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在我国已开展10年。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血肿中心置管的方法。6年前,我们发现该方法很难使血肿得到较彻底清除,仍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几年,我院神经外科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定位仪(国家专利)应用于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能把引流管置放到血肿特殊位置(并非均在血肿中心),使尿激酶充分溶解血块,不需冲洗的情况下,血肿清除率明显增加,死亡率明显下降。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在我国已开展十多年,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血肿中心置管的方法,该方法很难使血肿得到较彻底清除,死亡率仍较高。我科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定位仪应用于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能把引流管置放到血肿特殊位置(并非均在血肿中心),使尿激酶充分溶解血块,不需冲洗的情况下,增加血肿清除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6):413-413
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在我国已开展10年。目前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血肿中心置管的方法,但该方法很难使血肿得到彻底清除,仍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几年,我院神经外科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定位仪(国家专利)应用于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能把引流管置放到血肿特殊位置(并非均在血肿中心),使尿激酶充分溶解血凝块,不需冲洗的情况下,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使临床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种便携式定位仪的优点:(1)对15 m l以上的出血定位准确率几乎达100%;(2)血肿清除率为90%~100%,明显缩短了置管时间;(3)治疗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在我国已开展10年。目前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血肿中心置管的方法,但该方法很难使血肿得到彻底清除,仍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几年,我院神经外科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定位仪(国家专利)应用于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能把引流管置放到血肿特殊位置(并非均在血肿中心),使尿激酶充分溶解血凝块,不需冲洗的情况下,血肿清除率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使临床治疗水平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这种便携式定位仪的优点:(1)对15ml以上的出血定位准确率几乎达100%;(2)血肿清除率为90%~100%,明显缩短了置管时间;(3)治疗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血肿扩大后的微创术穿刺方案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血肿长径、宽径和厚度变化,并探讨微创术的穿刺方案是否随之变化。方法以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微创术前血肿扩大者列为研究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例数及研究组首次CT和术前复查CT以及对照组CT的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厚度和2组行单针或双针穿刺治疗的患者例数。结果研究组术前CT所见颅内血肿长径、宽径及血肿涉及层数均大于首次CT所见(P均〈0.05);研究组行双针穿刺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后,即血肿的长径、宽径和厚度增加,微创术穿刺方案会可能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下称微创)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下称开颅)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1999-09~2001-12内科61例微创清除术和外科同期98例开颅清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比较其术后死亡率、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住院花费等指标,分别两种方法之利弊。结果:两种方法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微创较开颅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住院花费。结论:微创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节约住院费用,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 (下称微创 )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下称开颅 )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 1999-0 9~ 2 0 0 1-12内科 61例微创清除术和外科同期 98例开颅清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 ,比较其术后死亡率、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致残率、生活自理能力、住院花费等指标 ,分析两种方法之利弊。结果 :两种方法在死亡率、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而微创较开颅能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住院花费。结论 :微创有助于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 ,节约住院费用 ,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脑出血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传统的内科治疗死亡率和病残率很高,外科手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传统的治疗方式,现在仍被许多医师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其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我科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10例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经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的15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亡35例,术前瞳孔未散大者死亡率8.3%(9/108),出现瞳孔散大者死亡率54.2%(26/48)。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致脑疝或濒临脑疝的病人应选择传统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术是应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射流冲碎血肿,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和引流来清除脑血肿。结果 我们应用微创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30例,有效率83.3%(25/30),死亡率16.7%,残废率明显降低。结论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安全,为脑出血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03—2014‐03我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随访1、3个月时的ESS与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病死率6.67%均比对照组低,恢复良好率23.33%,中残率43.33%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与对照研究,并就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将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主要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则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两组分别在入院初始和21天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进行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率及21天时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的清除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基底节区出血,出血量在30-60ml,手术效果较好,发病6-48小时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万方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和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及CBMdisc数据库,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937例患者(小骨窗组959例,微创穿刺组978例),Meta分析远期预后及死亡率。结果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组与微创穿刺术组比较,患者远期预后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OR合并=0.98,95%CI(0.80~1.20)],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OR合并=0.81,95%CI(0.62~1.08)]。结论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中等血肿量患者的内科治疗与微创穿刺血肿吸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吸除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17%(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32%与死亡率2.43%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7%和14.63%(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吸除治疗可提高患者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小脑出血昏谜时,开颅术虽能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但绝大多数生存者因术后剧烈的眩晕、恶心、呕吐,很难正常行走、生活自理。微创穿刺抽吸术,因损伤小、恢复快。不仅降低了死亡率.而且大多数能够生活自理。但由于小脑出血准确穿刺定位较困难,穿刺技术要求高,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未开展此项工作。我院神经外科经过多年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出一套准确定位技术。为顺利开展该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并且应用于大脑出血,把引流管置放到血肿特殊位置,使尿激酶充分溶解血块,血肿得到较彻底清除,促使患者早日清醒。每例成本仅10~30元。定位仪、穿刺针可反复使用10年以上。3180元/套。赠30根引流管。有术前术后对比挂图。购买单位扣除学习费用980元。来自基层,更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微创术 )治疗中重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术是应用CT定位 ,颅内血肿穿刺 ,射流冲碎血肿 ,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和引流来清除脑血肿。结果 我们应用微创术治疗中重型脑出血 3 0例 ,有效率 83 3 % ( 2 5 /3 0 ) ,死亡率 16 7% ,残废率明显降低。结论 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疗效明显 ,手术创伤小 ,操作方便、安全 ,为脑出血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行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疗效、死亡率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微创组有效率66.67%(40/60),死亡率16.67%(10/60);手术组有效率57.89%(33/57),死亡率29.82%(17/57),两组间有效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微创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732—0.418X1-0.119X2,X1为有无并发症,X2为人院状态;手术组疗效回归方程为Y=-0.665+0.024X1-0.216X2+0.016X3-0.291X4,X1为GCS评分、X2为有无并发症,X3为患者年龄,X4为有无脑疝。两组方程中Y均代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百分数。结论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额叶因外伤引起的脑挫裂伤并血肿形成的患者行额叶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手术的适应证、术中操作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5例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后,脑受压及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占位效应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额叶脑挫裂伤血肿形成的治疗是有效的,较传统开颅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遗留颅骨缺损,神经功能缺损轻,费用少等优点,较保守治疗恢复快,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进行分组治疗:微创组(CT定位微创软通道血肿腔穿刺术)51例,开颅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死亡率。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0%)较少,死亡率(4.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O.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疗效肯定,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院采用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57.2岁。CT检查示血肿为壳核外侧型7例,壳核内侧型8例,皮层下6例,丘脑9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为20~80ml,其中20~30ml者5例,30~60ml者21例,>60ml者4例。于发病后8~26h行微创脑血肿穿刺抽吸术,选取CT片最大层面为血肿中心,测量血肿中心距前额及颞部垂直距离,采用YL-1-10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接电钻钻透颅骨后,插入钝圆头针芯至血肿中心,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