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运用多模态磁共振结合种子点和纤维追踪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及结构特点。方法对41例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癫痫组)和31例健康人(对照组)行磁共振扫描,运用基于种子点方法提取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选择功能连接显著差异脑区作感兴趣区。采用基于确定性纤维追踪方法获得两组差异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 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并比较,对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其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颞叶癫痫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仅分布于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左侧缘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小脑下脚。对照组与种子点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布于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小脑下脚、右侧额中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小脑下脚,两组默认网络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双侧内侧额上回,其功能连接强度明显下降( P<0.05)。颞叶癫痫组的双侧额上回白质FA、纤维数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纤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组默认网络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强度与FA、纤维数量、纤维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颞叶癫痫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差异脑区纤维连接完整性、纤维数量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病人情景记忆(EM)编码、提取与其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网络变化的关系。方法 MCI组24例,正常对照(NC)组24例,采用GE 3.0T MRI采集静息态脑血氧水平依赖信号,然后行EM编码、提取测试。EM编码和提取成绩与相应功能连接网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MCI组与后扣带回连接明显减弱脑区:胼胝体、左侧舌回、左侧额叶亚区、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右侧舌回及左侧颞中回(t=-4.84~-3.73,P<0.05);连接增强脑区:小脑后叶、右侧颞下回、右侧额中回、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t=3.49~4.72,P<0.05)。MCI组EM编码、提取成绩均明显低于N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4.60、3.53,P<0.05)。MCI组与EM编码呈显著正相关脑区为右侧颞上回(r=0.66,P<0.05);NC组无相关脑区。MCI组与EM提取呈显著正相关的脑区为右侧楔前叶(r=0.71,P<0.05),NC组为左侧眶部额中额下回(r=0.68,P<0.05)。结论 MCI病人双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双侧舌回与后扣带回功能连接显著减弱;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下回、左侧枕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中回与PCC的功能连接增强。MCI病人EM编码、提取功能存在明显障碍,其中编码功能障碍与其右侧颞上回功能网络连接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静息状态下强迫性障碍患者脑功能活动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患者双侧丘脑与全脑功能连接模式的特点。 方法 按照ICD-10中强迫性障碍的诊断标准,选取26例强迫性障碍患者(OCD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5例健康志愿者(HC组),分别进行Y-BOCS、HAMA、HAMD量表测验和大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在全脑体素水平上进行ReHo分析,筛选出2组间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分别以左右两侧丘脑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结果 将统计阈值设置为P<0.005,激活体素>1 512 mm3,Alphasim校正(P<0.005),结果显示OCD组与HC组ReHo值有差异的脑区: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右侧中央旁小叶、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角回。将左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双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右侧海马、右侧尾状核;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中央前回、左侧顶叶、双侧颞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距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楔前叶、双侧楔叶、双侧小脑、右侧梭状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将右侧丘脑作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双侧丘脑、双侧前扣带回、双侧中扣带回、右侧缘回;OCD组较HC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双侧颞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双侧楔叶、左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双侧距状回。 结论 强迫性障碍患者多个脑区功能活动异常,边缘CSTC环路功能连接减弱,丘脑与大脑中后部出现代偿性功能连接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PI患者(治疗组)在浅针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扫描,比较2组之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区功能连接差异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回、右豆状核、左侧尾状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脑岛、双侧脑干、左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结论 PI患者存在情绪回路功能的异常;浅针刺激山根穴能改善情绪回路的功能,可能是浅针治疗PI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电针针刺正常人的合谷、合谷配太冲时的即时效应和取针后的后遗效应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差异.方法:将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合谷组和合谷配太冲组,每组10例.合谷组仅针刺合谷穴,合谷配太冲组则需在合谷、太冲穴同时针刺,皆得气后连上电针.采用fMRI收集针灸前、针灸中和针灸后的图像数据.脑功能连接分析的感兴趣区为面口运动区(Face Motor Area,faceMOT)、默认网络前部(An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aDMN)和后部(Posterior Default Mode Network,pDMN).结果:合谷组与合谷配太冲组比较,在faceMOT针刺时双侧颞上回、中央沟盖和右侧颞上极功能连接加强,右侧中央前、后回、左侧脑岛则降低(P<0.05);而取针后右侧岛盖部/三角部额下回、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增强(P<0.05).在aDMN针刺时双侧楔前叶功能连接减弱(P<0.05);而取针后右侧颞下回、枕下回脑功能连接增强,右侧额下回则下降(P<0.05).在pDMN针刺时右侧舌回、楔前叶、距状回脑功能连接加强,双侧距状回、楔叶则降低(P<0.05);而取针后右侧舌回、距状回增强,双侧距状回、楔叶减弱(P<0.05).结论:合谷单穴和合谷配太冲穴在针刺时和取针后的脑功能网络响应具有差异,针刺时合谷比合谷配太冲更突出表现在听觉语言、视觉的脑区响应,而合谷配太冲更突出在面口区、运动、内脏功能和情感的脑区功能响应;取针后合谷的针刺后遗效应更多表现在情感、思维、运动语言、内脏相关脑区的响应,而合谷配太冲则表现在视觉的脑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比健康成人舌根部穴针刺前后执行吞咽任务时脑功能区的激活差异,探讨针刺舌根部穴对吞咽功能影响的中枢机制。