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癌毒病机理论出发梳理了周仲瑛教授辨治肿瘤的经验,阐述了"扶正补虚固本"与"祛邪抗癌解毒"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以抗癌解毒为治疗核心,健脾和胃固本为辅的肿瘤辨治策略.结合癌毒易损正的病机特点,在扶正补虚中应尤为重视益气养阴治法和相关方药的应用,为临床抗肿瘤辨治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海波教授团队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术思想,创建了癌毒病机理论。近年来,为推广癌毒病机理论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提出癌毒病机辨证要点首辨特异性病邪:癌毒,重在辨癌毒的致病特性、兼夹病邪、致病部位、邪气盛衰;其次辨非特异性病邪:郁、风、寒、热、湿、痰、瘀等;最后辨正虚,主要辨脏腑的虚损、气血阴阳的亏虚。提出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祛邪即为祛邪复衡,主要包括理气、祛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法等;解毒即为抗癌解毒,主要包括理气解毒、化痰解毒、祛瘀解毒、祛湿解毒、清热解毒、祛风解毒、温阳解毒、以毒攻毒等八法;扶正固本主要包括益气、养阴、补血、温阳法和调补脏腑法。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通过提出以癌毒病机为核心辨证分型,解决目前中医肿瘤按病种辨证分型繁杂难以掌握的难题;提出癌毒病机临床辨识的四个要点,实现癌毒辨识诊疗技术瓶颈的突破;提出抗癌解毒法的学术内涵,形成抗癌解毒八法;提出抗癌解毒中药分类,推动中医肿瘤辨治的临床精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研究周仲瑛老师肝癌临床病案,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等方面总结老师治疗肝癌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周仲瑛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是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基础,癌毒内生是肝癌发生的关键,癌毒因素在于气滞湿热瘀毒互结,治疗上周老师主张扶正祛邪,解毒抗癌,注重对于气滞、瘀毒、热毒、痰毒的辨证治疗,结合辨证适当运用解毒攻毒及虫类药物,临床上常获良效。[结论]周仲瑛教授治疗肝癌临证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其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团队继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术思想,建立癌毒病机理论,并构建中医肿瘤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癌毒病机理论提出,癌毒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为邪毒蕴结、正气亏虚。本文提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热瘀毒蕴结精室;病位在精室,与肾、膀胱密切相关,并涉及肝、脾。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其中,抗癌解毒为核心,补益脾肾为根本,清热化湿、祛瘀散结为关键,佐以疏肝理气,同时,强调整体辨证,以平为期,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指导,阐述前列腺癌的辨证治要,突出癌毒病机理论在治疗本病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医药辨治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恶性脑胶质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手术是当前首选的治疗手段,但术后易于复发、转移;放化疗效果欠佳且毒副反应大;现代医学治疗目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刘忠达认为恶性脑胶质瘤的关键病机在于“风、痰、毒、瘀、虚”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强调首治风痰,以速祛邪;消癌解毒,以防复发转移;祛瘀消痰,以起沉疴;扶正补虚,以助祛邪;以“畲药阴阳”学说指导抑瘤抗癌;临床疗效显著。刘忠达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经验值得总结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周仲瑛教授认为正气虚衰、癌毒侵袭是食管癌、胃癌发病的基础;脾虚不运,痰瘀互结是二者的共同病机,但在食管癌中痰气瘀交阻较为多见,胃癌中则更常见湿热蕴结。临证治疗时应始终坚持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并结合病情的不同阶段而择用不同的祛邪扶正法,扶正可涉及益气养阴、健脾助运脾,祛邪可涉及化痰、清化湿热,调理涉及降逆、疏肝和胃等。  相似文献   

7.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药治疗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病机理论,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运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胃癌进行探讨,癌毒蕴胃是胃癌的关键病机,癌毒与痰瘀湿热搏结,形成复杂的复合病机;治疗时应以抗癌解毒为根本大法,根据兼夹病邪属性,配合其他治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解毒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变生水湿痰饮,血脉不畅,痰瘀互结,生为糖尿病毒邪,临床表现为热毒、湿毒、痰毒、瘀毒、风毒等多种形式,治疗宜采用清热解毒、利湿祛毒、化痰解毒、活血祛瘀解毒、扶正解毒诸法。认为毒邪理论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炎症学说具有内在联系,解毒法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周仲瑛对肿瘤起病、发病的基本认识,总结了周老治疗各类肿瘤以辨证为主,有机结合辨病,扶正祛邪当有主次轻重,祛邪重在消除痰、气、瘀、毒,扶正重在补益气血阴阳等证治要点及临证体会,强调临证时应注意辨证与辨病、局部与整体、祛邪与扶正、攻毒与解毒的关系及遣方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周仲瑛首创癌毒理论,认为癌邪致病夹毒伤人,正气亏虚、癌毒痰瘀互结是肿瘤形成的基本病机,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消癌解毒为根本大法,用药上立足辨证,采用复法大方抗癌祛毒,兼顾脾胃,在临床诊治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介绍从癌毒辨治乳腺癌术后验案1则,探讨癌毒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客观存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为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周仲瑛教授诊治疑难杂病的学术思想及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以癌毒为主线,探索中医药对肝癌治则治法。认为应遵循祛邪扶正和急治其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在抗癌解毒的基础上,针对性使用清热解毒、疏理气机、活血化瘀、祛湿化痰、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健脾助运等治法,从而提高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炎—癌转化"即慢性炎症恶性转化。中医学认为,"炎—癌转化"的一般病因病机中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的正气亏虚是"炎—癌转化"的内在因素,气滞、痰浊、血瘀、毒瘀互结等邪气充盛是"炎—癌转化"的重要条件,而正虚邪实是"炎—癌转化"的最终环节。在临床治疗中多以活血化瘀、解毒通络兼以扶正为治。  相似文献   

13.
