装备高分辨诊断专用显示器,尽早建立 PACS和远程影像学设备的国家质量标准,推动国内大型企业生产 PACS和远程影像学设备,或与国外大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并与大型教学医院建立长期研发伙伴关系,以实现我国 PACS和远程影像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影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此技术将医学影像资料转化为供计算机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医学影像信息资源共享。PACS技术是医院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疗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关键,是从  相似文献   

6.
医院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医学图形资料(如心电图、脑电图等)可借助于数字化仪(Digitizer)输入到计算机中去,从而实现医学图形资料的计算机管理。运用计算机巨大的计算能力,提取出蕴涵的大量信息,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我校长海医院胸外科研究室正着手把历年来数千份心血管压力图及脉图输入到计算机中,并通过计算机分析、总结、研究和验证心血管压力曲线、脉图曲线与疾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该院妇产科博士生导师苏应宽教授指导及参与下,由妇产科姜毓菲副主任技师主持完成的课题《阴道细胞计算机识别与报警系统研究》通过了科研鉴定。 该项研究课题组在《宫颈细胞自动鉴别系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建立了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钢球磨斑显微图像的特点,研究图像的预处理、分割和特征计算的处理过程,并开发出润滑剂抗磨性能测量的图像处理系统。采用最小误差法选取阈值进行分割,并结合形状因子分析法去除非磨斑目标,完成对分割后磨斑图像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进行图像采集和自动处理,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ODESY(On—Line Data Entry System)系统上,输入数据时应用计算机自动产生校验位和自检数,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验数据、管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数据输入计算机时自动校验。这种方法提高了计算机对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增加了计算机自动查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识别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嵌合性T细胞受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即将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或受体的抗体或配体 ,与T细胞受体胞内成分融合成嵌合性 T细胞受体 (chimeric Tcell recepter,c TCR) ,赋予 T细胞持久的、预先决定的新配体识别特异性 ,转染 c TCR的细胞毒 T淋巴细胞 (cytotoxic Tlym phocyte,CTL )选择性地靶向和杀伤肿瘤细胞 [1 ] 。鉴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恶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表达完全不同 [2 ,3] ,本研究采用重叠延伸技术构建一种能识别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 c TCR,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实验基础。1 材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1.
<正>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网络系统是医学影像、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医学影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等,使医学影像资料整个医院充分共享[1],现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医学摄影技术正在向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 ,而数字化图像是实现影像通讯网络化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里数码相机 (DigitalCamera)则是把影像转变成数字化图像的常用工具之一。首先数码相机经过电荷藕合器件CCD(ChargeCoupleDerice)将拍摄到的图像形成电子信号 ,然后由数码相机中的微处理器进行数字转换成数字图像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再由图像软件Phothshop等处理后形成记录图像信息的电子数据 ,通过电子输出设备输出成品或存储文件 ,这就是全数字化的处理过程。实践中体会到 ,数码相机在医学摄…  相似文献   

13.
胶囊内窥图像识别系统算法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K  Liu Z  Liu S  He L  Luo Z  Wang H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48-951
从大量的胶囊内窥图像中人工寻找出病变图片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胶囊内窥病变图像智能识别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大量胶囊内窥正常图像和肿物图像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在图像的各个分量上将纹理和颜色相结合提取图像特征向量,分别输入BP(back propagation,后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对不同分量图像的识别结果采用投票原则确定最终识别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内窥图片中的正常图片和肿物图片,有效减少了医生的判读时间,辅助临床医生快速筛查出病变图片。  相似文献   

14.
体外实验表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IGF-2)对正常细胞、许多人肿瘤细胞有促进增殖及促进DNA合成的作用,IGF和人肿瘤,尤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引人关注。另外,IGF还具有促进细胞运动的作用,这提示与肿瘤的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也有关系。机体末梢血中大部分IGF来自肝脏,但肝以外的许多组织也可产生IGF,且几种人肿瘤细胞可产生IGF-Ⅰ、IGF-Ⅱ或发现有IGF mRNA。甲状腺乳头状癌、乳腺癌、肺小细胞癌、胰腺癌中,IGF作为自动分泌因子发挥作用,最近还发现人肿瘤细胞可产生改变IGF作用的多种IGF结合蛋白(IGFBP)。  相似文献   

