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5~2018年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和公平性.方法 收集2015~2018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基本卫生资源配置指标,以及常住人口数、各地区生产总值、地理面积等数据.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别从人口、地理面积、经济维度分析江西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2015~2018年,江西省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等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及每千人口和每平方公里配置数均呈增长的趋势,但卫生机构数方面无论是总量还是每千人口和每平方公里配置数均呈下降趋势;2018年江西省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除卫生机构数外其他四项卫生资源基尼系数均为地理面积维度最高,经济维度次之,人口维度最低、公平性最好;泰尔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总体上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和按经济发展状况配置的公平性.(3)2018年江西省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在赣北地区最高,赣东地区最低;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在赣北地区最低,赣南地区最高,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2015~2018年江西省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面积和经济公平性;地区内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地区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方法 收集广西2013~2014年卫生人力资源的数据,包括总人口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以14个地级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序分组,采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对广西2013 ~2014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的大部分地级市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均比2013年的多.2013年及2014年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等卫生人力资源的集中指数均大于0,为0.10 ~ 0.15.2013年及2014年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等卫生人力资源的泰尔指数为0.01 ~0.02,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结论 广西卫生人力资源集中在相对富裕的人群中,其公平性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国卫生人力配置公平性变化的长期趋势,为我国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均衡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基尼系数评价地区间卫生人力配置的公平性,分别计算基于人口分布、地区生产总值分布的医生和护士配置基尼系数。结果: 2019年我国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77人,千人注册护士数为3.18人。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41,2014年降至0.081,随后保持稳定;2002年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64,2018年降低至0.066。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按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36,2013年降至0.169,随后升高至0.183,并保持稳定;2002年注册护士按GDP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206,2013年降低至0.150,随后逐年升高至2019年的0.180。2002年注册护士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比执业(助理)医师配置公平性更差,2016年首次反超执业(助理)医师。结论: 中国各省卫生人力配置公平性有所改善,但是地区间的公平性改善遇到瓶颈,西部地区卫生人力配置仍然相对匮乏。尽管护理人力配置公平性赶超执业(助理)医师,从绝对水平看,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而注册护士数差距较大。建议有关部门做好卫生人力培养长期规划,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卫生人力培养与引进政策,并借助医疗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医疗增加西部地区医疗服务供给,同时进一步加大护理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04—2015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发展趋势。方法 以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注册护士数。分析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并采用基尼系数、阿特金森指数、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了3 521 554、1 039 678、1 933 036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41%、3.88%、8.60%;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2.27、0.63、1.37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2%、3.11%、7.99%;每千公顷地理面积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5.21、1.54、2.80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50%、3.95%、8.58%。2004—2015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36~0.074、0.140~0.078、0.169~0.085;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80~0.591、0.569~0.596、0.591~0.600。按人口分布的阿特金森指数分别为0.906~0.902、0.906~0.902、0.908~0.902;按地理面积分布的阿特金森指数分别为0.892~0.900、0.877~0.890、0.915~0.938。按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033~0.011、0.034~0.011、0.052~0.013;按地理面积分布的泰尔指数分别为0.616~0.640、0.592~0.650、0.660~0.663。结论 2004—2015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注册护士数。应加大护理队伍人才建设,在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时注重地理面积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我国2015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5—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5—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数,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增长了804.99亿元、17 110个、170 895张、385 207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91%、8.00%、25.69%、18.82%。洛伦兹曲线显示,2014年我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高于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2014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费用、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6、0.36、0.27、0.29,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4、0.73、0.70、0.73;东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4、0.35、0.31、0.29,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9、0.50、0.48、0.46;中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3、0.21、0.15、0.14,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0、0.38、0.30、0.27;西部地区上述指标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0、0.32、0.29、0.22,按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6、0.50、0.62、0.59。结论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发展迅速。2014年我国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高于按面积分布的公平性。各地区间存在发展不均衡和不公平等问题,其中中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高。政府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等制订符合地区发展的卫生政策,公平、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描述和分析昆明市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采用查阅昆明市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统计表的方式,统计分析卫生机构各类人才总数,地区、机构分布、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的结构比例等.结果 昆明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为52 410人,卫生技术人员数6.29人/千人口,执业医师数2.82人/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34人/千人口,医护比为1:0.83,男女比例为0.5:1,硕士以上学历占14.62%;高职占11.08%.35~54岁占57.67%,农村地区占26.4%.结论 昆明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结构合理,但性别、医护比例失衡,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类别人才短缺现象明显.建议多策并举,使卫生人力资源建设适应卫生改革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政府制定首都地区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卫生人力数据库,采集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信息,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2011年医疗机构各类卫生人员数呈逐年增长趋势,增量以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为主,医护比仅为1∶1.2,约76%的卫生人员集中在各级医院,远远超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比例。结论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总量相对充足,但高学历人才比例较低,医护比不合理,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卫生人员分布失衡。建议控制卫技人员总量,调整专业结构配置,增加各类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数量,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卫生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8.
