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相关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4例不同病期的ANLL患者骨髓和(或)外周血中JWA基因的表达。结果:JWA基因表达在初发ANLL为13/13(100%阳性),完全缓解时为1/4,复发患者为3/4,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为1/3。结论:JWA可能参与原发ANLL的某个发病过程,其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方法 用 AHSCT治疗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5 8例 ,年龄 31.9± 10 .5 (14~ 5 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 30例 (CR1 2 4例 ,CR2 5例 ,CR31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 18例 (CR1 13例 ,CR2 3例 ,CR32例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3例 (均获血液学缓解 ) ,恶性淋巴瘤 7例 (CR4例 ,PR3例 )。预处理化疗方案选用以下药物中任意两种或三种联合 :阿糖胞苷 3~ 4g/ m2 ,环磷酰胺 4~ 6 g/ m2 ,鬼臼乙叉苷 (VP- 16 ) 0 .5~ 1.0 g/ m2 。除 5例联合全身骨髓照射 (剂量为7~ 8Gy) ,其余均单用化疗。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移植相关死亡 1例 (1.72 % )。ANL L、AL L CR1期移植者 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5 2 .4%± 4.2 %和 46 .1%± 3.5 % ,复发率分别为 37.7%± 4.5 %和 40 .5 %±6 .7%。 10例 CML 和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除 1例 期恶性淋巴瘤患者复发 ,余均获持续完全缓解。 结论 为降低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无造血干细胞供者的 CR1 期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积极行 AHSCT。  相似文献   

3.
由于急性白血病 (AL )患者的免疫缺陷以及化疗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使其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 1994~ 1998年 181例 AL 住院患者发生的肺部细菌感染及其有关因素和防治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AL的诊断均由骨髓片和骨髓活检证实 ,按FAB标准分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13 6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 4 5例。年龄 11~ 85岁。 181例AL 患者共住院 3 75例次 ,发生细菌性肺部感染者 76例 (112例次 ) ,部分发生 2~ 6次医院再次感染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提出的“医院内获得…  相似文献   

4.
总结 1983~ 2 0 0 0年我院 43例因颅内出血死亡的急性白血病 (AL )病例 ,并进行临床分析 ,以探讨颅内出血致死的原因及治疗。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3年 1月 1日至 2 0 0 0年 12月 31日我院住院治疗的 AL病人 5 0 1例 ,全部经骨髓细胞学和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 L) 34 6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15 5例。死亡 74例 ,其中 AN-L L 5 9例 ,AL L 15例。死于颅内出血 43例 (均经 CT、 MRI或腰穿确诊 ) ,占死亡人数 (4 3/ 74)的 5 8.1%。其中 ANL L37例 (37/ 5 9) ,占 6 2 .7% ,AL L 6例…  相似文献   

5.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WT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测定 5 3例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 1名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结果 :5 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4 1例 WT1基因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77.35 % ,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阳性率分别为 80 .6 %和 72 .0 %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5例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 WT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4 6 .7% ,其中 7例急变期和加速期阳性率为 10 0 % ,8例慢性期阳性率为 0 %。 2 7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 (CR)患者中 2 2例 (81.5 % ) WT1基因表达转阴 ,4例复发患者 WT1基因表达再次升高。 2 1例正常人的 WT1基因表达阴性 ;RT- PCR检测 WT1基因灵敏度为 10 - 4水平。结论 :1WT1基因在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中均有表达 ,在正常人中不表达。 WT1的表达与白血病病程相关 ;2 WT1基因可作为检测MRD的标记性基因。 WT1基因的表达与白血病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常城  陆俊羽  孔佩艳  曾东风  刘红 《西部医学》2010,22(7):1186-1187,1190
目的探讨临床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粘附功能与JWA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临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前后BMSC,检测BMSC粘附能力,ICAM-1、FN表达及JWAmRNA表达变化。结果 ATRA治疗后,APL患者BMSC粘附能力、粘附分子表达及JWAmRAN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ATRA可能通过上调JWA基因表达,促进BMSC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因使用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而引起的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 1 5例。均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M2 4例 ,M3 7例 ,M4 1例 ,M53例。其中 1 2例接受化疗(对 M3 采用维甲酸加小剂量 HA方案化疗 )的患者完全缓解率 58.3 % ,部分缓解率 1 6.6%。随访的 9例中位生存期 1 85d。与其它治疗相关性白血病相比 ,具有 M3 比例高 ,ANLL发生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 ,疗效较好的特点。提示对包括银屑病在内的非肿瘤性疾病应慎用或禁用乙双吗啉  相似文献   

