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康复护理。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出院时)2组膝关节功能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膝关节功能、术后疼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3.15±5.87)分,高于对照组的(68.34±6.96)分;疼痛评分为(3.05±0.38)分,低于对照组的(3.82±0.93)分(均P<0.001)。结论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蓝旭  文益民  李慎松  梁军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76-1277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辅助关节镜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6年12月期间,对3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临床症状、X线和MRI检查结果,采用双极射频辅助关节镜清理术。术后对所有病例观察随访,记录临床检查结果和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病例伤口I期愈合,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劳累后膝部疼痛2例,关节屈曲范围受限1例,术后1年症状复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其余病例膝部疼痛症状缓解,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Lysholm评分从术前(40±5)分提高到术后(85±6)分。结论双极射频辅助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膝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去神经化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去神经化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活动度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2.5±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1.0)分;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114.3±11.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5.2±10.6)分;总有效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P0.05。结论采用去神经化联合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仅能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提升,还能减轻关节疼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9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的患者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与小针刀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良7膝,优良率占84.21%,可2膝,差1膝。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改善关节内环境,小针刀疗法恢复关节周围肌力平衡,两者联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肌腱端炎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4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清理术,手术清理增生炎性滑膜,清理退变剥脱的软骨及打磨软骨创面修整损伤半月板,取出关节内游离体、碎骨屑及炎性介质。结果随诊36例(42膝),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8个月,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者疼痛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早期恢复关节功能,延迟骨性关节炎病程,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1年10月采用关节清理术,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及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6例(58膝),随访1—4年。结果:本组病人46例(58膝),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随访1年优良率89%。2年后优良率78%。结论:关节清理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改善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延缓了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活动时疼痛评分、休息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6例病人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治疗。结果 66例均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关节交锁消失,无治疗后症状加重者。1例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停止注射后症状消失。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评估严格的康复计划实施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对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术后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分别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LKSS)及量角器评定膝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和关节活动度(ROM).并将术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膝关节术后无痛治疗、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护理干预对骨性关节炎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在术后给予无痛治疗和CPM相结合,并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CPM,并于术后2周时记录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评分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缓解情况为25.00°±8.78°,对照组为17.00°±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2,P0.05);观察组术后2周膝骨性关节炎评估治疗评分为30.00分±9.50分,对照组为23.00分±8.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将无痛治疗和持续被动活动相结合,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加速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尹东  黄宇  孙可  莫冰峰  黄晓 《中国内镜杂志》2013,(11):1217-1219
目的观察在严格的内科治疗下痛风性膝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例25膝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患膝在关节镜下均行膝关节清理术,术中予清理存在于关节腔表面各部位的尿酸盐结晶,同时处理合并有损伤的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等结构,再予置管,术后持续冲洗。患者术后经过正规内科抗痛风治疗及饮食控制。结果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膝关节伸直(5.42±4.7)°,屈曲(96.35±26.57)°。术后12个月膝关节伸直(1.26±2.7)°,屈曲(119.35±21.47)°,比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67.2±13.5)分提高到术后(95.7±4.6)分(P<0.05)。结论在严格的内科治疗后行关节镜清理术并术后置管持续冲洗局部的治疗术后功能改善好且恢复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77-2679
对不同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VAS痛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方式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为(4.83±1.12)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3.12±0.55)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应用膝关节清理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两者结合应用三种方法治疗膝部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 15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一次,连续注射5次;B组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C组行关节清理术后1周开始,每周注射透明质酸钠一次,共5次。在6个月后比较三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关节清理术结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单独应用关节清理术或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5.12、16.64,P均〈0.05),而单独应用关节清理术和单独应用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两者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关节清理术结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关节清理术或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加术后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施沛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对62例(7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术后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1~3个疗程,随访其疗效。结果随访2~12个月,患者关节肿痛症状改善明显,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优34例,良2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1.94%。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目前治疗膝关节OA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27日收治的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据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40例。参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膝关节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91.28±52.37)分,优于参照组(81.21±45.25)分,比较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程度,从而提高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联合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与钻孔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休息、活动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休息、活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与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更显著的疗效,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膝关节术后无痛治疗、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护理干预对骨性关节炎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膝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术,在术后给予无痛治疗和CPM相结合,并辅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CPM,并于术后2周时记录病人的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评分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关节活动度缓解情况为25.00°±8.78°,对照组为17.00°±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2,P〈0.05);观察组术后2周膝骨性关节炎评估治疗评分为30.00分±9.50分,对照组为23.00分±8.9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将无痛治疗和持续被动活动相结合,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加速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注射玻璃酸钠可以起到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后何时注射玻璃酸钠却存在争议。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时间,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吸关节积液后再注射,何时注射更有利于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析100例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液后注射玻璃酸钠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 评分,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3个月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近期康复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即刻注射和2周后注射组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分别为(6.52±2.38)分和(6.54±2.3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ysholm评分分别为(43.44±16.18)分和(51.12±16.30)分,即刻注射组低于2周后注射组。即刻注射组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3.20±2.46)分,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5.10±2.68)分;即刻注射组术后3个月疼痛目测类比评分(2.72±2.70)分,Lysholm评分为(80.58±15.63)分,均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4.72±3.07分)、(64.96±21.68)分。说明术后即刻注射玻璃酸钠更有利于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近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腓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KOA患者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47例行腓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2组疼痛程度[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股骨胫骨角、胫骨关节间隙角、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升高,股骨胫骨角显著增大、胫骨关节间隙角显著减小、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腓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KOA效果确切,通过减轻腓骨重力以及增强周边软组织重建等途径,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程度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5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59例(84膝),男10例(14膝),女49例(70膝),年龄46~81岁.左膝14例,右膝20例,双膝2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其中上海舜阳公司Scorpio型关节假体4膝,北京爱康宜诚公司假体8膝,北京普鲁斯(Plus)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的TC-Dynamic假体8膝,德国Link公司GaminiⅡ假体11膝,美国Zimmer公司的Nexgen.LPS-Flex高屈曲型似体18膝,美国Depuy公司的PFC-RP型后稳定型假体35膝.置换前、置换后12周分别按膝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测量膝关节活动度,记录置换时间并观察围置换期并发症.结果:59例患者置换均顺利完成,并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84膝置换后12周膝评分为(90.9+11.8)分,功能评分为(87.9±10.9)分,均显著高r置换前(47.5+6.2)分和(51.3±7.8)分(P<0.01):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116.8±13.7)°明显大于置换前(93.9±12.6)°(P<0.01).置换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软组织感染1例,给予抗生素静点,治愈;切口裂开1例,给予换药,缝合;髌韧带断裂1例,3个月后,行韧带修复及"锚钉"固定.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可以较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