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对称C18高效液相色谱柱上,采用手性配体流动相法对D,L-色氨酸对映体进行了拆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泵前预混的方式,以手性配体试剂与甲醇作为手性流动相,其配比为86.5∶13.5(V/V)时,可以得到D,L-色氨酸对映体的基线分离。该方法与手性固定相拆分相比,具有低成本优势。同时研究了手性流动相的进样方式、组成、流速、柱温等因素对色氨酸拆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手性配体流动相法拆分D,L-色氨酸对映体的如下热力学性质:ΔHD=-22.48kJ/mol、ΔSD=-0.0565kJ/(mol·K)、ΔG298.15D=-5.66kJ/mol及ΔHL=-22.26kJ/mol、ΔSL=-0.0526kJ/(mol·K)、ΔG298.15L=-6.58kJ/mol。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普罗帕酮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拆分方法,为研究普罗帕酮手性异构体药代动力学提供依据。方法:在Chiralpak AD-RH柱上,考察流动相pH值、流速、乙腈比例、缓冲盐浓度、柱温对普罗帕酮手性异构体拆分的影响。结果:以2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8.5)-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5mmol/L,柱温25℃,在Chiralpak AD-RH手性柱上成功拆分普罗帕酮对映体。结论:普罗帕酮对映体在Chiralpak AD-RH手性柱上获得基线拆分。  相似文献   

3.
赵燕  黄海涛  郭艳艳  马千里  姜茹 《医学争鸣》2007,28(13):1218-1220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 测定不对称合成D-苯丙氨酸和D-N-乙酰苯丙氨酸对映体杂质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HPCE法对苯丙氨酸和N-乙酰苯丙氨酸对映体的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并将该HPCE方法用于样品测定.结果:在40 mmol/L Tris-H3PO4 (pH=2.5),60 g/L S-β-CD,-15 kV分离电压,20℃柱温的优化条件下,苯丙氨酸和N-乙酰苯丙氨酸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在药物浓度为0.01~0.20 g/L的考察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线性,L-苯丙氨酸和L-N-乙酰苯丙氨酸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65.42X 31.02(R2=0.9989)和Y=996.02X 34.44(R2=0.9984),其中,Y为校正峰面积A/t,X为浓度(g/L).结论:该HPCE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苯丙氨酸和N-乙酰苯丙氨酸对映体的手性拆分和对映体杂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含L-脯氨酸铜(L-Pro-Cu(Ⅱ)配位络合物的溶液作手性流动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非衍生苯丙氨酸对映体(D,L-Phe),并研究了手性流动相的pH值、甲醇含量以及L-Pro与Cu(Ⅱ)的配比等因素对苯现氨酸对映体保留特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含L-脯氨酸铜(L-Pro-Cu(Ⅱ)配位络合物的溶液作手性流动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非衍生苯丙氨酸对映体(D,L-Phe),并研究了手性流动相的pH值、甲醇含量以及L-Pro与Cu(Ⅱ)的配比等因素对苯现氨酸对映体保留特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CHIRALCEL OD—RH手性柱直接拆分吲达帕胺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新型反相手性色谱柱CHIRALCEL OD—RH阿维素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涂敷在5μm硅胶上),建立吲达帕胺对映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为研究吲达帕胺手性对映体药代动力学提供基础。方法在CHIRALCEL OD—RH柱上,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吲达帕胺手性对映体拆分的影响。结果以水-乙腈(1:1,V/V)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1,柱温20℃,在CHIRALCEL OD—RH手性柱上成功拆分吲达帕胺对映体。结论吲达帕胺对映体在CHIRALCEL OD-RH手性柱上获得基线拆分。  相似文献   

7.
