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中的CT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巨大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进行治疗,分析术后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及复查肝脏CT获得的残余肝脏体积和残肝分数,同时对满足机体需求的患者行开腹肝脏右三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后7~14 d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ST、ALT、DBIL和TBIL水平均恢复至正常值。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后7 d、14 d复查肝脏CT获得的残余肝脏体积分别为(873.62±213.24)cm~3、(915.27±205.36)cm~3,残肝分数分别为(0.78±0.09)、(0.85±0.08)。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后,30例患者均行开腹肝脏右三叶切除术,术后7 d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AST、ALT、DBIL和TBIL水平均恢复至正常值。结论 CT检测残余肝脏体积和残肝分数,是明确选择性肝门静脉结扎术加肝脏离断术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巨大原发性肝癌行二期手术时机的良好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成武 《浙江医学》2019,41(17):1808-1811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肝切除术是目前原发性肝癌患者获治愈可能的首选治疗手段。与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展,肝切除范围和手术复杂性不断增加,在经验丰富的腔镜肝脏外科中心,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治疗巨大肝癌、困难部位的肝癌、合并肝硬化的肝癌及复发性肝癌等均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6,(3):341-344
<正>肝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肝癌患者多于有症状时至医院就诊,此时肿瘤多数已到中晚期,行一期手术切除病灶已不可能,只能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等姑息性治疗,姑息性治疗预后一般较差,因此对于此类一期手术无法切除的肝脏肿瘤患者,寻找一种可根治性切除病灶的手术方法变得尤为重要。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部分中晚期肝癌的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2步肝切除新技术在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切除的意义.方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2步肝切除,手术第1步,门静脉右支结扎后离断右三肝和左外侧叶肝实质,待健侧肝组织增生后再行右三肝切除.结果 笫1步手术后7d,残肝体积从313.5 mL增加到559.1mL,并在第1步手术后8d,第2步手术行右三肝切除.第2步手术后8d患者顺利出院,肝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诱导了残肝组织快速的增生.结论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提高了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可切除率.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有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因此需要仔细选择手术患者;该术式的可行性、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估.  相似文献   

5.
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的解剖基础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的解剖基础及技术问题。方法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地中海贫血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8例,原发性脾功能亢进2例。手术步骤包括解剖结扎脾动脉,切断脾周韧带,解剖结扎脾门血管并离断。结果20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8例成功进行早期脾动脉结扎,2例未找到脾动脉。所有病例均进行脾门血管逐条解剖后结扎离断。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110±35)min;出血量20~1500mL,平均(160±87)mL。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是可行的,早期脾动脉结扎、脾门血管逐条解剖结扎后离断是控制术中出血的关键,紧贴脾实质处理脾蒂可防止胰腺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将9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两组:联合手术组和对照组。联合手术组52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严重门静脉高压症行联合手术的患者;对照组46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轻度门静脉高压症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联合手术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术后与术前的差异较对照组明显,脾功能亢进得到改善;联合手术组远期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充分改善肝脏功能,肝肿瘤切除+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有效治疗原发眭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手术治疗的3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分别采用了肝切除或微波消融术处理肝癌病灶,脾切除术或脾动脉结扎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胃冠状静脉结扎术处理门静脉高压症.无手术死亡.术后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胸腔积液3例,腹水6例,肝肾功能不全4例,腹腔出血1例,脾/门静脉血栓5例.脾亢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术后1年随访,5例失访,4例肝癌复发,其中死亡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1例术后10个月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套扎成功止血.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木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成武 《浙江医学》2018,40(24):2624-2627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获治愈可能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仅少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有手术切除治疗的机会。肝切除术后剩余肝体积(FLR)不足和肿瘤远处转移是HCC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术前评估存在FLR不足的HCC患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增加FLR,使患者获得肝脏手术切除治疗的机会,即计划性肝切除术。门静脉栓塞术(PV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PVE、联合肝脏隔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良术式等是现阶段实施计划性肝切除术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就计划性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无法行一期根治性肝切除手术的原发或转移性肝肿瘤的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因巨大型肝肿瘤行腹腔镜辅助ALPPS的10例患者,术前予肝功能、B超、CT等检查,评估后予腹腔镜辅助ALPPS术式,检测围手术期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腹腔镜辅助ALPPS均顺利完成,第1步手术时间(245±48)min,出血量(650±194)ml,第2步手术时间(155±45)min, 出血量(875±85)ml,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4.0±3.5)d,总住院时间(40.8±11.2)d。