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二胺氧化酶(DAO)、Toll样受体9(TLR9)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P患者82例为观察组,根据亚特兰大分类分为三个亚组:轻度AP组(32例)、中度AP组(26例)和重度AP组(24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DAO、TLR9水平及肠黏膜屏障损伤指标。比较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入院第1、2、3、7天血清MMP-9、DAO、TLR9水平及肠黏膜屏障损伤指标。分析血清MMP-9、DAO、TLR9水平与AP严重程度及肠黏膜屏障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MMP-9、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较对照组高(均P<0.05)。与轻度AP组比较,中度和重度AP组血清MMP-9、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升高(均P<0.05);与中度AP组比较,重度AP组血清MMP-9、DAO、TLR9、内毒素、D-乳酸水平及乳果糖/甘露醇比值升高(均P<0.05)。与入院第1天比较,三...  相似文献   

2.
强锋  李晶晶 《浙江医学》2022,44(15):1643-164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功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43例与中重症组27例。另择同期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者120名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结果中重症组和轻症组患者血清PCT、IL-6和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中重症组血清PCT、IL-6和sICAM-1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中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M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症组血清MDA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而SOD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中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中重症组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高于均轻症组(均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紊乱及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其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分析系统检测72例严重创伤患者创伤后24 h内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分别按创伤严重程度、是否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是否休克、缺氧、后期合并感染、是否生存分组,并比较不同分组下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严重创伤组对比创伤较轻组血清早期DAO水平[(7.01±3.07)vs(5.14±1.88)U/L]、D-乳酸水平[(22.23±4.40)vs(14.67±4.58)m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DAO、D-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关系(DAO/APACHEⅡ评分:r=0.395,P=0.001,D-乳酸/APACHEⅡ评分:r=0.736,P=0.000);胃肠道功能障碍组对比非胃肠道功能障碍组,血清早期DAO水平[(6.42±2.75)vs(5.19±2.19)U/L]、D-乳酸水平[(19.93±5.27)vs(14.79±5.26)m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休克及ARDS组对比无休克无ARDS组血清D-乳酸[(22.92±3.70)vs(15.578±5.61)mg/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明显感染者相比,后期合并感染者早期血清中D-乳酸水平[(20.08±6.02)vs(16.46±5.37)mg/L]、内毒素水平[(9.57±3.62)vs(8.16±1.61)U/L]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对比存活组早期血清中DAO水平[(7.28±3.47)vs(5.39±1.99)U/L]、D-乳酸水平[(22.96±2.55)vs(15.83±5.51)mg/L]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创伤早期即可出现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以D-乳酸增高较为常见;血清D-乳酸、DAO水平与胃肠功能损害有关;缺氧合并低血压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造成损害;早期肠黏膜屏障受损后期更易出现感染;肠黏膜屏障能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9(TLR9)与急性胰腺炎(AP)肠粘膜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广元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AP患者为观察组,按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2例及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29例,同期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TLR9、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采用鲎试剂比浊检测内毒素(LPS)水平,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尿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L/M)。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MGB1、TLR9水平与肠黏膜损伤指标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TLR9对AP患者肠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24、48、72 h时D-乳酸、LPS、DAO、尿L/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24、48、72 h时血清HMGB1、TLR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患者24、48、72 h时血清HMGB1、TLR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SAP组、MAP组(P0.05),且MSAP组患者较MAP组高(P0.05);发病后24 h时,AP患者血清HMGB1、TLR9表达水平与肠黏膜损伤指标D-乳酸、LPS、DAO、尿L/M呈正相关(P0.05);血清HMGB1、TLR9及HMGB1+TLR9联合诊断发病后24 h时AP患者肠黏膜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0.731、0.866,敏感度分别为90.00%、51.70%、88.30%,特异度分别为71.10%、86.80%、76.30%。结论 AP患者血清中HMGB1、TLR9表达水平上调,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肠粘膜屏障损伤有关,可作为判断AP患者肠粘膜屏障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清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AP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P(MAP)组78例、重度AP(SAP)组46例,并收集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D-乳酸、内毒素及DAO水平的差异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上述指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MAP组D-乳酸、内毒素及DAO水平分别为(39.26±11.55)mg/L、(23.57±14.59)U/L、(23.06±18.68)U/L低于SAP组的(52.10±15.83)mg/L、(28.26±10.32)U/L、(52.24±31.58)U/L;高于对照组的(28.87±11.88)mg/L、(5.54±4.52)U/L、(9.66±6.2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以上指标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示D-乳酸、内毒素和DAO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574、0.790。结论:早期血清D-乳酸、内毒素、DAO与AP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晓飞 《当代医学》2021,27(2):78-80
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曲肽+白蛋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指标变化,同时比较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1、14.091、6.034,P均=0.000);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2、4.314、3.380、3.932,P=0.004、0.000、0.001、0.000)。结论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892-1895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与全身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85例患者作为SAP组,选择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肝功能损伤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肠黏膜屏障功指标及尿液中肾功能损伤指标。结果:SAP组血清中PCT、TNF-α、CRP、HMGB-1、ALT、AST、TBIL、BUN、Scr、CysC、DAO、D-乳酸、Occludin、ZO-1的含量及尿液中NGAL、KIM-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AP患者血清中PCT、TNF-α、CRP、HMGB-1含量与血清中ALT、AST、TBIL、BUN、Scr、CysC、DAO、D-乳酸、Occludin、ZO-1含量及尿液中NGAL、KIM-1含量呈正相关。结论:SAP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异常释放会引起肝功能、肾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沈清  甘华  李正荣  李曼丽  杜晓刚 《重庆医学》2016,(26):3640-3642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导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SAP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CRRT组43例,非CRRT组35例,监测SAP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变化,比较两组间的病死率.分别在CRRT治疗0、12、24、48、72 h等不同时间点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4、72hCRRT组APACHⅡ评分分别为10.2±3.8、6.4±2.6,较非CRRT组明显改善(P<0.05),病死率(18.6%)也明显下降.CRRT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DAO、D-乳酸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CRRT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血清TNF-q、CRP、DAO、D-乳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RRT治疗对SAP诱导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特点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评估指标,以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4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应用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应用显色基质鲎实验法来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应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通过比较三个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判断其作为肠黏膜屏障功能检测指标的价值。结果 1肝硬化患者中血浆DAO、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间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AO水平A级相似文献   