8.
输注浓缩血小板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附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瑜  陶晓明 《广西医学》2002,24(2):270-270
大剂量联合化疗使急性白血病患者长期生存乃至治愈成为可能。但在骨髓抑制期 ,感染和出血已成为患者早期死亡的两大因素。为使患者在骨髓抑制阶段安然过渡 ,我院自 1 994年 1月起 ,对 4 2例急性白血病经大剂量化疗造成骨髓抑制而广泛出血的患者 ,采用浓缩血小板输注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6例 ,女 1 6例 ,年龄 4 .3岁~ 6 3岁。中位年龄 33岁。全部病例均经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确诊 ,并按 FAB标准分类(1 ) 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L) 5例 ,其中 L1 2例 ,L2 2例 ,L3 1例 ,急性髓细胞性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组、对照组骨髓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白血病组骨髓组织中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难治患者(8/13)骨髓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高于初发未治患者(9/29)。结论:Cyclin D1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0.
谭鹤长  黄向阳  韦真理 《华夏医学》2006,19(6):1284-1285
骨髓移植是当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自体骨髓移植(ABMT)因无供髓来源问题,只要患者的实质脏器能耐受预处理便可接受,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治疗成功者生活质量很好,临床应用迅速增多。我院于2006年3月为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成功地施行了自体骨髓移植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34岁;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到我院治疗。就诊时血象:白细胞1.53×109/L,血红蛋白42g/L,PLT13×109/L;骨髓象:早幼粒细胞81.5%,中幼粒细胞2.5%;骨髓染色体:45XY,-10,t(1:6)(q23;q27),t(15:17)(q22;q21)/46XY。给予维甲酸…  相似文献   