HPLC法是对映体药物的重要拆分方法之一,手性柱的选择是拆分成败的关键,对映体药物拆分中常用到的手性柱主要有高分子聚合物型手性柱(直链淀粉类、纤维素衍生物类、蛋白质类)、空穴型手性柱(环糊精类、冠醚类)以及其它非聚合物型手性柱(P irkle型、大环抗生素类、生物碱类等),它们应用于不同的对映体药物拆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血清白蛋白手性柱直接拆分亚叶酸钙消旋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牛血清白蛋白手性柱直接拆分亚叶酸钙消旋体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EC 150/4 RESOLVOSIL BSA-7 (150 mm×4 mm) 手性色谱柱,0.20 mol/L、pH 5.0磷酸盐缓冲液为流动相,对亚叶酸钙消旋体进行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缓冲液浓度、pH值以及柱温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流动相的缓冲液浓度、pH和柱温对亚叶酸钙对映体的容量因子k′,以及分离度Rs,均有较大影响.左旋亚叶酸钙和右旋亚叶酸钙分别在18.5 min和22.6 min出峰,分离度Rs=1.49.结论:用本方法可以成功拆分亚叶酸钙对映体.  相似文献   

9.
秦传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29-2731
当前,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制药行业,已成为热点.由于手性化合物的对映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因而实现它们的分离就比较困难,如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右旋体和左旋体,但往往只能获得右旋体和左旋体的混合物,即外消旋体.对于手性药物往往呈现一种对映体(R)具有强的生物活性和药效,而另外一种对映体(S)却无药效,甚至有着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对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的拆分就成为迫切的任务[1-3].  相似文献   

10.
以外消旋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研究对象,以N-苄氧羰基手性氨基酸为手性配体,研究其配位萃取拆分特性。着重考察了有机稀释剂、手性配位剂和配位离子种类、被萃取水相中苯丙氨酸初始浓度、萃取时的温度、萃取相pH值等因素对拆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碳醇类正丁醇作有机稀释剂,所用5种N-苄氧羰基氨基酸(分别为Z-Phe、Z-Hyp、Z-Pro、Z-Glu、Z-Val)与Cu2+或Ni2+形成手性配位体后,以Z-Val作手性配体,萃取相pH值接近苯丙氨酸等电点时,萃取拆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中性环糊精毛细管电泳法手性拆分氧氟沙星对映体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毛细管电泳中不同中性环糊精(CD)及其衍生物对氧氟沙星对映体的手性拆分能力,并提出可能的手性识别机制. 方法:分别以α-CD,β-CD,γ-CD,HP-β-CD和DM-β-CD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CD种类及其浓度、分离电压、温度对氧氟沙星对映体分离的影响. 结果: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 3.0),15 kV分离电压、柱温25℃的基本优化条件下,分别以25 mmol/L DM-β-CD或50 mmol/L HP-β-CD 25 mmol/L γ-CD为手性选择剂,氧氟沙星对映体得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s)分别达2.0和1.7. 结论:CD空腔大小和空腔边缘作用对于手性识别有重要选择性,该毛细管电泳法操作简单方便,手性分离效果良好,可用于氧氟沙星对映体药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法(HPLC-CMP)来拆分甲磺酸帕珠沙星(pz)对映体.方法:通过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法,对影响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体分离方法的因素:pH值、Cu2 浓度、L-苯丙氨酸浓度以及有机溶剂的量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以帕珠沙星对映异构体的保留时间在5~10 min之间的前提下,理论塔板数和分离度分别大于2000和1.5,选取了最优色谱系统.同时,考察了色谱系统方法学.结果:该色谱条件简单,线性响应范围为9.0~90.0 μg/ml(L,D-pz),线性相关系数为RL-pz=0.9998,RD-pz=0.9996,回收率L/D-pz分别为98.8%,RSD=0.86%(n=9)和97.5%,RSD=1.05%(n=9),中间精密度L/D-pz RSD均小于2.0%(n=6).为定量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对映异构体提供了依据并控制左旋甲磺酸帕珠沙星样品中右旋异构体的含量.结论:本方法与手性固定相比,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氟比洛芬、班布特罗等14种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方法.方法 利用chiralpak AD手性柱,以正已烷-乙醇为流动相基本成分,调整两者不同比例和添加不同量的三氟乙酸(TFA)或三乙胺(TEA),对氟比洛芬、酮洛芬、扁桃酸、氟伐他汀、邻氯扁桃酸、依托度酸、布洛芬、萘普生等8个酸性手性药物,和班布特罗、普罗帕酮、西替利嗪、非洛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6个碱性手性药物进行了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中正已烷和乙醇的比例、TFA或TEA添加量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 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被检样品中大部分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实现了较好分离.在正已烷-乙醇流动相系统中,正已烷含量为90%~99%,TFA含量为0.1%~0.3%的条件下,氟比洛芬、酮洛芬、扁桃酸、氟伐他汀、邻氯扁桃酸、依托度酸、布洛芬两对映体间的分离度(Rs)分别为11.0,12.5,4.70,5.30,1.90,1.50,1.60.