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医疗技术进步,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长期的疾病状态会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及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容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影响.我们就近年来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医疗技术进步,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长期的疾病状态会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及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容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影响.我们就近年来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医疗技术进步,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上升.长期的疾病状态会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异常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及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容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影响.我们就近年来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老年人由于主体状态与环境的变化一时不适应,而发生心理异常,产生疾病,使临床诊断和治疗复杂化。本文对由于老年心理异常及某些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做初步论述。 一、产生精神衰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理上的因素 人到老年,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各种神经细胞发生退行性变化,致使神经纤维的再生能力减退,脑血流量和脑的摄氧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随机抽取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00名、滨城区敬老院老年人100名及社区200名老年人,共计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P<0.05)。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重度抑郁者占17.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重度人际关系敏感者占5.9%。社区老人主要受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敏感较重者占7.7%。焦虑是影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轻度焦虑者占68.5%,中重度者占31.5%;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和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结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社区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安市部分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疾病和健康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76%,患1种疾病29.4%,患2种疾病22.8%,患3种以上疾病23.8%;高血压患病率36.3%,其次是关节炎患病率17.6%;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老年人患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吸烟量愈多,烟龄愈长者,患病率愈高(P<0.05);吸烟与肺心病、糖尿病关系密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老年慢性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慢性病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开展老年社区服务,倡导良好卫生行为及生活习惯,将有助于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社区人群健康教育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随机抽取滨州市某三甲医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100名、滨城区敬老院老年人100名及社区200名老年人,共计4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不同生活环境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P<0.05).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重度抑郁者占17.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重度人际关系敏感者占5.9%.社区老人主要受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敏感较重者占7.7%.焦虑是影响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轻度焦虑者占68.5%,中重度者占31.5%;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有经济状况、婚姻和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结论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存在相关性.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同时呼吁社会和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的寿命已经逐渐延长。然而机体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人的身体各组织器官就会出现老化的征象,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变化。而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与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有着明显的不同。我科对收治的60岁以上的老年慢性肝病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之中加强了动态观察与护理。1老年肝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大多数老年人肝炎病史多年,肝功反复异常,最后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而他的心理状态多数不服老,不愿意麻烦别人,或是怕传染给他们的亲人,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也不愿家人陪护,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总想自己去做。也有的患者因家庭贫困产生悲观心理。对待这些老年人,我们护士应该多做说服工作,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日常用的消毒、隔离知识等,使他们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在护理中注意观察护理,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性格、生活规律、习惯爱好等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计划地恰当的方法做好患者整体护理。2心理动态观察与护理2.1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以利于安心治疗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固执,对周围事物反应较慢,记...  相似文献   

9.
<正> 老年人患各种慢性病、多系统疾病增多,其服药机会增多,服药种类繁杂。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转运、代谢和排泄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与青壮年均不同。此外疾病、生活环境、营养状态和用药习惯、老年心理状态对之均有影响。 1 老年人体内药物动力学 1.1 药物的吸收 增龄引起消化道的变化中,胃pH上升、胃内容物排出迟缓,肠系膜血流减少,胃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于2005-04/09在广州市东山区白云街各居委会完成,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350名常住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及以上,能够独立完成问卷,采取自愿原则。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精神疾病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调查及严重躯体疾病病情不稳定者。问卷采用自评的方法,所有被试完成下列人口学资料和量表评定。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健康状况等。评估量表包括3个量表,均为自评量表。①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中文版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分5个等级(1~5),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4个方面。得分标化转为百分制,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最高为100分。②症状自评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5级评分(0~4分,0=无,4=严重),包括9个症状因子。③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1~5),总分数愈低睡眠问题愈少,总分数愈高睡眠问题愈严重、愈多。结果:在回收的350份问卷中,内容详实问卷共323份,有效率为92.3%。①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躯体患病情况的关系: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评分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老年男性在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3个领域评分显著高于老年女性(P<0.05)。社区老年人中脑力劳动者生活质量的各领域评分高于体力劳动者(P<0.01);患有慢性病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低于无慢性病者(P<0.05~0.01)。