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丁糖是几丁质衍生物之一,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实验旨在研究几丁糖在防止术后腹腔粘连方面的作用。以60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制作肠粘连动物模型,然后用1%、2%的几丁糖作为预防肠粘连制剂灌注到腹腔;同时设右旋糖酐组、基质组作为对照。术后14天处死大鼠,依标准判断肠粘连等级。结果显示:实验组肠粘连发生情况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P<0.01)。实验表明:1%几丁糖溶液即具有较好的预防术后腹腔粘连作用。  相似文献   

2.
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2月共143例病人行剖腹手术,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2例)应用医用几丁糖预防术后肠粘连,对照组(71例)术后直接关腹。结果试验组经过至少6个月的随访无1例发生肠粘连,对照组出现10例肠粘连症状,3例严重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结论医用几丁糖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骨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骨质改变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骨康胶囊高、低剂量组,以STZ造模,糖骨康组在造模基础上灌服糖骨康胶囊药粉,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7周。结果糖骨康组能降低血Ca、Mg、P、AK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骨康胶囊能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提高模型大鼠的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骨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骨质钙盐丢失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及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玻璃酸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行L1椎板切除术,造成0.4cm×1.0cm大小缺损,同时于硬膜外分别涂以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常规饲养。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处死大鼠,每批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术段脊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光学切片组织学观察,评估瘢痕粘连程度,电镜观察纤维细胞结构。结果:术后4周,生理盐水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与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几丁糖组、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及玻璃酸钠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及12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大体、组织学观察结果评分优于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及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玻璃酸钠组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几丁糖组优于玻璃酸钠组(P0.01)。术后12周,电镜观察,生理盐水组纤维细胞细胞器充分,合成胶原功能完全;几丁糖组细胞器较玻璃酸钠组少,合成胶原功能较低;聚乳酸组中细胞器最少,合成胶原功能最低。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玻璃酸钠对椎板切除模型大鼠硬膜外瘢痕形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聚乳酸防粘连凝胶预防粘连效果优于几丁糖和玻璃酸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用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术后粘连的疗效.方法 以2005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二次剖宫产产妇为样本库,治疗组(使用医用几丁糖)102例,对照组(未使用医用几丁糖)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第二次剖宫产术时的盆腹腔粘连情况及第一次剖宫产术后排气时间、腹痛情况、术后病率、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盆腹腔粘连情况:治疗组预防粘连有效率达78.4%;而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9,P<0.01).治疗组的排气时间、腹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病率、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几丁糖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粘连效果显著,同时可缓解疼痛促进术后早排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注射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疾病对照组、几丁糖治疗组.对经B超或X线胸片明确的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在放置胸腔引流管后,经引流管注入几丁糖,观察胸水消失时间长短及发生胸膜粘连肥厚的情况.结果 几丁糖组胸水吸收时间较疾病对照组短,但是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几丁糖组发生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医用几丁糖胸腔内注射,为预防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  相似文献   

7.
糖肾安对糖基化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草药复方糖肾安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正常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糖肾安组和氨基胍组 ,分别灌服饮用水、糖肾安 ( 6g· kg-1 )和氨基胍 ( 2 5 mg· kg-1 ) ,4d后收集各组动物血清 ,观察这些含药血清对体外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阳性药氨基胍相比 ,灌服糖肾安的大鼠血清对体外糖基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对抑制率为 1 0 2 .2 %。结论 :糖肾安对糖基化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腔内注射生物材料医用几丁糖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我院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随机分为疾病对照组、几丁糖治疗组。对经B超或X线胸片明确的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在放置胸腔引流管后,经引流管注入几丁糖,观察胸水消失时间长短及发生胸膜粘连肥厚的情况。结果几丁糖组胸水吸收时间较疾病对照组短,但是统计学无显著差异。几丁糖组发生胸膜粘连肥厚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医用几丁糖胸腔内注射,为预防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医用几丁糖与宫内节育器两种方法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预防再粘连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宫腔粘连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腔分解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IUD)51例为IUD组,宫腔注入几丁糖52例为几丁糖组。结果:几丁糖组再粘连率7.7%,月经改善有效率94.2%,妊娠率68.5%;IUD组再粘连率21.6%,月经改善有效率78.4%,妊娠率41.6%,两组参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较宫内节育器更有效降低再粘连的发生,提高月经改善有效率及妊娠率,其作用优于安置宫内节育器。  相似文献   