10.
肠黏膜屏障受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键环节,目前研究已证实SAP大鼠回肠存在肠黏膜机械屏障的损伤。本研究探讨了大黄素干预对SAP大鼠血内毒素、血清淀粉酶、瘦素与血浆D-乳酸水平及回肠黏膜组织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旨在验证大黄素对肠黏膜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轻重与血清D-乳酸水平的关系,试图以血清D-乳酸水平作为评价AP病情轻重的指标。方法通过对6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将其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42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0例,另取3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选定血清D-乳酸作为监测肠道屏障功能的指标,并分析不同AP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D-乳酸水平变化间的关系。结果62例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MAP患者(P<0.05)。结论肠道通透性变化与AP病情轻重关系密切,不同病情AP患者血清D-乳酸水平不同。血清D-乳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AP病情轻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PCT)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及非感染组46例;另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D64指数及PCT水平,并分析CD64指数及PCT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CD64指数及PCT水平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CD64和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CD64指数、PCT水平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均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和PCT诊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和0.876,敏感度分别为84.0%、82.0%,特异度分别为87.0%、89.1%.结论 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CD64指数和血清PCT水平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条件的AECOPD合并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结果及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每搏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BNP、动脉血氧分压(Pa O2)、p H值水平都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急性心衰疗效好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王改  王巍伟  王雅卿  张倩  李芳  常春鹏 《当代医学》2021,27(12):151-15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PICU住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40例,其中20例未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支气管肺炎组,20例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合并呼吸衰竭组,同时选取20名保健科正常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患儿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乳酸、二胺氧化酶、D-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指标,比较各组对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结果 合并呼吸衰竭组二胺氧化酶、D-乳酸均高于对照组及支气管肺炎组(P<0.05),支气管肺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胺氧化酶、D-乳酸升高与乳酸升高程度相关.结论 支气管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对肠黏膜屏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且与乳酸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介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7 d。比较两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治疗前与治疗7 d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D-乳酸]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L-6、hs-CRP、TNF-α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DAO、内毒素、D-乳酸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清胰利胆颗粒联合埃索美拉唑可减轻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EIN)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ICU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营养方法将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组,n=21)、EIN组(n=24)和埃索美拉唑联合EIN组(E+EIN组,n=23),检测并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指标,包括血浆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3组患者各黏膜屏障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E+EIN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及尿L/M低于TPN组,E+EIN组低于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EIN可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疗效优于单纯EIN和TPN。  相似文献   

17.
叶瑞印  曹曙光 《浙江实用医学》2006,11(6):385-386,401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急性应激致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断肢法建立急性应激动物模型,分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应激治疗组,每组各18只,测定3组血浆中D-乳酸水平、肠黏膜中蛋白含量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比较3组肠绒毛高度和宽度。结果应激模型组血浆D-乳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应激治疗组,小肠黏膜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应激治疗组,小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应激治疗组,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应激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减轻急性应激致大鼠肠屏障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SA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5例)及治疗组(13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及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12、24h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的水平。结果 2组治疗6h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24h血清DAO、血浆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SAP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较常规治疗更能改善SAP患者早期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的易位,对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某院急诊外科EICU救治的SAP患者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在采取常规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抑酶、胃肠减压等)的基础上分别给予ω-3鱼油脂肪乳+结构脂肪乳(研究组)和ω-3鱼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对照组)应用,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血浆D-乳酸];治疗前和治疗第5天肠道菌群数目(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TG和TC的变化,同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腹痛、肠鸣音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5 d后的血清I-FABP、血浆内毒素、DAO、血浆D-乳酸水平比入院时下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5 d血清I-FABP、血浆内毒素、DAO、血浆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APACHE II评分及血D-乳酸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判断重症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40例重症肺炎患者( A组),另选择同期25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B组,健康人群25例作为C组。在患者入组时抽血测D-乳酸水平,测APACHE评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0.016);普通肺炎组D-乳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34);重症肺炎组患者APACHE II评分与D-乳酸呈线性正相关([apache评分]=[D-乳酸]*9.753-52.948)。结论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随病情的加重而损伤程度加重,早期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对改善重症肺炎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