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测定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及NBNA评分的影响,以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方法:2009年-2010年本院NICU收治的30-34周的早产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早产儿母亲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早产儿母亲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临床测量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和身长。患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别为(1806.30±304.59)g和(1797.90±221.34)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头围分别为(28.43±1.59)cm和(28.80±1.6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身长分别为(40.73±3.64)cm和(41.47±3.7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34.93±1.89和35.87±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 P>0.05)。结论: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长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影响,以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方法 选择NICU收治的30~34周的早产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早产儿母亲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照组早产儿母亲产前未应用地塞米松.临床测量早产儿出生体重、头围和身长.患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NBNA.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生体重分别为(1 806.30±304.59)g和(1 797.90±221.34)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头围分别为(28.43±1.59)cm和(28.80±1.6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身长分别为(40.73±3.64)cm和(41.47±3.78)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为34.93±1.89和35.87±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P>0.05).结论 产前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近、远期生长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产科病房收治的孕28~34周早产分娩病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过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116例)和对照组(21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并对其所产早产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在331例早产孕妇中,两组1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5 min Apgar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及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1岁时的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Gesell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发育测评亦未发现明显差异。结论产前地塞米松可显著降低严重出生窒息及早产儿RDS与死亡的发生;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早产儿的近、远期大脑发育及体格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春梅 《吉林医学》2010,31(16):2430-2431
目的:探讨药物地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出生的100例早产儿,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儿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早产儿,对照组50例患儿等量给予生理盐水组。结果:随访研究显示,观察组肺部疾患发病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慢性肺部疾病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产前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92例进行研究,按照产前孕妇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产前孕妇应用利托君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分娩的46例早产儿纳入参比组,产前孕妇应用硫酸镁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分娩的46例早产儿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早产儿不良结局、出生48 h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出生1年后的发育商评分、神经系统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3%,高于参比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观察组的早产儿不良结局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48 h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1年后的发育商评分为(89.28±4.23)分、神经系统评分为(28.27±0.52)分,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6、18.182,P<0.05)。结论 对早产情况产前应用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沐舒坦、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为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且首剂应用至胎儿娩出时间超过24 h但不足7天者为地塞米松组;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但出生后1 h内应用沐舒坦预防者为沐舒坦组;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出生后也未应用沐舒坦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情况,早产儿感染及沐舒坦药物不良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①地塞米松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10.9%)和沐舒坦组(15.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3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早产儿感染的发生率地塞米松组为26.1%虽高于沐舒坦(13.3%)和对照组(16.7%),但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沐舒坦组未发现沐舒坦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产前给药地塞米松、生后早期给药沐舒坦均能显著降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产前给药地塞米松疗效优于生后早期给药沐舒坦;但考虑到应用地塞米松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生后早期给药沐舒坦可成为临床上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金莲 《吉林医学》2010,31(13):1823-1824
目的:探讨产前使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早产儿,并随机分为两组,50例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早产儿为观察组,50例等量给予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肺部疾患发病率、吸氧时间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部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预防慢性肺部疾病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而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母乳喂养针对出院后早产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妇幼保健院体检早产儿78例,按随机法将所有早产儿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母乳喂养,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以强化母乳喂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长速率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出生3个月两组Gese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个月,观察组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0.51%)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应用于出院后早产儿有助于促进患儿早期体格生长发育,改善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预防贫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产前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治疗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予以硫酸镁和地塞米松治疗)与对照组(未采用药物干预直接分娩),每组各32例.比较2组围生儿结局、产妇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48 h、72 h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S/D、RI、PI、DBP、MAP等指标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兆早产产妇产前使用硫酸镁和地塞米松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新生儿血流动力学指标,使早产儿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产前给药氨溴索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对大鼠胎肺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12只孕鼠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氨溴索组,地塞米松组,倍他米松组.通过光镜观察、图像分析及电镜观察比较各组孕鼠的胎仔肺组织形态发育差异.结果:光镜下各治疗组呼吸膜周径大于对照组(P<0.05),肺泡表面积大于对照组(P<0.01),肺泡间隔均低于对照组(P<0.01).倍他米松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肺泡间隔小(P<0.01),呼吸膜周径及肺泡表面积大(P<0.01).