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2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高分辨CT(HRCT)表现,评价CT、特别是高分辨CT征象的重要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26例的临床及高分辨CT表现.结果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主要高分辨CT表现为:①磨玻璃密度型12例;②突变型8例;③多发结节型6例;④混合型18例.结论 HRCT对DBAC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及早发现有意义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2.
李强  巩晓艳  朱敏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1341-134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8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影像的及病理的结果,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三种类型,其中结节型24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46例,其中腺泡样结节22例,大片实变12例,磨砂玻璃征12例;炎症型16例。结论:高分辨率CT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HR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表现,分析有助诊断的HRCT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孤立结节型18例,其中15例位于肺外围或胸膜下,磨玻璃密度影10例,形状不规则或斑片状影8例,空泡征或/和空气支气管征14例,胸膜凹陷征12例;弥漫型14例,其中均匀实变7例,蜂房征4例,磨玻璃密度8例,支气管气像6例,腺泡样结节6例。结论HRCT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汪波  江三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69-69,F0003
目的分析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部CT和HRCT的影像特征,加强对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影像特点的认识。方法对33例BAC的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病例经HRCT扫描,部分病例行三维重建(ALA),可发现其典型特征。结论高分辨率CT及重建技术有助于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7例DBAC的CT表现。结果以实变为主型10例,其中6例见"蜂窝"或网格影,2例见叶间裂膨隆,8例见充气支气管征,5例合并多发结节和(或)磨玻璃密度影,4例行增强扫描均可在实变区内见"血管造影征"。多发结节/肿块型5例,其中单叶单段1例,单叶多段2例,多叶多段2例;主要特征有胸膜牵拉、磨玻璃密度、充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磨玻璃密度影2例,其中"铺路石"征1例。大多数患者呈多种征象混合表现。结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征象复杂,应深入细致分析各种征象提高本病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在HRCT 上的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倒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BAC的HRCT征象.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外周改变.井与37例其他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例SBAC中21例位于肺野外周,11例可见空泡征,12例可见磨玻璃征.结论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多具有一般肺癌的征象,空泡征、磨玻璃征往往提示SBAC的诊断.HRCT是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高分辨率CT征象。方法对24例BAC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实变型BAC的HRCT征象,分析有助于诊断的征象及病理基础。结果11例结节型病灶中82%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55%呈不规则形,空泡征出现率55%,磨玻璃密度36%,胸膜尾征73%;多发结节型的单个病灶与前者相同;10例实变型中磨玻璃密度、多发结节和段叶实变混合存在的6例,肺段实变周围或其他肺野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内伴随网格影,其中1例呈“碎石路样”。结论(1)周围性结节以及伴空泡征、磨玻璃密度、胸膜尾征4项中有3项者高度提示结节型BAC的诊断。(2)肺段叶“蜂房样”实变并其他肺野的“碎石路样”影对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诊断具有特征性。(3)HRCT是BAC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及分型,进一步提高本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收集到27例肺泡癌CT检查所见征象,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资料。结果CT表现具有特征性的孤立、弥漫多发结节影8例,磨玻璃样斑片状、片状肺炎样浸润8例,呈广泛肺纹理增强6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可分为结节型、肿块型、肺炎样型、肺纹理增强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扫描资料,并与24例周围型肺癌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肺泡癌结节肿块病灶中的空泡征或细支气管气像的阳性率为64.71%(11/17),其他周围型肺癌的阳性率为16.67%(4/24),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叶段实变型肺泡癌主要表现为"枯枝状"支气管气像(3/3)和蜂窝状低密度区(2/3)。[结论]空泡征或细支气管气像、枯枝状支气管气像及蜂窝状低密度区是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几个特征性征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表现,以提高诊断、减少误诊。总结分析18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征表现。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复杂多样,应深入细致地分析各种CT征象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各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对2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BAC的CT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空泡征及支气管亢气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为孤立结节型BAC及炎症型BAC常见征象,可用于鉴别诊断;(2)结节间小叶间隔增厚及结节间小磨玻璃密度、细网状影为多中心型或弥漫型BAC的特征性表现;(3)跨叶生长及CT血管造影征为实变型BAC的特征性表现;(4)病灶内密度不均为各型BAC的特点,其增强及HRCT扫描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提示薄层CT及HRCT对各型BAC的诊断、鉴别诊断具很大价值,病灶密度及增强扫描价值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在螺旋CT高分辨(HRCT)扫描中的CT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2年6月继螺旋CT诊断,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分叶征45例,边缘细短毛刺征40例,空泡征和(或)空气支气管征29例;次要CT征象有:血管支气管集束征23例,胸膜凹陷征22例,胸膜尾征11例,蜂窝征3例,磨玻璃征2例。