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中药内外合治对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内外合治对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外合治组(甲亢方内服 甲亢平膏外敷,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丙基硫氧嘧啶,对照组),每组30例.内外合治组内服甲亢方,同时用甲亢平膏外敷甲状腺,每日1次,每次使用不超过10 h;对照组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每日用量300~600 mg,分3-4次服用.4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组间血T3、T4、FT3、FT4、TS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能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心功能(P<0.01).结论 中药内外合治方法治疗甲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者165例,随机分为应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治疗组100例共200条输卵管,和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5例共130条输卵管,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安全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生肌中药内服、外用及内外合用治疗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疗效的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内治组、中药外治组和中药合治组。采用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结合外科方法制备难愈性创面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中药煎剂内服、白玉膏外用,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结果:第7天起模型组创面愈合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总体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中药内治组、中药合治组第3、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外治组第3、14天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10天内治组、合治组愈合率高于外治组(P〈0.05)。中药内治组、中药合治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且中药合治组优于中药内治组和中药外治组(P〈0.05)。结论:生肌中药具有良好的促创面愈合作用,中药内外合用效果更佳。内服、外用及内外合用在创面炎症反应期具有良好促愈作用,而内服及内外合治在肉芽增生期及上皮爬生期的促愈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脾法及中药复方清幽颗粒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肠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p阳性、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清幽颗粒;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改变、幽门螺杆菌(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能明显减轻患儿症状并优于对照组(P〈0.01),对Hp的抑制作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脾法及中药复方清幽颗粒对小儿幽门螺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Hp感染性胃肠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予高压氧治疗为主,治疗组予以双花芷辛甘汤(加减方)辨证施治,同时予七厘散或生肌散外敷创面。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连术颗粒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2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术颗粒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临床病例分为两组,连术组216例,口服连术颗粒制剂5 g,每日2次;对照组78例,口服黄连素片,0.2 g,每日3次。疗程3 d。结果连术颗粒治疗急性腹泻有效率为97.22%(210/216),对照药黄连素片为87.18%(68/78)。两药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大便白细胞镜检转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连术颗粒是治疗急性腹泻的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SASP,1.0g/次,每日3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煎剂灌肠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LD)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含量的影响。方法:确诊的50例P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以推拿,对照组20例予以三维立体牵引,均以30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及外周血清Ig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清Ig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D患者存在体液免疫亢进状态,推拿可有效降低其外周血清Ig含量,疗效优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者165例,随机分为应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治疗组100例共200条输卵管,和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65例共130条输卵管.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一种安全而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阳活血法内外合治,对照组口服色醛氧淀粉,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肾功能、血脂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5%(25/27)、52.3%(14/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阳活血法内外合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强的松、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且能够调节甲状腺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自拟)治疗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红细胞免疫在其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咳嗽患儿,采取简单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正常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健脾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2W及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及PEF变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RBC—C3bRR较治疗前上升(P〈0.01),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健脾活血方在改善肺功能,调节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有较好疗效.从而达到完全控制慢性咳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方对女性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女性VD患者31例,将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治疗组)16例,西药对照组(对照组)15例,治疗组给予由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方制成的复方胶囊制剂,对照组予以西药喜得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群作为正常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①治疗组有效9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0例女性VD患者与正常组比较,血清E2水平降低(P〈0.05),TC、TG、LDL水平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②治疗组E2、E2/T、TC、TG、HD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E2、T、E2/T、TC、TG、HD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方可通过补肾调节性激素及血脂水平,对女性VD患者有一定疗效,是防治VD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别痛汤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B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4.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FBG、P2BG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越鞠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FD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组)60例,用自拟加味越鞠饮口服治疗,对照组(西药组)60例,用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停药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65.00%。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比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越鞠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对观察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2.5%。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7.5%,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孢素A(CsA)和司坦唑醇联合口服治疗,同时进行保肝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我院协定处方再障煎剂口服,并随证加减,疗程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及血小板数均有所升高,但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部分毒副反应相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减轻西药不良反应、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消疣汤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尖锐湿疣随机分成治疗组(n=100)及对照组(n=80),两组均给予CO2激光治疗,治疗组联合中药消疣汤内服和外洗;对照组则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和外涂。结果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0%,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为85%,差异无显著性(χ^2=1.03,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复发率为31.25%,差异有显著性(χ^2=12.81,P〈0.01).结论CO2激光联合中药消疣汤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并用药渣热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并用药渣热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乳癖消胶囊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肿块大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肿块比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组肿块缩小的程度更大(P〈0.01)。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并用药渣热敷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诺氟沙星治疗埃塞俄比亚华人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胃肠炎华人患者1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及对照组(8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诺氟沙星口服治疗,并肌注山莨菪碱。治疗组给予诺氟沙星治疗,同时对穴位行针刺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及完全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诺氟沙星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突出,起效快、疗程短,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