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目的:研究肥胖因素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人工髋臼准确置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本院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的55例患者,按体质量指数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19例)、超重组(23例)及肥胖组(13例).每例患者术后均拍摄骨盆正位片,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外展角.结果:术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的髋臼杯前倾角分别为11.0°±5.2°,11.6°±5.4°和10.4°±5.3°(F=0.368,P=0.665);外展角分别为43.4°±6.5°,45.3°±6.4°和43.1°±6.7°(F=1.274,P=0.3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因素并不影响全髋关刎节置换术中人工髋臼的准确置入.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杂志》2022,(1):43-48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术后髋臼假体位置和下肢长度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单侧、初次THA(rTHA)的患者共113例, 并连续性纳入在同一时间段内使用传统器械进行THA(cTHA)的患者共133例。rTHA组男37例, 女76例, 年龄(62±9)岁;cTHA组男59例, 女74例, 年龄(60±12)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 计算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和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测量并比较对侧髋关节正常或已接受过置换手术的患者双下肢长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为39.0°±5.5°, 前倾角为14.1°±5.1°。rTHA和cTHA组假体外展角(39.3°±2.9°比38.7°±7.0°, P=0.383)和前倾角(13.4°±4.3°比14.7°±5.6°, 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Lewinnek安全区作为标准, rTHA组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是97.3%(110/113), cTHA组是75.9%(101/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假体安装参数、不同头颈直径比和颈干角对假体撞击和髋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分析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及杯颈前倾角优化组合。方法建立人工全髋关节三维可视化计算机模型,将同时满足髋关节屈曲≥110°、屈曲90°内旋≥30°、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普通标准,而将屈曲≥120°、屈曲90°内旋≥45°、后伸≥30°、外旋≥40°定义为严格标准,头颈比变化范围为2.00~2.92,股骨假体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30°,髋臼假体外展角变化范围为10°~60°,髋臼前倾角变化范围为0°~70°,颈干角设定为130°和135°;计算满足上述两种活动范围,臼杯外展角每变化5°,相应的髋臼假体前倾角安装参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头颈比>2.37时,安全范围面积增大明显;严格标准条件下的安全范围比普通标准的小。颈干角130°,普通标准和严格标准活动度下,髋臼杯前倾角(Y)与股骨假体前倾角(X)的关系分别为Y1=-0.8164X1+41.914,Y2=-0.8028X2+47.094;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IAmin)和头颈比(HNR)的关系分别为IAmin’1=168.13HNR1-2.504,IAmin’2=213.79HNR2-2.272;当颈干角从135°移向130°,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面积也有所减小。结论髋臼杯位相安全范围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增大;头颈比>2.37是比较合适的。髋关节活动范围要求越高,臼杯位相安全范围就越小,但可以通过增大头颈比来纠正。允许的最小髋臼外展角随着头颈比增大而变小;杯前倾角与股骨前倾角呈负相关。颈前倾角的增大和颈干角的变小均使得杯安全范围移向杯前倾角较小的区域,杯外展角随着颈干角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置换术后髋臼方位对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并为临床提供评价标准.方法:测量318例(326髋)X线片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及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通过平均2.7年随访来确定上述3因素与术后髋脱位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最近随访时,326髋有10髋发生脱位.外展角≥55°,较<55°脱位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30mm,较<30mm脱位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前倾角≥15°和<15°相比,脱位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前倾角与外展角没有交互作用.结论:髋臼方位不当与全髋置换术后的脱位明显相关;外展角<55°,股骨头旋转中心垂直位置<30mm及合适的前倾角可以提供较稳定的髋关节,明显降低术后髋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改良后方小切口入路(CH-DSA)与经皮辅助关节囊上方入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 approach, SuperPATH)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外展角与前倾角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断为单侧股骨颈骨折的201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CH-DSA组和SuperPATH组,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测量术后双髋正位和患髋侧位X线平片对比髋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以Lewinnek“安全区”为标准对比两个角度的可接受率。结果:CH-DS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SuperPATH组(P<0.001),切口长度明显长于SuperPATH组(P<0.001)。CH-DSA组外展角(43.54°±8.94°)明显大于SuperPATH组(40.66°±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CH-DSA组外展角可接受率(71.0%)与SuperPATH组外展角可接受率(80.2%)无统计学差异(P>0.05)。CH-DSA组前倾角(16.81°±5...  相似文献   

6.