10.
化浊软坚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浊软坚汤对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和治疗组(D组),B、C、D三组大鼠造模,C组造模同时灌服复方鳖甲软肝片,D组造模同时灌服化浊软坚汤。实验结束取大鼠肝组织行TGF-β1免疫组化。结果:D组大鼠肝组织可见散在的阳性细胞表达,阳性细胞记数明显降低,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浊软坚汤能够减少转化生长因子在纤维化大鼠肝脏的表达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羧甲基壳聚糖预防大鼠术后腹膜粘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4种氮氧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CMC)预防腹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制作简单?可重复?有效?经济的大鼠腹膜缺损/盲肠刮伤模型,药效印证分8组,包括N-O-CMC-5#?N-CMC?N-O-CMC-2#?O-CMC?透明质酸?医用几丁糖?生理盐水?空白组,.每组至少10只,比较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情况?设立CMC中粘连评分最低者?医用几丁糖?盐水对照?空白对照4组,每组10只,进行腹膜粘连组织的羟脯氨酸测定;同法设4组,每组18只,进行腹膜粘连组织的组织学研究,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电镜?免疫组化TGF-β1测定? 【结果】 N-O-CMC-5#组毒性大?N-CMC?透明质酸?N-O-CMC-2#?O-CMC?几丁糖粘连评分与空白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 < 0.05)?O-CMC粘连评分最低,O-CMC?几丁糖组 ?盐水组?空白对照组羟脯氨酸均值(μg/mg)分别为0.41 ± 0.09?0.42 ± 0.09?0.71 ± 0.07?0.89 ± 0.10(P < 0.05)?组织学观察O-CMC组损伤粘连处空白组较炎症细胞浸润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少,胶原形成少?空白组透射电镜示空白组大鼠炎症细胞增多,肥大细胞 成纤维细胞跃,细胞器发达,胶原集结成束?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示术后3 d O-CMC?几丁糖组表达减弱?空白组术后3 d? 7 d? 14 d石蜡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PU比较, 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 d组分别与7 d组?14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3 d不同的处理组石蜡切片TGF-β1免疫组化染色PU比较,结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O-CMC? N-O-CMC-2#?N-CMC?医用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均有减少大鼠剖腹术后腹膜粘连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的作用?其中O-CMC粘连评分中位数最低,有望成为新一代防粘连材料?  相似文献   

12.
医用几丁糖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军 《中原医刊》2006,33(16):60-60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于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的作用。方法81例(实验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于甲状腺术后,取医用几丁糖4~6m l均匀涂抹于甲状腺术后创面上,并与同期未用医用几丁糖的74例(对照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作比较,评估术后粘连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甲状腺术后粘连4例;对照组:甲状腺术后粘连14例;两组患者甲状腺手术后出现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用几丁糖对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有满意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手术时机,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手术治疗的61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中使用2~3支医用几丁糖凝胶以防止肠粘连。结果:本组手术治疗61例,非手术治疗9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痊愈55例(88.2%),二次手术5例(10%),三次手术1例(2%)。术后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肠瘘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结论:在非手术治疗前提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手术时机宜把握在24~48h。对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应采取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原则,重在密切观察病情的演变和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术中应用医用几丁糖凝胶可以减少肠粘连,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中使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联合术后中药保留灌肠预防直肠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科收集的2012年1月—2013年12月直肠癌切除术后、并且术后有明确病理诊断的48例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术中肠壁及手术切口外擦医用几丁糖,术后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等治疗;治疗组采取术中关腹前腹腔注入生物多糖冲洗胶液,术后营养支持、中药保留灌肠等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没有发生肠粘连,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1例发生肠粘连(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发生完全性肠梗阻,在全麻下开腹行第二次肠粘连松解术,有效率为90%。结论术中使用生物多糖冲洗胶液联合术后中药保留灌肠预防直肠癌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做大样本的临床实验与观察;且医用几丁糖防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用几丁糖配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施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合并应用医用几丁糖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应用腹腔镜成功实施粘连松解术,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无肠梗阻症状复发;2例中转开腹。结论医用几丁糖配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处理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胃复安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腹症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取2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医用几丁糖,在关腹前涂抹于切口处,同时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记录两组患者首次肠管通气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肠粘连的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指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通气时间为(34.6±5.8)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3±7.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的有4例,占3.6%,未使用几丁糖和胃复安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粘连症状者有19例,占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和气过水声等腹腔粘连各项指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几丁糖与胃复安联合应用在减少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缩短肠管排气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术后干预方法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9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为3组。Foley球囊组16例,术后采用Foley球囊导尿管干预;几丁糖组22例,术后采用医用几丁糖后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干预;防粘连膜组21例,术后采用防粘连膜干预。比较3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几丁糖组与防粘连膜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Foley球囊组(均P 0. 05),而几丁糖组与防粘连膜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注入医用几丁糖+Foley球囊导尿管与放置防粘连膜均可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消疲悦意饮对实验性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16只),造模组复制慢性疲劳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中药组(8只),中药组给予复方消疲悦意饮灌服.采用Open-Field法、鼠尾悬挂及力竭游泳实验评价所有实验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造模组造模后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力竭游泳时间缩短,鼠尾悬挂不动时间延长(P<0.05),给予复方消疲悦意饮灌服后以上各参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复方消疲悦意饮具有明显改善慢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屈振武  李瑞中 《中外医疗》2016,(26):129-131
目的:分析在手术后使用医用几丁糖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0例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将5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n=250)和对照组(n=250);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直接关腹;观察组患者则在关腹操作前使用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h)、肠鸣音恢复时间(h)、住院时间(d)以及肠粘连发生率和程度。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7.2±6.9)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8.1±4.2)h、住院时间为(10.2±2.0)d,肠粘连发生率为10.00%,四项指标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接受腹部手术患者使用医用几丁糖能够有效降低肠粘连的发生率和程度,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又名复方倍他米松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其对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将一定浓度的得宝松作为空白对照试剂,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配置成实验组试剂。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瘢痕疙瘩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医用几丁糖组(A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B组)对其采用瘢痕内注射的方法,2个疗程后观察瘢痕增生的情况和患者症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研究其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A、B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疗效相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几丁糖联合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比单用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效果更好,它能更好地抑制瘢痕的增生,延缓瘢痕疙瘩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