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魏宝强  王燧  张召 《河北中医》2009,31(5):663-665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益肾化瘀祛湿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厄贝沙坦片治疗。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随访8周后统计疗效。观察项目:①临床症状、体征积分 ②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③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④血液流变学指标 ⑤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后血糖(FPG、2hPG、HbAlc)、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 治疗组治疗后TC、TG和HDL-C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TC、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TC、TG和H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Cr和Cc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祛湿汤可调节血糖和脂类代谢紊乱,调整血液流变学异常,减少尿蛋白的排泄,调整肾小球滤过功能,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益智汤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7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期为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益智汤。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DL)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MMSE评分增分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差异明显。结论:化痰祛瘀益智汤联合纳洛酮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疗效,能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对血管性痴呆(VD)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5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β-Ap、VEGF的含量变化,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β-Ap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VEGF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片能改善VD病人的认知功能,降低β-Ap含量,增加VEGF含量。从而减轻缺血缺氧性损害,改善脑血流,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6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益智汤。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评定量表(ADL)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均增加(P〈0.05),ADL评分均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8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祛瘀益智汤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疗效,能改善脑血流,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益肺增智汤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文艳 《河北中医》2009,31(12):1768-1770,1773
目的观察益肺增智汤配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益肺增智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阿米三嗪萝巴新片(都可喜)30mg,每日2次口服,同时予胞二磷胆碱O.5g,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应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痰瘀闭阻型主要症状的积分变化进行检测评估,测定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及毒副反应进行安全性考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HDS及ADL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SE、HDS及ADL差值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增智汤配合针刺治疗VD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卢一颖  周靓 《新中医》2020,52(18):66-68
目的:观察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 例老年V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2 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 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MMSE 评分、MoCA 评分及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MSE 评分及MoCA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ADL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MMSE评分及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MMP-9 及BDN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MMP-9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BDNF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MMP-9 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心益智汤治疗老年VD 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智能与认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予加减温经汤治疗;对照组7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3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量、平均流速均加快,阻力指数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量、平均流速、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可改善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且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聪香液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复聪香液结合针刺、穴位热敷及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尼莫地平、都可喜治疗。两组均治疗15d为1个疗程,共治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袁(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MSE和ADL评分,并观察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过氧化脂(LPO)、三酰甘油(TG)、血清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ADL评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OD、LPO、TG、TCH、HDL等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聪香液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改善患者的智力,减轻痴呆程度,改善VD患者SOD、LPO、TG、TCH、HDL等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有喜  袁益兵  王芳 《新中医》2020,52(22):98-101
目的:观察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78 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2 组,对照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益肾养血通窍汤治疗。对比 2 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及耳鸣严重程度积分。结果:2 组治疗前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治疗前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前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 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均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THI 量表评分、耳鸣严重程度积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流速度,缓解耳鸣症状,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10.
吕心欣  蒋萍  曾素华 《新中医》2023,55(20):158-16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动力学、流变学 的影响。方法:选择87 例老年高血压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 例与研究组43 例。对照组给予硝苯 地平缓释片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血液动力学指标[基底 动脉的舒张末期流速(VD)、收缩期流速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 数、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 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35%,对照组为79.5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VD、VS、PI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D、VS、PI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VD、 VS、PI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低切黏度及高切黏度水 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 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SBP、DB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2 组SBP、DB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SBP、DB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穴位敷贴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 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7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廉泉、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并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血脂;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均较治疗前有下降,然而治疗组治疗后hs-CRP,D-Dimer,Fig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脂改变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NIHSS及中医症候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D-Dimer、Fig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玉梅 《河北中医》2013,(11):1626-1627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血管性痴呆( 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茴拉西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0例予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检测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检测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ADL评分降低(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加味治疗VD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降血脂疗效和对血管性痴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相同基础上加用口服补肾活血祛瘀中药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等指标,以MMSE、CDR和ADL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MMSE、CDR及ADL分数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能改善血管性痴呆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智健脑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益智健脑汤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血液流学变化情况、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MMSE及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血脂代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益智健脑汤治疗血管性痴呆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治疗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针对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地黄益智方,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MOCA、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MOCA、AD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益智方可有效改善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反应能力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中药汤剂+苦碟子注射液+中药泡洗+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现代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14天NIHSS评分(22.33±1.06)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21天后,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分别为(18.73±1.23)分、(20.19±2.17)分、(38.68±2.85)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1.65±1.41)分、(25.37±2.34)分、(32.12±3.11)分](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55/60),对照组为70.00% (2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科接诊的60例老年性痴呆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能力量表积分(ADL)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功能进行评分,并采用相关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两组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ADL均明显降低(P<0.01),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及MoC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u=-2.0180,P=0.043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7407,P=0.3894)。结论:中医辨证方法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采用硫代丁酰胆碱法检测血浆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BuChE水平治疗后较自身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血浆BuChE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浆BuChE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ELISA法捡测血浆中载脂蛋白E(ApoE)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测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53.3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测组和对照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对照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测组治疗后的MMSE、ADL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ApoE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Apo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ApoE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