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PCBP1对于神经毒素6-OHDA所介导小胶质细胞BV-2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空载质粒pEGFP-N1与PCBP1构建重组质粒,经酶切、纯化、测序鉴定,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BP1基因转入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24h时,用不同浓度6-OHDA于不同时间分别刺激BV-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进行检测。结果 经测序鉴定显示成功构建PCBP1的真核表达载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同等剂量6-OHDA对转染pEGFP-N1-PCBP1(实验组)和pEGFP-N1(对照组)的BV-2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实验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晚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6-OHDA对两组细胞作用24h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晚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BP1对6-OHDA所介导的细胞早期凋亡率有一定的影响,有利于PCBP1在帕金森病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Ghrelin能否保护人神经母细胞癌细胞(SH-SY5Y细胞)抵抗6-OHDA所致的线粒体损伤和细胞凋亡.方法 培养SH-SY5Y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Ghrelin组、6-OHDA组和6-OHDA+Ghrelin组.通过6-OHDA处理SH-SY5Y细胞构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体外模型.Ghrelin预处理后,CCK-8法观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观察细胞毒力,JC-1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ΔΨm),BCL-2/Bax比例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6-OHDA组细胞活力下降,细胞毒力增加,ΔΨm以及BCL-2/Bax比例下降(均P<0.05);Ghrelin预处理后,与6-OHDA组相比,6-OHDA+Ghrelin组细胞活力上升,细胞毒力降低,ΔΨm以及Bcl-2/Bax比例增高(均P<0.05).结论 Ghrelin预处理可以保护SH-SY5Y细胞抵抗6-OHDA所致细胞损伤,具有线粒体保护功能,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脑软胶囊对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补脑软胶囊作用于经Aβ_(1-42)诱导损伤的SH-SY5Y细胞24 h,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SH-SY5Y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H-SY5Y细胞平均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阳性对照组及补脑软胶囊内容物中、低剂量组SH-SY5Y细胞平均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脑软胶囊可减少经Aβ_(1-42)诱导损伤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神经毒素6-OHDA损伤中的作用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的影响,阐明EGCG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100μmol/L 6-OHDA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EGCG预处理该细胞模型后,应用MTT和3H-TdR掺入实验来检测EGCG对多巴胺能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CG对SH-SY5Y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00μmol/L 6-OHDA引起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0%),预先应用EGCG(0.1~400 μmol/L)处理细胞1 h,低浓度EGCG(0.1~10 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对抗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4%~75.4%),但高浓度EGCG(20~400 μmol/L)加重了6-OHDA的损害作用,引起细胞生存率(对照组的15.3%~21.4%)进一步下降.100μmol/L 6-OHDA处理细胞2h引起SH-SY5Y细胞胞浆STAT3活性(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1μmol/L EGCG预处理15 min有效地阻止了STAT3活性的下降.6-OHDA单独作用组STAT3条带相对密度为0.60±0.01,低于1μmol/L EGCG预处理组0.84±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6-OHDA抑制SH-SY5Y细胞STAT3活性,低浓度EGCG(0.1~10μmol/L)对多巴胺能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EGCG可能通过增加胞浆STAT3磷酸化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神经毒素6-OHDA损伤中的作用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预处理的影响,阐明EGCG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100μmol/L6-OHDA处理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SH-SY5Y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EGCG预处理该细胞模型后,应用MTT和3H-TdR掺入实验来检测EGCG对多巴胺能细胞活性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CG对SH-SY5Y细胞内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00μmol/L6-OHDA引起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0%),预先应用EGCG(0.1~400μmol/L)处理细胞1h,低浓度EGCG(0.1~10μmol/L)浓度依赖性的对抗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生存率下降(对照组的54%~75.4%),但高浓度EGCG(20~400μmol/L)加重了6-OHDA的损害作用,引起细胞生存率(对照组的15.3%~21.4%)进一步下降。100μmol/L6-OHDA处理细胞2h引起SH-SY5Y细胞胞浆STAT3活性(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1μmol/LEGCG预处理15min有效地阻止了STAT3活性的下降。6-OHDA单独作用组STAT3条带相对密度为0.60±0.01,低于1μmol/LEGCG预处理组0.84±0.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6-OHDA抑制SH-SY5Y细胞STAT3活性,低浓度EGCG(0.1~10μmol/L)对多巴胺能细胞有神经保护作用,EGCG可能通过增加胞浆STAT3磷酸化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4对双氧水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建立双氧水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模型,给予P4进行干预。