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掰安瓿时手常易被碎玻璃割破。我们利用注射器的外套管代替手掰安瓿以减少对手的损伤。现将方法介绍如下:取一具用过的注射器(10ml或5ml)将其分离,取外套管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30min后,取出清水冲洗待干(如掰20ml安瓿用10ml注射器,其他规格安瓿用5ml注射器),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有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实验组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3.6±1.26)min、术中出血量为(145.2±2.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0.4)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65.2±2.36)min、术中出血量为(162.1±2.2)mL、术后住院时间为(15.0±1.2)d](P<0.05);实验组切除肿瘤直径为(3.26±1.0)cm,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70±1.0)cm(P<0.05);实验组中转手术开腹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较多,临床上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循环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班级56名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28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PBL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护士进行考核并调查对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为(92.58±8.51)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8.37±9.42)、满意度为81.48%](P〈0.05)。结论 PBL教学在循环生理学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住ICU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法,实验组采用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法,同时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抹纤维支气管镜再行检查,观察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一次性置管顺利程度及在气管内停留时间.结果 操纵过程中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恶心、喉和支气管痉挛及呛咳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纤支镜一次性检查顺利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7%),P<0.01;实验组纤支镜在气管内停留时间[(3.07±1.36)分]显著短于对照组[(5.00±1.31),(P<0.001)].结论 在纤支镜检查中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操作中的不良反应,从而一次性置管顺利,缩短了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主研制的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0例行近端肢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0例)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包裹肢体,对照组(180例)术中使用常规方法包裹肢体。比较两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及术后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结果实验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为(2.80±0.59) min,对照组为(6.60±0.72)min;实验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所需人数为(1.00±0.00)人,对照组为(2.03±0.41)人;实验组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为6次,对照组为36次。实验组与对照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及术后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对普骨科手术患者的远端肢体进行包裹,方便、快捷、所需时间短、所需人数少,可保证手术区的无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晓晨 《当代医学》2016,(26):92-93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具体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71例进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检查中心率(72.3±7.1)min,收缩压(128.2±14.1)mmHg,舒张压(63.2±10.3)mmHg。检查后心率(71.6±7.8)min,收缩压(122.6±13.5)mmHg,舒张压(62.1±9.1)mmHg。对照组组检查中心率(84.5±8.5)min,收缩压(145.1±16.3)mmHg,舒张压(75.4±11.3)mmHg。检查后心率(83.3±8.1)min,收缩压(133.6±13.5)mmHg,舒张压(69.7±12.3)mmHg。实验组患者在检查中和检查后的心率以及血压情况都显著好于或低于对照组,指标较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护理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31%,护理有效率为82.76%,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可以使身体和心理尽量保持舒适的状态,减少护患纠纷以及不愉快事件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结合住院患者随访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将规范随访制度之前后的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96±1.65)d,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9.37±1.8)d,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52±1.04)d;实验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7.89±1.59)d,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8.61±1.62)d,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5.65±1.03)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中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31256±2932)元,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34109±5016)元,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3956±2071)元;实验组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9685±2653)元,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32213±4879)元,心导管射频消融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2685±1815)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为87.29%,对照组满意度为77.14%,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管理结合住院患者随访制度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在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不同原因引起的大量积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使用2.0 ml或2.5 ml注射器,取出活塞后与引流袋接口直接连接;试验组使用1.0 ml皮试注射器,取出活塞后,将引流袋的硬接口剪去再把引流袋的软管端插进注射器的针筒内5~8 cm作为连接的方法。观察两组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患者及护士满意率。结果 60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未出现明显病情变化及脏器损伤。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引流袋脱落率、针筒接口渗液率、活动影响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式引流中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采取皮试注射器的固定连接方法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法,此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赵春霞 《当代医学》2014,(32):147-148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不同应用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接收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用人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利用门氡胰岛素治疗,比例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66.7%;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比较满意度达到93.3%高于对照组患者60.0%;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g/L,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8.44±1.85)mmol/L、血红蛋白为(8.69±0.25)g/L(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采用门氡胰岛素注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与血红蛋白含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同时低血糖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闫冬枝 《中外医疗》2011,30(35):29-30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进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即四手操作治疗组患者48例共59颗牙,对照组即传统治疗组患者45例共53颗牙,分别记录2组工作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工作(56.23±8.42)min,实验组平均工作(32.51±7.56)min。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工作时间缩短,工效提高率42.18%。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为48.89%,经χ2检验,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手操作技术能有效提高下颌阻生齿拔除术的工作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适合在下颌阻生齿拔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彭楚明  肖灿辉  肖琴  苏咏泉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303-304,307
目的 探讨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对38例老年患者进行胸骨骨髓穿刺。结果 共进行45次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44次,一次性成功率97.8%,所有取材满意,无骨髓液稀释,无局部感染、出血、穿刺意外发生。结论 应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老年人胸骨骨髓穿刺,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损伤小、取材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杨萍  杨京晶 《中外医疗》2009,28(29):179-180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针头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找出患者操作的误区,防止笔用针头重复使用对病人造成伤害.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相关信息调查评价表对206例接受胰岛素笔注射的门诊病人进行评估,其中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主要与经济、年龄、文化程度、观念、风险教育有关,49.51%的患者腹部注射区域存在异常。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在指导胰岛素注射时,应针对病人的特点、学历、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干预,提高病人对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注射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尖锐器械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给出防护建议。 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66名急诊科室护士近一个月尖锐器械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尖锐器械损伤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急诊科护士尖锐器械损伤的相关因素。 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166名急诊科护士近一个月内尖锐器械损伤率为16.86%。2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尖锐器械操作带手套、注射器使用后回套针帽护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急诊室工作年限 < 5年、非正式护士、经常为不合作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掰安瓿未使用纱布、工作环境光线不充足、工作环境吵杂、无尖锐器械伤上报制度、认为尖锐器械伤不可避免护士构成比均较高(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诊室工作年限 < 5年、非正式护士、经常为不合作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掰安瓿未使用纱布、工作环境光线不充足、工作环境吵杂均是导致急诊科护士尖锐器械损伤的危险因素(OR=3.955、6.481、7.478、2.906、2.627、2.321,P < 0.05~P < 0.01),而接受有尖锐器械伤上报制度、认为尖锐器械伤可避免是急诊科护士尖锐器械损伤的保护因素(OR=0.557、0.652,P < 0.05)。 结论急诊科护士尖锐器械损伤发生率较高,影响尖锐器械损伤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引起临床关注和重视,从改善工作环境、加强防护知识和意识着手,尽量避免尖锐器械损伤。  相似文献   

14.
