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细胞癌患者中p53基因的突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术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6例(男7例,女9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阳性的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的HCVRNA检测及其配偶和子女的HCV感染状况的调查,对丙型肝炎的血液外传播途径进行了研究。丙型肝炎患者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HCVRNA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其中以精液最高,达57.14%(4/7),唾液次之,为31.25%(5/16),阴道分泌物最低,为22.22%(2/9)。家庭成员中,2例(12.50%)配偶感染HCV,16个家庭的子女无1例感染HCV。2例引起家庭内传播者均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结果显示:家庭内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存在传播HCV感染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PCR-SSCP法分析汉坦病毒在乳鼠中的基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在感染乳鼠体内有无基因变异.方法:用陈株病毒感染Vero-E6细胞并继之感染3d龄乳鼠,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PCR分别从感染细胞和乳鼠中克隆出病毒的部分G2编码区序列,继而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之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结果:从感染细胞和乳鼠中克隆出的此位置和大小完全相同的cDNA片段单链电泳构像明显不同,从感染乳鼠中克隆的基因片段单链电泳速率明显快于从感染细胞中克隆的相应基因片段.结论:汉坦病毒的基因序列可因寄生宿主的不同而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4.
HCV感染及复制与广西HCC家庭聚集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RT-PCR方法分别对肝癌高发家庭及非癌家庭成员各55人血清中的HCV R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肝癌高发家庭成员中HCV RNA阳性率为10.9%(6/55),而非癌家庭成员阳性率为21.8%(12/55),经统计分析两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对象均无HCV RNA家庭聚集现象。提示:HCV的感染和复制与广西HCC家庭聚集性无明显关系,但不能除外两组HCV基因亚型的差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C基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PV16肿瘤相关抗原E6羟基端基因片段(E6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变异性以及采用E6C做为肿瘤治疗性轩抗原基因的可行性,采用PCR方法自18例单纯HPV16DNA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65E6CDNA,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性。SSCP分析结果显示,18例宫颈癌组织HPV16E6CDNA电泳条带与标准对照DNA条带一致,提示无基因变异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肝炎病人血清、肝细胞肝癌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5'非编码区变异情况.方法:收集10例慢性肝炎病人及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血清和肝细胞肝癌组织,检测抗HCV抗体阳性,进行HCV5'非编码区RNA的逆转录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并对部分病例序列进行测定.结果:6例慢性肝炎病人血清及3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检测到HCVRNA,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显示各例条带之间无明显差异,对1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HCV5'非编码区cDNAPCR产物的序列测定表明它与HCV-1的同源性为97.3%,与HCV-BK的同源性为97.7%.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在西安地区HCV5'非编码区几乎是一样的,并进一步证实不同地区HCV5'非编码区的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东北地区HCV感染的基因型,对东北地区45例HCV RNA阳性血清的PCV产物用RFLP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CVⅡ型占82.2%,Ⅲ型占15.6%,Ⅱ/Ⅲ混合型占2.2%型。与国内其它地区HCV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东北地区HCV感染也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东北地区HCV感染的基因型,对东北地区45例HCVRNA阳性血清的PCR产物用RFLP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CVⅡ型占82.2%,Ⅲ型占15.6%,Ⅱ/Ⅲ混合型占2.2%型。与国内其它地区HCV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东北地区HCV感染也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临床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对54例HCVRNA阳性标本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HaeⅢ春5’NC区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结果显示4种酶切类型:HCV Ⅰ型感染3.7%(2/54),HCVⅡ型感染77.8%(42/54),HCVⅢ,Ⅳ型感染11.1%(6/54),HCVⅡ/Ⅲ,Ⅳ型混合感染7.4%(4/54);  相似文献   

10.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分析了DV45个地方株和8份登革热病人血清标本,发现DV4地方株NS1基因下游413bp核酸片段的SSCP图谱与标准株H-241均不同78-42株的SSCP图谱、LY株与A6株的SSCP图谱也存在差异,这地点分离的。  相似文献   

11.