应用Hoechst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10uM的双氧水24 h可以使SH-SY5Y细胞凋亡率达到(56.33±13.17)%。然而,给予P4后,SH-SY5Y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减低,P4加双氧水组与双氧水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4对SH-SY5Y细胞的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Nedd4家族反应蛋白1(Ndfip1)过表达条件下神经细胞中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的表达,探讨Ndfip1对DMT1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Ndfip1真核表达质粒,应用Ndfip1质粒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检测转染效率。Ndfip1质粒转染的SH-SY5Y细胞为实验组,空质粒转染的SH-SY5Y细胞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2组细胞中DMT1蛋白表达强度,采用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2组细胞D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Ndfip1质粒经扩增、电泳分离和测序比对,证明质粒构建成功。Ndfip1质粒转染48 h后,与转染前比较,SH-SY5Y细胞中Ndfi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证明转染成功。免疫荧光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中DMT1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蛋白印迹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中DM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Ndfip1过表达可下调神经细胞中DMT1蛋白的表达,Ndfip1对DMT1具有负性调控作用,通过减少神经细胞中铁离子的蓄积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戊酸(VPA)对6-OHDA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监测其存活状态,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6-OHDA处理SH-SY5Y细胞使大部分细胞胞体皱缩,突起缩短、消失或断裂,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而VPA(1mmol/L)预处理细胞24h,可提高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后出现染色质固缩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而用VPA预处理SH-SY5Y细胞可明显减少SH-SY5Y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6-OHDA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而VPA预处理Bcl-2蛋白含量明显上调。结论:VPA能抑制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Bcl-2可能是VPA神经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蛋白激酶Cδ抑制剂在6-OHDA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SH-SY5Y细胞凋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帕金森病可能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观察PKC抑制剂对6-OHDA毒性作用的影响,分别用台盼蓝染色、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PKCδ抑制剂Rottlerin可减轻6-OHDA引起的细胞凋亡.而总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Ⅰ(Bis)和钙依赖性PKC(α和β)抑制剂G(o)6976不能减轻6-OHDA引起的细胞凋亡.结论 PKCδ抑制剂对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产生保护作用,PKCδ可能直接参与了帕金森病人的神经元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体外水平条件下,探讨抗凋亡蛋白Bcl-2在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所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样神经细胞退化中是否具有细胞保护的作用.方法: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作为体外神经细胞研究材料,采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N1-Bcl-2瞬时转染细胞的方法,造成神经细胞外源性过表达Bcl-2蛋白与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以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显示转染阳性细胞,再用冈田酸处理转染细胞,通过DNA荧光染料染色法显示细胞凋亡核形,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测定凋亡率.结果:①冈田酸剂量依赖性地引起SH-SY5Y细胞凋亡,DNA荧光染料染色显示,80nmol冈田酸作用24h引起该种细胞出现多量核浓聚、核碎裂的凋亡核形;②脂质体介导pEGFP-N1-Bcl-2和空质粒pEGFP-N1瞬时转染SH-SY5Y细胞,细胞分别过表达Bcl-2-绿色荧光蛋白的融合蛋白和绿色荧光蛋白,前者主要分布于近核的胞质,而后者则在胞质和胞核中均有分布;200nmol经典促凋亡剂星形孢菌素处理细胞24h,Bcl-2重组质粒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质粒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P<0.01);③80nmol冈田酸处理细胞24h,Bcl-2重组质粒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空质粒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冈田酸能引起体外培养神经细胞SH-SY5Y发生凋亡性退化,Bcl-2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引起该种细胞过表达具有抗凋亡活性的融合蛋白Bcl-2-绿色荧光蛋白,Bcl-2过表达能部分抑制冈田酸所致SH-SY5Y细胞退化,这提示Bcl-2在冈田酸所致阿尔茨海默病样神经细胞退化过程中可能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H)O-糖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在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变化,探讨O-糖基化在酪氨酸羟化酶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方法:用6-OHDA处理SH-SY5Y细胞作为模型组;用相同终浓度的6-OHDA加上四氧嘧啶(ALX,O-糖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处理SH-SY5Y细胞作为模型治疗组;用ALX处理SH-SY5Y细胞作为治疗对照组。用Western印迹检测SHSY5Y细胞TH的表达以及其O-糖基化和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多巴胺的浓度。结果:6-OHDA浓度依赖性地引起SH-5YSY细胞存活率下降,12.5-50.0μmol/L 6-OHDA处理细胞24h,细胞存活率为对照组的96.9%-72.3%;100μmol/L 6-OHDA处理细胞24h后存活率低于50%。