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宏勋  岳云 《中国病案》2008,9(12):45-45,M0002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支气管双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77例行择期手术需支气管双腔管插管患者(男45例、女32例、年龄20~77岁、ASA1~3级),静脉诱导行支气管插管,传统听诊定位调整双腔管位置,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调整。结果以传统听诊方法进行左主支气管插管定位的准确率为52.17%,其余定位不准占33.33%,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使插管成功率提高;另有14.49%因反复误插入另一侧支气管,需纤支镜引导下正确插入。8例右主支气管插管病例中4例传统插管方法成功,有1例术前插管成功在术中体位变动后导管位置改变时,以及其余4例因传统插管方法失败病例需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调整位置,调整成功。结论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支气管插管和插管后调整体位时,约有半数的病人需要再次调整导管位置。因此,行支气管插管和调整体位时宜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  相似文献   

2.
双腔支气管导管临床应用有很多优点 ,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对位却较难。本文对Robertshaw双腔管插入后的位置用X线照相 ,探讨其对位不准的原因。1 材料与方法选择食道癌根治术病人 30例 ,体重 5 0~ 70kg ,年龄 35~ 6 5岁 ,术前X线检查均无气管受压及移位。麻醉前用药阿托品 0 5mg肌注 ;麻醉诱导 :芬太尼 5 μg/kg ,2 5 %硫贲妥钠 4~ 6mg/kg ,琥珀胆碱2mg/kg快速气管插管。 30例病人分两组各 1 5例 ,一组插入左侧Robertshaw双腔管 (L组 ) ,另一组插入右侧Robertshaw双腔管 (R组 )。一次插入听诊到位的均不行X线照相 ,一次插入不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正确定位,是将左右总支气管分别通气,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吸入麻醉气体实行单肺麻醉和通气。SMITH等认为^[1],仅靠听诊法判断导管管端正确位置主观性强,盲目性强,准确性低.但尽管通过仔细听诊确认双腔管已正确到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发现有48%的导管管端是错位的。为防止双腔支气管导管错位引起单肺通气导致有效肺泡面积的缺氧,麻醉意外的发生,我们选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方法:选择200例开胸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均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并管端定位。普通组100例以Robertshaw双管支气管导管并以手法提转结全胸部听诊定位。结果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正确定位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端位置,正确率达100%,提高一次插管率,减少气道粘膜的损伤,确保手术过程导管位置最佳。克服普通组置管过深、置管过浅、导管发生旋转、左支气管管端进入右支气管、改变体位和手术牵拉引起管端错位。给临床麻醉制定了正确合理操作方法和麻醉安全,有效提供了循证医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双腔支气管导管(doble-lumen bronchial tube,DLT)已普遍应用于胸科手术。Robertshaw双腔管取消了隆突钩,便于插管操作。但导管难以定位,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能准确引导双腔管,但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在无纤支镜的条件下双腔支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双腔支气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分析169例胸外科手术采用双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的麻醉方法.结果:有11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为低流量双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余158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使用成功率为93.50%.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准确定位和合理的单肺通气管理是该麻醉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I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0例ASAI-Ⅱ级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组(A组,n=40例)和传统插管法组(B组,n=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的成功率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成功率较B组明显提高(P〈0.01),A组插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法行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插管较传统插管法一次到位成功率高.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难度和降低术中导管移位率。方法通过对左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构的改良,使其更适合临床应用。结果使用改良型左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插管定位及术中导管移位率明显优于左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结论改良型左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肺隔离术中应用安全、定位简单且术中导管移位率低,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漏气音听诊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普通听诊法、漏气音听诊法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需行单肺通气(OLV)的患者,按导管插管定位方法分成2组,每组30例.普通听诊法组:麻醉诱导后插入L-DLT,根据两肺分别行OLV时呼吸音的听诊情况调节插管深度定位.漏气音听诊法组:插入L-DLT通过声门后行左支气管腔通气,听诊以L-DLT气管腔漏出的气流声的变化定位.观察记录2组插管定位时间、OLV时气道峰压、临床定位满意率.结果 漏气音听诊法定位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听诊法定位时间,分别为(151.2±44.5)s和(35.1±11.7)B(P<0.01);漏气音听诊法临床定位满意率高于普通听诊法,分别为86.7%和66.7%(P<0.05).结论 漏气音听诊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较普通听诊法定位时间短,临床定位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9.