透射电镜下各治疗组肺泡Ⅱ型上皮内可见板层小体,细胞器多见,倍他米松组和地塞米松组上述改变尤为明显;而对照组内未见板层小体、细胞器少见.结论:氨溴索、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均能促进肺发育,且倍他米松效果优于地塞米松.氨溴索无激素用药的毒副作用,可能成为产前促进胎肺成熟的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34~35周早产者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42例孕34~35周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78例,分娩前48 h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64例,不进行促胎肺成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免疫学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的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个月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头围与身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脑室内出血(IVH)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S促胎肺成熟的治疗可降低孕34~35周早产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早产儿的病死率,虽然会对体液免疫造成一定影响,但利大于弊,早期干预不良影响,可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治愈后后遗症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对78例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及愈后干预治疗,分组分析干预治疗前后神经系统、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NHSS评分干预治疗前后差异性不同,观察组患儿NHSS评分在干预治疗前为(23.35±5.54)与干预后(14.2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IQ评分(65.45±10.18)与对照组儿(68.95±1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克托莱指数为149.00、Kaup指数为14.91、劳雷尔指数为149.38、维尔维克指数为58.37、身高胸围指数为42.58以及身高坐高指数为47.56;对照组患者克托莱指数为151.00、Kaup指数为15.00、劳雷尔指数为151.26、维尔维克指数为59.47、身高胸围指数为445.45以及身高坐高指数为4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多为2~4岁,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若发病时及时治疗并给予愈后营养神经的药物、辅以各种康复治疗,患儿后遗症症状可逐步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刘洵洵 《当代医学》2014,(27):57-5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使用早产儿液态配方奶对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且胎龄〈34周的11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组组和观察组(n=56),对照组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患儿;观察组使用早产儿液态配方奶喂养患儿,比较2组喂养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监测2组纠正胎龄40周时身长、体质量、头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8.16±2.14)d,短于对照组(9.66±3.51)d(P〈0.05);观察组体质量为(3.8±1.9)kg、身长为(61.0±6.5)cm、头围为(38.5±2.5)cm,均大于对照组体质量为(3.6±1.6)kg、身长为(59.0±8.2)cm、头围为(37.5±3.5)cm (F=5.81,P〈0.05)。观察组56例中有10例发生宫外发育迟缓,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早产儿液态配方奶能加快患儿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纠正胎龄40周时早产儿液态奶喂养患儿生长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改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损伤的45例早产儿(男30例,女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出生后即给予EPO治疗,每次500U/kg,每周3次,连续治疗3~4周。测试所有患儿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浓度,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和血小板(PLT)、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①治疗组NBNA评分正常率为79.81%,高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入院第3、7天血清NSE和S-100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生后3、6个月治疗组MDI[(91.65±6.37)、(96.70±7.34)分]、PDI评分[(87.10±5.56)、(95.80±5.33)分]均高于对照组[MDI:(81.06±10.71)、(87.00±9.37)分;PDI:(81.88±6.68)、(89.69±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④治疗2周后EPO治疗组Hb、Ret水平p(168.30±20.80)g/L、(3.95±0.8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16±15.14)g/L、(2.66±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LT水平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O可保护受损伤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在改善早产儿脑损伤预后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中玲  王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54-155
目的观察早产儿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5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长情况和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2.3)d、(11.2±2.5)d、(25.3±4.3)g、(13.4±3.7)d,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的喂养时间、体重增加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4±2.5)d、(13.5±3.5)d、(20.1±4.2)g、(17.3±4.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16/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缩短患儿体重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及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血压、ET-1、NO以及血管弹性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2、4、6、8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后ET-1、NO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2组治疗8周后,大动脉弹性指数(C_1)、小动脉弹性指数(C_2)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治疗8周后,2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臂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明显,ET-1均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血管弹性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等神经康复治疗对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日常生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扩展型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3,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EDSS评分较对照组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EDSS评分较治疗前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F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4周后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多发性硬化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改善EDSS和FSS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眩晕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老年眩晕患者76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n = 38例)给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n = 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氟桂利嗪实施联合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药物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4周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得到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在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氟桂利嗪与银杏达莫联合应用于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确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入选病例为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肺炎30例,另选择同期行常规治疗的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如喂养不耐受、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空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发症(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窒息、贫血、呼吸暂停、休克).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达40.0%,无效率23.3%,总有效率达76.7%;对照组显效率34.6%,无效率42.3%,总有效率达57.7%,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25%,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出现窒息、贫血、呼吸暂停、休克、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