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激活自身肌肉间质细胞以拯救骨髓造血衰竭的作用。方法采用5-氟脲嘧啶与白消安合用诱导大鼠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于诱导再障前3d肌肉内植入重组人-BMP-2(rh-BMP-2),并以肌肉内植入琼脂为对照。观察血象、病理形态等变化以及两组再障大鼠的死亡率。同时,给正常小鼠大腿肌肉内植入rh-BMP-2,动态观察植入后局部的形态变化、形成骨及骨髓的形态特点,脾集落形成单位以及基质细胞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的表达。结果小鼠在BMP肌肉内植入1周内,在BMP周围有大量间质细胞增殖,随后形成骨及骨髓,其骨髓基质细胞的SCF表达明显高于自体骨髓;BMP植入组的再障大鼠,不仅血象与对照相比有明显改善,而且死亡率也明显下降,有56.3%大鼠存活超过3个月,其血象完全恢复正常,骨髓和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也恢复正常。对照大鼠除1只存活超过3个月外(占4.3%),其余均死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BMP肌肉内植入可拯救骨髓造血衰竭,其机制可能与BMP诱导成年自体肌肉内存在的干细胞向造血分化有关;本研究结果为应用成体自身干细胞进行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 采集足月胎儿脐带血,采用羟乙基淀粉沉降+淋巴细胞分离两步法分离培养UCB-MSCs.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成骨、成脂诱导鉴定分化潜能.研究UCB-MSCs表达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的情况.建立UCB-MSCs与异基因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同时构建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其对再障造血恢复的影响.结果 UCB-MSCs为成纤维样细胞,贴壁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表明,其不表达造血标志CD34,高表达CD44、CD73,体外成功诱导成骨与成脂分化.经γ干扰素(IFN-γ)诱导表达IDO活性,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增殖可能发挥免疫抑制作用.MSCs输注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结论 UCB-MSCs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MSCs可能通过IDO途径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UCB-MSCs的IDO表达对于免疫介导再障小鼠模型的骨髓造血恢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从脐带中分离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原代贴壁法培养人脐带MSCs,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MSCs输注组进行实验。经静脉输注免疫介导方法建立再障模型小鼠,分别于3、7、14、21、28 d观察其外周血象指标变化和骨髓组织形态;ELISA检测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的水平,计数骨髓造血干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结果:原代培养中脐带组织块直接贴壁后8~10 d,边缘爬出长梭形MSCs,随传代培养呈平行、漩涡状生长;再障小鼠经MSCs输注治疗后外周血象明显增高,IFN-γ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骨髓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带来源的MSCs对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可发挥造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9属于BMP家族,具有介导间充质干细胞、肌肉细胞和前成骨细胞等成骨分化的能力,还可以促进软骨形成。BMP-9诱导成骨分化的机制与传统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BMP-4、BMP-7 等)不完全相同。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余BMP(如BMP-2、BMP-4、BMP-7等)。且传统的BMP 抑制剂Noggin对于BMP-9促成骨分化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对BMP-9的结构和受体、成骨分化的作用和信号机制,以及成软骨分化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enchymal stem cell,MSC)向成骨及成脂肪细胞分化潜能的改变。[方法]采用免疫介导法进行再障造模,Babl/c小鼠经60Co射线亚致死剂量照射后,自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建立免疫介导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造模15天后进行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检测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数量变化,观察模型小鼠骨髓病理改变;茜素红和油红O分别检测模型小鼠MSC钙结节数和脂肪细胞形成率。[结果]再障模型小鼠CFU-F数明显减少;骨髓病理切片显示,造血组织减少,并脂肪化;再障小鼠MSC钙结节数量减少,脂肪细胞分化率显著增加。[结论]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MSC成骨潜能减弱,成脂潜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苯、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方法:BALB/c小鼠,采用皮下注射苯油混合液,苯剂量为1 mL/kg,注射总剂量以玉米油补足至4 mL/kg,隔日注射,共8次.第2天X射线2.0 Gy照射后,于试验第6天环磷酰胺80 mg/kg腹腔注射.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造血细胞凋亡以及相关调控蛋白Fas与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降低;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减低;同类造血细胞内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升高;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肝脾出现再障的病理改变.结论:采用苯、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外周血和骨髓的病理变化持续、稳定,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方法简单易行,发生率高,适合于实验血液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肾论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使红髓被脂肪髓所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国内将再障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环磷酰胺和甲苯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 ,并进行病理学观察。方法 昆明种小鼠 ,于皮下注射环磷酰胺 (5 0mg kg ,隔天 1次 ,共 4次 )及甲苯吸入染毒 (浓度 30mg L ,每次 2h ,共 8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皮下注射 ,不染毒。 10d ,观察血象、骨髓、脾脏及外周微循环等病理变化。结果 血象 :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显示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 (P <0 0 1) ;病检 :骨髓增生显著低下 ,造血细胞含量减少 ,脂肪细胞明显增多 ;脾脏萎缩 ,脾小体变小或消失 ,部分小鼠有髓外造血灶 ;外周血微循环障碍等。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形态学表现。经 35d观察 ,病变持续存在 ,病变及表现与人的再障相似。对照组无上述改变。结论 环磷酰胺与甲苯合用复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 ,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有利于药物筛选应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造血抑制小鼠对我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剂补肾阴方、补肾阳方进行了治疗和预防性实验研究,通过观察造血抑制小鼠血象、骨髓象的变化及琼脂半固体培养法培养粒—单系祖细胞的生长情况发现:复方补益中药能够保护骨髓,促进造血干细胞恢复,改善血象、骨髓象。