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hEPO预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在5 h时长的氧糖剥夺后复氧培养至0.5 h、2 h、8 h、24 h四个时间点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反应细胞的损伤程度,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观察到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程度。氧糖剥夺后24 h时,LDH漏出率有明显增高(F=80.45,P0.01),rhEPO预处理能明显降低(P0.01)氧糖剥夺后LDH漏出率增高(P0.01)的程度。AQP4的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各组间有明显差异(8 h时:mRNA:F=49.26,P0.01,蛋白:F=43.13,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4在氧糖剥夺后短暂下降后呈上升趋势,至8 h时达峰值(均P0.01),至24 h时未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rhEPO预处理组AQP4 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各个时间点时的表达均明显降低(8 h时:mRNA:P0.01,蛋白:P0.01)。结论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5 h氧糖剥夺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机制可能是其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AQP4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QP4的关系以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以LDH漏出率及MTT降解率作为细胞受损指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验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AQP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葛根素的干预效果。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损伤不明显,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AQP4蛋白在缺氧时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氧后表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P0.05)。葛根素干预组AQP4蛋白表达丰度与缺氧/复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表达变化与细胞损伤有明显相关性,葛根素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改变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大脑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以及亚低温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脑水肿与AQP4的关系以及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新生24 h内的SD大鼠,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温组及亚低温组.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37℃及32℃时,缺氧/复氧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作为细胞受损指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AQP4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的干预效果.结果 (1)缺氧4,8h时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可见细化逐渐明显,而亚低温干预的细胞形态及细胞存活力变化均较相应的常温组明显减轻;(2)缺氧及复氧早期AQP4的表达降低,复氧后6h随着时间延长AQP4表达明显增多,在复氧≤8h,常温组及亚低温组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而复氧后10,12h,AQP4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3)在复氧后各时间点亚低温组AQP4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常温组(均P<0.05或0.01).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较强,亚低温可以减轻缺氧/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通过降低AQP4的表达,可能是亚低温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ERK通路对缺氧/复氧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改变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参照McCarthy方法星形胶质细胞(AC)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将AC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阻滞剂组(H/R+M组).每组设缺氧4 h、缺氧8 h、复氧6 h、12 h、24 h、48 h 6个时间点,建立AC缺氧/复氧模型.Western-blot法半定量分析T-ERK,P-ERK的表达情况,TNF-α 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Western-blot:缺氧组较正常组相比ERK表达明显升高(P<0.05),阻滞剂组较无阻滞剂组p-ERK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TNF-α ELISA:缺氧后TNF逐渐升高,复氧48 h时达高峰(P<0.05),加入ERK阻滞剂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后存在ERK通路的激活,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反应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iRNA下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的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携带PTEN siRNA的慢病毒载体感染星形胶质细胞,经缺氧复氧处理后,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TEN表达变化。MTT测定细胞增殖活力,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周期和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p21蛋白水平和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水平,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携带PTEN siRNA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中PTEN表达水平降低。缺氧复氧处理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降低,细胞LDH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G1期比例升高,Cdk4蛋白水平降低,p21蛋白水平升高,胞质中Cytochrome C蛋白增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敲低PTEN可以提高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降低细胞LDH漏出率,减少G1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促进细胞表达Cdk4蛋白,减少细胞表达p21,减少胞质中Cytochrome C蛋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结论敲低PTEN可以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并在体外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方法在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来源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随后将提纯、鉴定过的第三代星形胶质细胞接种于12孔培养皿中,并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介导neurogenin2(Ngn2)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制备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B组为带有GFP基因的空载体病毒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C组为未进行慢病毒介导基因转染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1周后加入含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15 d,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定向神经元分化的差异。