方法 青年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于针刺舌根部穴前后运用功能磁共振技术进行吞咽任务(含静息状态、吞咽准备和吞咽任务)扫描,分析针刺前后数据集,获得针刺舌根部穴后执行吞咽任务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 针刺前,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的颞上回和右侧的岛叶;针刺后,脑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叶、梭状回以及右侧舌状回,负激活区主要分布于左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以及右侧中央后回;针刺前后对比,差异脑激活区分布于左侧的梭状回、颞中回及额内侧回,负激活区位于左侧顶下小叶。结论 针刺舌根部穴影响吞咽功能的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强吞咽相关脑区参与任务执行的积极性,提高吞咽任务执行效率,以达到调节吞咽运动肌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脑震荡综合征(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皮质功能连接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PCS患者27例,同期招募27例健康对照者,采集并处理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左右侧内侧前额叶作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接计算,得出PCS患者内侧前额叶与全脑功能连接有改变的脑区.结果 左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豆状核、左侧脑岛、双侧额下回眶部、右侧颞中回、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及左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增强;右侧内侧前额叶与双侧顶下小叶、右侧距状回、左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弱,与左侧海马旁回及右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增强(P<0.05).结论 静息状态下PCS患者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可能是导致PCS患者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在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和40例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行f MRI检查。比较两组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楔前叶、扣带回、左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上极、左侧颞横回、双侧顶上小叶、左侧岛叶功能连接异常增强(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额中回、左侧顶下小叶、双侧额上回、右侧眶下回功能接连异常减弱(P0.05)。结论静息态f MRI能有效显示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个脑区功能连接异常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合谷穴功能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志愿受试者扫描序列分为对照序列和针刺序列。对照序列采用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电刺激,针刺序列采用针刺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形成电刺激。针刺受试者左合谷穴或右合谷穴,通过Bold-fMRI观察针刺合谷穴在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采集fMRI大脑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脑功能图像。结果:针刺左侧合谷可激活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双侧额下回;针刺右侧合谷可激活: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皮层语言运用中枢、面部反应区、听觉皮区,与合谷穴功能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考察大脑在加工量词时的活动情况,探讨量词加工的相关功能区及不同量词功能区可能存在的差异.方法:对18名健康志愿者行名量词和动量词语义(正确与错误)判断任务,比较不同任务各脑区激活强度及范围的差异.结果:名量词主要激活区域: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双侧扣带同、双侧楔叶、楔前叶、双侧角回、双侧颞下回、左侧颞中回、舌回、右侧小脑.动量词主要激活的区域:双侧颞中回、双侧颞下回、双侧扣带回、双侧基底节、双侧角回、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双侧小脑.结论:动量词与名量词激活的区域大部分较为一致,两者激活强度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都需要双侧大脑半球各脑区相互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中药对小鼠主动脉和血管内皮细胞(VEC)微小核糖核酸126(miR-126)及其下游信号表达的调控,研究中医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在细胞实验中,将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86.4 g/kg)含药血清组、中药低剂量(21.6 g/kg)含药血清组。不同组别的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经不同含药血清干预后,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miRNA-126、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体内实验采用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横截面病理损伤程度,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miRNA-126、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VEC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增殖率均明显降低(P<0.05),miR-126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VEC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增殖率均明显升高,miR-126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VEC的凋亡率和增殖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R-126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主动脉血管管径厚薄均匀,内膜光滑平整,无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模型组小鼠血管管径厚薄不均匀,斑块形成明显,血管管壁厚度、AS斑块截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各组;中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主动脉各层结构正常,炎性细胞浸润较轻,病变轻,AS斑块较小,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主动脉中miR-126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主动脉中miR-126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高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主动脉中miR-126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RGS16、CXCL12、CXCR4、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痰祛瘀中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126,影响其下游信号GRS16、CXCL12、CXCR4、V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消溃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TH17/Treg平衡靶点的调节作用,对FOXP3、RORγt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别采用美沙拉秦灌肠液(0.7 g/kg)和消溃方高、低剂量(18.3、9.15 g/kg)进行灌肠治疗;治疗完成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reg和Thl7细胞占总CD4^+T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大鼠血清中IL-17、IL-6、IL-10和TGF-β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Treg转录因子FOXP3和Th17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水平。