宋玲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62-116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干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2008年162名实习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锐器伤及职业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62名护生中,发生锐器伤的有113人次,发生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输液及注射结束拔针时、处置医疗废弃物时、手掰安瓿时和其他原因。2008年实习护生岗前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2007年的实习护生,培训组87名中锐器伤40人次,锐器伤发生率45.98%,未培训组75名中锐器伤73人次,锐器伤发生率9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锐器伤的发生与职业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漠,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密切相关,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效果评价,是减少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有效干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通  孙善全 《重庆医学》2012,41(13):1249-1251,1244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15),实验组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造成大鼠右侧大脑半球局部脑损伤;对照组仅切开头皮,不造成大鼠脑损伤。分别进行脑组织形态学观察、脑含水量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AQP4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72h病灶区域脑组织含水量百分率[(80.18±0.55)%较对照组(78.10±0.52)%]高(P<0.05)。实验组1、3h AQP4平均吸光度值(0.210 0±0.029 4、0.186 0±0.016 5)较对照组(0.143 3±0.053 8)高(P<0.05)。结论在脑创伤早期,AQP4强烈表达,可能与脑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有关。在脑创伤后期,由于AQP4表达呈下调趋势,其活性降低,出现混合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用YL 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与同期住院的80例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组做对照。结果 术后14d及3个月微创组生存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用YL 1型穿刺针行颅内血肿碎吸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十分实用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Immunisation injection accounts for less than one-tenth of the global total injections, and it is believed to be safer than therapeutic injections. However, reports have it that about one-third of immunisation injections are unsafe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Africa.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practice of sage immunisation injection among health workers in static immunisation centres in a urban community in Nigeria with a view to assessing the safety of immunisation injection services in the area. Study design/methods: Pre-tested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were administered to 102 consenting staff and observation checklist was completed for each of the 13 fixed immunisation centres in the study area. Results: Most of the subjects 82(80.4%) had poor knowledge of safe immunisation injection and about the same number were not aware of any policy on injection safety. Injection abscess was the main health hazard of unsafe injection reported by majority 71(69.9) of the subjects while as few as 10(9.8%) mentioned needle prick as a health hazard. The common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unsafe injection listed by the subjects were abscess, HIV and Hepatitis in that order of frequency. Also, most of them 69(67.5%) felt that open burning is the ideal method of disposal of injection waste, while the actual method of disposal practised in most health facilities were mainly open burning (48%) and open dumping into an insecure pit (24%). Up to 83% of the subjects preferred the use of standard disposable syringes and needles for vaccination, but most of them (75(73.5%) confirmed that they use both sterilisable and disposable syringes and needles for vaccination in their health centres. BCG vaccine was exclusively administered using sterilised needles and syringes, while tetanus toxoid was given using disposable syringes and needles in virtually all the centres. Re-use of syringe for vaccine withdrawal and re-capping of used needles before discard were common practices observed while accidental needle stick injury was reported by about half (49%) of the subjects. Conclusion: Staff re-training, adequate supplies of injection equipment and provision of appropriate facilities for disposal of injection waste would go a long way to enhance safe immunisation injection practice in the area. Key words: immunisation, injection practice, injection safety.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扬州美德莱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2例受试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扬州美德莱和安徽天康生产的自毁式注射器,注射给药后评价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品临床使用性能、有效性合格率均为100%;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产品综合评价非劣效于对照组产品。结论试验组产品使用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劣效于已上市的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常规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胸外科行常规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组(试验组)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哌替啶累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结果(1)疼痛程度:术后12、24、48 h时,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82±0.64,2.66±0.45,1.89±0.24)与对照组(3.71±0.77,2.74±0.55,1.94±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nce-Henry评分(2.39±0.34,1.48±0.18,0.92±0.11)低于对照组(3.14±0.42,2.74±0.33,1.5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试验组的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呼吸衰竭、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静脉自控镇痛泵,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动态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包装塑料安瓿产品在预防注射药物细菌污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选择该院临床一线护士78名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一线护士78名作为对照组,在静脉内输注药物时对照组使用玻璃安瓿产品,观察组使用塑料安瓿产品,记录两组注射药物细菌污染情况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注射药物细菌污染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启安瓿与辨认所需时间分别为(20.42士3.22)、(28.40±4.20)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0±4.10)、(34.20±5.2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安瓿使用过程中无一名护士发生锐器伤,对照组锐器伤发生率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塑料安瓿产品可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有效防止注射药物细菌污染,减少护士操作过程中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