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对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的检测方法和耐药性.方法分别用仪器法、纸片扩散法、琼脂筛选法3种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1株肠球菌进行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性检测.结果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23株高耐株,28株非高耐株,高耐性肠球菌的耐药率远远大于非高水平耐药性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结论临床上可根据各自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对高耐性肠球菌进行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氨基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的耐药性及修饰酶基因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临床分离的氨基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AR)耐药性及修饰酶基因类型。方法用琼脂筛选法筛选出HLAR、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GR)及链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HLSR);采用K—B法测定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PCR及序列分析法检测7种氨基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肠球菌中HLAR为73.6%。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HLAR的抗菌作用最好,未检出耐药株。屎肠球菌中B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株以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明显高于粪肠球菌。所有的屎肠球菌氨基苷类高耐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环丙沙星均耐药。aac(6′)-Ie-aph(2″)-Ia基因是HLGR的主要耐药基因,占HLGR的92.6%;3株HLGR存在与aph(2″)-Id高同源性的基因。而6′-ant、3″-ant及str基因在HLSR中的检出率低。结论HLAR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耐药菌。HLGR主要通过aac(6′)-Ie-aph(2″)-Ia基因编码的修饰酶造成对庆大霉素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5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纸片法筛检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检出465株屎肠球菌和347株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1.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7.2%);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76.4%和72.6%)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这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9.4%和5.6%);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76.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均≤2.2%)。812株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共筛检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537株,占66.1%(537/812)。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已检出多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大部分肠球菌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微生物检验常规方法或API、ATB系统(Bio-Merieux,法国)鉴定肠球菌,用K-B法及E-test试条法检测肠球菌耐药率。结果:湖北省15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2003年临床分离出不重复的肠球菌2706株,粪肠球菌、屎肠球菌、耐久肠球菌分别占72.1%、16.8%和3.5%,标本来源依次为尿液33%、分泌物14.9%、生殖道分泌物10.1%、痰8.8%、伤口分泌物5.1%及血液4.0%,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G及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3.3%、9.5%、33.3%、34.8%和46.2%,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外,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耐氨苄西林株和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株的分离率分别为42.1%和28.5%。结论:肠球菌的临床分布较广,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应加强对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并应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肠球菌118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球菌特别是氨基糖甙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HLAR)耐药状况。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肠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肠球菌118株,其中粪肠球菌占78.8%,屎肠球菌占21.2%。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程度较粪肠球菌严重;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HLAR的分离率为56.7%,HLAR的耐药率高于对高浓度庆大霉素敏感的肠球菌。结论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应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和耐药基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肠球菌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HLAR)肠球菌的分离率,探讨青霉素类或糖肽类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对院内感染肠球菌的协同杀菌作用,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采用VITEK-AMS仪器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101株肠球菌进行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及高水平链霉素耐药(HLSR)测定。结果101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和耐久肠球菌菌株分别为71、13、8、7和2株。药敏测试结果显示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分别为21、34和0株;HLGR和HLSR分别为79株和46株。结论院内感染肠球菌对抗菌药物存在严重耐药性,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对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肠球菌感染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HLAR)肠球菌的分离率,探讨青霉素类或糖肽类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合用对院内感染肠球菌的协同杀菌作用,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采用VITEK-AMS仪器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101株肠球菌进行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及高水平链霉素耐药(HLSR)测定.结果101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和耐久肠球菌菌株分别为71、13、8、7和2株.药敏测试结果显示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分别为21、34和0株;HLGR和HLSR分别为79株和46株. 结论院内感染肠球菌对抗菌药物存在严重耐药性,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对高水平氨基糖苷耐药肠球菌感染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肠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0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77株,屎肠球菌21株,其它10株。屎肠球菌的耐药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但也已分别达4.8%和3.9%,除米诺环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在38.1%以下,其它均在42.9%以上,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庆大霉素的高水平耐药前者已高达66.7%,后者高达54.5%。[结论]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并具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肠球菌343例感染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肠球菌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性。结果:343株肠球菌以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万古霉素最低;其次为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分离到两株对万古霉素中度敏感的菌株。结论:343株肠球菌对19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万古霉素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分离的粪肠球菌耐庆大霉素基因特点及粪肠球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株(HLGR)耐药基因及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48株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均为粪肠球菌,其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87.5%,基因型均为aac(6′)-Ie-aph(2″)-Ia,为单一基因型,未发现aph(2″)-Ib、aph(2″)-Ic及aph(2″)Id基因型。对DNA的指纹图谱行聚类分析可分为3种基因型,命名为Ⅰ、Ⅱ、Ⅲ型,3个类型各个病区均有分布。结论根据粪肠球菌耐高水平庆大霉素的基因型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我院分离的粪肠球菌其基因型不一致,无明显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1.