11.
Fourteen cases of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were treated with low doses of cytosine arabinoside (LDAra-C 20 mg/m/q12h) and etretinate (all-trans-9-3, 7-dimethyl-2, 4, 6, 8 non-atetraenoate, 75 mg/d). Of which 9 were untreated, 3 were in first relapse and 2 were refractory patients. Five of the 9 patients in the first group, and all 3 patients in the second group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CR). The 2 cases with refractory ANLL showed no response. The CR rates in untreated, first relapse and refractory patients were 55.6%, 100%, and 0% respectively. In all, there was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marrow cellularity in 13 patients, 5 of whom developed bone marrow aplasia with predominantly lymphocyte and plasma cells. Only 2 cases with M5 ANLL showed evidence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monocytes and neutrophil in hypocellular marrow phase. The efficacy of this drug combination, however, appeared to be achieved through cytotoxicity rather than differentiation. The side effects in the treated cases included cheilitis, dermatitis, fever, petechiae, and impaired liver function, which soon improved upon discontinuation or reduction of dosage. This combination treatment might be most effective in achieving remission among elderly and severely infected patients with ANLL, and could be appropriate even for patients in first relapse.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进行检测,发现ANLL组血浆TM水平比正常组明显升高。同时还对4例ATRA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初发患者和4例砷剂治疗的APL复发患者进行动态观察,提示TM水平在高细胞期升至最高,后渐降至正常。所有结果表明ANLL发病过程中存在内皮细胞的损伤,ATRA及砷剂皆会影响血浆TM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自1974至1988年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工作。急淋78例,急非淋64例,共142例。第一次完全缓解率为59.8%,其中急淋69.1%,急非淋48.4%;但分别有57.4%和61.3%在1年内复发。无病生存期为2月~13年。强调加强抗感染、免疫治疗,探索最佳治疗方案及增强家属和医务人员治疗信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JWA蛋白在人肝癌细胞黏附和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小干扰RNA下调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JW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HCC97L增殖;应用细胞小室检测MHCC97L在JWA不同蛋白水平时的迁移及侵袭潜能变化;黏附试验检测MHCC97L细胞黏附能力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的JWA表达水平下降后,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力增加?结论:RNA干扰JWA引起肝癌细胞的JW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肝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结果提示JWA可能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江苏人群JW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对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和21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DNA标本检测了JWA启动子-76G/C和外显子3区723T/GSNPs的频率和分布,用DNA直接测序法证实SNPs变异。分析探讨JWA基因多态性和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结果:-76G/C多态性在消化道病例中的频率(19.3%)显著高于对照(10.7%)。-76G/C变异时罹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是正常时的1.99倍(调整的比值比:1.99;95%可信区间:1.14~3.48)。存在上述变异位点的男性患者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增加,而与性别及饮酒的关系不明显。723T/G多态性频率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和对照人群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JWA基因5'侧翼区的多态位点-76G/C变异显著增加江苏汉族人群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外显子3区多态723T/G则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EB病毒BNLF-1基因在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含量,探讨对该基因表达与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Amplisensor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或骨髓EB病毒BNLF-1基因片段,同时测定血清中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结果:(1)淋巴瘤BNLF-1基因表达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和对照组;急淋高于急非淋和对照组;淋巴瘤VCA-IgA阳性率高于急非淋和对照组;急淋高于对照组;急非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淋巴瘤BNLF-1基因含量高于急淋、急非淋;急淋高于急非淋。(3)T、B细胞淋巴瘤BNLF-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4)淋巴瘤BNLF-1基因含量越高,生存期越短。结论;BNLF-1基因可能是EBV的致癌基因之一;其阳性率及含量的高低可作为淋巴瘤及急淋和急非淋的鉴别诊断依据之一;BNLF-1基因高表达与淋巴瘤的预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Itisknownthatrelapseofacuteleukemiaisduetoreproliferationoforiginalleukemiaclones,butseveralcomparativestudiesonacuteleukemiafoundthatmorphological,immunophenotypicand/orgenemarkersofthepatientwithleukemiahadchangesatrelapseofthedisease,whichshowsthattheleukemiccloneshaveevolutionatrelapse.Insomepatients,relapseofleukemiamaybeduetotheleukemicclonalevolution.Inthispaper,wereporttwocasesofacuteleukemiarelapseresultingfromclonalevolutioninthecourseofdisease.CASESREPORTSCaseIA22--year--oldf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neruophlin 1(NP 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 12例ANLL和 2 0例正常对照骨髓标本 ,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长期培养 ,收集贴壁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 )。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两组骨髓基质细胞中的cDNA ,了解NP 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建立了ANLL和正常人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方法 ,NP 1基因在ANLL骨髓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率为 (4 7.1%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85 % )P <0 .0 5。结论 :参与调控骨髓基质细胞的NP 1基因可表达于部分ANLL和大部分正常人的骨髓基质细胞中 ,NP 1在AN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中的低表达 ,可能与其调节造血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黏附功能及JW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作用BMSC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和血管黏附分子-1(vascular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的表达,检测共培养条件下BMSC细胞对Jurkat细胞的黏附率及Jurkat细胞生长曲线变化,RT-PCR方法检测BMSC JWA mRNA表达变化.结果 atRA作用后,BMSC表面ICAM-1、VCAM-1蛋白表达增加,BMSC对Jurkat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强,并可促进Jurkat细胞增殖,BMSC内JWA-mRNA表达增强.结论 atRA可增强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功能,并上调JWA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