从虚毒治疗癌症是临床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正虚是癌症的病理基础,癌毒是癌症的致病要因.扶助正气是癌症治疗的根本;解除癌毒是癌症治疗的关键.从虚治疗中,补益脾胃是基础,注重补精气补精血,注意运用血肉有情之品;从毒治疗中,解毒软坚是基础,注重化痰毒化瘀毒,注意运用虫类药.扶助正气和解除癌毒应贯穿于癌症整个治疗的始终.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扶正不留邪、养正积自消和祛邪不伤正、解毒可散结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癌毒病机理论是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癌毒病机辨治体系,其以癌毒为中心,阐述了肿瘤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为肿瘤的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指导。癌毒病机理论认为,卵巢癌的病位在胞宫、冲任,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瘀、湿、毒,其中,以瘀为主,而夹毒。其核心病机为肝肾两虚,湿浊瘀毒。病机演变过程始于肝肾两虚,继而精、气、血亏虚,脉道失养,因虚致瘀,阻滞气机,津液失布,湿浊内生,湿瘀互结,癌毒内生,癌毒损正,又加重肝肾两虚。临床治疗上,当以抗癌解毒为核心,祛瘀消癥为关键,利湿化浊为要点,培补肝肾为根本。以癌毒病机理论为依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卵巢癌的病理因素、核心病机、病机演变规律及治则治法,以期为卵巢癌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从癌毒的特性探讨胃癌发生、发展、加重的关键所在,癌毒蕴结于胃是胃癌发病之根,癌毒性窜流走、传舍周身、耗散正气。浅析癌毒对机体的影响,癌毒阻胃,损伤脾胃,连及肝肾,进一步生瘀化痰、痰瘀互结,最终因毒致虚。提出抗癌解毒贯穿始终,益气扶正灵活加减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晚期容易发生肝转移,在癌毒理论指导下,程海波教授提出该病的核心病机为肝阴血虚,痰瘀郁结,癌毒流注。基本治疗原则为祛邪解毒、扶正固本。主要治法包括滋阴养血,柔肝和络;疏肝解郁,化痰祛瘀;通经活络,抗癌解毒。验之临床,每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扶正培本”是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历经近60年发展,逐步形成“扶正培本-扶正解毒-固本清源”的学术传承脉络。基于对肿瘤全周期核心病机演变规律探索,本团队提出“五期演变”,并凝练“扶正五法”,凸显中医药在分阶段序贯辨治中的防治优势,分为扶正解郁、扶正举陷、扶正解毒、扶正化毒与扶正活血祛毒。重视癌前负性情绪,关注易感体质,以扶正解郁防治肿瘤发生;优化术后气陷病机,分立三源(宗气、中气及肾气)辨治,以扶正举陷促进术后康复;细化不良反应防治策略,关注药毒阴阳属性,以扶正解毒改善不良反应;锚定余毒未尽,预先化解癌毒,以扶正化毒防治术后复发转移;明确扶正活血祛毒在晚期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冀以提高远期生存。“扶正五法”是对“扶正培本”治法的传承与创新,契合当前中医药对肿瘤的认识规律,冀以指导与优化临床辨治,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准,完善中医肿瘤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转化的机制,探讨并总结刘华一教授从"痰瘀浊毒"理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刘华一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炎癌转化阶段,既有脾胃气阴的亏虚,又有瘀血、痰饮、浊毒等内蕴.刘华一教授在治疗本病时,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防癌治疗三大法则:一当扶正补虚,二当消瘀化痰,三当解毒消癥,予扶正消瘀化浊毒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9.
癌毒病机理论辨治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毒病机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的肿瘤病机理论,癌毒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相互转化、交替因果、共同为病,构成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消癌解毒方和癌痛平胶囊是周教授在癌毒理论指导下临床应用的经验复方制剂,体内及体外研究证实两者以多途径、多靶点的方式起到提高免疫、减轻毒副作用,通过调控基因、上调蛋白进而诱导凋亡在抗肿瘤方面有显著成效。本文综述消癌解毒方和癌痛平胶囊抗肿瘤的机制,并在免疫功能及炎性信号通路方面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倡导病机辨证,在诊治癌症方面学验俱丰,提出癌毒学说,对正邪之间的关系把握非常明确;在处理两者关系时,注重对癌毒的处理。通过对癌症邪正方面在病程过程中的消长变化分析,进一步阐释抗癌的重要性及处理邪正关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