福州市134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34株肠球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13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13株(占84.3%),屎肠球菌19株(占14.2%),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1株(占1.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与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HlGR)肠球菌分别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4.5%和52.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双重耐药株。结论 肠球菌对临床常用8种抗生素以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选择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显示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重庆市某医院肠球菌属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集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进行肠球菌细菌的分离和培养,使用Vitek-Compact系统对肠球菌细菌进行鉴定,采用仪器法检测抗菌药物的MIC值,并根据CLSI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的耐药性.结果 共分离到220株非重复肠球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95株(43.2%)、屎肠球菌84株(38.2%)和鹑鸡肠球菌32株(14.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肠球菌属对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性.结论 肠球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可引起多部位感染,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临床感染患者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及耐药情况。方法北京积水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送检的感染标本,分离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分离出粪肠球菌184株,屎肠球菌109株。粪肠球菌药物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高浓度庆大霉素。屎肠球菌药物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四环素、高浓度庆大霉素。检测出耐高浓度庆大霉素(HLGR)粪肠球菌75株,分离率为40.76%,HLGR屎肠球菌48株,分离率为44.04%。检测出2株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分离率为1.09%,9株耐万古霉素霉素的屎肠球菌,分离率为8.26%。结论 肠球菌属的总体耐药率较高,且综合评价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但肠球菌属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仍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临床上应选用合适的方法对肠球菌属进行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肠球菌在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肠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1.4%、73.8%、64.2%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的28.5%、18.3%、34.9%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28.5%低于粪肠球菌的69.1%。屎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66.6%和对高水平链霉素的耐药率68.1%分别高于粪肠球菌的39.6%和41.3%两种肠球菌都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泌尿道分离到粪肠球菌70(55.5%)屎肠球菌41(32.5%)高于其它标本分离率。结论:肠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其耐药性不断变迁。因此。在常规工作中检测其耐药性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儿童患者中分离的746株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2001-2005年儿童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肠球菌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Nithocefin纸片检测β内酰胺酶,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3软件。结果74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坚韧肠球菌分别占47.8%、47.2%和2.1%。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株,住院标本中分离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分离株(P〈0.01),住院标本中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门诊标本(P〈0.05);除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红霉素、高浓度链霉素外,屎肠球菌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结论儿科肠球菌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菌株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和红霉素有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未出现耐药株。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8):1105-1106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D群肠球菌和高耐肠球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方法菌株鉴定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系列产品,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共检出72株D群肠球菌,其中尿标本分离48株,痰标本8株,腹腔渗出物10株,血标本4株,关节液2株。1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无一耐药,其次为呋喃坦丁(2.0%),氯霉素(29.6%),肠球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6.0%,肠球菌高水平链霉素耐药率为65.0%。其余耐药率均大于50.0%。在试验中,笔者发现粪肠球菌比屎肠球菌的耐药率平均水平低。结论D群肠球菌的耐药率较高,是一种重要的院内感染菌,应长期进行耐药监控。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CHINET肠球菌属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属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国内主要地区12所教学医院(10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统一方案、采用统一的材料、方法(KB法)和判断标准(CLSI 2007年版)进行肠球菌属的耐药性监测.结果 共分离到2 634株非重复肠球菌,最常见菌种为粪肠球菌1 281株(48.6%)、屎肠球菌1 017株(38.6%)、耐久肠球菌94株(3.6%)、鸟肠球菌50株(1.9%)、鹑鸡肠球菌50株(1.9%).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2.9%,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接近50%;屎肠球菌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接近90%,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70%,但对氯霉素耐药率仅为6.1%.全年共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6株和屎肠球菌21株,经PCR证实均系VanA型耐药,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株.结论 肠球菌属耐药性较为严重,VRE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该院2006-2007年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到的肠球菌属的菌种分布状况及耐药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取该院就诊尿路感染患者的中段尿分离培养218株肠球菌,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11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进行高水平耐庆大霉素的肠球菌筛选;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B内酰胺酶,数据统计采用WHONET5.1软件。结果21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20株(54.1%),屎肠球菌69株(31.1%),鸟肠球菌29株‘13.6%),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2株(1.8%)。常见三种肠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120微克/片)耐药性不同,粪肠球菌比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更敏感,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然保持很好的敏感性。检出高水平耐庆大霉素的肠球菌160株(73.3%)。β-内酰胺酶粪肠球菌产酶率为5.0%,屎肠球菌产酶率为10.1%,鸟肠球菌产酶率为10.3%。结论引起尿路感染的肠球菌中常见的是粪肠球菌,其次是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较粪肠球菌更耐药,因此临床分离到的肠球菌属应该鉴定到种,并且要尽早进行药敏试验,以便合理地选择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34株肠球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鉴定分析。结果134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13株(占84.3%),屎肠球菌19株(占14.2%),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1株(占1.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与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HLGR)肠球菌分别占肠球菌感染标本总数的4.5%和52.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双重耐药株。结论肠球菌对临床常用8种抗生素以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选择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和药敏显示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肠球菌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调查肠球菌对高水平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情况,并检测其耐药基因。方法琼脂稀释法筛选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PCR扩增5种高耐药基因:双功能酶AAC(6′)-APH(2″)的编码基因aac(6′)-Ie—aph(2″)-Ia,磷酸转移酶APH(2″)-Id、APH(2″)-Ib的编码基因aph(2″)-Id、aph(2″)-Ib,核苷酸转移酶ANT(6-′)、ANT(3″)(9)的编码基因ant(6′)-Ia和ant(3″)(9),并通过PCR产物的基因测序及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粪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率达63%,屎肠球菌达84%。95%以上庆大霉素高耐肠球菌(HLGR)检测到aac(6′)-Ie—aph(2″)-Ia、3株HLGR肠球菌检测到aph(2″)-Id,99%以上HLSR肠球菌检测到ant(6′)-Ia。结论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十分普遍,双功能酶AAC(6′)-APH(2″)、核苷转移酶ANT(6′)分别介导了大多数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的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