导航模板在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髋臼假体的置入提供一种个性化、精确定位的方法。方法:22例成人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模板组(11例11髋)和对照组(11例11髋),分别采用导航模板辅助和标准常规技术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髋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的偏移度。模板组11例术前行骨盆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Amira3.1(TGS)软件,三维重建双侧髋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2.0软件,对重建髋臼进行形态学的测量,确定健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通过镜像确定患侧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设计髋臼侧假体最佳置入方向,提取髋臼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髋臼解剖学形态一致的导航模板模型,通过快速成形技术生成模板实体,手术时将导航模板与髋臼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行髋臼的打磨以及髋臼假体的定位,术后根据X线片评价髋臼侧假体的位置。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模板组与照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髋臼杯外展角偏移度(5.8°±2.9°)大于模板组(1.6°±0.4°)(P<0.05),对照组髋臼杯前倾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23-28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后骨盆倾斜角度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5例患侧盆下型骨盆倾斜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骨盆倾斜角度分为3型,即Ⅰ型(3°)、Ⅱ型(3°~6°)、Ⅲ型(6°),分别为33例、32例及10例,比较三组患者髋臼前倾角与外展角,并于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Ⅰ型、Ⅱ型、Ⅲ型骨盆倾斜角度患者髋臼外展角分别为(44.75±1.87)°、(40.48±1.92)°、(37.34±1.83)°,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Ⅰ型骨盆倾斜角度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Ⅱ型、Ⅲ型骨盆倾斜角度患者,且Ⅱ型骨盆倾斜角度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Ⅲ型骨盆倾斜角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后骨盆倾斜角度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功能具有一定影响,骨盆倾斜角度越大,患者髋关节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关节相关参数在特定平面与常规平面中测量数据差异,为髋关节三维数据的测量提供标准化依据。方法: 选取32例成人(成人组)及16例大体解剖标本(标本组)正常髋关节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在特定平面参照系内重建三维图像,对髋关节的sharp角、外展角、前倾角、中心边缘角、髋臼前后径、髋臼深径进行测量,同时与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以人体仰卧时水平面为常规平面参照系,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Wilcoxon带符号等级检验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参照系下所测数据相比较,标本组中右侧前倾角指标存在差异(P<0.05);成人组中两侧髋臼前后径、两侧前倾角、右侧外展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样本中,两侧髋臼前后径、两侧前倾角、左侧外展角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余均差异显著(P<0.05)。特定平面参照系下,成人组左、右侧髋臼深径均大于标本组(P<0.05);在成人组、标本组和二组合并样本中,髋臼左右两侧样本各项指标和整体左右两侧样本各项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人在体标本与大体解剖学湿标本的左右髋臼与髋臼角度参数值测量不受体位影响,该参照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强制体位所导致的测量误差,能够较采用常规平面参照系所测数据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髋臼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模型髋臼力学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体正常骨盆和髋臼指数为60°骨盆髋臼模型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收集5~12岁的大龄儿童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测量标本几何尺寸并进行标准化,采用应变电测法及特种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正常标本和人工破坏后(髋臼指数60°)标本,进行模拟人体在双足站立位,单足站立位两种体位下和四级加载压力下(5kg、10kg、15kg、20kg)进行髋臼的多点测定,同时互相比较。测试结果使用SPSS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结果:人工破坏后骨盆标本与正常骨盆标本髋臼各点的生物力学变化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各点的应力产生了质变,显著改变了正常髋臼的生物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10.
生物力学在骨盆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生物力学在骨盆截骨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女性32例(64.0%),男性18例(36.0%),分析比较50例患者的生物力学髋臼负重区域角度和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的关系,分析在骨盆截骨术中如何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结果髋臼负重区域角度与总髋关节关节间隙变化呈正相关(r=0.285,P=0.045),同时存在线性回归关系(t=2.058,P=0.045),Y=-1.755+0.468X。由方程得出当X=3.75时Y=0。结论在实施骨盆截骨术时,将髋臼负重区域角度控制在3.75°时术后髋关节关节间隙变窄最小、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8.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