结论:螺旋CT高分辨扫描能够清晰显示周围型小肺癌的形态、边缘、密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在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DBAC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13例患者中进行性憋气、呼吸困难10例,大量泡沫样痰2例.CT见多发结节8例,炎性实变6例,纤维网状改变6例,团块3例.结论 DBAC的临床及CT表现复杂,某些表现对DBAC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在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病变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肺结核、肺癌患者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肺淋巴道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表现为串珠状者60%和不规则状者40%,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表现为小叶间隔结节状改变,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细线、网状影表现上.肺淋巴道转移癌占60%,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3%)、肺血行转移癌(6.7%)和弥漫结节性细支气管肺泡癌(7.1%)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83.3%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小叶中心“树芽征”,明显区别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弥漫结节性肺癌。结论肺小叶结构异常HRCT征象在弥漫结节性肺结核、肺癌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24例经手术、支气管镜活检、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CT显示的类型、部位、形态、密度特点,并评价其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单发结节型15例,炎性实变型6例,弥漫型3例。单发结节型主要征象:空泡支气管征11例(73.3%),磨玻璃征12例(80.0%),胸膜凹陷征7例(46.7%),边缘短毛刺8例(53.3%)。炎性实变型主要征象:蜂房征2例(33.3%),支气管枯树枝样充气征3例(50.0%),碎石路征1例(16.7%),血管造影征1例(16.7%)。弥漫型主要表现:两肺弥漫分布结节影,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部分融合成实变影和"母瘤"。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多样,对各型的征象深入仔细地分析,掌握各型的典型表现,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韦学  谭俊扬  黎革昌 《广西医学》2012,34(4):515+517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对肺毛玻璃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高分辨CT诊断肺毛玻璃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的HRCT表现:斑片状或灶性8例,叶段状或大片状6例,环形或晕征7例,弥漫性5例;周围型12例,中央型9例,弥漫型5例.6例患者内部有支气管充气征,经确诊4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为腺癌.毛玻璃样病变的大小与疾病恶性、良性无关.结论 高分辨CT对肺毛玻璃样病变的诊断能提供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观察65例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MSCT表现,分析其影像学诊断及病理表现。方法分析2004—2008年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结果65例中,有47例(723%)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影,有45例(662%)肿物边缘可见到毛刺征,有46例(708%)出现空泡征,有56例(55.4%)出现胸膜凹陷征,有26例(400%)病变周围可见小泡性气肿。结论MSCT有助于发现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重要特征,如早期的磨玻璃样密度影,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及小气肿,对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董军 《中外医疗》2009,27(12):168-168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异性CT表现。方法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CT表现,记录并统计其征象。结果30例均为类圆形肿块,其中分叶征占33%、毛刺征占63%、胸膜凹陷征占63%、瘤内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占83%、磨玻璃样密度占53%、周围血管集束征占47%、增强后血管包埋征占21%。结论瘤内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样密度、周围血管集束征、增强后血管包埋征为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的相对特异的CT征象,有助于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4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43例,对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结节型12例,为单发结节;弥漫型23例,其中腺泡样结节11例,大片实变6例,磨砂玻璃征6例;炎症型8例。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多样,结节内细支气管气像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炎症型和弥漫型需与肺结核、肺炎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人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比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人BAC患者,根据手术病理,分为孤立结节组(28例)、多发结节组(24例)和肺叶实变组(26例),研究比较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相对特异性征象较多,如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枯树枝征及多发腺泡结节。结论:熟悉青年人BAC的CT表现,有助于提高术前对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