结果 A组星形胶质细胞转基因后再诱导15 d,很大部分细胞形态呈神经元样改变,胞体呈梭形或椭圆形,有多个突起伸出且突起较长,表达神经元核蛋白(Neu N)、神经丝蛋白(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比例大大提高,相比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组与C组神经元分化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Ngn2基因体外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可制备出再程序化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后具有更强的向神经元定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大脑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变化以及亚低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生24 h内的SD大鼠,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温组及亚低温组。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37℃及32℃时,缺氧/复氧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作为细胞受损指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AQP5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的干预效果。结果 (1)缺氧4、8 h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可见活化逐渐明显,而亚低温干预的细胞形态及细胞存活力变化均较相应的常温组明显减轻;(2)缺氧及复氧早期AQP5的表达水平降低,复氧后6 h随着时间延长AQP5表达明显增多,在复氧≤8 h常温组及亚低温组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复氧后10、12 h AQP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3)在复氧后各时间点亚低温组AQP5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或0.01)。结论亚低温可以减轻缺氧/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通过降低AQP5的表达水平,可能是亚低温减轻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Dex)基于CREB/PGC-1 α信号通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功能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Zen-land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分别在造模后评估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加药(MCAO+Dex)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印迹检测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线粒体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氧物质(ROS)及细胞凋亡。制备氧糖剥夺/复氧(OGD/R)星形胶质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Control)、溶剂组(OGD/R-Dex0)、低剂量组(OGD/R-Dex-L)、高剂量组(OGD/R-Dex-H),qPCR检测CREB、PGC-l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和WB检测CREB、PGC-1α的蛋白表达。在OGD/R星形胶质细胞模型Dex处理的基础上过表达C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及复氧后水通道蛋白-9(AQP9)表达的变化特点及其所起的作用。方法取生后2d的Wistar大鼠大脑皮层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培养,缺氧时间分别为:12、24、48h,并取缺氧24h后复氧12、24、48h的细胞进行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AQP9的表达。结果缺氧组及复氧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死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缺氧和复氧后乳酸脱氢酶活性亦无明显改变(P(0.05),缺氧组细胞AQP9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并随缺氧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P<0.05),复氧后24h内AQP9表达逐渐下降,24h后AQP9表达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缺氧较为耐受,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存活能力无明显影响,缺氧引起AQP9的表达上调,而复氧使其表达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内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缺失对缺血时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离体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使用小干扰RNA(si RNA)沉默PINK1表达,氧糖剥夺(OGD)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分为4组:PINK1沉默组(si RNA+转染剂)、空质粒组(空质粒+转染剂)、转染剂组(只加转染剂)和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各组均与神经元共培养;另设立神经元单独培养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定量PCR及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内缺血诱导因子(HIF)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OGD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率较高,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后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INK1基因沉默后共培养神经元凋亡增加,星形胶质细胞EPO及VEGF分泌量减少、胞内EPO及VEGF转录水平降低(P0.05);HIF-1、HIF-2与NF-κB通路活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对OGD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作用通过EPO及VEGF实现;PINK1基因沉默后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减弱,可能与NF-κB通路活化水平降低、HIF激活受损进而下调EPO和VEGF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及其受体robo1在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不同时间后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培养乳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OGD模型,并分为OGD 0h组(对照组)、2h组、4h组、6h组和12h组。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力,RT-PCR法检测各组slit2mRNA和robo1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OGD 2h组、4h组、6h组和12h组的细胞活力(OD值)分别为0.756±0.013、0.681±0.016、0.563±0.033、0.404±0.024和0.222±0.026,细胞活力随着氧糖剥夺时间延长而下降,呈时间依赖性(P0.01)。(2)氧糖剥夺后,统计结果显示不同组别星形胶质细胞slit2 mRNA和robo1 mRNA表达先逐渐升高,6h组达高峰(与对照组比,P0.05),12h组明显下降(与6h组比,P0.01)。结论 slit2/robo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缺血后抑制性微环境的形成,影响神经的再生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连接蛋白43(Cx43)及其半通道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2只Wistar鼠被随机分为IR 0 h组、IR 4 h组和IR 24 h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x43、半通道抗体1(HC1)和半胱天冬酶3(Casp3)的表达。在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0 h,4 h和24 h,用MT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x43,HC1和Casp3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中HC1的表达明显少于Cx43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IR 4 h组大鼠脑组织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而IR 0 h组和IR 24 h组却没有明显的变化。OGDR后星形胶质细胞cell line和Psup细胞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在OGDR 4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OGDR 24 h组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GDR后shRNA星形胶质细胞中Cx43、HC1和Casp3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上变化。