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指血循环中血小板减少引起皮肤、粘膜出血,重者内脏出血,是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计数低于5×109/L发生出血,若低于2×109/L自发出血不可避免。现将近2 a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采用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维生素C联合疗法治疗取得较好地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病人,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16~70岁,均为住院病人。1.2临床表现皮肤表现:本组病例均有皮肤紫癜。其他表现:月经过多3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3例。20例均以骨髓象分析为依据,其诊断符合叶任高主编第五版全国高…  相似文献   

2.
马晓苗  高朋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30-130
资料与方法 2002~2006年收治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年龄5~70岁,平均37.5岁。全部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经过反复治疗。病程2~10年。曾应用大剂量强的松、丙种球蛋白、长春新碱等药,效果不理想。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牙龈、鼻腔出血及皮肤紫癜,5例合并消化道出血,2例合并泌尿系出血,少数病人有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性疾病日趋增多 ,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而且疗效可靠。我们于 1997年 2月~ 1999年 3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为住院病例 ,均通过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程小于 6个月。初次发病者 40例 ,复发者 2 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38例 ,继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STP) 2 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2例。治疗组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8个月~ 13岁。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12~ 2 5 )×…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24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因治疗药物的不同,总结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经验。方法:根据24例ITP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分为4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一般治疗组有效率60%;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80%;免疫抑制剂治疗组有效率80%;HD-Ig治疗组治疗2例血小板<10×109/L伴明显出血症状3~5天后,血小板迅速上升,治疗有效。结论:ITP的治疗关键是几种不同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安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安汤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0例邢人璞(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杭州310003)关键词:血安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虚血瘀;补肾活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目前尚无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自1979—1981年用长春新碱(VCR)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5例,除4例外均系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皆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血小板持续低于7万以下,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片证实为ITP。男14例,女11例;年龄14—65岁之间。  相似文献   

7.
[背景 ]比较单用强的松与强的松合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 .[病例报告 ]将 36例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 2组进行治疗 ,即单用强的松组和强的松合用丙种球蛋白组 .结果 ,强的松加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强的松组 ,有显著差别 .[讨论 ]强的松加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明显提高疗效 .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1年12月至1984年10月,用氨肽素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55例。疗程均在一月以上。疗效最好者为白细胞减少症,其次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过系统观察,未见副作用。现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免疫功能紊乱所致血小板寿命缩短 ,血小板减少 ,临床表现有皮肤、粘膜、内脏出血的一种出血性疾病。现将 1990年 1月~ 1997年 5月间经治的 4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 13例 ,女 2 7例 ,年龄 14~ 60岁 ,按全国标准诊断[1] ,除外继发性因素。首诊时 14例的血小板计数 <10× 10 9/L ,中位数为 13× 10 9/L ,绝大部分以出血就诊。1.2 治疗方法和结果 ①强的松每次服 15mg ,每日 3次 ,治疗16例 ,血小板计数于 7~ 3 5天达正常 (≥ 10 0× 10 9/L)…  相似文献   

10.
顾振东辨证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郑翠娥(附属医院250011)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治疗,顾振东,治疗经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较常见,西医治疗多采用强的松、达那唑、利血生等药物,疗效不稳定,有副作用。顾振东教授对本...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再障生血片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治疗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16~49岁,平均31.2岁,病程6天至16年,初治12例,复治11例。对照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5~47岁,平均28.4岁,病程1周至21年,初治5例,复治7例。两组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符合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关于ITP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相似文献   

12.
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共收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8例 ,对其中的 6例采用了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 ,治愈率达 10 0 % ,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 ,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的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对 2 0 0 0年以来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 6例为试验组 ,其中男孩 3例 ,女孩 3例 ,年龄为 16个月~5岁 ;对照组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4个月~ 7岁。1.2 方法  1)试验组病历来源为 2 0 0 0年以来患该病的住院患者 ,经介绍二种治疗方案 ,由家属自愿选择本治疗方案者 ;对照组为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小儿患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法 将80例年龄1月~14岁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倒.观察组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大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加味小柴胡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期间接受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加味小柴胡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和对照组(60例,给予单纯强的松治疗)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给予加味小柴胡颗粒治疗可有效的延长治疗有效期,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长春新碱、氨肽素和强的松(VAP方案)联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分组治疗 VAP组:12例,均系女性,年龄17~49岁,平均31.8岁,病程1周至20年,初治3例,复治9例。对照组:7例,男性1例,女性6例,年龄15~46岁,平均28.9岁,病程1周至23年,初治1例,复治6例。两组病例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确诊为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符合1986年全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下简称ITP),为小儿较为常见的血液病,大量研究证实,其是由于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所致。慢性ITP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自发缓解率低,我们用中药治疗小儿慢性ITP14例,疗效良好,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分布在2—14岁,平均7.4岁,均符合1986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病程6个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干扰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采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血小板变化及骨髓情况。结果 完全缓解5例(占35.7%),部分缓解6例(占42.9%),无效3例(占21.4%),总有效率78.6%。且全部病例均能完成治疗过程。结论α-干扰素对提升血小板、缓解出血倾向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加味小柴胡颗粒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颗粒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并与单用强的松比较。方法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味小柴胡颗粒 强的松)30例和对照组(单用强的松)30例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全部完成试验,对照组2例因分别并发活动消化道溃疡和严重感染而终止试验,其余28例完成试验。观察组有效率86.76%,对照组有效率60%;6个月后血小板仍大于50×109/L的病例观察组占56.67%,对照组占26.67%;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53.33%,对照组100%,以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味小柴胡颗粒和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有效期,降低激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多采用皮质激素治疗,但部分病例治疗无效,且有严重的副作用。我们于1985~1988年使用山茛菪碱治疗 ITP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ITP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5个月~14岁。急性型31例,慢性型8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慢性型临床上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治疗效果不佳 ,发病机制亦未完全清楚。近年来有人观察到有些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临床惟一症状就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 。我们通过检测慢性ITP患儿血白细胞中CMV -DNA、血浆CMV -IgM水平 ,以探讨CMV感染与慢性ITP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慢性ITP组共 6 2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 4~ 14岁 ,病程 6个月~ 1年以上 ,所有病例均为经临床及血液学检测确诊为慢性ITP的患儿。对照组为正常体检儿童 ,共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