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中毕业生焦虑、抑郁情绪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岛市高中毕业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从青岛市4所高中以班为单位整群抽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个人评价问卷(PEI)、自尊量表(SES)及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337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有焦虑情绪63名,占20.1%,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92名,占29.4%,男女两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抑郁情绪与自我评价、自尊、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高中毕业生焦虑、抑郁情况严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应对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上海市杨浦区一所普通中学28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成绩优良组与普通组在性别、年龄、父母亲文化、家庭结构、经济条件、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P〈0.05或P〈0.01)。普通组与优良组在学校恐怖,焦虑、抑郁总分,应对方式、解决问题、自责、合理性,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年龄、解决问题、情感温暖和理解对学习成绩有影响(P〈0.01)。结论:影响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因素除了有智力因素外,还与家庭环境、性别、年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对方式、父母养育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高中生焦虑情绪及相关因素,对比城乡差异。方法以城乡中学为基本单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城乡两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高中生1407人,收回资料完整有效问卷1383份,其中城市685人(49.5%),农村698(50.5%)人。高中生焦虑检出率20.3l%,城市、农村分别为27.30%、13.47%,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焦虑标准分总分为(42.33±9.37),城市为(43.81±10.10),农村为(40.86±8.35),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高中生SAS标准分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结论高中生焦虑情绪检出率高,焦虑情绪城市高于农村。影响高中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有睡眠质量、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城乡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负性情绪比较,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和总刺激量得分均显著较高(P均〈0.01);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分均显著较低(P均〈0.01)。糖尿病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6个因子分与SDS、S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对其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和大学生成功恐惧感问卷对包头师范学院的220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成就动机水平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5),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女生在异性吸引方面的成功恐惧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四年级学生对家庭生活和异性吸引方面的成功恐惧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成就动机总分与成功恐惧感在除家庭生活维度外的5个维度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1),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感的全部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大学生成就动机高者对成功的恐惧感较少,较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信任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随机抽样的武汉市400例初、高中学生分别采用信任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结果(1)信任与生活满意度成正相关(P〈0.05),与家庭氛围成负相关(P〈0.05),与家庭动力的其他三个维度相关不显著。生活满意度与家庭氛围和个性化都成正相关(P〈0.05);(2)独立样本t检验中,生活满意度在高低信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家庭气氛、个性化和系统逻辑拆分组的不同,回归方程中的解释率和显著系数都随着分组而有所改变。因此,它们对信任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信任与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并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高低;青少年的家庭氛围、个性化和系统逻辑等家庭动力因素,对信任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随着青少年家庭氛围更加轻松愉快、青少年在家中更加独立、家庭中的思维模式更加开放,青少年会感受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30名精神疾病专科在职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51.2%和44.9%,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者的工作压力均明显高于无焦虑和抑郁者(P〈0.001),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其焦虑抑郁情绪与其特殊的护理工作压力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自杀意念的非洲维和官兵适应性障碍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非洲维和官兵共270名,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MMMS)进行测评,数据结果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非洲维和官兵发生自杀意念率达21.85%,有自杀意念的非洲维和官兵中,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抑郁质)12人,占20.0%,个性内向情绪稳定(粘液质)42人,占71.7%,个性外向情绪不稳定(胆汁质)2人,占3.3%,个性外向情绪稳定(多血质)3人,占5.0%;无自杀意念的维和官兵中,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抑郁质)13人,占6.2%,个性内向情绪稳定(粘液质)149人,占70.6%,个性外向情绪不稳定(胆汁质)3人,占1.4%,个性外向情绪稳定(多血质)46人,占21.8%;有无自杀意念的非洲维和官兵的适应不良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但有无自杀意念的两组维和官兵适应不良各因子及总分无明显差异(P〉0.05);有自杀意念维和官兵的EPQ-P,EPQ-N,EPQ-L得分显著升高(P〈0.05);有自杀意念非洲维和官兵的EPQ-P与行为问题呈低度负相关(P〈0.05)、与人际关系不良呈正相关(P〈0.05)。EPQ.N与环境适应呈显著负相关(P〈0.05)。另外,年龄、受教育年数、婚姻、职务与人际关系不良及适应不良总分关系密切,r在-0.188-0.153之间(P〈0.05)。结论非洲维和官兵发生自杀意念率达21.85%,有自杀意念以个性内向情绪不稳定(抑郁质)型为多,更易出现适应性障碍,且有自杀意念维和官兵的适应性障碍与人格特征存在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肝颗粒对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177例焦虑障碍患者分为舒肝组、联合组和西药组,分别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分别采用HAMA、CGI及TESS量表评价3组患者的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选择入舒肝组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女性占79%,治疗前HAMA总分较低,平均病程偏短,接受舒肝颗粒治疗后6周HAMA总分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与西药组均于治疗4周后HAMA总分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两组HAMA降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疗效指数(E1)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西药组低于于舒肝组和联合组,第4周舒肝组患者E1评分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的安全性比较发现,舒肝组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发现治疗早期舒肝组、联合组的苯二氮革类药使用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舒肝颗粒对轻中度焦虑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虽然其临床起效缓慢,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可减少苯二氮革类药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注意偏向的特点。方法收集明确诊断为SAD,同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小于20分的患者共30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共30例。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和数字划销测验检查。结果SAD患者在HAMD、LSAS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数字划销测验中,SAD组的粗分158.0±23.6、失误分17.6±12.8、得分140.6±31.7、失误率12.1±12.1,对照组的粗分179.4±13.2、失误分11.3±d.0、得分168.1±13.9、失误率6.3±2.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粗分和得分与LSAS显著相关(P〈0.05)。结论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对数字信息,也会发生注意偏向,注意的偏向与当前关注的内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