结论 Cx43及HCl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这可能是IR损伤发生及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积调节性阴离子通道阻滞剂Tamoxifen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与Tamoxifen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0h、12h、24h、48h),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以及免疫细胞荧光双标法(Brdu/DAPI)检测各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moxifen干预组在12h、24h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处于S期细胞的百分率相对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处于G0-G1期细胞的百分率较正常组增高(P0.01)。结论体积调节性阴离子通道阻滞剂Tamoxifen可以显著抑制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提示VRAC参与了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积调节性阴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与NPPB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0、6、12、24、48h),应用流式细胞技术以及免疫细胞荧光双标法(Brdu/DAPI)检测各实验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PB干预组在12、24h时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同时处于S期细胞的百分率亦相对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体积调节性氯离子通道阻滞剂NPPB可以显著抑制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提示VRAC通道参与了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后SH-SY5Y细胞凋亡情况及NF-κB信号通路NF-κBp65、COX-2蛋白的表达。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4 h/再灌注24 h组(OGD/R)组。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p65和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p65和COX-2的蛋白表达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氧糖剥夺4 h/再灌注24 h能够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p65对COX-2调控的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Recent data show that geldanamycin can protect the brain against stroke in vivo, and this may be due to induc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s. Our previous results show that heat shock protein 70 expression by retroviral transfection protects astrocytes from necrotic injury by combined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 in vitro model of ischemia. This study tested the ability of geldanamycin to protect astrocytes from either necrotic or apoptotic injury induced by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strocytes were pre-treated with 0.1 microgram ml-1 geldanamycin in the medium 4, 8, or 16 h before as well as during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Increased protein levels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were observed after 8 h pre-treatment with geldanamycin and increased further at 16 h pre-treatment, as detected by immunoblotting. Geldanamycin pre-treatment protected mature astrocytes from necrotic cell death and young astrocytes from apoptotic death. Geldanamycin protection of astrocytes against in vitro ischemia is likely due to upregul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鼠正常昼夜节律下以及睡眠剥夺后大脑海马组织细胞型朊蛋白(PrPC)和β-淀粉样前体蛋白(Aβ)表达水平的变化及PrPC在睡眠剥夺诱导的认知损害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成年C57BL/6小鼠置于光照和黑暗交替环境中饲养2周后分别在开灯后4、8、12、16、20、24 h等6个时间点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各8只,分别取海马、皮层2个部位的组织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PC和Aβ的表达水平。成年小鼠按体重大小排序,完全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境对照组、睡眠剥夺组,采用改良水平台法对小鼠进行72h快速眼动睡眠剥夺,断头处死小鼠获取海马,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PC和Aβ的表达水平变化。Halberg余弦分析PrPC和Aβ在海马与皮层的昼夜节律变化特征。结果 单余弦分析显示PrPC在皮层具有昼夜节律性(F=11.22,P<0.05)。Aβ在海马具有昼夜节律性(F=26.72,P<0.05); 睡眠剥夺后睡眠剥夺组海马PrPC的表达水平(0.22±0.05)较正常对照组(0.64±0.16)和环境对照组(0.58±0.09)明显下调(F=4.366,P<0.05),睡眠剥夺组Aβ的表达水平(13.03±0.71)较正常对照组(8.22±0.8)和环境对照组(8.6±0.57)明显上调(F=14.511,P<0.05)。结论 正常小鼠大脑PrPC和Aβ具有昼夜节律特征,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后PrPC的表达水平下调,而Aβ表达水平上调,且这可能是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rhEPO对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rhEPO的作用剂量及作用时间。方法新生Wistar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7 d~11 d,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损伤组和rhEPO处理组。(1)建立皮质神经元的OGD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rhEPO(0.1、1、10、100 U/ml);(2)在不同时间(OGD损伤后0 h、24 h、48 h)给予10 U/ml rhEPO。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与OGD损伤组比较,rh EPO(0.1、1、10 U/ml)处理可增加OGD损伤的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且浓度为10 U/ml时rhEPO保护作用最强(P0.05)。皮质神经元OGD损伤后立即加入rhEPO(10 U/ml)保护作用最强(P0.05),损伤后24 h及48 h给药没有增加皮质神经元存活率。结论 rhEPO对体外缺氧缺糖损伤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rhEPO有效浓度为0.1~10 U/ml,且其浓度为10 U/ml时保护作用最强;rhEPO在神经元损伤后立即给药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后与大鼠认知相关的行为学变化及脑内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经过筛选后分为空白对照组(CC组)、环境对照组(TC组)、睡眠剥夺组(SD组),每组各6只; 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odified multiple platform method,MMPM)建立睡眠剥夺模型,连续剥夺5 d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 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WB)检测自噬相关微管蛋白(LC3)及SQSTM1/P62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CC组和TC组比较,SD组大鼠毛色无光泽、易激惹、体重下降(P<0.05)。SD组与其他2组比较,逃逸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时间减少(P<0.05)。WB显示SD组与其他2组比较,大鼠脑内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II表达水平上升,P62水平下降(P<0.05)。CC组与TC组大鼠比较,体重、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组织自噬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睡眠剥夺后可损害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海马组织中自噬水平上调提示自噬活动可能参与睡眠剥夺介导的认知功能障碍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