张莉  汪本奎  马媛 《中国全科医学》2012,(25):2921-2923,2930
目的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角度了解目前我国全科医师队伍的发展现状。方法将2009—2011年报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科医学)的人员中,符合相关考试办法的报考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分析其人力资源状况(学历、区域分布等)以及考试通过率情况。结果 2009—2011年全国中级考试的总体通过率分别为48.73%(3 113/6 388)、53.49%(3 312/6 192)、47.62%(2 837/5 957)。考试合格人员区域分布为东部地区最多(62.20%,5 761/9 262),其次依次是西部(16.62%,1 539/9 262)、中部(14.10%,1 306/9 262)和东北部地区(7.08%,656/9 262);学历构成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每年均占到40%左右。不同科目、不同学历、不同单位级别的考生通过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三年我国全科医学中级考试合格人员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整体学历水平不高,学历层次较低的考生其通过率不甚理想。我国全科医师队伍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合格的全科医生,努力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18-124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卫生监督人员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以期为卫生监督人员的进一步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获取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和结构等资料,运用集中指数法评价中国卫生监督人员配置公平性。结果 2011~2015年中国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他技术人员数、管理人员数均呈下降趋势,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06%、11.05%、12.43%;卫生技术人员集中指数介于-0.0162~0.0311,其他技术人员的集中指数介于-0.0249~0.0016,管理人员的集中指数介于-0.1157~0.320。结论卫生监督人员数量有所减少,卫生监督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配置公平性优于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闵锐  方鹏骞  孙杨 《中国医院》2011,15(11):41-44
目的:了解西部地区县级公立医院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今后合理地配置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典犁案例分析埘遵义市24家县级综合医院2007年到2009年连续三年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西部地区县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数量远少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规划较落后,配置略显不合理,区域内差异较大。结沦:及建议科学配置县级公立医院的人才队伍,切实解决人员编制问题,注重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据卫生部2003年的卫生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卫生从业人员总数约为527.5万,每千人口医师配备数量已达到发达国家3:1000的水平。但是,我国医师人力资源存在着配置严重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城乡不平衡:在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已相当充足甚至浪费,而农村则人才缺乏;其次,东西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人力资源配置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此外,上下不平衡:高学历、高职称的卫技人员集中在较大的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大部分是中专学历,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12.
