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适量的活性氧(ROS)在心血管生理状态下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过量的ROS则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ROS的代谢、在心血管生理情况下的调节、与心血管疾病及抗氧化剂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是指机体或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失衡,导致活性氧(reacitve oxygen species,ROS)在体内或细胞内蓄积而引起的氧化损伤过程.氧化应激可导致肿瘤、肾脏病变及神经元退变等多种疾病.近年研究显示,ROS在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研究逐渐揭示,血管壁内可产生多种ROS,它们独自或联合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尾加压素Ⅱ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崑  郑刚 《医学综述》2008,14(13):1988-1992
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并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过程。UⅡ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糖尿病、肾脏疾病甚至肿瘤等多种临床疾病有关,尤其在心血管系统,其效应复杂,有正向也有负向效应,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自噬在细胞的生存生长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维持细胞自我稳态,促进细胞生存的作用;同时,过度自噬反而会引起细胞的死亡.ROS在机体中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可以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对细胞的生存生长具有重要意义.ROS与自噬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备受关注,本文对自噬的发生、信号调节通路及ROS在自噬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Sonic Hedgehog(Shh)在Hedgehog家族中表达最为广泛,Shh信号通路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内,Shh信号通路对调节心肌细胞发育、心血管系统形成、细胞分化、组织损伤后修复、组织再生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其异常激活参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发生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Shh信号通路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心肌细胞发育、心血管系统形成,也可促进心肌细胞/血管再生、招募内皮祖细胞移位至损伤区域、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对缺血缺氧后心肌细胞的保护起关键作用。总结Shh信号通路转导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有望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修复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现研究表明,在冠心病中,过量的活性氧(ROS)可能导致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功能紊乱,进而致使抗氧化能力与抗氧化剂之间的不平衡。ROS还可引起炎症信号的激活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从而促进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同时人们对ROS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和新型治疗方法的认识日益增强。中药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资源,具有多种抗氧化活性。该文总结了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和复方、中成药等中医药方法通过调节ROS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逐渐加快,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还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生理机能的调控有密不可分的交互作用,其中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神经元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心血管活动,是心血管活动的关键性调节中枢。本文旨在归纳和总结近年来PVN在调控心血管活动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活性氧对低氧诱导因子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脂质损伤.许多证据表明,氧分压改变、激素、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均可引起的ROS增加,作为细胞信号分子,ROS可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各种低氧诱导基因调节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活性复合体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构体.最近研究发现,无论是缺氧或非缺氧情况,ROS均参与HIF活性的调节.本文主要就ROS的产生及其对HIF活性调节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BK通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上的离子通道,结构复杂,能与多种其他亚基和离子通道相结合形成复合体产生新的功能,兼有电压依赖性和机械刺激依赖性,承担着细胞绝大多数钾离子的运输功能,能够调控多种细胞的生物功能。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介导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减弱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参与慢性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过程,参与高血压及梗死后心肌的重构过程等。BK通道在心血管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机制复杂,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相关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血管内皮源性肽,Apelin是它的内源性配体。APJ/Apelin系统广泛分布于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等组织器官,参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房纤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APJ/Apelin对心血管系统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活性氧(ROS)持续产生氧化应激的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心血管系统中ROS的主要来源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解偶联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线粒体和黄嘌呤氧化酶.本文就这些氧化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论述不同心血管疾病中被激活的NOX特定亚型的核心作用.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开发针对氧化应激相关酶系统及其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型药物,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多柔吡星(doxorubicin,DOX)所致肌原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小鼠C2C12肌原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转染方式调节细胞内ALDH2表达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化学荧光法检测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4羟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蛋白加合物含量及caspase-3/7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Bcl-2,NADPH氧化酶2(NADPH oxidase 2,NOX2)、胞浆调节亚单位p-p47PHOX水平。结果:ALDH2过表达可显著降低DOX所致C2C12细胞凋亡及增殖抑制,而抑制ALDH2的表达则增加DOX对C2C12细胞凋亡诱导及增殖抑制作用;ALDH2过表达可下调p47PHOX磷酸化水平,抑制NOX2活化及ROS生成,而ALDH2低表达则上调p47PHOX磷酸化水平,促进NOX2活化及ROS生成;此外,NOX2活性抑制剂apocynin可抑制p47PHOX磷酸化、ROS生成及caspase-3/7的酶活性,同时增加 ALDH2酶活性及其mRNA水平。