任海珍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4):285-285,303
目的探索吸痰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双腔支气管导管内插入吸痰管,应用吸痰管作为支点代替Carlens导管的隆突钩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管端定位。结果56例位置正常者53例,过深者3例,正确率达94.6%。结论吸痰管定位法是一种实用、准确、操作简便的定位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方法 50例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患者,全麻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后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对位满意后记录插管深度;再以纤支镜准确定位双腔管位置并记录插管深度.结果 50例患者插管听诊满意后,在纤支镜下观察因插管过深需退管的34例(68%),不需要调整导管位置的14例(28%)因插管过浅需进管的2例(4%).结论 通过听诊法定位双腔管位置的插管深度普遍偏深,在听诊定位满意保证双肺隔离良好的基础上适当退管0.5~1cm,可提高双腔支气管听诊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在肺隔离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作用。方法:65例择期行胸外科手术的病人,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采用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管的定位情况。结果:除1例因困难气道外,全部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在平卧位和侧卧位定位完成后,95.3%的病例单肺通气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良好,无1例发生与双腔管定位不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听诊法结合吸痰管通畅法判断双腔管满意定位的方法简单、可靠,可反复用于术中患者体位变动后对双腔管满意定位状态的判断,且不增加损伤机会,是临床上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腔支气管导管临床应用有很多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位却较难.本文对Robertshaw双腔管插入后的位置用X线照相,探讨其对位不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在单肺通气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病人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1.2mg/kg,芬太尼5μg/kg。实验组:选用镜体外径3.6mm的纤维支气管镜,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并对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定位。对照组:常规方法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结果:实验组成功率100%,导管管端正确定位率达100%,而对照组导管插入过深发生率15%,插入过浅发生率8%,即错位率达23%。结论:结核性脓胸开胸探查术患者麻醉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双腔支气管插管,肺隔离技术效果好,能创造最佳的手术条件,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翁建东  李斌  费建平  邵安民 《海南医学》2013,24(21):3222-3223
目的 评价Glide Scope视频喉镜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联合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纤支镜引导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对照组直接用纤支镜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成功率及咽喉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升高(P<0.05).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喉镜联合纤支镜用于双腔支气管插管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首次插管成功概率,插管难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BBs)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用于单肺通气的效果.方法 120例胸外科需在单肺通气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组:DLT组,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60例);BBs组,插入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60例).记录插管时间、肺隔离时间、定位时间及通过声门尝试次数和肺萎陷程度,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 与DLT组比较,BBs组术中肺萎陷良好,术野暴露满意,且插管时间、定位时间、肺隔离时间、通过声门尝试次数、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均降低(均 P <0.05).结论 改良型一次性无菌可控单侧支气管封堵导管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具有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同的临床效果,使用安全、操作简便,且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发生较双腔支气管导管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种改良双腔气管导管定位方法的成功率。方法选取行左侧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为传统定位组,采用常规听诊法确定肺隔离效果及气管导管位置。观察组K组为改良定位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后,将支气管套囊充气,连接呼吸回路后,向外退双腔气管导管直到听到主管漏气为止,然后再将双腔管向内置入1.5 cm固定气管导管。两组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比较两组插管定位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插管定位成功率的比较,K组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管定位时间比较,K组明显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种改良的双腔管定位方法操作简便定位成功率高,插管定位时间短,易于掌握,在没有纤支镜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总结双腔管在国人中应用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术中需要单肺通气的胸部肿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由一位麻醉医师选择并插入一次性PVC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先用听诊法确定导管的位置,再由另一位麻醉医师用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确定和调整导管的位置,记录结果.当病人由平卧位改为侧卧位时,再进行听诊和FOB检查,记录结果.当导管位置偏离正确位置0.5cm以上时认为是导管错位.同时记录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峰压(Paw)、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在平卧位和侧卧位时,FOB检查时有71.3%和45.0%的导管位置需要重新定位.平卧位导管错位时,插入过深和插入过浅发生率相似,侧卧位以插入过浅为主.右侧双腔管较左侧双腔管更易出现错位.结论:使用Robertshaw导管行肺隔离时,在病人平卧位和侧卧位时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导管定位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评价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110例行肺癌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完全后,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听诊法调整导管位置,判断双腔管的就位情况.在双腔管就位满意后,再以纤支镜下的准确定位判定双腔支气管的位置.结果 63例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46例(73%)仍有17例(27%)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47例右侧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经听诊法检查满意的有32例(68%),仍有15例(32%)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为定位不准确,经纤支镜调整均达到准确定位.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病人,听诊法定位准确的病人中,仍有35%(左)和44%(右)假阳性,需要纤支镜确诊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分析117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男性8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1岁,ASAⅠ~Ⅲ级。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行胸外科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严密监测循环、呼吸等功能。结果全组病例均使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其中91例插管一次性成功,19例多次调整后成功,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成功,3例换小号双腔管插管成功。术中22例出现低氧血症,1例术中双腔支气管导管退出,2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无死亡病例。结论正确掌握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加强围术期SpO2监测、必要时采用双肺通气,及时诊治并发症,可提高电视胸腔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HC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tube,DLT)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DLT插管后行胸科手术的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MallampatiⅢ或Ⅳ级),随机分为A组(n=40)和B组(n=40)。A组选用HC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行双腔支气管插管。B组选用HC视频喉镜下直接行双腔支气管插管。两组插管完成后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记录两组声门显露分级、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咽喉疼痛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在声门显露分级、气管插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较B组高,术后咽喉痛发生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气管插管时的HR、MAP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在预测困难气道中可以降低插管难度,减少插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