据卫生部2003年的卫生公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卫生从业人员总数约为527.5万人,每千人口医师配备数量已达到发达国家3:1000的水平。但是,我国医师人力资源存在着配置严重不平衡的问题。首先,城乡不平衡:在城市,卫生人力资源已相当充足甚至浪费,而农村则人才缺乏;其次,东西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人力资源配置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此外,上下不平衡:高学历、高职称的卫技人员集中在较大的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大部分是中专学历,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2015年卫生人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福建省制定卫生人力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力人口比值法,对福建省2015年卫生人员量进行了预测。结果预测2015年福建省卫技人员人数将达到109774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为2.84人。结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卫生人员的数、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疆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地州市级卫生监督人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2009年新疆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所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383人,在岗人员数372人;学历构成以大专学历为主占44.35%,其次是本科及以上占33.06%,中专为22.58%;专业构成以预防专业为主占46.5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36~45岁年龄段,占42.47%。结论地州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员数量偏少,各机构间水平不全相同。建议制定市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员配置标准,合理配置人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卫生监督队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成渝经济圈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和公平性,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并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综合评价配置公平性。结果:2015-2019年,成渝经济圈卫生资源总量不断上升,但区域和地区差距较大。洛伦兹曲线按人口和经济配置偏离较小,按地理面积配置弯曲较大。2019年,各项卫生资源按经济、人口和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40 0.347、0.102 0.195和0.272 0.415,较2015年,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下降,但按经济配置有所增大。2019年,总泰尔指数为0.010 0.219,组间贡献率为34.95%81.95%。结论:成渝经济圈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区域间配置失衡,公平性问题更多来自区域间。卫生资源按经济和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配置不均。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疆6个贫困县县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为新疆县级医院制定合理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于2005-2011年在新疆36个贫困县中随机抽取6个贫困县的6所县医院,进行人力资源调查。结果2005-2011年6个县县医院的编制人员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39%~11.21%;卫生技术人员人数除 C 县外其他县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85%~9.80%;执业医师人数除 Q 县外其他县均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0.53%~23.22%;注册护士人数除 Q 县外其他县均呈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率为3.14%~15.94%。2011年6个县县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中专人员占的比例最大(46.11%),初级人员占的比例最大(60.37%)。6个贫困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和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均未达到全国和农村地区水平。结论贫困县县医院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07年与2010年甘肃省乡级卫生人力资源状况的抽样调查与分析,了解甘肃省乡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基本状况,对比分析2007年实施有关卫生政策以后,对卫生技术人员基本状况的影响,评价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的成效.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乡镇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各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学历、职称等指标.结果 与2007年相比,各类地区乡级卫生技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且趋于年轻化,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提高,整体学历层次提高,但职称结构仍相对失衡.结论 医疗机构受到相关卫生政策的干预,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满足基层需求,应加强基层卫生人才的引进工作,使卫生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2021年卫生资源现状分析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促进“十四五”期间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卫生资源集聚度和泰尔指数评价2021年医疗机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床位数按人口数量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结果: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上,HRAD西部<1东、中部,说明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有待提升。按人口数量配置上,3个地区的HRADi/PADi约等于1,表明各地区的卫生资源能够满足该地区人口的需求。各项卫生资源泰尔指数的组内贡献率分别为61.92%、59.31%、65.49%、66.24%,组间贡献率为38.08%、40.69%、34.51%、33.76%。在3个地区中,西部地区泰尔指数贡献率较高,尤其是西部床位数的贡献率高达92.57%。结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现象,卫生资源按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低于按人口配置,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各区域内部资源配置差异是资源配置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在资源配置中应更加注重对西部地区的倾斜,建立新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人才地域性流动,优化卫生资源内部结构配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和分析昆明市市、县、乡3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方法 采用查阅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统计表及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个人基本信息的调查方法,调查2010年昆明市3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及各类人才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的结构比例,个人特长、培训情况、科研能力、职业心态等指标.结果 昆明市3级医院卫生人力总量为32 075人.其中市、县级医院30012人,乡镇卫生院2 063人 .执业(助理)医师11 569人,注册护士11 533人,药师1 518人,技师1 809人,其他1 816人,其他技术人员1 920人,管理人员1 910人.医护比为1∶0.99,男女比为1∶2.51.25~54岁年龄段占87.97%,学士学位占91.42%,大专及以下学历占73.14%,初职及以下职称占67.69%.抽样调查表明,昆明市3级医疗机构学科带头人仅占1.34%,立项课题仅61项,2010年卫生人员人均发表论文0.09篇,获得特殊荣誉的专家仅9人,从未参加培训的人员接近1/2,卫生技术人员职业心态8项测试3级医疗机构均未超过8分.结论 昆明市3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占全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的1/2以上,年龄结构较合理,医护比高于全国水平.但男女比例失调,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地区、专业分布不均;缺乏领军人才,科研能力偏低,培训状况不良,职业心态欠佳.可尝试加大高层次人才及卫生技术人员考录引进力度,完善卫生技术人才动态流动机制等,多措并举,使昆明市3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结构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宁夏回族自治区目前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分析并探讨区域卫生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方法 由宁夏卫生厅计财处主持并汇总各级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结果 宁夏卫生技术人员呈持续增长,其中每干人口的技术人员、医师、护士(师)数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村每干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数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降低医疗费用的增长率。加快资源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优质、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改善人口健康素质。是西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