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统计,美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患者已逾500万,每年新增50万[1].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出院诊断是CHF,也是反复住院的最常见病因[2].美国对这部分患者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每年需280~500亿美元.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表明,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3].据估计,我国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至少400万.65岁以上患DHF的老年入死亡率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相似,每年约15%.过去20多年SHF的生存率明显上升,DHF的生存率却没有改变[4],DHF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  相似文献   

2.
近年的研究一致肯定了血浆脑利钠肽(BNP)对心力衰竭诊断、预后的价值[1]。本研究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及34例收缩性心力衰竭(SHF)患者的BNP水平,旨在探讨老年DHF与SHF患者BNP水平的差异。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9月在福州军区总医院心内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对心衰进行分类简便易行,但存在局限性。收缩性心衰(SHF)与舒张性心衰(DHF)病理生理机制不同,SHF应用神经激素拮抗剂治疗显著获益,DHF病理生理机制涉及系统性炎症、代谢紊乱、心外膜脂肪组织堆积、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等,DHF的有效治疗尚未明确。DHF诊断建议采用超声心动图提出的心功能诊断标准。目前DHF治疗策略包括对症治疗、探索性抗炎症和抗代谢药物治疗。为了减少心衰再住院率,神经激素拮抗剂适用于大多数SHF合并DHF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重要的进展之一是对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引起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即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认识,已成为基础及中西医临床研究中的热点问题[1]。单纯DHF是指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室充盈异常和充盈压升高而导致肺循环瘀血的临床综合征[2]。可发生于冠心病(CHD)、高血压性心脏病及部分心肌病中。目前已知由其所致的心衰约占全部心衰的20%~30%[3]。常发生于心衰早期,收缩性心衰(SHF)之前,治疗亦有别于SHF。因此,如何及早辨认和治疗LVDD,防止其转化为DHF,已成为中西医共同关注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与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就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0例,根据LVEF不同分为SHF(LVEF<50%)组55例和DHF(LVEF≥50%)组35例。另选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5例无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DW在SHF与DHF患者的相关性及诊断意义。结果SHF组RDW、尿酸、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大于DHF组[(13.9±1.0)%vs(13.0±0.5)%、(417.6±151.0)μmol/L vs(339.9±89.7)μmol/L、(41.8±7.1)mmvs(33.9±7.2)mm、(58.5±12.5)mmvs(48.6±8.8)mm,P<0.05],而室间隔厚度显著小于DHF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LVEF与RDW、尿酸、B型钠尿肽、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P<0.01)。RDW鉴别诊断SHF与DHF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RDW取值13.35%作为界值的敏感性为67.3%,特异性为74.3%。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SHF比DHF的RDW水平更高,RDW对鉴别诊断SHF和DHF可能有一定帮助,当RDW>13.35%时,诊断SHF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1998年欧洲心力衰竭工作组制定了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诊断标准,当时认为DHF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HF)患者的1/3,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而近20年流行病学的发现使这些观点发生改变,研究显示DHF占所有HF患者的50%以上,且预后凶险程度与SHF相同.老年、女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左室肥厚都是DHF的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7.
收缩功能保持的心力衰竭(HFpEF)又被称为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以往被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收缩功能障碍一定伴有舒张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充盈压增高;而舒张功能障碍也会影响收缩功能,患者可存在左心室壁心肌纵向运动异常[1,2],但心脏整体收缩功能可保持正常或基本正常.影响舒张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基质增生和心内膜、心包纤维化等,典型的疾病如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等.当高血压引起左心室向心性重构和肥厚时左心室舒张特性发生变化,左心室松弛和充盈受损即发生舒张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常发生在收缩功能改变之前.患者初期可能无症状,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则称之为HFpEF.  相似文献   

8.
舒张性心力衰竭新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一组具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症状和体征、收缩功能正常,以心室肌的舒张功能障碍、顺应性减退、僵硬度增高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主要是指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室射血不足所致的充血性心衰。临床上大多数心衰患属SHF合并不同程度DHF的混合性心衰,但是仍有30%~40%属单纯DHF,并且年龄愈大,这一比例愈高。由于DHF往往发生于SHF之前,因此,把DHF从传统的充血性心衰中分离出来进行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于减少晚期混合性心衰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就DHF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heartfailure,DHF)是指以心肌松弛性、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成为临床独立的疾病,约占整个心力衰竭患者的1/ 3。目前对DHF的认识尚未完全取得一致,本文将介绍DHF的概念、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一、DHF的概念我们知道,心室舒张功能是指在心脏收缩后、心室恢复到原来(即前一个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的能力,包括心室肌的舒张性和心室的顺应性两部分,前者用心室压力下降速率表示(-dp/dt) ,后者用容量压力关系来衡量(ΔV/ΔP)。心室顺应性的最佳测量…  相似文献   