结论:DOX所致的肌原细胞毒性与NOX2依赖性细胞氧化应激增强、ALDH2酶活性及表达降低有关,而ALDH2通过抑制上述NOX2信号,减轻细胞凋亡而发挥保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和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NOX)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mol/L甘露醇处理4 h高渗 对照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2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6 h组和NOX特异性抑制剂二 苯基碘(diphenylene iodonium,DPI)5 μmol/L预处理0.5 h再加入20 mmol/L葡萄糖处理组(DPI预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 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NOX各亚基mRNA和蛋白 的表达变化。结果:1)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2,4 和6 h组活性氧增高(均P<0.05),而DPI 组活性 氧生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NOX4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NADPH 氧化酶亚基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PI预处理组NOX4,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上调NOX4表达以增加活性氧生成而发挥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对猪髂动脉内皮细胞(PIEC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高糖干预PIECs一定时间后,应用活性氧(ROS)捕获剂dihydroethidium(DHE)、双氢罗丹明123(DHR123)孵育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DH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而测得细胞内ROS水平;以二甲基吖啶硝酸盐为化学发光试剂,通过化学发光仪检测加入NADPH后发光值的变化,以反映高糖对PIECs中NADPH氧化酶(NOX)活性的影响。设立正常组和甘露醇组作为对照。结果随着高浓度葡萄糖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荧光显微镜下高糖组细胞内DHE荧光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高糖组细胞内rh123的MF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化学发光仪检测表明,高糖组细胞NOX活性升高显著。结论高糖导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ROS蓄积有关,该效应可能由NOX介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胎盘组织中活性氧(RO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早发组),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30例(晚发组),另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正常组)。检测各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中NOX2 mRNA相对表达量和ROS表达。结果 早发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晚发组(P <0.0125);晚发组与对照组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30岁孕妇外周血NOX2高于<30岁孕妇(P <0.05)。早发组不同体质量指数、孕妇类型、严重程度孕妇外周血NOX2、胎盘组织NOX2阳性表达率、NOX2 mRNA相对表达量、ROS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活性氧产生途径对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的影响以及高糖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处理组、DPI处理组、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流式细胞仪及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亚单位NOX2、NOX4、p22phox、p47phox、p67phox及ra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明显增高,而DPI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高糖组相比,DPI处理组内皮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明显减少;而别嘌呤醇处理组、鱼藤酮处理组和吲哚美辛处理组与高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组细胞NOX4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NOX2、p47phox、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处理组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高。结论高糖可能通过增加活性氧的生成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其中NADPH氧化酶可能为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桔梗多糖(PGP)对H2O2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H2O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DCFH-DA检测细胞内ROS;q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OX2、p22和R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PGP预处理24h后,加入终浓度为600 μmol/L H2O2处理2h,LDH、MDA含量和细胞内ROS减少,SOD与GSH-Px活性增强,同时,PGP下调NOX2、p22和Ra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PGP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ADPH氧化酶2(NOX2)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活性氧的主要来源。方法: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ADPH氧化酶4(NOX4)的表达。结果:高糖处理HUVECs后细胞内ROS升高、NOX4表达明显上调;NOX抑制剂DPI能够抑制NOX4表达的上调和细胞内ROS的升高。结论:高糖处理HUVECs时细胞内ROS升高主要来源于NOX4。  相似文献   

19.
棕榈酸通过肝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炎症小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棕榈酸(PA)对肝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小体产生的影响。方法(1)将正常小鼠肝细胞AML12分别用不同 浓度的棕榈酸(0、0.15、0.25、0.4 mmol/L)处理;(2)将AML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棕榈酸组(PA组)及棕榈酸+N-乙 酰半胱氨酸组(PA+NAC组)并予以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中脂肪沉积情况、细胞总ROS、线粒体来源ROS、NOX4蛋 白表达、NOX4的定位以及炎症小体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PA组细胞质中脂滴增加,细胞总ROS(12463.09± 2.72 vs 6691.23±2.45,P=0.00)及线粒体来源ROS含量(64.98±0.94 vs 45.04±0.92,P=0.00)上升,NOX4、NLRP3、ASC、caspase-1 蛋白表达增加,IL-1β表达增加(1603.52±1.32 vs 2629.33±2.57,P=0.00),且发现线粒体和NOX4在细胞质中存在共定位,而抗氧 化剂NAC除了能使PA诱导的ROS产生减少(7782.15±2.87 vs 5445.6±1.17,P=0.00),还可使NLRP3、ASC及caspase-1蛋白表 达下降。结论棕榈酸刺激肝细胞后,可以导致脂滴在肝细胞质中大量沉积,亦可以通过线粒体和NOX4途径导致肝细胞氧化 应激反应,并因此促进细胞炎症小体的激活和IL-1β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Wiener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 -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intracellular insulin signalling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by NADPH oxidases (NOX). ROS inhib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