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策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陈维信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于红髓被脂肪髓所取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严重及难治的综合病征。它是由不同的病因使骨髓造血多能干细胞及域造血微环境受损的疾病。临床特点有贫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扶正养营颗粒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增殖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环孢霉素A对照组、扶正养营颗粒实验组,记数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测定骨髓造血组织容量及bcl-2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记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组织容量及bcl-2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孢霉素A组、扶正养营颗粒组外周血象记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组织容量及bcl-2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养营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拮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改善骨髓增殖,发挥其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Recent studies indicate that immune-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AA)resembles such autoimmune diseases as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and chronic autoimmune thyroiditis that belong to 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s.Many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groups have successfully isolated the pathopoiesis-associated T cell clone causing hematopoiesis failure with a CD4 phenotype from peripheral blood and bone marrow(BM)in AA patients.In the current study,BM CD4+ T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AA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微环境与造血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本文对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和10例缓解后的CAA骨髓用透射电镜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8例CAA患者骨髓间质呈萎缩性改变,缓解后则呈增殖状态,缓解越好的病例增生性变化越明显,因此推测骨髓间质的萎缩与增生和造血功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离、纯化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 ,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对4 2例AA患者 ,以常规方法进行骨髓液采集和有核细胞分离 ,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 4+ 细胞 ,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作CD3 4+ 细胞的纯度检测。结果 骨髓CD3 4+ 细胞纯度达 95 %~ 99% ,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多呈单个、散在分布 ,着色较淡 ;而对照组骨髓CD3 4+ 细胞多呈均匀或丛簇状分布 ,着色较深。结论 应用MACS分离AA骨髓CD3 4+ 细胞 ,特异性强、纯度高 ,是研究AA骨髓CD3 4+ 细胞功能、形态的最直接、客观、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hBMP2在小鼠体内进行剂量依赖性研究,并观察其在大鼠和家兔体内异位诱导成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家兔股部肌袋植入rhBMP21.5和3.0mg,植入后1、2、4周取材观察成骨情况;小鼠股部肌袋植入100~1000μg的rhBMP2,植入后1、2、3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成骨量分析,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测定。结果大鼠植入1.5mgrhBMP2植入2周、家兔3.0mgrhBMP2植入4周表现为高效成骨活性。rhBMP2小鼠体内诱导成骨实验表现为成骨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原核表达的hBMP在小鼠、大鼠和家兔体内有高效的诱导成骨活性,小鼠体内实验rhBMP2表现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当归造血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由多种原因造成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为气血两虚。当归为益气、补血中药有造血刺激作用。随着细胞培养技术、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当归造血刺激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许多成果,结合近年文献,主要从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改善造血微环境、调节免疫及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阐述当归造血刺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鉴别要点。方法 比较24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5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CAA组出血及三系减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RA组,网织红细胞相对值MDS-RA组明显高于CAA组;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CAA组增生程度低下以及巨核细胞减少和消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DS0-RA组,而MDS-RA组病态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分型与临床诊疗间的关系。方法: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制成2μm厚的骨髓病理切片,用网形测微器计点法测定切片内造血主质与脂肪组织所占容量的百分比率,确定骨髓增生度;以骨髓增生度、局限性造血细胞灶或岛、巨核细胞数等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理分型依据。结果:在380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检查患者中,依据此方法分型,其中:再生不良型83例(21.84%),再生障碍型II196例(51.58%),再生障碍型I101例(26.58%);提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理与低增生骨髓象、低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特征。结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用不脱钙的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以及骨髓病理分型,可有效的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上清TNF-α,IFN-γ的水平,探讨其与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sA)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24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骨髓上清TNF-α,IFN-γ进行检测,所有再障患者给予CsA治疗至少3个月.结果再障病人骨髓上清TNF-α,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0.01),TNF-α,IFN-γ水平高者对CsA治疗的反应好.结论再障患者骨髓上清TNF-α,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对CsA治疗的反应可能与骨髓上清TNF-α,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