10.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DHF)又称收缩功能尚存心衰、正常射血分数心衰,是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室射血(LVEF)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成为独立的疾病,约占整个心力衰竭的33.3%[2],其临床特点是心肌显著肥厚、心脏大小正常,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及左室舒张期充盈减少。 DHF 的发生随年龄而增加,有报道[3],60岁以下患者DHF 的发生率为15%~25%,60岁~70岁患者为35%~40%,而70岁以上的患者高达50%,推测这可能与心肌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递质因素随年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现代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舒张性心力衰竭 ( 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指以心肌松弛性和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且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之前 ,现已成为独立的临床疾病 ,约占整个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 ,特别是我国正在迈入老年社会的过程中 ,其自然发病率逐年增加 [1-4 ]。因而 ,正确诊断 DHF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中极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DHF的临床诊断及其技术、方法和标准作一概述。DHF的临床诊断标准至少应满足 :( 1)客观反映出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 ;( 2 )应用各种现代诊断技术易于获得诊断 ;( 3)适用于各种具有 D…  相似文献   

12.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已成为本世纪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无论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还是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distolic heart failure,DHF)都是如此.以往几十年对SHF的研究远较对DHF的研究深入,其实DHF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比我们所认识的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13.
张环  李涛 《心脏杂志》2014,26(4):440-442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253例,其中舒张性心力衰竭118例,收缩性心力衰竭135例。登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所有患者均检测N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竭均以老年患者居多,前者以女性多见(56.8%),并发高血压病(81.4%)及心房颤动(26.3%)均高于于后者(前项P0.01,后项P0.05),并发冠心病(45.8%)少于后者(P0.01);两组NT-proBNP及hs-CRP均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舒张性心力衰竭组NT-proBNP低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组(P0.01),但hs-CR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比,舒张性心力衰竭于老年女性更多见,高血压病患病率及心房颤动发生率较高,NT-proBNP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4.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一组以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中30%~50%属于DHF,65岁以下人群DHF患病率小于1%,而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于5%[1].很多基础性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心肌浸润性病变等)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和DHF,老龄所带来的心血管的生理变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1].我们就目前老年DHF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探讨老年DHF时NT-ProBNP和CRP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59例经临床治疗后心力衰竭改善的老年DHF患者,根据Lester等[1]介绍的美国DHF的超声诊断方法,按DHF的分级分组:弛缓受...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诊断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无症状性、充血性和难治性心衰,按病理生理学改变可分为收缩性心衰(SHF)和舒张性心衰(DHF)。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低控制率、再灌注疗法使大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以存活等原因,老年人心衰的发生率日益升高。  相似文献   

17.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也称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或者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即患者有心力衰竭症状,但LVEF值正常。严格说来DHF的外延要小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其核心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的舒张异常。Kessler〔1〕临床研究中将DHF定义为LVEF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无进展性左室扩大。1流行病学2006年,ADHERE数据库〔2〕通过统计分析100 000个住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8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于发病48 h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心功能情况分为心功能正常组(NHF)、收缩性心力衰竭组(SHF)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结果心功能正常组45例,占54.9%;SHF组16例,占19.5%;DHF组21例,占25.6%。SHF及DHF两组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1),SHF组明显高于DHF组(P0.01)。排除SHF后,BNP125.74 mL诊断DHF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3%,准确性95%。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TDI)成像技术评价老年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老年ADD组)157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老年DHF组)130例及健康老年人(正常对照组)89例,应用TDI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水平左心室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心肌长轴方向收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Sm);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老年ADD组与老年DHF组二尖瓣环水平心肌侧壁、前壁、下壁Sm值、Sm均值及老年DHF组室间隔Sm值显著降低(P<0.05~0.001),且老年DHF组Sm值降低幅度更大(P<0.05~0.001)。结论老年单纯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存在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降低,Sm较LVEF能更敏感地检测到轻度收缩功能不全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现今,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发病率约占全部心衰事件的50%,且在过去20年间,其发病率持续增长,而死亡率却没有下降,DHF已被认为是和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同等重要的公共卫生事件~[1-2]。高血压(hypertension,HTN)通过诱发舒张功能障碍(diastolic dysfunction,DD)、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