但萘普生的两个对映体在上述各条件下始终未获得分离.在正已烷-乙醇-TEA(40:60:0.05)流动相体系中,逐渐提高正已烷比例和TEA含量,普罗帕酮、西替利嗪、班布特罗、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的两个对映体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8.20,3.0,1.90,1.90和1.60.但尼莫地平始终未获分离.结论 建立的手性HPLC能有效拆分氟比洛芬、班布特罗等12个手性药物对映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联萘酚对映体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HIRALPAKIC柱(250mm×4.6mm,5μm)对联苯酚对映体进行拆分,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60∶40~95∶5,V∶V)和正己烷∶无水乙醇(60∶40~95∶5,V∶V);柱温15~35℃,流速0.4~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54nm。根据拆分结果确定最佳色谱条件。结果:手性分离的最佳色谱条件为正己烷∶无水乙醇=80∶20(V∶V),流速0.8mL/min,柱温25℃,联萘酚对映体在6min内分离度达到2.43。结论:CHIRALPAKIC柱可以快速、高效地拆分联萘酚对映体,该方法可用于联萘酚的分离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光学纯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羟丙哌嗪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羟丙哌嗪对映体拆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使用Chimed-OC手性柱,以异丙醇-正己烷(15:85)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250nm;将羟丙哌嗪酯化衍生后进样拆分。结暴:在正相条件下,上述衍生物对映体实现基线分离,分离度为4.0,理论板数均大于6000,左、右旋异构体衍生物峰面积比值精密度(RSD)为0.63%。结论: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可用于羟丙哌嗪的手性拆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酒石酸美托洛尔光学异构体的方法。方法:以正已烷、异丙醇和二乙胺为流动相,用Chiralcel OD-H手性固定相成功拆分了β1受体阻断药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映体,并对流动相组成、柱温及流速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的色谱条件为:正已烷-异丙醇-二乙胺(65:35:0.1,v/v/v);柱温:25℃;流速:0.5mL/min,该条件下的分离因子为1.82.两对映体在5.005~260mg/L的浓度范围内,以药物浓度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r=0.9997。结论:该方法拆分及测定两对映体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7.
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拆分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电泳在内的几乎所有色谱和准色谱手段都已应用于对映体拆分[1],一般分为间接法与直接法.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较多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作为流动相添加剂,建立反相色谱法分离尼莫地平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环糊精的种类、浓度、有机改性剂的种类和浓度、pH值、柱温、流速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方法采用HypersilBDSC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pH2.5,含25mmol·L~(-1)SBE-β-CD)-乙腈(58:42,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20℃。结果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尼莫地平对映体达到完全分离,分离度R为1.6,分离因子α为1.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比手性固定相法更经济适用。并拓展了SBE-β-CD在HPLC中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拆分对映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醋酸棉酚对映异构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醋酸棉酚的手性分析方法,用于拆分产物光学纯度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hiralcel OD-RH手性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pH3.5磷酸三乙胺缓冲溶液-乙腈(体积比30∶7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醋酸棉酚消旋体在此条件下分离度为5.3。该方法用于手性拆分得到的光学对映体的光学纯度测定,对映体过量百分比(ee)在98%以上。结论本方法分离度、精密度和稳定性好,可用于一类抗肿瘤新药左旋(-)-醋酸棉酚原料药的合成反应监测、有关物质检测,及相关制剂的定量分析、有关物质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手性拆分,获得单一构型异构体。方法 通过化学拆分法中的生成非对映异构体拆分法来拆分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以手性苯乙胺为手性拆分剂,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在丙酮中形成非对映体异构体并利用它们的溶解度差别来进行拆分。结果 拆分为(R)-(+)-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3%)和(S)-(-)-3-环己烯-1-甲酸(收率28.7%),光学纯度均大于99%。结论 获得外消旋3-环己烯-1-甲酸的单一构型异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