50μmol/L 6-OHDA处理SH-SY5Y细胞24h引起细胞TH表达的下降、糖基化水平升高和磷酸化水平下降;ALX处理SH-SY5Y细胞24h后,TH O-糖基化水平下降、磷酸化水平升高,但TH的表达无改变,总的多巴胺的浓度升高了11.5%±3.4%(P<0.01);用四氧嘧啶+50μmol/L 6-OHDA处理SH-SY5Y细胞24h后,与模型组比较,TH表达无明显改变,O-糖基化水平下降,磷酸化水平上升,总多巴胺浓度升高8.7%±2.0%(P<0.01)。结论:在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TH的O-糖基化水平升高,磷酸化水平的下降;通过抑制酪氨酸羟化酶的O-糖基化水平可以上调其活性,引起多巴胺分泌增多,这一作用可能同O-糖基化与磷酸化的竞争性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源性原花青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各组细胞中加入含不同浓度(0、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的培养基,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作用24、48和72h时SH-SY5Y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72 h时不同细胞周期SH-SY5Y细胞百分率,Annexin Ⅴ凋亡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72 h时SH-SY5Y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时间点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SH-SY5Y细胞增殖率均降低,作用48和72h时2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作用24、48和72h时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增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40mg·L-1组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中G0/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40mg·L-1食源性原花青素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食源性原花青素可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生长,其机制主要是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i RNA干扰SIAH基因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α-synuclein泛素化、降解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荧光标记的si RNA-FAM转染SH-SY5Y细胞后,专业设计合成3条针对SIAH的si RNA,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SIAH表达的变化,筛选出其中最高效的1条si RNA,用CCK-8法检测该si RNASIAH干扰SH-SY5Y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该si RNA-SIAH干扰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α-synuclein、LC3、E1、P5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q RT-PCR检测SIAH、α-synuclein、LC3、E1 m RNA水平表达的变化;免疫共聚焦分别检测SIAH、α-synuclein、LC3共定位情况。结果:3条si RNA均成功转染SH-SY5Y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si RNA转染SH-SY5Y细胞转染率89%,Western结果显示其中si RNA-2#使细胞中SIAH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选取该序列进行研究。CCK-8法结果显示该si RNA干扰SIAH后对SH-SY5Y细胞活增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该si RNA干扰SIAH可抑制SH-SY5Y细胞的凋亡,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 RNA-2#组的α-synuclein、LC3、P53蛋白水平,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E1蛋白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q RT-PCR检测si RNA-2#组的SIAH、α-synuclein、LC3-Ⅱm 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而E1的m 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i RNA干扰SIAH基因,通过促进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作用减少SH-SY5Y中α-synuclein聚集,SIAH基因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NDUFS7基因突变对神经元的影响,通过构建pcDNA3.1(+)-NDUFS7 Q208STOP突变质粒,并将其转入分化后SH-SY5Y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活力的影响;Annexin Ⅴ-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对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后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JC-1探针检测转染突变质粒对分化后SH-SY5Y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及抗氧化剂Trolox的干预作用;最后PI/Hoechst双染检测Trolox对转染突变质粒的分化后SH-SY5Y细胞凋亡情况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复合体Ⅰ亚基突变能够导致神经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多,而抗氧化剂能够缓解转染突变质粒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和细胞凋亡,提示转染NDUFS7基因突变质粒能通过引起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内线粒体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高表达miR-221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18只裸鼠按照随机区组法分成3组:SH-SY5Y组(空白对照组)、miR-221-up组(实验组)和miRNA-NC组(阴性对照组),分别接种SH-SY5Y细胞、稳定转染miR-221的SH-SYSY-miR-221细胞及稳定转染对照质粒的SH-SY5 Y-miRNA-NC细胞,观察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30 d后处死取瘤体测量肿瘤体积、质量;qRT-PCR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miR-221和MYCN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YC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SY5Y组相比,miR-221-up组裸鼠的瘤体体积和质量明显增加(P<0.01),miRNA-N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SH-SY5Y组相比,miR-221-up组中miR-221、MYCN mRNA以及MYCN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miRNA-NC组与SH-SY5Y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iR-221可能通过上调MYCN的表达,促进SH-SY5Y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cl-xl基因对成人神经母细胞廇SH-SY5Y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好的Bcl-xl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Bcl-xl转染SH-SY5Y细胞,并分为正常组、pIRES2-EGFP空质粒转染组、pIRES2-EGFP/Bcl-xl质粒转染组,利用凋亡诱导剂硝普钠(50 μmol/L)诱导各组细胞凋亡,行Hoechst33258细胞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通过MTT法分析各组细胞存活率?