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状况的关系: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呈负相关(P<0.01);睡眠状况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人总体生活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的文化程度、慢性疾病、心理健康水平及睡眠状况均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印象因素,因而有必要在社区中大力防治慢性疾病并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社区老年体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选某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100例老年体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代表,对其进行常规体检,探究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结果在100例老年体检患者中,共检出75例存在慢性疾病患者,其中,检出率最高疾病为高血压与糖尿病,女性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其中,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中,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与15例,与男性患者相比,数量差异呈P<0.05;慢性疾病患者总胆固醇、血压与血糖水平均高于健康老年人,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呈P<0.05。结论老年人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实施一定防治工作,老年慢性疾病发病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机能、心理状态等。老年人进行定期体检极为必要,可有效了解老年人慢性疾病发展情况,实施相应治疗与护理干预,进而有效提升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防治效果,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生活环境下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抽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内科住院病人、敬老院及某社区老年人共计300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社区老人多数受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影响。影响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有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子女关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结论]不同环境下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和心理问题。宣传和教育老年人自我宽慰和调适,寻找精神寄托,丰富娱乐生活,同时呼吁社会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生对老年群体的态度及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6所医学院校1 064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向、老年人态度问卷调查医学生对老年群体态度及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7.95%医学生对老年群体态度趋于积极;40.04%的医学生表示将来愿意从事老年服务相关工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性别、文化程度、户口所在地是医学生对老年群体态度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宗教信仰、与老年人生活的经历、照顾老年人的经历、自己与老年人的关系、专业为第一志愿是影响医学生从事老年服务工作的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生对老年群体的总体态度不积极,从事老年服务工作意愿较低。政府应注重对养老产业的帮扶,出台相应人才激励政策,医学院校应加强宣教,养老机构应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呼吁更多医学生志愿投身健康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肺癌化疗治疗老年患者(≥60岁)60例,应用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LICP-LU)、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测量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疾状和副作用、特异症状等与抑郁、焦虑成负相关(P均<0.05);肺癌转移患者生活质量较无转移患者得分低(P<0.05)。结论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抑郁、焦虑状况越严重;肺癌转移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应重点关注其化疗不良反应、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离退休老年人及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可体现在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上。调查分析离退休老年人群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实施研究的时间2001-10/2003-06,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住院患者、广州市白云区老年大学学员。总样本量746名。纳入标准:年龄60岁,离退休干部,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原则。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调查;严重躯体疾病病情不稳定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对537名离退休老年人和209名离退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与常模样本相比较,研究发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为离退休老年人群差于常模样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其余因子,包括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与常模样本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离退休老年患者与一般离退休干部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子分,均为离退休老年患者差于一般离退休老年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减退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疾病是加重这些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可体现在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上。调查分析离退休老年人群及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实施研究的时间2001-10/2003-06,研究对象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住院患者、广州市白云区老年大学学员。总样本量746名。纳入标准:年龄≥60岁,离退休干部,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自愿原则。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单独完成问卷调查;严重躯体疾病病情不稳定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中文版对537名离退休老年人和209名离退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结果:与常模样本相比较,研究发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均为离退休老年人群差于常模样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因子,包括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与常模样本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离退休老年患者与一般离退休干部比较,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总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因子分,均为离退休老年患者差于一般离退休老年人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因子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人格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1)人格特征从内部影响着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各种疾病的产生,由此有关的人格包括:A型与B型人格,神经质,敌意与情绪压抑,失望和悲观等,这些特征在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精神疾病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2)社会心理因素中的生活事件、控制感、社会支持和行为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这些分析对今后研究和解决老年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适老化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生活各方面的关键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为确保老年人在机构内有更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合理分析环境各触点、认识机构环境对老年住户产生的诸多影响变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系统整合养老机构环境要素及特点,分析环境问题并探究机构环境各方面对老年人的影响,为后续养老机构环境中的护理工作开展、适老化环境的评价工作及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人院老年人睡眠质量,并分析其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法选取武汉市4家老人院151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其影响因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为(9.700±0.376)分;婚姻状况和配偶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P0.05);经单因素分析,患有疾病、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心理状况及老人院的环境设施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入睡困难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老人院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并受生理、心理、社会及居住环境综合影响,故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老人院管理体制及医疗卫生条件,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娱乐设施,加强老人院老年人睡眠的健康教育与指导,从而促进和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当他们处于生活事件时,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要比年轻人多得多,其病史及病情大多反映了社会心理事件及体验,发病多具有社会心理因素。我们对2008年1—6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20例患者进行了抑郁的相关因素调查并做了具体分析,现就相关影响因素给老年人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