以肝细胞场(H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组织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嵌套式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组织中的HBVDNA和HCVRNA。在69.2%(18/26例)的HCC患者中检出了3.65-89.06ng不等的AFB1/g肝组织;HBVDNA和HCVRNA检出率分别为90.5%(57/63例)和12.7%(8/63例)。其中,AFB1和HBVDNA重叠检出率为61.5%(16/26例),HBVDNA和HCVRNA重叠检出率为7.9%(5/63例),4例HCC患者重叠检出了AFB1、HBVDNA和HCVRNA;同步检测对照组5例,无1例出现这种情况。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与人类肝癌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存在协同致癌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肝细胞癌(HCC)中p53基因的突变情况,收集86例HCC手术切除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DNA序列分析,研究了p53基因的突变情况。86例HCC中,p53基因的突变率为36%,其中,密码子249的突变率为33.7%,1例SSCP和RFLP均提示密码子249存在突变者经DNA序列分析显示密码子249的第三个碱基发生了AGG/ArgAGT/Ser突变。以上结果提示,HCC中,p53基因的突变主要以点突变为主,主要发生在密码子249,其突变率、突变谱和突变方式与启东等HCC高度流行区相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4例HBV-DNA阳性患儿的家庭成员23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收集22例正常人血清为对照组。23例家庭成员中HBV-DNA阳性率为34.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4.5%(1/22),P<0.01。HBV-DNA阳性率在患儿的双亲为40%(4/10),而在其祖父母辈为33.33%(3/9),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乙肝病毒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存在双亲或祖父母辈与患儿间的易感性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HPV16 肿瘤相关抗原E6 羧基端基因片段(E6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变异性以及采用E6C做为肿瘤治疗性疫苗抗原基因的可行性,采用PCR方法自18 例单纯HPV16 DNA 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6 E6CDNA,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性。SSCP分析结果显示,18 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CDNA 电泳条带与标准对照DNA 条带一致,提示无基因变异现象存在,DNA 序列测定也证实E6C编码区内无核苷酸突变。该研究证实采用HPV16 E6C端基因片段作为HPV疫苗候选基因可行,为进一步研制HPV16 DNA 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择疱疹病毒科病毒DNA多聚酶基因高保守区中的一对引物,一次PCR可同时扩增疱疹病毒科的4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2)、EB病毒(EBV)、及巨细胞病毒(CMV)]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扩增产物分子的大小及对扩增产物酶切分析,可将标本中的4种病毒准确分型。用该法检测临床疑为病毒脑炎患者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CSF),脑炎组CSF阳性率30%(9/30),对照组CSF阳性率6.7%(2/30);其中8例为HSV1阳性,2例为CMV阳性,1例为HSV2阳性。2例病毒脑炎患者经用无环鸟苷抗病毒治疗7~10d后其CSF中的HSV1DNA由阳转阴。由此说明PCR法不仅可早期诊断疱疹病毒性脑炎,还可显示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HGV感染及复制与HCC家庭聚集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研究HGV感染及复制与HCC家庭聚集关系。结果发现,高发家庭成员和低发家庭成员中的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36.4%和14.5%,经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同时还发现肝癌家庭成员中HGV RNA也呈家庭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 erasechain reaction, P C R)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 plex virus 2, H S V2)。方法:对101 例生殖器疱疹和糜烂患者及20 例对照组用 P C R法检测 H S V1、 H S V2。结果: H S V2 检出阳性率占 604% (61/101), H S V2 和 H S V1 双重感染占4% (4/101)。对照组均为阴性,并且年龄轻者感染阳性率高于年龄长者。结论: P C R 具有操作较易、快速、敏感的特点,为临床对生殖疱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多重多聚酶链反应(PCR)在慢性乙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选用HBVDNA的S区、C区及X区的3对引物S1/S2,C1/C2和X1/X2,同时扩增DNA。结果发现,3个基因区的表达情况不同。7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HBVDNA的检出率分别是S区610%,C区455%,X区390%;且三区联合检出率为753%,与单独C区检出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多重PCR能对HBVDNA同一模板的各基因区同时扩增,从而可以得到C区以外的其它保守基因区特异性的扩增片段,提高了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疆两城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存在哪些基因型,以便为今后防治HC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用RT-PCR技术,选择HCVNS-5区设计的分型引物(1a、1b、2a和2b)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我们检测了128例(乌鲁木齐市97例,克拉玛依市31例)已证实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其中基因分型检测出的98例中可分为1a型14例(14.3%)、1b型58例(59.3%)、2a型11例(11.8%)、2b型10例(10.3%),混合感染5例(5.2%)(1a+1b型4例,1b+2a型1例)。在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的HCV感染者中1a型分别为11/73例和3/25例,1b型分别为46/73例和12/25例。结论:表明新疆至少存在HCV1a、1b、2a和2b基因型,但以1b基因型感染为主。比较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两城市的HCV基因型分布显示1a型和1b型分布有明显差别(χ2=36,P<0.001)。另30例用本方法未能检出分型,提示可能还有其它基因型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用地高辛标记的HBV基因组探针检测了66例肝细胞性肝癌(HCC)中HBV的存在状态,从中筛选出32例仅有HBVDNA整合的HCC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检测了HBVX基因、S基因、Pre-S、C基因DNA片段的整合情况,并探讨了HBV4种基因亚片段整合与ras、myc癌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显示,HBVX、S、Pre-S和C基因片段的整合率分别为87.5%(28/32)、62.5%(20/32)、62.5%(20/32)和25.0%(8/32)。p21ras、p62myc在H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0.0%(20/40)、81.2%(26/32)。通过对HCC中4种HBV基因片段整合与p21ras、p62myc表达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p62myc的表达与HBVX、Pre-S基因整合关系密切,p21ras的表达则主要与HBVX基因整合有关(P<0.05)。提示HBVX、Pre-SDNA片段在宿主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可能直接或通过其蛋白启动myc和(或)ras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