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Bcl-xl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转染SH-SY5Y细胞后,检测结果显示Bcl-xl基因能够高效转染并在此细胞中蛋白表达,相对于未转染细胞来说,转染细胞能部分对抗硝普钠诱导的凋亡,MTT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Bcl-xl基因能够通过升高基因的表达抑制NO诱导的类神经元细胞死亡,同时也能间接说明硝普钠产生的NO对细胞的毒性可能大部分是通过凋亡途径来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凋亡的影响,探讨AGEs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糖基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处理SH-SY5Y细胞48 h,选取AGE-BSA敏感浓度(200μg/mL)处理细胞不同时间,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确定AGE-BSA诱导SH-SY5Y凋亡最佳浓度及时间。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AGE-BSA组、AGE-BSA+抗RAGE中和抗体组、AGE-BSA+α-硫辛酸组、AGE-BSA+DPI(NADPH氧化酶抑制剂)组。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应用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aspase-12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率随AGE-BSA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200μg/mL AGE-BSA作用48 h细胞凋亡率从对照组的(2.23±0.08)%增加到(16.8±1.27)%(P<0.05),同时,Hoechst染核后可见典型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高,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分别用抗RAGE中和抗体、α-硫辛酸、DPI预处理后再加入AGE-BSA,各组与AGE-BSA组比较,凋亡率明显下降,ROS水平、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糖基化终末产物可刺激SH-SY5Y细胞产生大量ROS及活化Caspase-12介导细胞凋亡,通过阻断其与特异性受体RAGE结合或减少细胞内ROS可减轻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于HCT116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Calcein-AM/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K18磷酸化表达水平;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野生型K18和33、52丝氨酸(Ser33A、Ser52A)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后,用奥沙利铂处理,Annexin V-FITC/PI和Calcein-AM/PI法分析K18及其突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奥沙利铂可以使HCT116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经20、60、100 μmol/L奥沙利铂处理后,细胞较对照组均出现凋亡增加,依次为(15.6±3.1)%、(30.1±4.9)%和(62.6±6.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K18的Ser33、Ser52磷酸化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质粒转染的各细胞组之间的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奥沙利铂处理后,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27.3±6.7)%和(31.2±8.1)%]明显低于GFP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40.5±4.8)%和(50.9±6.3)%,P<0.05],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高于GFP转染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加而增加;K18过表达提高了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而抑制K18 Ser33和Ser52的磷酸化可以减少化疗药物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囊蛋白1(PC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C1对凋亡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1基因重组质粒pEGPF-PC1-5TMC和空白对照质粒pEGFP分别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转染组(转染PC1重组质粒)、空白对照组(转染空白对照质粒pEGFP)和正常对照组(正常HeLa细胞)转染后48和72 h时细胞增殖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后48和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PC1基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抑制Aurora B基因表达对卵巢癌细胞A2780细胞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RNAi方法,将不同浓度AURKB siRNA转入A2780细胞(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并以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各组细胞.采用MTT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Ⅴ-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水平;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A2780细胞转染不同浓度siRNA后,随着siRNA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至50 pmol/L时,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各组细胞,随着紫杉醇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当紫杉醇浓度至10 μmol/L时,实验组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50 pmol/L siRNA 转染A2780细胞48 h,再以10 μmol/L 浓度紫杉醇处理细胞,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pmol/L浓度siRNA转染A2780 细胞48 h,再以10 μmol/L 浓度紫杉醇处理细胞,实验组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Aurora B的抑制可增强A2780细胞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并使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