术后2例发生胆漏,无肝衰竭、严重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ALP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巨大型肝肿瘤的手术方式,3D打印技术为腹腔镜辅助ALPPS术前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常规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6.6-2010.4在我院经外科常规手术治疗的93例肝癌合并中重度门静脉高压症病例,其中肝癌行不规则切除59例,行射频热毁损术59例;门脉高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41例,行脾切除术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30例,行脾动脉结扎术22例。结果:随访2月-3年,肝部分切除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围手术期发生肝衰竭死亡1例;开腹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行脾动脉结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肝癌切除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66.3%、52.9%,死亡原因依次是肝癌复发、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射频消融组常规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1%、67.1%、50.3%,死亡原因同肝癌切除组。结论:术前病情不同,行外科切除与射频消融相比,两种治疗措施的疗效没有差异性,个体化治疗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关键。肝脏移植是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最佳治疗手段。如适应症选择得当,肝癌和门静脉高压症同时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王成锋 《中国医刊》2002,37(3):13-14
原发性肝癌 (PHC)因其肝硬化的高伴发率(80 %~ 90 % )、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多中心起源、早期出现肝内转移等 )和肝脏的解剖特点 ,使相当大的一部分PHC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因此PHC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在PHC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大。PHC的姑息性手术治疗包括 :非根治性手术 (姑息性肝切除术、减瘤术 )、术中无水酒精注射术、肝动脉结扎术、术中门静脉和肝动脉置泵化疗术、探查活检术等。1 非根治性切除术 (姑息性肝切除术和减瘤术 )姑息性切除术指根治性切除术外的肝切除术 ,包括减瘤术等。1 1 Ⅳa期肝癌的外科治疗 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治疗56例肝脏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肝癌切除2例成功,存活20月,肝血管瘤切除2例成功。存活,不能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癌,行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5例,顺利恢复,存活6-16月;行腹腔镜门静脉插管5例,肝动脉结扎 腹腔镜门静脉插管34例,肝动脉插管 腹腔镜门静脉插管4例,术后无并发症,早期经门静脉、肝动脉插管化疗,存活3-12月,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2例,无并发症,痊愈。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难度高,需探索。腹腔镜肝癌微波固化、肝动脉结扎术或肝动脉插管(化疗)术/或门静脉插管(化疗)术,可作为晚期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姑息治疗。腹腔镜肝脓肿置管引流术是取代剖腹肝脓肿引流术的有效方法,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应作为肝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肝脏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大部分患者初诊即失去手术机会。剩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是无法手术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制约肝脏外科发展的瓶颈。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能够促进剩余肝脏快速增生,进而接受手术切除,显著改善了无法手术患者的预后。但这项技术开展之初,因其安全性问题争议较大,现已得到明显改善。文章通过总结ALPPS相关文献来阐述其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切除手术是肝脏外科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手术方式有肝叶切除和部分肝切除。但是肝切除术后有许多潜在的并发症。例如:出血、肝功能衰竭、腹水漏、膈下脓肿、胆漏、胸腔积液等,而术中和术后出血是肝脏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4h内,发生在术后36h的比较少。现将我科1例行右半肝切除术后迟缓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韩侨宇 《重庆医学》2018,(1):125-127
肝癌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癌症,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75万新发患者[1].由于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一种全新的肝切除手术方式,分两期完成:一期为门静脉右支横断;二期手术为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一期手术后7d行腹部CT重新评估患者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若剩余肝体积/总肝体积(FLR/TLV)>30%,则可行二期手术],为既往因FLR不足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ALPPS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除既往肝脏手术麻醉特点外,对麻醉又提出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肝脏外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由于对肝脏解剖和微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的进展,使肝脏手术得以发展。右半肝切除一般选择胸腹联合切口,术中体腔暴露面积广,断肝时切面渗血多而凶猛,再加上病人已有肝功能不全,因此麻醉处理有一定困难。我院在1987年3月行原发性肝癌右半肝切除术二例,麻醉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旭日  李新丰 《河北医学》2007,13(5):625-628
自从1991年Reich首先报道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以来,随着腹腔镜肝脏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腹腔镜专用器械、设备的出现,腹腔镜肝切除术(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并显示良好的疗效.本文就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在病例选择、手术操作要点及断肝技术、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安全性及可行性和发展优势等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肝脏解剖生理的特殊性,术中出血、胆漏、肿瘤切缘的判断一直被认为是腹腔镜肝切除术(LH)手术中的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具有丰富肝脏外科经验及腹腔镜操作技术的外科医师的缺乏也一度制约了LH的发展,故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术中、术后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肝癌起病隐匿,生长迅速,是难治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愈性手段,肝切除术的术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规则性肝切除和不规则性肝切除。还有离体和半离体肝切除、腹腔镜肝切除以及目前临床开展的全肝切除肝移植术等新型术式。肝切除术的基本操作技术: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方法;断肝方法;肝脏断面和胆管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