15.
一种简单、快捷获取细胞图像和视频信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进  阎小美  杨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1):960-960,964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需将各种素材(图像、声音、文字等)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加工处理,以获得各种分析数据。为了避免传统摄影和摄像技术工作中的繁杂程序及中间转换过程信息的丢失,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出了一种简单快速地获取图像和视频信息的方法,并证明应用CCD及其相关软硬件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图像和视频信息,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颅脑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 :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 ,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 ,间隔 1 mm作断层切片 ,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 ,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 :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 ,断面图像清晰 ;组建数据库 ,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 ,单独或叠加显示 ,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 :初步组建中国人颅脑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MRI等图像为基础,进行HIFU治疗靶区的自动勾画研究,其勾画精确度希望达到1mm以内,为以后的三维成像、HIFU治疗精确控制提供依据,为完整的HIFU治疗计划系统的基础。方法以MRI等原始图像为基础,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识别技术对靶区组织进行自动识别、勾画,采用点、面结合的组合图像处理技术方案,应用了包括图像分割阈值获取、多项分割技术的联合应用、组织结构提取等方法的原理与具体算法。结果通过试验发现,此技术方案能够对边界相对不模糊的医学图像(MRI、CT等),比较快速、准确的勾画出目标靶区的效果。结论此方案能够比较准确识别诸如MRI类图像中的指定组织结构,能够比较快速、准确的勾画其边界,在HIFU、放射等医学治疗中有助于精确定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ation system PACS)是在现代微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通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产生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医学影像成像方法,基于传统的 X线理论和计算机技术产生了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摄影 (X-CT)、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 (U-C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成像 (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PECT)、血管数字减影术 (DSA)、和具有观察形态病理生理改变、代谢病理生理改变功能的 MRI、 MRS及动态心电、脑电、脑地、经颅多普勒等,它们获得的图像是模拟或数字图像,用监视器显示或通过照相机拷贝于胶片上,用于临床诊断疾病。但图像经显示拷贝打印后,对图像的再处理很困难,图像资料的检索、调集传送是在人工操作下完成的,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更谈不上远距离传送和远程医疗会诊。在传统的 X线检查领域也随设备更新进入数字化透视摄影。 PACS的无片影像和拍片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彻底免除了过去因拍片失败二次或多次重拍,把影像诊断时间从过去的 1~ 2天缩短到及时出报告 (零等待 )。 X线的曝光量也减少 50%以上,曝光时间缩短 20~ 30%。 PACS系统能对处于各自图像平台上的医学图像依照 Dicom3.0国际标准实时动态采集和存储,对影像数据进行再处理或三维重构,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图像传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肿瘤细胞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进而探讨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传代培养口腔鳞癌细胞株,制备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实验分浓度效应组和时间效应组;对各实验组观察、照相后95%冰乙醇固定,CD34及激酶结构域区受体(KD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采用光镜下计数管腔数及计算机图像分析对结果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培养的HUVECs后,培养体系的管腔数增多,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0.01);随培养体系的管腔数增多,血管内皮细胞KDR表达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P<0.01)。结论肿瘤细胞可以促进Matrigel体外诱导人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及KDR表达上调,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0.
谌丰  胡华新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41(3):105-105,107
计算机辅助测量组织的面积方法 :是将三维表面的模形经过分剪转为平面后进行测量。此过程繁琐 ,而且不能测量体积和形成三维图形。为此介绍一种计算机三维图像测量方法。1 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用摄像机静态视频输入或数字相机 ,或扫描照片 ,形成基底面、正中横切面及正中纵切面 ,三个平面后输入参数 ,用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如 (adobephotoshop)作必要的处理 ,依据标尺恢复实际大小 ,使对象平面呈黑色 ,背景为白色 ,无中间灰度 ,图像格式为 2 5 6灰度位图。所需硬件设备为 :386计算机一台 ;软件要求Windows操作系统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