结果美沙拉秦组和消溃方高、低剂量组治疗后均能够降低促炎因子IL-17、IL-6的浓度,提高IL-10和TGF-β的浓度,且消溃方高、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均能提高FOXP3的表达,降低RORγt的表达,达到抗炎、促进UC溃疡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消溃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消溃方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结论消溃方能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Treg细胞分化生成,介导免疫耐受程度,抑制Th17细胞分化,调节Th17/Treg平衡,维持体内免疫平衡,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FT3)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作为亚甲炎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各类甲状腺毒症患者76例为其他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包括Tg、FT4、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FT4/FT3与TSH、TgAb、TPOAb、TRAb、TMAb的相关性,Tg、FT4/FT3的影响因素,以及Tg、FT4/FT3、Tg+FT4/FT3、Tg+TPOAb+TRAb、Tg+TPOAb+TMAb、Tg+FT4/FT3+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结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与TgAb、TMAb呈负相关(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与TSH、TMAb呈负相关(P<0.05)。TgAb、TMAb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的影响因素(P<0.05)。TMAb、TSH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4/FT3的影响因素(P<0.05)。Tg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95.0%;FT4/FT3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2%、84.0%;Tg+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89.1%。结论 Tg、FT4/FT3单独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能有限,Tg、FT4/FT3联合TPOAb、TMAb能显著提高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和频域指标,探寻站桩功对焦虑状态的调节效应。方法以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焦虑自评量表≥50分)为受试对象,按里1?1配比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为期10周、每周不少于5次的三圆式站桩功练习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站桩功干预开始前与完成后,分别采集2组HRV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站桩态,试验组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窦性心搏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差50 ms以上相邻窦性心搏间期数占窦性心搏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均较前升高,且试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标化低频功率(LFn)降低,标化高频功率(HFn)升高,且试验前后,LFn、HFn、LF/HF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段LFn、HFn、LF/H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圆式站桩功对练习者的HRV指标水平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提高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且有益于自主神经的平衡。其对焦虑状态的缓解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结扎法堵塞循经低流阻通道,制造经脉不通大鼠模型的方法,对大鼠的脏器形态与系数的影响。方法将3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胃经结扎组10只和肾经结扎组11只。使用线结扎法阻断大鼠的胃经和肾经低流阻通道,制造经脉不通模型,观察造模后第7周大鼠脏器系数及脏器剖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经结扎组心脏系数、肾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肾经结扎组肾上腺系数显著升高(P<0.01),附睾系数显著降低(P<0.01)和前列腺系数显著降低(P<0.05)。解剖肉眼观察发现,胃经结扎组心脏、肾脏、睾丸明显形态大小异常,腹部异常血肿物;肾经结扎组精囊、附睾和盲肠出现异常,1例胸腹腔脏器结构异常。结论结扎法制备经脉不通病理模型可对大鼠相关脏器产生影响,结扎不同经脉出现不同的脏器异常,部分验证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CytoScape软件和神经网络挖掘方法分别构建慢性心衰(CHF)阴虚证和阳虚证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的诊断模型,探索慢性心衰阴虚证和阳虚证病人理化指标信息的组合模式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100例CHF病人四诊信息和生物样本进行多系统理化指标的检测。在应用分析差异指标基础上,综合应用CytoScape软件及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数据建模,从而形成慢性心衰不同证候患者多系统理化指标的诊断模型。结果应用上述方法筛选出阴虚证和阳虚证有统计学意义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依次进入神经网络数据挖掘并建模,每种证候都取得了较高的准确性和预测度。结论神经网络数据挖掘方法不仅可以用于临床理化指标信息数据进行CHF病人证候的建模分析,而且还能深入挖掘和揭示与CHF不同证候相关的多系统理化指标信息,为深入揭示不同中医证候心衰的生物学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慈姑多糖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制造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联用小鼠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筛选慈姑多糖肝损伤体内保护最佳剂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肝细胞中Bax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NH/RFP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明显改变,小鼠肝细胞中Bax、Bcl-2的表达上升,Bcl-2/Bax减小(P<0.05);与模型组相比,慈姑多糖各剂量均能减轻INH/RFP所致小鼠肝组织病变,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作为最佳剂量进行后续实验;小鼠肝细胞中高剂量慈姑多糖组Bax表达下降,Bcl-2的表达上升,Bcl-2/Bax增大(P<0.05)。结论慈姑多糖可以对抗INH/RFP联用致肝损伤,可能与抑制Bax的表达并提高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兼夹体质在人群中分布广泛,由于兼夹体质的复杂性特点,辨识处理与干预调体存在一定困难,这是当前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对兼夹体质的辨识处理方式提出开发辅助分析量表的构想,考虑在现有体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分析,将兼夹体质纳入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子型;同时,对兼夹体质的干预调体提出主次平衡的互补模式、冲突兼顾的制约模式、正气为本的渐进模式,为兼夹体质的辨识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大鼠应激性肝损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s)的交叉对话及涤痰通瘀方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脑出血组、涤痰通瘀组、正常组。建立大鼠急性脑出血模型,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OCS1与IRAK-1、2、4、M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观察造模后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染色结果。结果 SOCS1与IRAK-1、2、4、M可以相互作用,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肝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涤痰通瘀方对SOCS1/IRAKs交叉对话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结论 SOCS1/IRAK-1、2、4、M相互作用,对LPS细胞内信号转导炎性级联反应起到抑制效应,在肝损害保护效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经涤痰通瘀方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肝组织病理学结构,是防治脑出血应激性肝损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Wang Linyue;Hao Pingsheng(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2,China;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610075,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